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ICU年轻护士的适应与培养

孙晶晶

关键词:年轻护士, 优劣势, 适应, 培养
摘要:通过对年轻护士的心理及不同护士的优劣势的分析,总结ICU护士的适应及培养,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的主观能动性,促进护士的成长,是护理工作发展和推进的必经之路。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按照患者的终预后,分为观察组的86名幸存病例及研究组的37名死亡病例。统计两组肝性脑病发病的直接诱因,检测其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肌酐(Cr)及凝血酶原时间(PT)这4项生化指标,并且进行肝性脑病分期。结果研究组上消化道出血、大量放腹水、强利尿、高蛋白饮食、电解质失衡及便秘诱发肝性脑病而致死的概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研究组总胆红素、白蛋白、肌酐及凝血酶原时间显著升高(P<0.05);研究组肝性脑病分期多集中在较重的III期和IV期。结论致病诱因、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及肝性脑病分期,都能对乙型肝炎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的预后产生至关重要的决定性影响。

    作者:王增伟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探析护理业务查房新模式在耳鼻喉科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析护理业务查房新模式对护理质量和护士综合素质的影响。方法我科自2010年1月开始实施护理业务查房新模式,护理业务查房新模式运用多媒体技术,集教学查房、病例查房、管理查房为一体,联合医师围绕病例进行现场研讨,评估、总结,拓展。结果护理业务查房新模式实施后,护士综合素质水平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与往年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业务查房新模式有助于护理知识的传播,提高护士综合素质,增强护士责任意识,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具有显着的应用价值。

    作者:高红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原发性胆囊癌的CT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囊癌的CT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胆囊癌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20例胆囊癌CT影像资料。结果所有21例原发性胆囊癌病灶均在CT平扫及增强扫描中显示,直接CT征象分为三型:结节型6例(28.6%),肿块型10例(47.6%),厚壁型5例(23.8%)。结节型表现为胆囊壁突向腔内软组织结节,直径多>1.0cm,基底部宽窄不一。肿块型表现为胆囊区肿块,形态不规则,胆囊被大部分或全部充填。厚壁型表现为胆囊形态正常或增大,胆囊壁不规则非对称性增厚。胆囊癌常伴有胆囊结石及胆囊炎,易发生胆囊周围肝脏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结论CT能清楚显示胆囊癌的原发病灶,并能评价浸润程度及转移范围,可为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和分期提供准确信息。

    作者:吕婷婷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多元教学法与LBL教学法相结合促进药剂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药剂学是药物制剂专业及药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药剂学教学方法除了传统的LBL教学法,可以应用其他的多元教学法,如PBL教学法、PLTL教学法、SBL教学法、GBL教学法等,主要目的在于深化药剂学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加强综合性高素质药学人才的培养。

    作者:时念秋;张秀荣;崔佰吉;张宏梅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临床实习护士岗前培训探讨

    目的:为了帮助临床实习护士能够更好适应临床工作,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与实践相结合,分析和探讨进行实习护士岗前培训的价值和重要性。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13年10月来我院实习的86名实习护士按照随机、双盲、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名护士,其中观察组护士进入临床前先进行实习护士岗前培训,而对照组护士直接进入临床工作,对比和分析两组护士对临床工作技能及相关文书书写的能力。结果经过统计分析发现,观察组的护士对基本临床知识和实践技能应用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临床实习护士在进入临床工作前实行岗前培训,不仅有助于提高护士掌握临床技能提高工作能力,而且能够协助护士更快的进入角色,值得推广。

    作者:桂冠;丁兰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胆囊结石,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细胞癌1例临床回顾分析

    肝内胆管癌是胆管恶性肿瘤,约15%~25%的肝癌是ICC。而ICC的病因学目前尚未清楚,目前认为长期慢性炎症刺激是导致ICC发生的病理学基础。有报道提示:约1/3的ICC患者合并肝内胆管结石,因而认为结石对肝内胆管黏膜慢性刺激是导致ICC的病因之一。我们报道1例此类肿瘤并结合文献复习讨论对该肿瘤诊断及预后的认识与经验。

