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强生Vitros 350生化分析仪常用血清酶的性能验证

徐坚;熊怀民;盛建华;蒋廷旺

关键词:生化分析仪, 性能验证, 精密度
摘要:目的:对强生Vitros350生化分析仪的分析项目从批内精密度、批间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参考范围五个方面进行性能验证,保证其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方法参照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的EP6-A、EP9-A2文件和强生公司提供的性能评价方案,性能验证涉及ALT、AST、GGT、ALKP、CK、LDH、AMYL等生化指标。结果ALT、AST、GGT、ALKP、CK、LDH、AMYL的批内精密度评价<1/4CLIA88要求的范围内,批间精密度评价<1/3CLIA88要求的范围内;准确度试验低、中、高三个值的相对偏倚均<1/2CLIA88的允许偏倚范围;线性范围验证显示,ALT、AST、GGT、ALK、CK、LDH、AMY的r2>0.95,斜率均b在1.00±0.03范围内;参考范围验证除ALKP有一个值超出该参考区间外,其他结果均在参考范围内。结论强生Vitros350生化分析仪已通过系统的验收和验证。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甲基强的松龙联合硫酸镁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52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联合硫酸镁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7月间收治的104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甲基强的松龙联合硫酸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的肺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76.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FVC及PEF水平较治疗组患者有显著改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甲基强的松龙联合硫酸镁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好,对于控制哮喘症状,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秀传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经阴道三维超声输卵管造影在诊断不孕症中的价值与手术病理对比

    目的:分析与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输卵管造影对于不孕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期间收治的不孕症患者共80例,所有患者均通过手术病理证实存在输卵管堵塞。采用经阴道三维超声输卵管造影对患者进行检查,以了解该方法对于不孕症的诊断价值,并将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相对比。结果手术病理检查证实存在一侧输卵管不通共25例,两侧输卵管通而不畅共30例,两侧输卵管不通共25例。经阴道三维超声输卵管造影诊断为一侧输卵管不通共24例,两侧输卵管通而不畅共28例,两侧输卵管不通共24例,准确率为95.0%。结论经阴道三维超声输卵管造影对不孕症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且具有无创性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朱文波;江爱芳;董旭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联合高频电刀治疗胃肠息肉的体会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联合高频电刀治疗胃肠息肉的效果。方法采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联合高频电刀切除胃肠息肉。结果治疗后3~6个月追踪患者并于半年后复查内镜,无并发症发生,内镜下未见息肉复发。结论氩离子凝固术联合高频电刀治疗胃肠息肉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内镜下治疗方法。

    作者:张小敏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肝移植术后糖尿病的胰岛素泵使用问题及对策

    移植术后糖尿病是肝移植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对移植预后有着重要影响。胰岛素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传统皮下多次给药有诸多缺点,利用胰岛素泵的途径是新的治疗手段。本文结合临床实践与文献报导,对肝移植术后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泵使用问题进行总结,提出对应的解决方式。

    作者:谭海鹰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药剂人员对临床合理用药知识的探讨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临床合理用药问题成为了医学关注的新焦点之一,据统计,我国因药物的使用不合理致死的人数数字十分庞大,因药物不良反应致死在所有死因中排第四位。随着药物种类的增多,治疗范围的广泛,药物的合理使用就成为了十分难以选择的课题,对于药剂人员来讲也是一种形势带来的挑战。

    作者:井智勇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中药治疗疝气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中药治疗疝气的临床疗效,为更有效治疗疝气提供临床参考。方法抽取我院2011年01月至2012年12月56例疝气患者,给予中药治疗,结束治疗后观察及记录疗效。结果56例患者通过治疗后,痊愈37例,占66.07%;好转18例,占32.14%;无效1例,占1.79%。结论中药治疗疝气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手术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勇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40例经口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经口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科收治的40例经口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的护理资料,术前认真做好心理护理,重点为做好口腔护理。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做好口腔护理与饮食指导。结果40例患者住院时间4~11d,术前住院平均1d,术后住院平均4.5d,均无声音嘶哑、继发性出血或血肿等并发症,住院期间无护理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50d,患者未诉不适,对手术美容效果满意。结论经口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手术不仅需要医师熟练的手术技巧,在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口腔的准备、术后重点做好口腔护理及饮食指导,及对并发症的密切观察和预防为手术的成功提供了保障。

