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扬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按照患者的终预后,分为观察组的86名幸存病例及研究组的37名死亡病例。统计两组肝性脑病发病的直接诱因,检测其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肌酐(Cr)及凝血酶原时间(PT)这4项生化指标,并且进行肝性脑病分期。结果研究组上消化道出血、大量放腹水、强利尿、高蛋白饮食、电解质失衡及便秘诱发肝性脑病而致死的概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研究组总胆红素、白蛋白、肌酐及凝血酶原时间显著升高(P<0.05);研究组肝性脑病分期多集中在较重的III期和IV期。结论致病诱因、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及肝性脑病分期,都能对乙型肝炎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的预后产生至关重要的决定性影响。
作者:王增伟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分析AIDS合并神经系统病变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治疗措施,以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本院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21名艾滋病神经系统病变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同期收治的109名AIDS患者中合并神经系统病变21例,3例以神经系统损害为首发症,21名患者中隐球菌性脑膜炎8例,结核性脑膜炎7例,AIDS痴呆综合征4例,脑梗死及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各1例,放弃治疗5例,病情好转5例,死亡11例,病死率68.75%。结论艾滋病神经系统病变病情复杂病死率高,临床中应加强重视,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苏静 刊期: 2013年第31期
通过对影响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压力原因进行分析,总结预防压力的对策,从而减轻护士的压力,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滕凤娟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对门诊人工流产术中护理对话的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门诊从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200例进行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个组别各100例,对照组在整个手术过程中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增加护理对话,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对门诊人工流产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对话,有利于拉近护患之间的关系,减轻患者的焦虑、恐惧程度,降低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因此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普及。
作者:刘芳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分析研究宫高腹围法与B超(超声多参数)在估计胎儿体质量的准确性,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我院妊娠足月孕妇的宫高腹围法(两种)与B超估计胎儿体质量比较那种方法准确性更高。结果宫高腹围法公式2估计胎儿体质量与B超估计胎儿体质量无显著差异,可为大多数临床产科医师所用。结论正确地估计胎儿体质量对分娩方式的选择、提高分娩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哪种方式更为准确,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妊娠足月孕妇分娩前的宫高、腹围以及B超测量胎儿双顶径、腹围、股骨长等多个参数,对不同估计胎儿体质量的方法进行分析比较,进一步探讨更简便、准确的方法。
作者:刘波;李云鹏;谭秀梅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联合高频电刀治疗胃肠息肉的效果。方法采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联合高频电刀切除胃肠息肉。结果治疗后3~6个月追踪患者并于半年后复查内镜,无并发症发生,内镜下未见息肉复发。结论氩离子凝固术联合高频电刀治疗胃肠息肉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内镜下治疗方法。
作者:张小敏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D-D)结合纤维蛋白原(Fg)测定在诊断肺栓塞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2例临床确诊为肺栓塞的患者进行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测定并与正常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肺栓塞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测定D-二聚体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85.8%和42.5%;单独测定纤维蛋白原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70.2%和34.2%,而两者联合测定对诊断肺栓塞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显著上升,分别为95.4%和56.8%。结论血浆D-二聚体结合纤维蛋白原测定对诊断肺栓塞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有利于提高肺栓塞的诊断率。
作者:王雯;刘志娟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观察疏肝解郁法对弱精症患者精液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0例符合弱精症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用中药汤剂柴胡疏肝散合五子衍宗丸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中成药五子衍宗丸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6个月的综合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精子活率、活力等。结果两组治疗后6个月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精子活率、b级精子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治疗组a级精子高于对照组,但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五子衍宗丸的基础上加用疏肝解郁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精液质量,提高受孕概率,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袁博;袁轶峰;贺菊乔 刊期: 2013年第31期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8岁,因头晕、头痛伴有鼻出血1个月,在外院于2008年1月行副鼻窦CT提示:两侧额叶病灶,伴前中颅窝骨质缺损;全组副鼻窦炎,鼻息肉形成。于2008年1月28日全麻下行开颅前颅底肿瘤切除术,术中切除大部分肿瘤,术后病理:(前颅底)嗅神经母细胞瘤。免疫组化:EMA(+),Syn(+),CgA(+),CK(-), CK7(-),CK19(-),GFAP(-),Des(-),SMA(-),Vim (-),S100(-),MIB-1:2%。术后偶有少量无色透明液体从鼻腔内流出,有夜尿增多,3~4次/晚。于2008年2月来我院进一步治疗。患者既往史无特殊。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前额见手术瘢痕,愈合好,眼球活动自如,瞳孔等大同圆,对光反应良好,乳突及鼻窦无压痛,鼻中隔居中,鼻甲肥大,嗅觉几乎消失,口角无歪斜,伸舌略偏右,巴氏征等病理反射未引出。血尿便常规、血生化、肿瘤标记物等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术后头颅增强MRI:额叶直回、筛窦异常表现,考虑肿瘤残留。患者入院后排外放疗禁忌后予CT/MRI定位后行术前瘤床、颅内和筛窦残留肿瘤三维适形放疗,初次剂量予DT5600cGy,200cGy/次,常规分割,完成后复查头颅CT提示肿瘤较前明显退缩,再次定位、缩野照射,推量至6600cGy,总剂量DT6600cGy/33次,放疗完成后予全身化疗3周期,方案为足叶乙甙100mgd1-3+顺铂40mgd1-3,3周重复,放化疗期间除少量脑脊液从鼻孔中漏出外,无明显不适症状。现随访6个月,患者夜尿增多症状不明显,无肿瘤复发、转移迹象。
作者:罗伟明;陈剑;王洪林 刊期: 2013年第31期
