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体会

章柳

关键词:胆囊, 腹腔镜,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68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经验。结果经过加强术前心理护理及准备,术后密切观察及护理,680例患者中出现并发症2例,均及时发现妥善处理,全部病例均治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6.8d。结论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特别是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护理,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成功及术后早日康复的重要保证。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对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两个概念的比较

    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两个概念在药理学教材上多通用。本文从两者发生的水平、特异性和选择性、表现的可能不一致性及量效关系等四个方面分析了这两个概念的差别,有助于教师在教学中深入介绍,避免学生对一些基本概念产生混淆。

    作者:叶少剑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中心静脉导管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在2010年10月至2013年01月收治的110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抽液注入尿激酶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胸液消失的时间、抽液的次数以及肺功能的改善情况上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作者:干泳华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留置导尿引起疼痛的相关因素及对策

    目的:探讨留置导尿引起疼痛的相关因素和护理对策。方法做好心理护理,选择粗细适宜的导尿管,正确的置管并严格无菌操作。结果消除患者恐惧心理,减轻疼痛,预防感染。结论护士要加强责任心,要多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熟悉尿道的解剖、生理特点;并加强临床护理培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做到明确原理,操作熟练,避免由于操作不当而造成不良后果。

    作者:关艳丽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PFNA-Ⅱ与LPFP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改进型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Ⅱ)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LPFP)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月至2012年9月诊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42例,根据术式分为两组,71例患者行LPFP治疗为对照组,71例患者行PFNA-Ⅱ治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征、术后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功能优良率、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Ⅱ与LPFP均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其中PFNA-Ⅱ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更小,可明显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患者术后的功能恢复情况较好,并发症少且安全性高,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炯;平立君;葛维斌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个体化营养膳食治疗对葡萄糖筛查异常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个体化营养膳食治疗对糖筛查异常孕妇妊娠结局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孕24~28周、50g糖筛查异常而75g口服糖耐量试验正常的100例孕妇分为1、2两组各50例,1组除孕期常规营养宣教外,制定个体化营养膳食计划实施管理干预;2组只进行孕期常规营养宣教。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结果实施管理干预后,1组平均出生体质量、大于胎龄儿发生率、平均体质量增加量明显低于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剖宫产率、早产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糖筛查异常而糖耐量正常的孕妇管理干预过程中,合理的个体化营养膳食治疗对改善其妊娠结局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伟容;翟锦娣;罗艳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手术室降低关节置换感染的策略

    随着人工关节工艺、材料质量的不断提高,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关节置换术后关节使用受命越来越长,人工关节手术已经成为治疗关节疾患的标准性手术。但是假体置换术后感染、假体脱位、松动等并发症,尤其术后感染为严重,引起感染的原因较多。我院手术室采取一系列护理措施(控制关节置换手术感染率是手术室护士长及手术室相关人员的管理重点,经过严格检查、监督、组织培训学习等手段来保证其实施到位)可使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明显下降。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我院行人工关节置换例253例,仅有1例出院1个月后进行二次同侧非计划手术,其他无一例任何感染现象发生。

    作者:李玉琴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药剂人员对临床合理用药知识的探讨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临床合理用药问题成为了医学关注的新焦点之一,据统计,我国因药物的使用不合理致死的人数数字十分庞大,因药物不良反应致死在所有死因中排第四位。随着药物种类的增多,治疗范围的广泛,药物的合理使用就成为了十分难以选择的课题,对于药剂人员来讲也是一种形势带来的挑战。

    作者:井智勇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咪达唑仑在机械通气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在机械通气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3年6月本院收治并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5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镇静组)25例和观察组(咪达唑仑组)25例,然后将两组新生儿的镇静效果及用药前后的氧供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镇静效果好于对照组患儿,且其用药后的氧供指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P均<0.05,两组患儿的比较项目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咪达唑仑在机械通气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在保证镇静效果的同时,更有助于改善氧供效果。

    作者:段鑫晶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78例重症胰腺炎患者救治中的护理配合体会

    目的:探讨重症胰腺炎患者救治中的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对78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予严密病情观察,重视治疗及时准确性,做好基础护理及心理支持等措施。结果78例重症胰腺炎患者在救治效果为非手术治疗成功60例,手术治疗成功18例。结论有效的护理配合措施可增加重症胰腺炎患者非手术治疗的成功率,减少手术带来的疼痛,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钦;袁美莲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胫骨平台骨折38例外科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的外科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25例胫骨平台骨折采取手术相关资料。结果本组病例全部获随访,随诊6~24个月。6个月内骨折均正常愈合,根据膝关节功能,活动范围,膝关节轴线,关节稳定性及骨折复位综合评分,本组优(kiss评分85~100分)28例,良6例(kiss评分70~84分),可(kiss评分60~69分)1例,差(kiss评分60分以下)1例,优良率为94.74%(36/38)。结论手术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办法,应依据骨折情况和患者的临床体征采取合适的手术治疗方法。

