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井红
目的:探讨分析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处妊娠临床诊治体会。方法随机检索选出200例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我院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处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试验组患者被给予子宫楔形切除修补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被给予口服米非司酮片及向孕囊内注射氨甲喋呤的常规保守治疗。比较分析两组不同治疗方法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接受不同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0%)疗效差异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行宫腔镜下妊娠病灶电切术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安全系数高,可操作性强,费用少,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赵丽春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探讨HepG2细胞中miR-145与肝癌干细胞之间的关系及可能的分子机制,为肝癌诊治探索一条新方法。方法分别以siRNA-NC-FAM和shRNA-GFP为转染物,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转染的效率,进行转染效率评价。结果中剂量的siRNAoligo转染HepG2细胞效果较好;各实验对照组相比,miR-145-5p模拟物转染组的miR-145表达明显上调;过表达miR-145抑制HepG2细胞生长;转染后48h模拟物转染组过表达的miR-145可明显降低OCT4蛋白水平及干细胞标志物CD90mRNA的表达。结论以Lipofectamin2000为转染试剂,使用中剂量的siRNAoligo转染HepG2细胞效果优于低、高剂量,同时明显优于转染shRNA者;过表达miR-145可抑制HepG2细胞株增殖;miR-145可能通过下调OCT4基因表达抑制HepG2细胞株中肿瘤干细胞的增殖,是一种潜在的肝癌“保护性”miRNA。
作者:何涛;李国庆;谢娟;陈宏辉;陈汶 刊期: 2013年第31期
高血压脑出血(HICH)是临床上的常见的高血压病情况下发生的脑实质内出血,在我国占所有脑卒中的15%~30%,30d内的病死率为30%~52%[1]。目前认为,高血压是一种全身疾病,与脑出血关系密切,一旦发生HICH,其对脑组织的破坏和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血肿本身直接的占位和压迫。第二血肿周围半暗带区的继发性损害,主要体现在半暗带内一系列的炎症反应所及其导致的损害,具体表现为血脑屏障的破坏、局部脑血流量下降及其导致的脑水肿和神经细胞的凋亡。肿瘤坏死因子-α是一种多效性前炎性细胞因子,在触发炎性反应引起的脑水肿及血脑屏障的破坏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目前的研究表明TNF-α与高血压及HICH后继发性损伤密切相关,为了在更好地了解TNF-α与高血压脑出血的关系,服务临床治疗,下面就TNF-α及其与高血压脑出血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吴建恒;蒋广元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探讨中药口服并手法按摩对乳痈未成脓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7月至2013年3月门诊乳痈未成脓患者47例,予中药口服并手法按摩治疗。结果患者治愈率79%,好转率19%,治疗组总有效率98%。结论采用中药口服并手法按摩治疗乳痈未成脓期患者,简便,可操作性强,效果良好,副作用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杨扬 刊期: 2013年第31期
当代医学生应具有自主学习和团结协作能力,具有创新思维和解决临床、科研问题的能力。面对新的需求,针对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医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层出不穷,如以案例为导向的讨论式教学、以问题为基础的小班教学和以研究为基础的实践教学模式等。它们各具所长,各有不足,医学院校应该根据实际科学选用不同教学模式,扬长避短,培养创新型人才。
作者:赵万红;朱克刚;龚应霞;潘龙瑞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胃大部切除术后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全切组与大切组,各30例,两组都采用腹腔镜辅助胃癌手术。结果两组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远期并发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胃大部切除术有比较好的安全性,术后并发症比较少,与全切有相当的治疗效果。
作者:阿力木江?托合提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探讨提高产科病房新入科护士护理能力,避免护理缺陷,保证护理安全的培训方法。方法应用典型案例分享机制,采用典型案例分析、多媒体教学、护理查房、不良事件分析、病历讨论、模拟演练等方法,对新入科护士进行为期2年的规范化培训管理,采用护士规范化达标量表测量护士的综合能力,观察培训效果。结果实验组22名护士与同期对照组16名护士相比,护士的专科理论成绩、模拟病例分析成绩、评判性思维能力、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缺陷发生率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典型案例分析机制是科学有效的培训低年资产科护士的方法,可以全面提高护士的综合能力,使新护士快速成长,规避护理风险,保证母婴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艳梅;庞厚雯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为寻求一种治疗消化道性溃疡的理想方法,特探讨对其运用中西医综合治疗的作用及效果。方法将在本院于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进行治疗的6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其分别进行单纯西药治疗和中西医综合治疗,治疗后分析其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和76.67%,治疗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者对比有统计学意义(χ2=5.93,P<0.05),而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综合治疗是一种理想的消化性溃疡治疗方式,与单纯西医治疗相比效果更好,且不良反应等甚微,故具有重要的临床上推广意义。
作者:许定生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研究中医治疗儿科哮喘患儿85例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选择对照组和治疗组各85例哮喘患儿,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平喘、止咳化痰以及抗感染治疗。治疗组患儿采用中药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结果对照组显效25例,有效45例,无效15例,总的治疗有效率为82.4%;治疗组显效30例,有效50例,无效5例,总的治疗有效率为94.1%。结论中医治疗小儿哮喘效果理想,辅以精心的护理,临床中能取得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清秀;糜均桃;陈序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68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经验。结果经过加强术前心理护理及准备,术后密切观察及护理,680例患者中出现并发症2例,均及时发现妥善处理,全部病例均治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6.8d。结论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特别是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护理,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成功及术后早日康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章柳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通过调查梅河口市农村中小学生身体检查情况,了解其体质和健康状况,为农村学校的卫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梅河口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2年对全市中小学生的预防性健康体检资料中,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农村小学和初级中学各三所共1586名学生的体检表进行分析。结果农村中小学生的整体身体素质有所提高,但视力低下的检出率明显提高,龋齿和肥胖等问题比较突出。结论梅河口市农村中小学生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虽然身高体质量等形态指标有所提高,但肥胖率、近视率和患龋率等指标上升明显。