近年来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Killers,CIK)与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共培养在临床应用中发现对各个系统的肿瘤显示出具良好的治疗效果,在肿瘤的免疫治疗中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就树突状细胞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协同(DC-CIK)的作用机制、在各类肿瘤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以及接受DC-CIK治疗后的疗效指标做一综述。
作者:全玲丽;唐雪元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探讨肺结核继发及合并真菌感染的诊疗方法及易感因素。方法对33例肺结核继发及合并真菌感染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治疗原发病基础上抗真菌治疗,同时加强营养支持,观察治疗效果。结果33例患者中31例痊愈,2例患者症状未缓解自动出院。结论在肺结核合并真菌治疗中,早期并规范治疗极其重要,同时控制原发病,加强支持治疗,疗效满意。
作者:徐宝川;梁庆正;吴晓明 刊期: 2013年第31期
药剂学是药物制剂专业及药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药剂学教学方法除了传统的LBL教学法,可以应用其他的多元教学法,如PBL教学法、PLTL教学法、SBL教学法、GBL教学法等,主要目的在于深化药剂学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加强综合性高素质药学人才的培养。
作者:时念秋;张秀荣;崔佰吉;张宏梅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与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82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42例)和对照组(n=40例)。2组均给予左氧氟沙星0.4g静脉滴注,每日1次,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热毒宁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7~9d,进行疗效评估。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体征及主要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且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7.6%,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与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优于左氧氟沙星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王军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在2010年10月至2013年01月收治的110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抽液注入尿激酶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胸液消失的时间、抽液的次数以及肺功能的改善情况上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作者:干泳华 刊期: 2013年第31期
个性化教育是在对学生知识储备及理解能力等全面了解基础上,在课程实施中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重视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个性化的形成,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方法来学习。本文对机能学实验教学中开展个性化教育进行分析和展望。
作者:安英;徐博;沈楠;赵丽晶;陈雪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探讨护理工作在经皮肾造瘘术治疗结石梗阻性脓肾的作用。方法对50例结石梗阻性脓肾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直接穿刺型引流导管经皮肾造瘘术治疗,术前、术中和术后行针对性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50例患者共行55侧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造瘘术置管引流,置管全部一次性成功,无严重出血,感染性休克,周围脏器损失等并发症。所有患者经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都能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配合手术治疗。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造瘘术治疗结石梗阻性脓肾具有操作方便、安全性好、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做好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指导对提高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赵珍;王欢;魏晓文;彭佳;冯明朗;刘芳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应用。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8月于我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早期康复组和一般治疗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脑血管病的常规治疗,生命体征和神经症状稳定后48h,均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心理辅导,早期康复组的患者接受康复训练,用Bobath技术、Brunnstrom技术、运动再学习方法及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MA评分和ADL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或P<0.01),FMA和ADL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或P<0.01)。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早期康复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结论脑卒中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后能显著提高疗效,早期康复对脑卒中的预后、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戚玉娟;殷乐;庄娜;卞慧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及Leep刀治疗宫颈疾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诊治的宫颈疾病患者218例,均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及Leep刀治疗。随机分为两组,109例患者行常规护理为对照组,109例患者行护理干预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创面痊愈情况、宫颈功能恢复情况均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创面痊愈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及Leep刀治疗宫颈疾病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明显加速创面愈合,改善宫颈功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匡兰芳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囊癌的CT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胆囊癌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20例胆囊癌CT影像资料。结果所有21例原发性胆囊癌病灶均在CT平扫及增强扫描中显示,直接CT征象分为三型:结节型6例(28.6%),肿块型10例(47.6%),厚壁型5例(23.8%)。结节型表现为胆囊壁突向腔内软组织结节,直径多>1.0cm,基底部宽窄不一。肿块型表现为胆囊区肿块,形态不规则,胆囊被大部分或全部充填。厚壁型表现为胆囊形态正常或增大,胆囊壁不规则非对称性增厚。胆囊癌常伴有胆囊结石及胆囊炎,易发生胆囊周围肝脏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结论CT能清楚显示胆囊癌的原发病灶,并能评价浸润程度及转移范围,可为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和分期提供准确信息。
作者:吕婷婷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探讨重症胰腺炎患者救治中的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对78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予严密病情观察,重视治疗及时准确性,做好基础护理及心理支持等措施。结果78例重症胰腺炎患者在救治效果为非手术治疗成功60例,手术治疗成功18例。结论有效的护理配合措施可增加重症胰腺炎患者非手术治疗的成功率,减少手术带来的疼痛,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钦;袁美莲 刊期: 2013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