孙建华
目的:探讨心肌酶谱水平改变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共8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轻度患儿共31例,中度患儿39例,重度患儿共10例,分别作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同时选择同期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均为正常新生儿,共50例,作为对照组。所选新生儿均清晨取静脉血检测两组新生儿血清心肌酶谱,测定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谷草转氨酶(AST)、α-羟丁酸酶(α-HBDH)。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谷草转氨酶、α-羟丁酸酶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谷草转氨酶、α-羟丁酸酶水平均高于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谷草转氨酶、α-羟丁酸酶水平均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严重程度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容易合并心肌损伤,而随着病情严重程度增加,心肌损伤可加重,检测心肌酶谱,有助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王瑞华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的疗效。方法对2010年9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的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抗感染天数及术后妊娠率方面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可以减小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加快患者恢复速度,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郑智;陈海迎;郑晓洁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临床观察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并探讨MC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分析总结2004年1月至2012年6月份我院284例施行MC的临床资料,分析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并找寻防治方法。结果284例中并发症7例,占2.46%,其中胆管损伤2例,术后胆漏2例,出血3例。结论通过对284例MC临床观察得出患者个体条件、医师操作不当,局部炎症粘连是MC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原因。胆管损伤、胆漏、出血是MC的常见并发症,手术中应随时观察,及时防治并发症的出现,一旦出现并发症应及时补救,以便取得更好的手术效果。
作者:钟杰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免疫抑制剂治疗慢性肾病并发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0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72例慢性肾病并发重症肺炎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的患者占62例,治愈率为86.1%,从病原菌构成分析,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率为65.3%,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率为15.3%,巨细胞病毒感染率为11.1%,真菌感染率为8.3%,病原菌总体的耐药性比较高。结论免疫抑制剂应用于治疗慢性肾病并发重症肺炎有多种病原菌,在临床治疗中应该给予重视。
作者:周卫民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胎膜早破产妇的影响,进一步指导临床。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入院的胎膜早破患者680例,根据随机对照的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4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34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孕周、产后出血、孕妇感染、分娩方式等情况对产妇的影响。结果应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孕周、产后出血、孕妇感染、分娩方式等情况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胎膜早破的孕妇实施安全可靠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延长孕周天数,降低产后出血量,孕妇感染率有所降低,可以明显改善母婴的预后,对母婴的健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利颜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对微创穿刺术与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共6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微创组和钻孔组两组。微创组采用微创穿刺术进行治疗,钻孔组采用钻孔引流术进行治疗。结果微创组患者手术的平均时间明显短于钻孔组的手术时间,微创组患者在手术过后的残余液量也要小于钻孔组。两组患者在手术平均时间、手术效果等方面均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微创穿刺术同钻孔引流术相比较而言,操作更加简单,患者的损伤更小、恢复速度更快,是一种较佳的手术方式,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翟俊忠;王润起;王新民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对心血管内科门诊、住院患者动态心电图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对1562位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测,分析心电图检测结果以及患者的临床表现,从而讨论动态心电图检测的特性。结果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对患者检测结果异常检测率分别为75.56%和9.87%,从检测结果上来看,动态心电图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了常规心电图,二者之间的差异在统计学中具有很大的意义和讨论价值。结论动态心电图在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检测率要远远的优于普通的心电图,因此动态心电图检测在心血管内科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当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对此方面的分析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月仁 刊期: 2013年第26期
青霉素是一种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主要用于敏感的革兰阳性球菌、阴性球菌和螺旋体感染,具有疗效好、毒性低的特点,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过敏反应,其过敏反应发生率在各类抗生素中高,为3%~6%。为此选用头孢类药物进行皮试,本文对青霉素类过敏者头孢类药物皮试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黄卫 刊期: 2013年第26期
脊柱骨折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创伤,手术治疗期间需要预防脊柱损伤并发症的发生,在护理的过程中,需要认真执行各项基础护理,给患者正确的体位,勤翻身,调动患者积极能动地配合护士做好功能锻炼,才能尽快恢复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郭婷婷;王晓芹;张楠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活血祛湿法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安全性。方法将本院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接受常规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自拟中药活血祛湿方,4周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率。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改善率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自拟中药活血祛湿方联合常规治疗有效得缓解患者症状,为临床同类治疗开拓思路。