    作者:褚卫华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浅谈人文素养在老年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文素养应用于老年护理学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方法从2011年9月至2012年12月将人文素养融入“老年护理学”教学中,主要是开展引导式的教学方法,不仅仅局限于课本,在教学中与学生多沟通,多听取学生的看法和感受。结果学生通过教科书与人文素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学习,使学生的整体素养有明显的提高,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结论老年护理学教学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中一项重要的课程,必须加强护理教学中的人文素质的培养,才能提高护理教育质量。

    作者:张冠如;那娜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参麦注射液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炎性状态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炎性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3年4月本院收治的4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急性胰腺炎治疗组)23例和观察组(常规治疗加参麦注射液组)23例,然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血清炎性指标水平与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炎性指标水平与阳性率分别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统计结果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参麦注射液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炎性状态的影响较大,其对疾病的治疗效果较为突出。

    作者:李春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原发性胆囊癌的CT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囊癌的CT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胆囊癌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20例胆囊癌CT影像资料。结果所有21例原发性胆囊癌病灶均在CT平扫及增强扫描中显示,直接CT征象分为三型:结节型6例(28.6%),肿块型10例(47.6%),厚壁型5例(23.8%)。结节型表现为胆囊壁突向腔内软组织结节,直径多>1.0cm,基底部宽窄不一。肿块型表现为胆囊区肿块,形态不规则,胆囊被大部分或全部充填。厚壁型表现为胆囊形态正常或增大,胆囊壁不规则非对称性增厚。胆囊癌常伴有胆囊结石及胆囊炎,易发生胆囊周围肝脏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结论CT能清楚显示胆囊癌的原发病灶,并能评价浸润程度及转移范围,可为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和分期提供准确信息。

    作者:吕婷婷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腺苷脱氨酶同工酶的生化特性和临床应用

    腺苷脱氨酶(adenosinedeaminase,ADA)有2种同工酶,即ADA1和ADA2。ADA催化腺苷和脱氧腺苷脱氨,从而使腺苷和脱氧腺苷减少。本文对ADA同工酶生化特性和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现状,还有ADA同工酶在严重复合性免疫缺陷症、类风湿关节炎、结核性胸积液、类肺炎胸积液和艾滋病等疾病的诊断意义和可能的发病机制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李方知;黄广雄;卢峰岳;江万航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从脾胃论治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从脾胃论治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为在临床实践中选择有效的方法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提供中医理论基础,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11月至2012年9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5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77例。治疗组从脾胃论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中成药三七冠心宁胶囊进行治疗,进行疗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显效46例(59.74%),总有效率89.61%;对照组显效31例(40.26%),总有效率71.43%。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即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从脾胃论治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显著,副作用小,值得在临床上继续推广应用。

    作者:刘井红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新生儿肺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探析

    目的:探析新生儿肺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2~2013年收治的45例肺炎患儿,分析所有新生患儿的患病原因及严重程度,对新生患儿治疗后进行护理。结果45例肺炎新生患儿中,15例出现咳嗽现象,23例出现痰多现象,7例出现呼吸困难。经过对肺炎新生儿进行护理后,患儿病情均有所改善,24例肺炎新生患儿完全康复,18肺炎新生患儿病情明显好转,2肺炎新生患儿病情有所好转,预后较好。结论通过对肺炎新生患儿进行合理有效的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有效促进患儿病情好转。

    作者:赵金花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血虚肝旺证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血虚肝旺证偏头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临床试验方法,试验组30例,口服养血清脑颗粒4g,每日3次。对照组10例,口服正天丸6g,每日3次,疗程28天。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NPRS评分变化值为-3.33±0.77,对照组NPRS评分变化值为-1.67±1.5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血虚肝旺证偏头痛有效。

    作者:朱铁英;高铎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系统化健康教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系统化健康教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第一次做血透时讲解知识及各种注意事项。观察组根据患者健康教育需求及临床实践制订系统化维持性血液透析健康教育,由主管护士进行,护士长定期检查。结果实施系统化健康教育后,随访(24.45±2.84)月,观察组维持性血液透析依从96.92%、生活质量评分(68.45±12.84)、护理满意98.46%均高于对照组的83.08%、(57.61±14.32)、89.23%;并发症95.56%低于对照组的95.56%(P<0.05)。结论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应用系统化健康教育,保证健康教育的系统和连贯性,取得比较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赵玲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浅谈ICU年轻护士的适应与培养

    通过对年轻护士的心理及不同护士的优劣势的分析,总结ICU护士的适应及培养,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的主观能动性,促进护士的成长,是护理工作发展和推进的必经之路。

    作者:孙晶晶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医院药房规范化管理的实践体会

    目前,在进行疾病的防治时,使用药品进行防治,为重要的手段之一,其对于医院及其重要。在医院药房的管理中,采用规范化管理,可保证药品质量,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其为重要环节。在本文的研究中,与临床实践进行了结合,提出了规范制度管理,加强人员管理,增强药品管理,应采取信息化管理,并加以重视,同时,应树立良好服务理念,以患者为中心,进而才能对药房加以促进,实施规范化建设,提高药学服务质量。在为临床提供药物时,可做到质量可靠,做到疗效确切、安全,并且做到使用方便,其有利于医疗卫生事业,可促进其发展,进行可持续发展。

    作者:李青杰 刊期: 2013年第31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