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万红;朱克刚;龚应霞;潘龙瑞
笔者对5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58例中非手术治疗38例,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5.2%,3例并发胰腺假性囊肿,应激性溃疡1例。手术治疗20例,2例死于MODS,病死率10%,1例并发胰腺假性囊肿,切口感染2例,胰瘘1例,腹腔脓肿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须坚持个体化的原则,对于非梗阻性SAP应该严格掌握手术指针,一旦手术指针明确,就应该采取积极的手术干预。对于有明显梗阻的SAP和(或)伴有重症性胆管炎、化脓或坏疽性胆囊炎者、胆囊壶腹部结石嵌顿,经积极的非手术治疗1~3d仍无好转,则应早期手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提高生存率。
作者:乔能斌;熊春;韩卫;乔红艳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对输尿管结石治疗三种方法进行分析和对比。方法选取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输尿管结石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三组患者,甲组患者40例,采用冲击波体外碎石;乙组患者52例,采用经尿道内镜下进行取石;丙组患者58例,采用钬激光碎石(LL)治疗;对比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乙组、丙组患者的成功碎石率、术后一年复发率、术后2周结石排净率、手术操作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甲组,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组患者成功碎石率、术后一年复发率、术后2周结石排净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乙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均为发生因治疗和操作导致严重不良后果发生。结论采用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成功碎石率较高、1年复发率低、术后2周结石排净率较高,但手术操作时间较长、住院治疗时间相对较长,术后并发症较高;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成功碎石率,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生活和经济负担。
作者:马志文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探究在室温下注射用配伍的稳定性。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炎琥宁与氨基甙类几种常用抗生素配伍后含量变化,观察外观及pH值变化。结果8h内配伍液pH值、吸收峰形及峰位无明显变化,但颜色、含量及吸收峰值有变化。结论炎琥宁与氨基甙类不宜混合配伍应用,需分开输注。
作者:苏坤华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探析护理业务查房新模式对护理质量和护士综合素质的影响。方法我科自2010年1月开始实施护理业务查房新模式,护理业务查房新模式运用多媒体技术,集教学查房、病例查房、管理查房为一体,联合医师围绕病例进行现场研讨,评估、总结,拓展。结果护理业务查房新模式实施后,护士综合素质水平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与往年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业务查房新模式有助于护理知识的传播,提高护士综合素质,增强护士责任意识,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具有显着的应用价值。
作者:高红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探讨护理工作在经皮肾造瘘术治疗结石梗阻性脓肾的作用。方法对50例结石梗阻性脓肾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直接穿刺型引流导管经皮肾造瘘术治疗,术前、术中和术后行针对性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50例患者共行55侧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造瘘术置管引流,置管全部一次性成功,无严重出血,感染性休克,周围脏器损失等并发症。所有患者经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都能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配合手术治疗。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造瘘术治疗结石梗阻性脓肾具有操作方便、安全性好、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做好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指导对提高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赵珍;王欢;魏晓文;彭佳;冯明朗;刘芳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对手术室后勤人员手卫生实施干预措施后,手卫生依从性提高的效果。方法对32名手术室后勤人员采取手卫生干预措施后进行观察。结果手术室后勤人员,经过有效干预措施,手卫生依从性从31.9%提高到79.79%。结论干预措施明显提高了手术室后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作者:宋国英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孕产妇口服叶酸片预防子痫前期的作用。方法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孕产妇2908例,分为两组,一组为有规律服用叶酸片的孕产妇2036例,另一组为无服用叶酸片的孕产妇872例。对其各自的子痫前期发生率进行统计。结果2908例孕产妇中发生子痫前期90例(3.1%),其中2036例口服叶酸的孕产妇发生子痫前期43例(2.1%),872例无口服叶酸的孕产妇发生子痫前期47例(5.4%),两组间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叶酸片的孕产妇子痫前期的发生率比无口服叶酸片的孕产妇发生率低,口服叶酸片对预防子痫前期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余立波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前,在进行疾病的防治时,使用药品进行防治,为重要的手段之一,其对于医院及其重要。在医院药房的管理中,采用规范化管理,可保证药品质量,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其为重要环节。在本文的研究中,与临床实践进行了结合,提出了规范制度管理,加强人员管理,增强药品管理,应采取信息化管理,并加以重视,同时,应树立良好服务理念,以患者为中心,进而才能对药房加以促进,实施规范化建设,提高药学服务质量。在为临床提供药物时,可做到质量可靠,做到疗效确切、安全,并且做到使用方便,其有利于医疗卫生事业,可促进其发展,进行可持续发展。
作者:李青杰 刊期: 2013年第31期
头痛作为临床上的症状极为常见,从中西医对头痛的认识来浅谈头痛的治疗和用药。分析用药的注意事项,以及头痛的预防和护理。
作者:张军;刘艳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分析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行血常规检验的标本531例,其中401例行全自动细胞分析仪检测报警提示,130例无报警提示,同时对标本行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RBC、WBC、PLT、HB、MCV镜检阳性率均较高,而报警提示标本中镜检阳性率为69.08%,无报警提示标本白细胞分类镜检中,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相关符合性均较高(P>0.05),嗜碱性粒细胞符合性较低(P<0.05)。结论血常规检验中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能够获得较高的阳性率,对细胞异常阳性结果检出具有较高的效果,适合临床检验推广应用。
