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新;林建民
目的:探讨子宫输卵管造影诊断不孕症的临床应用。方法从2012~2013年间选择在我院进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的201例患者的资料,通过对患者子宫输卵管造影扫描图像进行分析,进而讨论子宫输卵管造影对于诊断患者的不孕不育症所呈现的影像的表现。结果在就诊的201例不孕不育症的患者中,子宫先天畸形者4例,约占2.0%;单侧输卵管阻塞或合并积水者85例,约占42.2%;双侧输卵管阻塞或合并积水的62例,约占30.8%。结论子宫输卵管造影既能显示子宫腔大小及形态、输卵管是否通畅及提示输卵管阻塞的部位,也有治疗输卵管阻塞的功效;是诊断及治疗女性不孕症必不可少的方法,应在临床中予以推广。
作者:夏继国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对于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的依从性及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近5年收治应用胰岛素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共计2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108例患者,对观察组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追踪5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总体满意度及对注射胰岛素的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中规律注射胰岛素的97例(89.8%),对照组患者中仅有69例(63.9%),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护理总体满意度分别为90.7%、1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方面,综合护理的临床应用可以提高患者对注射胰岛素的依从性及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李国珍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放疗)过程中全程护理干预对放疗的效果。方法对42例鼻咽癌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内容包括患者入院及放疗前(健康评估、入院及放疗前教育、心理护理、基础护理)、放疗中(饮食护理、口腔护理、皮肤护理、放射性中耳炎及鼻腔黏膜反应护理)、放疗后(张口锻炼、预防感染、心理护理、出院指导及院外随访)。结果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达97.62%、遵从医护建议皮肤、口鼻腔清洗,张口锻炼95.24%,出院后能够坚持口鼻腔清洗及张口锻炼达85.71%,患者对护理满率达100%,随访35.71%病情好转;52.38%病情平稳。结论实施全程护理干预提高患者对鼻咽癌疾病的认知能力,使其能够积极配合并主动参与治疗和护理,减轻放疗副反应,从而顺利完成放疗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茸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观察祛瘀解毒法联合替吉奥胶囊治疗大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住院和门诊治疗的74例大肠癌肝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中西医治疗组(祛瘀解毒法+替吉奥胶囊口服)28例和中医治疗组(祛瘀解毒法)46例。比较二组的瘤体大小、无进展生存期、生活质量的改善和不良反应。结果中西医治疗组的临床受益率、半年无进展生存率明显高于中医治疗组,统计学差异明显;生活质量方面,中医和中西医治疗组均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治疗前差异明显;治疗后二组间治疗无明显差异。结论祛瘀解毒法联合替吉奥口服治疗大肠癌肝转移患者有一定近期疗效,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不良反应较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周京旭 刊期: 2013年第31期
当代医学生应具有自主学习和团结协作能力,具有创新思维和解决临床、科研问题的能力。面对新的需求,针对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医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层出不穷,如以案例为导向的讨论式教学、以问题为基础的小班教学和以研究为基础的实践教学模式等。它们各具所长,各有不足,医学院校应该根据实际科学选用不同教学模式,扬长避短,培养创新型人才。
作者:赵万红;朱克刚;龚应霞;潘龙瑞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分析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行血常规检验的标本531例,其中401例行全自动细胞分析仪检测报警提示,130例无报警提示,同时对标本行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RBC、WBC、PLT、HB、MCV镜检阳性率均较高,而报警提示标本中镜检阳性率为69.08%,无报警提示标本白细胞分类镜检中,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相关符合性均较高(P>0.05),嗜碱性粒细胞符合性较低(P<0.05)。结论血常规检验中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能够获得较高的阳性率,对细胞异常阳性结果检出具有较高的效果,适合临床检验推广应用。
作者:韩临凤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发生肌间血肿的原因及机制。方法报道1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发生肌间血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该患者在未接受任何局部外伤,凝血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出现自发性的肌间血肿,经患肢制动,停用活血化瘀药物,2周后自行吸收。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存在自发出血倾向,应积极预防。
作者:李莹;欧三桃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12年8月接受动静脉内瘘患者325例的护理资料。结果298例内瘘成熟完好,成熟率为91.7%。结论完善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防止内瘘闭塞等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动静脉瘘的使用寿命。
作者:王小红;尹志伟 刊期: 2013年第31期
近年来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Killers,CIK)与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共培养在临床应用中发现对各个系统的肿瘤显示出具良好的治疗效果,在肿瘤的免疫治疗中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就树突状细胞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协同(DC-CIK)的作用机制、在各类肿瘤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以及接受DC-CIK治疗后的疗效指标做一综述。
作者:全玲丽;唐雪元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前,在进行疾病的防治时,使用药品进行防治,为重要的手段之一,其对于医院及其重要。在医院药房的管理中,采用规范化管理,可保证药品质量,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其为重要环节。在本文的研究中,与临床实践进行了结合,提出了规范制度管理,加强人员管理,增强药品管理,应采取信息化管理,并加以重视,同时,应树立良好服务理念,以患者为中心,进而才能对药房加以促进,实施规范化建设,提高药学服务质量。在为临床提供药物时,可做到质量可靠,做到疗效确切、安全,并且做到使用方便,其有利于医疗卫生事业,可促进其发展,进行可持续发展。
