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华慧;豆大海
目的:分析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行血常规检验的标本531例,其中401例行全自动细胞分析仪检测报警提示,130例无报警提示,同时对标本行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RBC、WBC、PLT、HB、MCV镜检阳性率均较高,而报警提示标本中镜检阳性率为69.08%,无报警提示标本白细胞分类镜检中,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相关符合性均较高(P>0.05),嗜碱性粒细胞符合性较低(P<0.05)。结论血常规检验中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能够获得较高的阳性率,对细胞异常阳性结果检出具有较高的效果,适合临床检验推广应用。
作者:韩临凤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观察左西孟旦针对重症脓毒症患者组织氧耗及灌注的影响。方法病例来源于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间我院外科ICU的年龄在18~60岁之间的重症脓毒症患者,早期目标复苏后血乳酸(Lac)>4mmol/L和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70%的患者共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5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加用多巴酚丁胺针、左西孟旦针。所有患者均行持续有创动脉及中心静脉监测。比较两组一般情况。入组第6、12、24、48、72h行中心静脉血气分析。记录ICU住院时间、ICU病死率。记录恶性心律失常、严重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一般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多个时间点CVP及MBP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Lac均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下降明显(P<0.05)。两组患者SCVO2有升高趋势,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的ICU住院天数和ICU内病死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中有6例出现明显心律失常,试验组中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左西孟旦可改善脓毒症患者的组织氧耗及灌注情况,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赵湛元 刊期: 2013年第31期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8岁,因头晕、头痛伴有鼻出血1个月,在外院于2008年1月行副鼻窦CT提示:两侧额叶病灶,伴前中颅窝骨质缺损;全组副鼻窦炎,鼻息肉形成。于2008年1月28日全麻下行开颅前颅底肿瘤切除术,术中切除大部分肿瘤,术后病理:(前颅底)嗅神经母细胞瘤。免疫组化:EMA(+),Syn(+),CgA(+),CK(-), CK7(-),CK19(-),GFAP(-),Des(-),SMA(-),Vim (-),S100(-),MIB-1:2%。术后偶有少量无色透明液体从鼻腔内流出,有夜尿增多,3~4次/晚。于2008年2月来我院进一步治疗。患者既往史无特殊。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前额见手术瘢痕,愈合好,眼球活动自如,瞳孔等大同圆,对光反应良好,乳突及鼻窦无压痛,鼻中隔居中,鼻甲肥大,嗅觉几乎消失,口角无歪斜,伸舌略偏右,巴氏征等病理反射未引出。血尿便常规、血生化、肿瘤标记物等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术后头颅增强MRI:额叶直回、筛窦异常表现,考虑肿瘤残留。患者入院后排外放疗禁忌后予CT/MRI定位后行术前瘤床、颅内和筛窦残留肿瘤三维适形放疗,初次剂量予DT5600cGy,200cGy/次,常规分割,完成后复查头颅CT提示肿瘤较前明显退缩,再次定位、缩野照射,推量至6600cGy,总剂量DT6600cGy/33次,放疗完成后予全身化疗3周期,方案为足叶乙甙100mgd1-3+顺铂40mgd1-3,3周重复,放化疗期间除少量脑脊液从鼻孔中漏出外,无明显不适症状。现随访6个月,患者夜尿增多症状不明显,无肿瘤复发、转移迹象。
作者:罗伟明;陈剑;王洪林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门诊药房发药效率中的应用。方法应用品管圈的方法,分析影响工作效率的原因,提出相关对策并实施,终进行效果确认。结果在品管圈活动开展以后,门诊发药效率大幅度提高,窗口满负荷时每小时配发处方张数增加47.4%,说明对策取得实质性的成效。同时,药师们学会了应用品管手法解决问题,凝聚力也得到了提升。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了药师的工作效率,减少了患者排队时间,有助于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
作者:史华慧;豆大海 刊期: 2013年第31期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IRI)是急性肾衰竭的常见原因,也是肾移植、肾切开取石术、肾部分切除术等复杂手术和血管外科的主动脉修补术等早期功能恢复和长期存活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综述了肾脏缺血/缺氧引起的病理变化,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机制及缺血后处理防治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概况。
作者:迪里拜尔?阿不都瓦热斯;乔振奎;张锐 刊期: 2013年第31期
颅内动脉瘤是一类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并影响其生活质量的脑血管疾病。合理的术前、围手术期、术后护理对策,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的观察,做好基础护理、心理护理,预防脑血管痉挛、再出血、脑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可以减少患者的并发症、致残率及病死率的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冉龙梅;荣薇 刊期: 2013年第31期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常见的肺癌类型,约占肺癌总数的85%,其中大概有30%是鳞状细胞癌(SQCC)亚型。尽管分子靶向治疗大大改善了腺癌患者的预后,但目前依然没有针对鳞癌的特异靶向治疗药物。已有大量文献报道肺鳞癌细胞中基因分子发生明显变化。本文综述了肺鳞状细胞癌中相关基因分子的变化,其中某些分子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鳞癌临床治疗的靶向分子。
作者:丁矢;张艳平;杨杰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探讨HepG2细胞中miR-145与肝癌干细胞之间的关系及可能的分子机制,为肝癌诊治探索一条新方法。方法分别以siRNA-NC-FAM和shRNA-GFP为转染物,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转染的效率,进行转染效率评价。结果中剂量的siRNAoligo转染HepG2细胞效果较好;各实验对照组相比,miR-145-5p模拟物转染组的miR-145表达明显上调;过表达miR-145抑制HepG2细胞生长;转染后48h模拟物转染组过表达的miR-145可明显降低OCT4蛋白水平及干细胞标志物CD90mRNA的表达。结论以Lipofectamin2000为转染试剂,使用中剂量的siRNAoligo转染HepG2细胞效果优于低、高剂量,同时明显优于转染shRNA者;过表达miR-145可抑制HepG2细胞株增殖;miR-145可能通过下调OCT4基因表达抑制HepG2细胞株中肿瘤干细胞的增殖,是一种潜在的肝癌“保护性”miRNA。
作者:何涛;李国庆;谢娟;陈宏辉;陈汶 刊期: 2013年第31期
颅内压增高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情恶化,预后不良的常见原因之一。加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的监测,是观察患者病情、指导临床治疗和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方法。其监测方法分为有创伤性和无创性两种。本文就颅内压监测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杨国瑛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对安全护理在精神病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我院88例住院精神病患者,分成两组,对其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为4.55%,对照组则为20.45%,其差异显著,二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5.45%,对照组则为79.55%,其差异显著,二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病住院患者中实施安全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护理安全性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孙红霞 刊期: 2013年第31期
通过对年轻护士的心理及不同护士的优劣势的分析,总结ICU护士的适应及培养,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的主观能动性,促进护士的成长,是护理工作发展和推进的必经之路。