作者:许玮珅 刊期: 2013年第26期
便秘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表现排便艰涩不畅等,采用中医治疗该病应用广泛,避免了西医药存在的毒副作用。通过对有关功能性便秘文献的分析总结,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单方验方治疗和针灸治疗等方面对功能性便秘进行了综述。
作者:赵景明 刊期: 2013年第26期
通过整理近些年洋金花的研究资料,尤其是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本文就洋金花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总结整理,为洋金花的研究发展提供基础。
作者:孙超;于海食;贾强华;宋雨婷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并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10年11月至2012年9月我院胸外科收治的行手术切除189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且发现吸烟指数>400、年龄>68岁、行全肺切除术、1秒率(FEV1.0%)以及合并重要器官基础疾病,均为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然后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本组行手术切除的肺癌患者共有189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有16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47%,明显低于文献报道的肺癌患者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对肺癌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然后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对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焦艳;吴怀芹;董晓平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建立测试头孢拉定中残留溶剂甲醇、丙酮、二氯甲烷的气相色谱方法。方法三种残留溶剂均采用顶空进样法,以正丙醇作为内标物质;色谱柱:ZB-1型毛细管柱(30m×320μm,1μm);柱温条件:0~4min 120℃,以20℃/min的速度升到180℃,以180℃维持3min。结果头孢拉定中各被测组分均有很好的分离度,各组分在一定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和准确度良好,三组分低、中、高浓度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13%、99.01%、102.42%。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用时短,可用于测定头孢拉定残留溶剂甲醇、丙酮、二氯甲烷的含量。
作者:秦黎明;李启彬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讨论中医的活血化瘀理论在老年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40例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中医活血化瘀理论作指导,自拟活血化瘀方药治疗,对照组用西医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胸闷气短、胸痛等改善时间更短,与对照组相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中医活血化瘀理论作指导治疗老年心血管疾病,中医症状的改善更明显,改善时间更短,总有效率更高,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敏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分别采用依那普利单药治疗和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治疗。结果治疗组的疗效(94.87%)大于对照组(87.18%),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率(5.13%)小于对照组(12.82%),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率低,适合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秋生;张龙秋;王国强 刊期: 2013年第26期
髌骨骨折合并胫骨上端骨折利用锁定钢板的技术可以直接利用髌骨骨折的一个手术切口,在不剥离骨膜的情况下把骨折复位后用锁定钢板直接行良好的固定,从而减少骨折处血运的破坏,促进骨折早期愈合,效果良好。
作者:李晓华;李广程;王宏家;郑昊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了解赫赛汀在乳腺癌患者治疗中出现的毒不良反应,并进行临床观察和护理。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期间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38例,在患者使用赫赛汀前对其进行全面的评估,确定用药剂量和疗程,妥善保管所需药物的稀释液,同时对用药过程中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做相应的观察和积极护理。结果我组选取的全部患者均顺利结束化疗,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生活质量较入院前大有提高。结论护理人员在用药前对患者的全面评估以及在用药过程中掌握正确的使用剂量是患者完成治疗的前提,同时护理人员的补液速度、发现不良反应要及时、干预要积极等,这些都为患者能够顺利完成用药提供了合理的保障。
作者:翁春莲;韩冬梅;曹野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分析胆囊炎患者在围手术期开展临床路径护理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护理方案的开展提供经验。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8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80例胆囊炎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而研究组给予临床路径护理模式。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护理满意度,并做好对比。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为(4.5±1.1)d,对照组为(6.7±1.9)d,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住院费用为(8541±1788)元,对照组为(9762±2004)元,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非常满意34例,不满意1例,满意度为97.5%;对照组非常满意18例,不满意10例,满意度为75.0%,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围手术期胆囊炎患者而言,开展临床路径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还可提升护理满意度,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谢文芝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建立测试替米沙坦浓度的高效液相荧光检测法(HPLC-FLD),并进行系统的方法学验证,以用于血浆中替米沙坦浓度的测定。方法采用色谱柱:Agilent TC-C18柱(4.6×150mm,5μm,Agilent,美国),流动相:乙腈-20m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磷酸调至PH3.8)(65∶35),荧光激发波长为300nm,发射波长为380nm,以萘普生作为内标。结果替米沙坦在2.048~500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得到线性回归方程为Y=0.7295X+0.0093,相关系数为0.9990(n=7);低定量限为2.048ng/mL,低、中、高浓度精密度和准确度良好,提取回收率为92.0%,生物样本稳定性良好。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血浆中替米沙坦浓度的测定。
作者:李启彬;李树立 刊期: 2013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