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尿道电切术对前列腺增生疗效的影响研究

张华旦

关键词:经尿道电切术, 前列腺增生, 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电切术对前列腺增生疗效的影响。方法将84例经尿道电切术治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两组患者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及大尿流率(Qmax)指标进行手术前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后,本组患者的IPSS、QOL、Qmax各项指标明显改善,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严重术后并发症。结论经尿道电切术在泌尿外科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药物基因组学在预防药物不良反应中的应用

    药物不良反应是临床药物治疗的一个难题,目前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如何合理用药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和药物遗传靶标的不断发现,药物基因组学已成为研究药物不良反应的一个全新领域,本文主要阐述遗传因素与药物不良反应的关系。

    作者:段虹飞;李巧艳;马爱玲;张海峰;王漪;马永成;赵宁民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护理伦理道德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护理伦理道德是一般伦理学原理在护理领域的具体应用,是用以调整护理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称,其实质是要求护士认真履行职责,为就医者的健康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1]。近几年,白城中心医院手术室在护理工作中有机融入人性化、整体化的理念,获得较为满意的手术效果。我们开展了手术前后的护理访视和整个手术期间的心理疏导工作。术前1d,巡回护士到病房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病情和心理状态,通过良好的沟通技巧,告知患者术前、术中的注意事项,了解并满足患者的特殊要求,及时处理患者对手术的顾虑和心理压力[2],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由于患者有了充足的思想准备,通过自我克制、术中合理应用镇静药物等措施,患者基本安全、顺利地度过这一特殊阶段,为早日康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护理伦理道德应用于手术室护理,有利于获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徐晓晶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Bcl-2和Bax的表达

    目的:?探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CIR)后早期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在脑皮质神经元中的表达变化。方法将56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及缺血再灌注组(观察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随着CIR时间的延长,凋亡细胞增多,缺血组Bcl-2、Bax表达增多,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cl-2的表达在12h达到高,Bax的增加一直持续到48h。结论 CIR后Bcl-2表达的增加早于Bax,CIR后神经细胞凋亡可能与Bcl-2/Bax失调有关。

    作者:李刚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防治

    他汀类药物是临床治疗中常用的降脂药物,目前广泛应用于血脂异常和多种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在其他临床疾病,如心脑和外周动脉硬化性疾病的防治中也有重要应用。但是药物往往都具有两面性,本文主要通过参阅相关文献资料,对他汀类药物在临床治疗中的不良应用和防治进行综合分析和归纳,以期为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参考。

    作者:陈惠君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临床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在临床检验时质量控制分析的重要性。方法对本院在实际的研究中发现的对检验标本的质量产生影响的种种因素进行整理,同时研究探讨与其相适应的综合措施。结果按照研究所获得的原因对临床检验的过程做出有效地控制,避免因为各种原因的存在对标本的质量产生影响,也就在不同程度上对标本的质量有了提高。结论采取全面有效的综合性的措施可以尽可能的减少对标本质量的影响,对于对标本质量有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控制,提高了标本的质量。

    作者:李振玲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合理翻身的间隔时间在神经内科压疮预防护理中的作用

    目的:?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观察分析合理翻身的间隔时间在神经内科压疮预防护理中的实际作用。方法通过对临床医学治疗中压疮的形成病理研究结合实际临床间隔翻身时间安排。结果通过临床分析和观察得出临床合理的翻身间隔时间安排,理解合理的间隔翻身时间安排对于神经内科压疮防御护理的作用。结论合理的翻身时间是保证患者能否在取得实际临床康复的关键因素,应根据患者的实际身体状况分析出合理的翻身间隔时间安排。

    作者:车雅男;王娜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实施护理垂直管理对促进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效果分析

    目的:通过实施垂直管理和改革绩效分配办法,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不断深化。方法改革护理管理组织体系,推行层级管理,建立护理质量和绩效考核管理体系,对全体护理岗位人员进行绩效管理。结果使护士的工作积极性迅速提高,从而使护理质量及满意度持续提高。结论实施垂直管理,使护理管理更加科学规范,稳定了护理队伍,提升了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促进了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

    作者:彭彩红;黎国梅;王宝映;钟秀琼;陈伟年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医院药房药品差错的常见问题及管理对策

    目的:对医院药房药品差错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总结相应的管理对策。方法对我院药房药品差错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并根据调查分析结果和文献报道总结相应的管理对策。结果医院药房药品差错涉及到药品调剂、管理和对患者的指导三方面,为预防和减少医院药房药品差错的发生,应在制度、人员、环境等多个方面加强管理。结论医院药房药品差错存在与医院药房工作的各个环节,医院应加强管理,防止医院药房药品差错的发生。

    作者:于金凤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浅议在宫颈癌筛查中应用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及液基细胞学检查

    目的:比较在宫颈癌筛查中应用人乳头瘤病毒检测(HPV-DNA)和液基细胞学检测(TCT)的价值。方法在门诊中对1200例患者使用液基细胞学检测,其中的256例患者使用人乳头瘤病毒检测,检出结果阳性的患者再进行阴道镜下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TCT检查的患者中阳性有50例阳性检出率为4.2%,使用HPV检测的阳性患者有37例阳性检出率为14.5%,由此可知HPV-DNA检出率远远高于TCT检出率,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将人乳头瘤病毒检测方法和液基细胞学检测方法结合在一起,大大提高诊断的准确性,该方法适合基层医院的常规检查。