作者:韩临凤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胃大部切除术后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全切组与大切组,各30例,两组都采用腹腔镜辅助胃癌手术。结果两组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远期并发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胃大部切除术有比较好的安全性,术后并发症比较少,与全切有相当的治疗效果。
作者:阿力木江?托合提 刊期: 2013年第31期
颅内动脉瘤是一类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并影响其生活质量的脑血管疾病。合理的术前、围手术期、术后护理对策,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的观察,做好基础护理、心理护理,预防脑血管痉挛、再出血、脑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可以减少患者的并发症、致残率及病死率的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冉龙梅;荣薇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分析规范化护理业务查房在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中的效果。方法于2013年1月至2013年五月间在我院的内科科室开展规范化业务查房,并在开展后对科室内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评估,并与开展前的相同指标进行对比。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的对患者病情观察能力、对患者病情掌握程度、专科护理水平、评判思维能力、及时发现及分析问题的能力、主动学习热情及求知要求有明显提升(P<0.05)。结论规范化护理业务查房提升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值得推广。
作者:付桂珍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探讨系统化健康教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第一次做血透时讲解知识及各种注意事项。观察组根据患者健康教育需求及临床实践制订系统化维持性血液透析健康教育,由主管护士进行,护士长定期检查。结果实施系统化健康教育后,随访(24.45±2.84)月,观察组维持性血液透析依从96.92%、生活质量评分(68.45±12.84)、护理满意98.46%均高于对照组的83.08%、(57.61±14.32)、89.23%;并发症95.56%低于对照组的95.56%(P<0.05)。结论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应用系统化健康教育,保证健康教育的系统和连贯性,取得比较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赵玲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分析探讨中药治疗疝气的临床疗效,为更有效治疗疝气提供临床参考。方法抽取我院2011年01月至2012年12月56例疝气患者,给予中药治疗,结束治疗后观察及记录疗效。结果56例患者通过治疗后,痊愈37例,占66.07%;好转18例,占32.14%;无效1例,占1.79%。结论中药治疗疝气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手术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勇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囊癌的CT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胆囊癌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20例胆囊癌CT影像资料。结果所有21例原发性胆囊癌病灶均在CT平扫及增强扫描中显示,直接CT征象分为三型:结节型6例(28.6%),肿块型10例(47.6%),厚壁型5例(23.8%)。结节型表现为胆囊壁突向腔内软组织结节,直径多>1.0cm,基底部宽窄不一。肿块型表现为胆囊区肿块,形态不规则,胆囊被大部分或全部充填。厚壁型表现为胆囊形态正常或增大,胆囊壁不规则非对称性增厚。胆囊癌常伴有胆囊结石及胆囊炎,易发生胆囊周围肝脏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结论CT能清楚显示胆囊癌的原发病灶,并能评价浸润程度及转移范围,可为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和分期提供准确信息。
作者:吕婷婷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12年8月接受动静脉内瘘患者325例的护理资料。结果298例内瘘成熟完好,成熟率为91.7%。结论完善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防止内瘘闭塞等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动静脉瘘的使用寿命。
作者:王小红;尹志伟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通过调查梅河口市农村中小学生身体检查情况,了解其体质和健康状况,为农村学校的卫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梅河口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2年对全市中小学生的预防性健康体检资料中,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农村小学和初级中学各三所共1586名学生的体检表进行分析。结果农村中小学生的整体身体素质有所提高,但视力低下的检出率明显提高,龋齿和肥胖等问题比较突出。结论梅河口市农村中小学生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虽然身高体质量等形态指标有所提高,但肥胖率、近视率和患龋率等指标上升明显。
作者:赵齐勇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门诊药房发药效率中的应用。方法应用品管圈的方法,分析影响工作效率的原因,提出相关对策并实施,终进行效果确认。结果在品管圈活动开展以后,门诊发药效率大幅度提高,窗口满负荷时每小时配发处方张数增加47.4%,说明对策取得实质性的成效。同时,药师们学会了应用品管手法解决问题,凝聚力也得到了提升。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了药师的工作效率,减少了患者排队时间,有助于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
作者:史华慧;豆大海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探析新生儿肺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2~2013年收治的45例肺炎患儿,分析所有新生患儿的患病原因及严重程度,对新生患儿治疗后进行护理。结果45例肺炎新生患儿中,15例出现咳嗽现象,23例出现痰多现象,7例出现呼吸困难。经过对肺炎新生儿进行护理后,患儿病情均有所改善,24例肺炎新生患儿完全康复,18肺炎新生患儿病情明显好转,2肺炎新生患儿病情有所好转,预后较好。结论通过对肺炎新生患儿进行合理有效的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有效促进患儿病情好转。
作者:赵金花 刊期: 2013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