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丽健
目的:调查通海县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情况,为有效控制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播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对1350例接种疫苗人员进行乙型肝炎五项指标检测,统计年龄、性别、各阳性模式人数。结果1350例乙型肝炎五项指标检测出阳性模式14种,阳性人数364例,其中,HBsAg总阳性率3.63%,HBcAb总阳性率5.11%,单项HBsAb阳性率为21.41%;大、小三阳阳性率年龄分布以21~30岁,31~40岁年龄组高,阳性率分别为38.46%、25.64%;抗原阳性模式、抗体阳性模式和疫苗阳性模式在男女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乙型肝炎HBsAg阳性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二者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350例接种疫苗人员中慢性乙型肝炎或乙型肝炎HBsAg携带者占4.15%,既往感染者占1.41%,产生免疫力者占21.41%,大、小三阳患者以青壮年(21~40岁)为高峰,男性明显高于女性。
作者:陈桂琼 刊期: 2013年第32期
1病例报告患者女性,60岁。主因“反复咳喘10+年加重1年伴恶心3+天”住院。患者是过敏体质,10年前因“反复喘”确诊为“哮喘”,每年春季打农药时加重。一年前因淋雨后出现咳嗽、喘息,活动后症状明显,曾多次在附近门诊及中医院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平素服用氨茶碱片,喘息重时吸入舒喘灵,近3d在上述症状的基础上又出现了恶心、嗜睡、双下肢肿。无既往病史和家族特殊病史记载,不吸烟、不饮酒。体格检查:体温:37℃,呼吸:30次/分,心率:110次/分,血压:140/90mmHg,半卧位,结膜充血,口唇发绀,面色青灰,无鼻翼煽动,颈静脉充盈,桶状胸,三凹征明显,听诊双肺满布干鸣音及痰鸣音,心界扩大,剑突下心音较强,肝可触及,脾未及,双下肢凹陷性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实验室检查:外周血常现:中性粒细胞90.4%,HGB 196g/L;胸片:双肺纹理重,紊乱,网状结构,模糊,肺透光度高,右侧肺门影浓密。肺动脉段隆凸;心脏彩超:双房增大,双室壁增厚,室壁运动增强,心包少量积液,肺动脉压高。入院时测SaO278%。因患者是由于长期的哮喘反复发作而并发了慢性阻塞型肺病,肺源性心脏病,本次伴有心功能不全,呼吸衰竭,治疗在消炎,解痉平喘的基础上,要辅以强心利尿。由于体质的特殊性在药物选择上有很大的局限性,要谨防过敏诱发哮喘而加重症状。临床治疗主要包括氧疗:持续低流量吸氧,纠正低氧血症;控制感染:由于对青霉素及头孢类过敏,故选择了亚胺培南白司他定1.0Q12h;解痉平喘:因喘息持续而患者又有恶心,虽不能除外心功能异常而导致的胃肠淤血,但也需考虑茶碱而引起的胃肠反应,所以给予氨茶碱0.25加入盐水250mL中24h维持静滴;纠正心衰:给予血地兰0.2mg加速尿20mg静推;控制及预防哮喘发作:给予甲强龙40mg静滴,入院第2天,患者自觉症状加重,头痛,夜间入睡差。第3日早期查房:患者端坐位,张口拾肩,出汗。听诊肺部无呼吸音及明显啰音。查:血压150/100mmHg,心率123次/分,呼吸35次/分。遂给予血地兰0.2mg,速尿20mg静推,30min后又给一次,同时静推前列地尔10ug,以改善微循环,降低肺动脉压,放血150mL同时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150mL缓慢静滴以扩容,约3h后症状渐缓解。在以后的治疗中反复放血共500mL,白天症状渐平稳,但夜间睡眠差,遂把甲强龙放在夜间点,同时加用扑尔敏,如是反复治疗10d后症状基本缓减,咳喘消失,听诊肺部仍有少许干鸣音。经过1周巩固基本无体征及症状,出院时心率在70次/分左右,呼吸20次/分,血压120/70mHg, HGB 170g/L,SaO292%。
作者:宋晓琴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前,艾滋病在我国的流行形势日趋严峻,国内艾滋病疫情已进入快速增长期。艾滋病的流行不仅严重影响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也构成严重威胁。在当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的情况下,各国防治经验表明,进行广泛、深入、持久、科学而正确地宣传教育是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有效措施之一[1]。尤其是艾滋病低发病区,更应注重艾滋病健康教育的作用。但从目前看,艾滋病低发病区健康教育仍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
作者:封新平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观察纯中药制剂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贲门癌的近期疗效、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毒副反应。方法将54例贲门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6例患者给予常规化疗)和治疗组(28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53.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50.0%,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率为60.0%,对照组改善率为34.6%,具有显著差异(P<0.05);各主要系统的毒副反应如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腹泻、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发生率治疗组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贲门癌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毒副反应。
作者:兰守丽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观察腹腔镜联合宫腔镜诊治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在重庆市永川计生集爱医院行腹腔镜联合宫腔镜诊治的483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689例不孕症患者中,经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检查诊断为输卵管性不孕的患者483例(966条输卵管),占70.10%。经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后,输卵管畅通率达90.27%;术后随访10~27个月,有98例怀孕,妊娠率为20.29%,校正妊娠率为23.79%。结论腹腔镜联合宫腔镜诊治输卵管性不孕的手术成功率高,术后妊娠率满意,可以作为输卵管性不孕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何燕;冯军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半喉切除术后患者使用微量泵进行气道湿化的效果。方法200例患者随机入组,A组100例为对照组(间断注入湿化法组), B组100例为实验组(微量泵持续湿化法组),然后观察湿化效果。结果微量泵持续湿化法优于间断注入湿化法。结论气道湿化的方法有很多,目前主要的气道湿化仍然使用间断注入湿化法,拔管后塑料气管导管容易堵塞。采用微量泵进行气道湿化的方法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谢文冬 刊期: 2013年第32期