    作者:方红梅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巨球蛋白血症肾损害1例报道

    巨球蛋白血症是由瑞典医师Jan Gosta Waldenstrom于1944年首次报道[1],又称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aldenstrom macroglobulinemia, WM),是一种幼稚B淋巴细胞恶性增生性疾病,好发于老年人,男性多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2],良性进展者生存期为10年,恶性者为3年,临床较少见[3,4],尤其是以肾脏损害为主要表现者甚为罕见,易被误诊,笔者收治以肾功能衰竭为首发症状的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1例,分析如下。

    作者:姜敏;万廷信;路新强;李银霞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肝源性糖尿病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和体会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肝源性脑病当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肝源性糖尿病患者60例做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舒适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临床有效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据此分析舒适护理在肝源性脑病患者当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病情好转、稳定,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且临床治疗有效率高,在对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结果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肝源性糖尿病患者实施舒适护理,能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缩短住院周期,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也大大提高,值得在临床此类患者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薛少青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中医方剂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中医方剂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医学观察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之间收治的78例抑郁症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西医组和中医组,西医组患者接受常规西药治疗,中医组患者接受中医方剂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中医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和临床治疗后HAMD得分等均显著优于西医组,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由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可知,中医方剂治疗抑郁症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且治疗的安全性更高,因而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作者:李根龙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体会。方法分析近两年来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产生并发症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25例患者采用全麻手术,术后出现并发症者63例,其中7例呼吸道梗阻,腹肿、腹胀各3例,2例腹壁戳孔感染,9例腹部皮下气肿,4例肠道损伤,5例胆道损伤,3例胆漏,胆囊床渗血、胆囊动脉出血各5例,胆总管结石残留与右肝下包裹性积液均为7例,肩部感觉疼痛3例,及时有效处理后,均康复,至今无复发病例。结论严密观察术后病情,落实术后各项并发症的正确护理,能帮助患者远离生命危机,对患者尽快顺利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桑梓红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观察

    跟骨骨折是常见的跗骨骨折,对于人体的负重能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2],跟骨骨折在足部损伤中较为常见,其解剖结构和病理解剖比较复杂,因此在临床治疗中成为了难题。闭合复位治疗或是手术切开治疗仍为当今骨科医师所关注的问题。我们对2001年1月至2012年1月间,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和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50例跟骨骨折同期进行了治疗结果分析比较,报道如下。

    作者:冷彦飞;杨震;张学军;常滨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改进法中药保留灌肠加热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并分析改进法中药保留灌肠加热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妇科门诊收治的10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随机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4例采用改进法保留灌肠加热敷治疗;对照组54例采用传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理治疗后的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中药热敷的方法,可以通过局部热刺激,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促进增生组织的软化,有利于炎症消退以及炎性物质的吸收,减轻患者的疼痛感,二者结合使用,相辅相成,显着提高疗效,具操作简单安全,不会增加患者额外经济负担,患者也乐于接受,可以坚持治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吴菊珍;黄小桃;张海莲;邓文丽;谢静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论健康教育在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在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将社区门诊收治的200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进行对照组与观察组的均分。对照组采用常规高血压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健康教育,比较组间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86%,行为改变率88%,检查规律服药率91%,血压控制率92%,总控制率达89.25%。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比较,具有统计学显著差异(P<0.01)。结论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中,辅以健康教育,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并能显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研究。

    作者:乔卫东;安丰兰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支气管哮喘89例临床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用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择支气管哮喘患者17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89例,将治疗组用环磷腺苷葡胺治疗与对照组常规治疗进行疗效比较观察。结果治疗组显效52例,总有效率89.89%;对照组显效36例,总有效率69.66%。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支气管哮喘具有显著疗效,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发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黎夏耘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89例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治疗老年肺炎的疗效,用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择老年肺炎患者17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89例,将治疗组用莫西沙星治疗与对照组头孢曲松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进行疗效比较观察。结果治疗组显效53例(59.55%),总有效率89.89%;对照组显效36例(40.45%),总有效率69.66%。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莫西沙星抗菌谱很广,应用莫西沙星来治疗老年肺炎,不良反应轻,且对老年肺炎的常见致病菌抗菌作用强,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艳辉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妇科再造胶囊治疗排卵障碍所致不孕胞宫虚寒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和探讨妇科再造胶囊治疗排卵障碍所致不孕胞宫虚寒证的疗效。方法120例排卵障碍所致不孕胞宫虚寒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n=60)月经干净后口服已烯雌酚片0.25mg,每日1次,每月连服21d。治疗组患者(n=60)于月经周期第5天开始加服妇科再造胶囊,每次6粒,口服每日2次,每月连续服用20d,3个月1个疗程,连用4个疗程。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妇科再造胶囊治疗排卵障碍所致不孕胞宫虚寒证,疗效肯定。

    作者:龙滨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探讨在献血过程中献血者的全程护理及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在献血过程中献血者的全程护理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本献血站1000例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全程护理,后对比两组献血者献血过程中的采血顺利性、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满意程度等。结果两组研究对象顺利采血率、护理差错率、护理满意程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研究对象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献血过程给予献血者实施全程护理措施,有利于缓解献血者紧张情绪,提高顺利采血率,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护理差错。

    作者:高清 刊期: 2013年第29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