作者:李青杰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联合硫酸镁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7月间收治的104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甲基强的松龙联合硫酸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的肺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76.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FVC及PEF水平较治疗组患者有显著改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甲基强的松龙联合硫酸镁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好,对于控制哮喘症状,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秀传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分析系统心理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生命体征和焦虑情况的影响。方法按照入院顺序将113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进行编号、分组,单号(57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护理,双号(56例)为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围手术期系统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入手术室前以及气管插管拔出后的生命体征和焦虑情况变化。结果在入手术室初以及气管插管后,实验组对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比对照组较小,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实验组焦虑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系统化系统心理护理能够稳定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生命体征,缓解患者的焦虑状态,从而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和生存质量的提高。
作者:刘玉霞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分析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50例作为PD组,并根据H-Y分期分为早期组(PD1组)、中晚期组(PD2组)。选择同期一般资料匹配的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不同亚型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PD组的PDSS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D-1组的PDSS得分显著高于PD2组,P<0.05。结论相比于健康人,PD患者更容易出现睡眠障碍,其中,中晚期PD患者相比于早期PD患者更容易出现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肢体疼痛、夜尿、入睡困难等。
作者:朱晓莉;闵敏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保留输卵管的价值。方法对我院近年来腹腔镜输卵管保守性手术7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于峡部及壶腹部妊娠采用输卵管开窗取胚术,伞端妊娠行伞端吸胚术。术后6h拔尿管,进流质饮食,24h内下地活动,术后3d出院,术口均甲级愈合。术后监测血β-HCG降至正常为止,每周一次,多于术后2~3周降至正常。凡术中未见明显绒毛组织者术后均预防性应用MTX及米非司酮治疗,未见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术后随访2年有2例发生同一部位再次妊娠,3例第2次异位妊娠患者有2例术后1年自然妊娠。结论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保留输卵管的手术是可行的,效果是肯定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高全聪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观察喘可治注射液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免疫功能和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确诊为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吸入喘可治注射液,观察两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明显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照组无变化。两组的临床控制及无效例数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喘可治注射液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具有增强免疫功能作用而且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李燕梅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观察骨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病房,探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依据优质护理服务要求,我科结合具体实际,采取了如下措施:统一思想转变护理观念、强化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优化护理环境、合理调整排班方式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正确指导术后的功能锻炼。结果随机选择优质护理服务前后各50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实施后护理满意98.00%、健康教育知晓率82.00%高于实施前的86.00%、60.00%;呼叫率43.00%、护理投诉和护理并发症0.00%低于实施前的84.00%、10.00%(P<0.05)。结论骨科实施优质护理是护理模式的转归,使护理工作落到实处,顺应了护理工作的发展,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蒋美珍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D-D)结合纤维蛋白原(Fg)测定在诊断肺栓塞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2例临床确诊为肺栓塞的患者进行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测定并与正常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肺栓塞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测定D-二聚体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85.8%和42.5%;单独测定纤维蛋白原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70.2%和34.2%,而两者联合测定对诊断肺栓塞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显著上升,分别为95.4%和56.8%。结论血浆D-二聚体结合纤维蛋白原测定对诊断肺栓塞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有利于提高肺栓塞的诊断率。
作者:王雯;刘志娟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治疗骨科创伤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骨科80例创伤感染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0例,实验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采用VSD技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治愈17例(42.5%),显效14例(35%),有效率为77.5%;实验组治愈28例(70%),显效11例(27.5%),有效率为97.5%,实验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VSD治疗骨科创伤感染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史宝国;高观岚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研究中医治疗儿科哮喘患儿85例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选择对照组和治疗组各85例哮喘患儿,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平喘、止咳化痰以及抗感染治疗。治疗组患儿采用中药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结果对照组显效25例,有效45例,无效15例,总的治疗有效率为82.4%;治疗组显效30例,有效50例,无效5例,总的治疗有效率为94.1%。结论中医治疗小儿哮喘效果理想,辅以精心的护理,临床中能取得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清秀;糜均桃;陈序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分析规范化护理业务查房在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中的效果。方法于2013年1月至2013年五月间在我院的内科科室开展规范化业务查房,并在开展后对科室内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评估,并与开展前的相同指标进行对比。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的对患者病情观察能力、对患者病情掌握程度、专科护理水平、评判思维能力、及时发现及分析问题的能力、主动学习热情及求知要求有明显提升(P<0.05)。结论规范化护理业务查房提升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值得推广。
作者:付桂珍 刊期: 2013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