    作者:张春宏;李秋静;刘海瑜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精神病住院患者的安全护理

    目的:对安全护理在精神病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我院88例住院精神病患者,分成两组,对其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为4.55%,对照组则为20.45%,其差异显著,二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5.45%,对照组则为79.55%,其差异显著,二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病住院患者中实施安全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护理安全性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孙红霞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输血科的医院感染管理隐患及整改措施

    目的:通过有效的整改措施改善输血科医院感染现状。方法针对输血科存在的医院感染隐患,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结果输血科在医院感染管理方面隐患:制度不健全、布局及基础设施差、工作人员配置不到位及医院感染意识不强、医疗废物处置不当等在整改中得到很大的改善。结论制定切实有效的制度并长期坚持规范化管理,才能预防和控制输血科医院感染。

    作者:刘爱菊;韦荣燕;贾翠娥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门诊人工流产术中护理对话的方法策略分析

    目的:对门诊人工流产术中护理对话的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门诊从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200例进行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个组别各100例,对照组在整个手术过程中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增加护理对话,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对门诊人工流产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对话,有利于拉近护患之间的关系,减轻患者的焦虑、恐惧程度,降低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因此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普及。

    作者:刘芳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肝移植术后糖尿病的胰岛素泵使用问题及对策

    移植术后糖尿病是肝移植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对移植预后有着重要影响。胰岛素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传统皮下多次给药有诸多缺点,利用胰岛素泵的途径是新的治疗手段。本文结合临床实践与文献报导,对肝移植术后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泵使用问题进行总结,提出对应的解决方式。

    作者:谭海鹰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腺苷脱氨酶同工酶的生化特性和临床应用

    腺苷脱氨酶(adenosinedeaminase,ADA)有2种同工酶,即ADA1和ADA2。ADA催化腺苷和脱氧腺苷脱氨,从而使腺苷和脱氧腺苷减少。本文对ADA同工酶生化特性和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现状,还有ADA同工酶在严重复合性免疫缺陷症、类风湿关节炎、结核性胸积液、类肺炎胸积液和艾滋病等疾病的诊断意义和可能的发病机制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李方知;黄广雄;卢峰岳;江万航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宫高腹围法与B超(超声多参数)估计胎儿体质量的分析研究

    目的:分析研究宫高腹围法与B超(超声多参数)在估计胎儿体质量的准确性,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我院妊娠足月孕妇的宫高腹围法(两种)与B超估计胎儿体质量比较那种方法准确性更高。结果宫高腹围法公式2估计胎儿体质量与B超估计胎儿体质量无显著差异,可为大多数临床产科医师所用。结论正确地估计胎儿体质量对分娩方式的选择、提高分娩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哪种方式更为准确,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妊娠足月孕妇分娩前的宫高、腹围以及B超测量胎儿双顶径、腹围、股骨长等多个参数,对不同估计胎儿体质量的方法进行分析比较,进一步探讨更简便、准确的方法。

    作者:刘波;李云鹏;谭秀梅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血浆D-二聚体结合纤维蛋白原测定诊断肺栓塞的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D-D)结合纤维蛋白原(Fg)测定在诊断肺栓塞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2例临床确诊为肺栓塞的患者进行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测定并与正常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肺栓塞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测定D-二聚体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85.8%和42.5%;单独测定纤维蛋白原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70.2%和34.2%,而两者联合测定对诊断肺栓塞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显著上升,分别为95.4%和56.8%。结论血浆D-二聚体结合纤维蛋白原测定对诊断肺栓塞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有利于提高肺栓塞的诊断率。