    作者:鲁铁华;陈丽娟;吴国洋;邱木菊;吴盈琦;傅毓玲;Thomas Wilhelm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山药及其混伪品的鉴别

    目的:鉴别山药真伪,进一步了解山药,防止市场上误售、误用,确保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方法介绍山药及其混伪品的经验鉴别、原植物比较和显微鉴别。结果山药与其混伪品在一般性状比较接近,但是在山药商品经验鉴别与显微鉴别方面有明显差异。结论此方法可以正确辨别山药真伪。

    作者:陈新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全方位多维药学信息服务平台设计策略研究

    目的:构建全方位多维药学信息服务平台。方法通过对国内药学信息服务平台现状的分析,总结了当前药学信息服务平台的类型及存在的问题,并得出其未来发展的新趋势。结果探讨了全方位多维药学信息服务平台的设计策略,以期为完善药学信息服务平台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结论构建全方位多维药学信息服务平台是,旨在为中国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信息支撑,推动医药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作者:古锐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全程护理干预在鼻咽癌放疗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放疗)过程中全程护理干预对放疗的效果。方法对42例鼻咽癌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内容包括患者入院及放疗前(健康评估、入院及放疗前教育、心理护理、基础护理)、放疗中(饮食护理、口腔护理、皮肤护理、放射性中耳炎及鼻腔黏膜反应护理)、放疗后(张口锻炼、预防感染、心理护理、出院指导及院外随访)。结果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达97.62%、遵从医护建议皮肤、口鼻腔清洗,张口锻炼95.24%,出院后能够坚持口鼻腔清洗及张口锻炼达85.71%,患者对护理满率达100%,随访35.71%病情好转;52.38%病情平稳。结论实施全程护理干预提高患者对鼻咽癌疾病的认知能力,使其能够积极配合并主动参与治疗和护理,减轻放疗副反应,从而顺利完成放疗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茸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输血科的医院感染管理隐患及整改措施

    目的:通过有效的整改措施改善输血科医院感染现状。方法针对输血科存在的医院感染隐患,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结果输血科在医院感染管理方面隐患:制度不健全、布局及基础设施差、工作人员配置不到位及医院感染意识不强、医疗废物处置不当等在整改中得到很大的改善。结论制定切实有效的制度并长期坚持规范化管理,才能预防和控制输血科医院感染。

    作者:刘爱菊;韦荣燕;贾翠娥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医院多重耐药菌实施监管、防控及改进分析

    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的传播,保障医疗安全,加强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我院自2011年7月起开展多重耐药菌目标性监测。建立和完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和预防控制措施,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和对医务人员的教育培训。使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规范有序,保障了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方法开展细菌耐药目标性监测,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一般资料、病原菌分布、标本种类及抗生素耐药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属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进行干预,建立预防和控制措施,严格实施隔离措施,建立监督和处罚制度。把零宽容理念应用于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中。结果通过开展监测对属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进行干预,加强消毒管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保障了患者及医疗安全。结论加强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控制度,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落实手卫生及合理应用抗生素,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和医院感染暴发的关键。2011年7月至2013年5月,开展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监测,采取综合处理措施,有效预防了MDROs医院感染发生。