作者:赵齐勇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探讨颈椎练功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的影响。方法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采用针灸牵引协同颈椎练功疗法治疗,对照组32例牵引加针灸治疗。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及3个月后采用VAS、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表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在治疗4周、3月的颈椎病治疗改善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4周、3月的VAS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灸牵引结合颈椎练功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明显,结合颈椎练功疗法能显著提高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远期疗效。
作者:赵晓;陈勇;李馥坚;余小夏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分析与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输卵管造影对于不孕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期间收治的不孕症患者共80例,所有患者均通过手术病理证实存在输卵管堵塞。采用经阴道三维超声输卵管造影对患者进行检查,以了解该方法对于不孕症的诊断价值,并将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相对比。结果手术病理检查证实存在一侧输卵管不通共25例,两侧输卵管通而不畅共30例,两侧输卵管不通共25例。经阴道三维超声输卵管造影诊断为一侧输卵管不通共24例,两侧输卵管通而不畅共28例,两侧输卵管不通共24例,准确率为95.0%。结论经阴道三维超声输卵管造影对不孕症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且具有无创性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朱文波;江爱芳;董旭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保留输卵管的价值。方法对我院近年来腹腔镜输卵管保守性手术7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于峡部及壶腹部妊娠采用输卵管开窗取胚术,伞端妊娠行伞端吸胚术。术后6h拔尿管,进流质饮食,24h内下地活动,术后3d出院,术口均甲级愈合。术后监测血β-HCG降至正常为止,每周一次,多于术后2~3周降至正常。凡术中未见明显绒毛组织者术后均预防性应用MTX及米非司酮治疗,未见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术后随访2年有2例发生同一部位再次妊娠,3例第2次异位妊娠患者有2例术后1年自然妊娠。结论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保留输卵管的手术是可行的,效果是肯定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高全聪 刊期: 2013年第31期
β-葡聚糖又称右旋糖酐,是食物纤维的组成部分。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美国科学家发现大麦中β-葡聚糖有降血脂、降胆固醇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等作用,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其作用功效和机制已有部分确切性的结论。由于β-葡聚糖来源众多,不同来源的β-葡聚糖其相对分子质量、溶解性、黏度、剂量、分子结构均存在较大差异;将其提取加工后,添入不同食物介质如面包、谷物、饮料当中,观察β-葡聚糖对健康人群和代谢性疾病患者的保健和预防作用。本文就β-葡聚糖对代谢综合征相关症状如肥胖或超重、血压、血糖、血脂及肠菌群等的作用效果及相关机制做综述。
作者:何笑丛;王洁;蔡东联 刊期: 2013年第31期
通过对年轻护士的心理及不同护士的优劣势的分析,总结ICU护士的适应及培养,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的主观能动性,促进护士的成长,是护理工作发展和推进的必经之路。
作者:孙晶晶 刊期: 2013年第31期
颅内压增高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情恶化,预后不良的常见原因之一。加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的监测,是观察患者病情、指导临床治疗和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方法。其监测方法分为有创伤性和无创性两种。本文就颅内压监测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杨国瑛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观察骨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病房,探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依据优质护理服务要求,我科结合具体实际,采取了如下措施:统一思想转变护理观念、强化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优化护理环境、合理调整排班方式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正确指导术后的功能锻炼。结果随机选择优质护理服务前后各50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实施后护理满意98.00%、健康教育知晓率82.00%高于实施前的86.00%、60.00%;呼叫率43.00%、护理投诉和护理并发症0.00%低于实施前的84.00%、10.00%(P<0.05)。结论骨科实施优质护理是护理模式的转归,使护理工作落到实处,顺应了护理工作的发展,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蒋美珍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分析我院自制制剂的用药现状和趋势。方法对2010~2012年我院自制制剂的生产、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市售相关药品及其价格作了比较。结果我院自制制剂用量稳中有升,价格均低于市售类似药品。结论医院制剂在我院日常诊疗工作中不可或缺,但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作者:黄明亚 刊期: 2013年第31期
药剂学是药物制剂专业及药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药剂学教学方法除了传统的LBL教学法,可以应用其他的多元教学法,如PBL教学法、PLTL教学法、SBL教学法、GBL教学法等,主要目的在于深化药剂学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加强综合性高素质药学人才的培养。
作者:时念秋;张秀荣;崔佰吉;张宏梅 刊期: 2013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