    作者:王雯;刘志娟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护理的研究进展

    颅内动脉瘤是一类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并影响其生活质量的脑血管疾病。合理的术前、围手术期、术后护理对策,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的观察,做好基础护理、心理护理,预防脑血管痉挛、再出血、脑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可以减少患者的并发症、致残率及病死率的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冉龙梅;荣薇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髌骨骨折术后急性肺动脉栓塞死亡1例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59岁,因左膝跪地伤后肿痛伴活动受限4h入院。入院查体:精神好,营养中等,左膝肿胀,左髌骨上囊丰满,皮下淤血膝关节不能主动伸直,扪及髌骨分离槽,浮髌试验阳性。膝关节正侧位片示:左髌骨横形骨折,明显分离,积极术前准备后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切开、清除关节积血,髌骨复位、记忆合金髌骨爪固定术,术后复查膝关节X线提示:复位、固定良好。术后常规托马氏架抬高患肢,预防感染、镇痛、活血化瘀等综合治疗。术后因膝部疼痛,患肢一直平放,未曾抬离过托马氏架,术后第11天,患者进食下午饭后坐在病床上,家属将患肢抬离托马氏架后为其按摩,按了几次后患者突感恶心、胸闷、胸痛。疼痛部位在双侧乳突连线上缘;背心痛,不能平卧,呕出约500mL胃内容物,无血丝,均为进食的面食;呼吸困难,口唇发绀,四肢湿冷,双侧桡动脉搏动消失,血压测不出。听诊:双肺呼吸音弱,无啰音;心电监测提示:SpO2进行性下降,脉率120次/分,急诊诊断;“急性肺动脉栓塞”。立即给予吸氧、扩容、溶栓、镇痛、镇静等综合治疗。患者病情进行性恶化,于发作后7min左右呼吸、心跳及大动脉搏动消失、双瞳散大,静脉推注“可拉明、洛贝林、肾上腺素、地塞米松”,双人交替胸外心脏按压,抢救约40min后呼吸、心跳及大动脉搏动仍未恢复,意识无恢复,心电图显示水平线,进入临床死亡。死亡原因:急性肺栓塞,急性心肺功能衰竭。病情进展快,从发生到死亡仅7min,未来得及做相关检查,拟行尸检,但因患者家属拒绝而未能采取。

    作者:肖志军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注射用炎琥宁与氨基甙类抗生素配伍稳定性测试

    目的:探究在室温下注射用配伍的稳定性。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炎琥宁与氨基甙类几种常用抗生素配伍后含量变化,观察外观及pH值变化。结果8h内配伍液pH值、吸收峰形及峰位无明显变化,但颜色、含量及吸收峰值有变化。结论炎琥宁与氨基甙类不宜混合配伍应用,需分开输注。

    作者:苏坤华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全程护理干预在鼻咽癌放疗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放疗)过程中全程护理干预对放疗的效果。方法对42例鼻咽癌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内容包括患者入院及放疗前(健康评估、入院及放疗前教育、心理护理、基础护理)、放疗中(饮食护理、口腔护理、皮肤护理、放射性中耳炎及鼻腔黏膜反应护理)、放疗后(张口锻炼、预防感染、心理护理、出院指导及院外随访)。结果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达97.62%、遵从医护建议皮肤、口鼻腔清洗,张口锻炼95.24%,出院后能够坚持口鼻腔清洗及张口锻炼达85.71%,患者对护理满率达100%,随访35.71%病情好转;52.38%病情平稳。结论实施全程护理干预提高患者对鼻咽癌疾病的认知能力,使其能够积极配合并主动参与治疗和护理,减轻放疗副反应,从而顺利完成放疗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茸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肿瘤化疗患者PICC与CVC的应用比较

    目的:比较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和经锁骨下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CVC)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科2011年6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80例恶性肿瘤需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PICC40例)和对照组(CVC40例),比较两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对置管后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导管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静脉置管具有操作简单,危险性小,并发症少,留置时间长,患者满意度高,能够满足肿瘤患者长期输液及化疗的需要。

    作者:费良梅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加强病案信息质量管理,提高病案信息利用率

    目的:探讨提高病案信息利用率的措施,加强病案信息质量管理。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5月至2013年6月在加强病案信息质量管理前后病案信息的利用情况进行比较,并对采取的一些措施进行分析。结果加强病案信息质量管理后病案信息的利用效率明显提高,与之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案质量是基础的医疗质量,通过加强病案信息质量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其信息利用率。

    作者:尹巧莲;尹巧琴;谢婉芬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疏肝解郁法对弱精症患者精液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疏肝解郁法对弱精症患者精液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0例符合弱精症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用中药汤剂柴胡疏肝散合五子衍宗丸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中成药五子衍宗丸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6个月的综合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精子活率、活力等。结果两组治疗后6个月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精子活率、b级精子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治疗组a级精子高于对照组,但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五子衍宗丸的基础上加用疏肝解郁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精液质量,提高受孕概率,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袁博;袁轶峰;贺菊乔 刊期: 2013年第31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