    作者:范学英;段清文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按照患者的终预后,分为观察组的86名幸存病例及研究组的37名死亡病例。统计两组肝性脑病发病的直接诱因,检测其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肌酐(Cr)及凝血酶原时间(PT)这4项生化指标,并且进行肝性脑病分期。结果研究组上消化道出血、大量放腹水、强利尿、高蛋白饮食、电解质失衡及便秘诱发肝性脑病而致死的概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研究组总胆红素、白蛋白、肌酐及凝血酶原时间显著升高(P<0.05);研究组肝性脑病分期多集中在较重的III期和IV期。结论致病诱因、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及肝性脑病分期,都能对乙型肝炎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的预后产生至关重要的决定性影响。

    作者:王增伟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慢性肾功能衰竭并发肌间血肿1例分析及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发生肌间血肿的原因及机制。方法报道1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发生肌间血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该患者在未接受任何局部外伤,凝血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出现自发性的肌间血肿,经患肢制动,停用活血化瘀药物,2周后自行吸收。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存在自发出血倾向,应积极预防。

    作者:李莹;欧三桃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典型案例分享机制在产科护理管理中应用

    目的:探讨提高产科病房新入科护士护理能力,避免护理缺陷,保证护理安全的培训方法。方法应用典型案例分享机制,采用典型案例分析、多媒体教学、护理查房、不良事件分析、病历讨论、模拟演练等方法,对新入科护士进行为期2年的规范化培训管理,采用护士规范化达标量表测量护士的综合能力,观察培训效果。结果实验组22名护士与同期对照组16名护士相比,护士的专科理论成绩、模拟病例分析成绩、评判性思维能力、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缺陷发生率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典型案例分析机制是科学有效的培训低年资产科护士的方法,可以全面提高护士的综合能力,使新护士快速成长,规避护理风险,保证母婴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艳梅;庞厚雯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加强病案信息质量管理,提高病案信息利用率

    目的:探讨提高病案信息利用率的措施,加强病案信息质量管理。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5月至2013年6月在加强病案信息质量管理前后病案信息的利用情况进行比较,并对采取的一些措施进行分析。结果加强病案信息质量管理后病案信息的利用效率明显提高,与之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案质量是基础的医疗质量,通过加强病案信息质量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其信息利用率。

    作者:尹巧莲;尹巧琴;谢婉芬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胫骨平台骨折38例外科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的外科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25例胫骨平台骨折采取手术相关资料。结果本组病例全部获随访,随诊6~24个月。6个月内骨折均正常愈合,根据膝关节功能,活动范围,膝关节轴线,关节稳定性及骨折复位综合评分,本组优(kiss评分85~100分)28例,良6例(kiss评分70~84分),可(kiss评分60~69分)1例,差(kiss评分60分以下)1例,优良率为94.74%(36/38)。结论手术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办法,应依据骨折情况和患者的临床体征采取合适的手术治疗方法。

    作者:褚卫华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社区门诊护理人员在防控医院感染工作中需要重视的几个问题

    目的:为了增强护理人员的防控意识,注意感染工作中需要重视的问题,建立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方法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大宣传防感染的重要性,同时要积极落实医院的规章制度,采取有效的检测,反馈。结果医院的感染率有明显降低。结论护理人员在感染工作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要做好护理工作。

    作者:李毓红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室内质控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

    近些年来,人类各方各面的技术都在飞速的发展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推动之下,我们的医学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们医疗卫生质量管理项目更是在不断地细化着,而临床检验的结果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了来自于室内质控的影响。那么,接下来,笔者就将针对室内质控对临床监测结果的影响方面的相关问题作出简要的分析和探讨,从临床检验结果和室内质控的角度出发,仔细地研究室内质控对临床检验结果所带来的影响和作用,希望所得的结果可以引起大家的关注和重视,也希望这篇文章能够为相关的领域提供一个有价值的参考。

    作者:赵隆梅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胃大部切除术后远期并发症的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胃大部切除术后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全切组与大切组,各30例,两组都采用腹腔镜辅助胃癌手术。结果两组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远期并发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胃大部切除术有比较好的安全性,术后并发症比较少,与全切有相当的治疗效果。

    作者:阿力木江?托合提 刊期: 2013年第31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