作者:孙晶晶 刊期: 2013年第31期
腺苷脱氨酶(adenosinedeaminase,ADA)有2种同工酶,即ADA1和ADA2。ADA催化腺苷和脱氧腺苷脱氨,从而使腺苷和脱氧腺苷减少。本文对ADA同工酶生化特性和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现状,还有ADA同工酶在严重复合性免疫缺陷症、类风湿关节炎、结核性胸积液、类肺炎胸积液和艾滋病等疾病的诊断意义和可能的发病机制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李方知;黄广雄;卢峰岳;江万航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加强药房调剂管理,杜绝药房调剂差错事故发生。方法根据引起药房调剂差错原因,制订具体的防范措施。结果引起差错的原因主要有:管理不规范,药品摆放不合理,药品贮存保管不善,药学人员工作失职等。结论加强药房规范化建设,强化药品效期管理,合理的摆放药品,提高药学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调剂差错登记及奖罚制度,是预防药房差错事故发生的关键。
作者:张平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的传播,保障医疗安全,加强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我院自2011年7月起开展多重耐药菌目标性监测。建立和完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和预防控制措施,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和对医务人员的教育培训。使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规范有序,保障了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方法开展细菌耐药目标性监测,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一般资料、病原菌分布、标本种类及抗生素耐药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属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进行干预,建立预防和控制措施,严格实施隔离措施,建立监督和处罚制度。把零宽容理念应用于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中。结果通过开展监测对属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进行干预,加强消毒管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保障了患者及医疗安全。结论加强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控制度,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落实手卫生及合理应用抗生素,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和医院感染暴发的关键。2011年7月至2013年5月,开展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监测,采取综合处理措施,有效预防了MDROs医院感染发生。
作者:范学英;段清文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探讨护理工作在经皮肾造瘘术治疗结石梗阻性脓肾的作用。方法对50例结石梗阻性脓肾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直接穿刺型引流导管经皮肾造瘘术治疗,术前、术中和术后行针对性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50例患者共行55侧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造瘘术置管引流,置管全部一次性成功,无严重出血,感染性休克,周围脏器损失等并发症。所有患者经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都能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配合手术治疗。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造瘘术治疗结石梗阻性脓肾具有操作方便、安全性好、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做好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指导对提高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赵珍;王欢;魏晓文;彭佳;冯明朗;刘芳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发生肌间血肿的原因及机制。方法报道1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发生肌间血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该患者在未接受任何局部外伤,凝血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出现自发性的肌间血肿,经患肢制动,停用活血化瘀药物,2周后自行吸收。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存在自发出血倾向,应积极预防。
作者:李莹;欧三桃 刊期: 2013年第31期
脱发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目前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精神神经性因素如过度紧张、受惊恐、内分泌功能失调等密切相关。通过梅花针叩刺的方法,叩刺患处达到刺激皮肤、经络,调整脏腑虚实,疏导局部气血的作用,以促进毛囊细胞生长,使毛根再生。本治疗方法简便易行、患者易于接受、见效快、效果好。
作者:张静;吕兵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保留输卵管的价值。方法对我院近年来腹腔镜输卵管保守性手术7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于峡部及壶腹部妊娠采用输卵管开窗取胚术,伞端妊娠行伞端吸胚术。术后6h拔尿管,进流质饮食,24h内下地活动,术后3d出院,术口均甲级愈合。术后监测血β-HCG降至正常为止,每周一次,多于术后2~3周降至正常。凡术中未见明显绒毛组织者术后均预防性应用MTX及米非司酮治疗,未见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术后随访2年有2例发生同一部位再次妊娠,3例第2次异位妊娠患者有2例术后1年自然妊娠。结论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保留输卵管的手术是可行的,效果是肯定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高全聪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影响高龄疗养员疗养安全的因素与安全风险管理措施。方法本次临床观察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之间收治的200名高龄疗养员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观察对象均接受常规疗养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根据其疗养安全的影响因素,接受相应的安全风险管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安全风险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观察对象疗养安全风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高龄疗养员疗养护理的安全性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由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可知,高龄疗养员疗养安全的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因此,针对其疗养安全的影响因素实施相应的安全风险管理,有助于患者疗养效果的改善。
作者:孟庆艳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探讨从脾胃论治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为在临床实践中选择有效的方法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提供中医理论基础,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11月至2012年9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5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77例。治疗组从脾胃论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中成药三七冠心宁胶囊进行治疗,进行疗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显效46例(59.74%),总有效率89.61%;对照组显效31例(40.26%),总有效率71.43%。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即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从脾胃论治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显著,副作用小,值得在临床上继续推广应用。
作者:刘井红 刊期: 2013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