输血是现代医学不可或缺的支撑条件。作为采供血机构,给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血液和成分血,造福临床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虽然随着技术进步和血液管理措施的完善,已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输血导致的病原微生物的传播概率,但由于病毒变异导致免疫反应性的改变、免疫静默感染以及检测技术存在窗口期漏检的局限性、检测病原体种类的局限等原因,输血引起多种病毒传播的风险尚不能完全杜绝。亚甲蓝光化学法血浆病毒灭活是目前国内外均认可的唯一一项适用于临床单袋血浆病毒灭活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海云;张鸣弟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观察针药联合治疗呃逆54例的临床观察。方法将符合标准的54例呃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刺天枢(双侧)、足三里(双侧)、内关(双侧}等三组穴位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654-2穴位注射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33.33%。经统计学检验表明两组疗效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针药结合治疗呃逆临床有显著疗效。
作者:王春丽 刊期: 2013年第32期
中药的应用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中药注射剂作为独创的新剂型,与传统的中药剂型相比,具有起效快、疗效可靠等优点。近年来,各种中药注射剂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不良反应的报道呈不断上升之势。中药注射剂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从中药或天然药物的单方或复方中提取的有效物质制成的无菌溶液、混悬液或临用前配成溶体的灭菌粉末供注入体内的制剂。201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中药注射剂5种,分别为止喘灵注射液、灯盏细辛注射液、注射用双黄连、注射用灯盏花素和清开灵注射液。2010版药典对所有中药注射剂品种,增加了重金属和有害元素限度标准,这对于解决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问题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文通过查阅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相关文献资料,结合临床工作实践,对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常见原因及合理应用进行分析,提出防治措施,确保用药安全,提高治疗水平。
作者:张伏龙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分析注射用炎琥宁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促进临床安全用药。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至2011年报告的15例由注射用炎琥宁所致的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注射用炎琥宁所致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以皮肤过敏反应为常见,过敏性休克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以1~10岁的幼儿高。结论临床医师应重视注射用炎琥宁的不良反应,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毕晓梅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对护患沟通在护理高血压患者中的作用进行探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8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沟通组则在护理中增加护患沟通项目,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沟通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沟通组的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高血压患者护理过程中加强护患沟通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增强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行推广。
作者:文桂芳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带来了福音,在治疗不孕不育症方面,腹腔镜技术在妇产科的应用更是开辟了一条全新的治疗途径。妇产科宫腔镜、腹腔镜的应用使得患有不孕不育症的患者得到治愈的机会大大增加,而且宫腔镜、腹腔镜的使用也减少了患者检查的次数,减轻了患者的经济压力和痛苦。本文将结合目前临床上的具体例子,对宫腔镜、腹腔镜在不孕不育症治疗中的应用与效果进行分析。
作者:张黎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在前下方植入3.0mm动力加压钢板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应用方法及疗效。方法自2008年3月至2012年6月,采用切开复位前下方植入3.0mm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32例锁骨中段骨折,均为闭合性骨折。结果全部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14个月,平均11.8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平均骨性愈合时间4.2个月。未出现切口愈合不良、感染、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患肩功能恢复良好,根据Lazzcano肩关节术后恢复标准,优30例,良2例,优良率100%。结论在临床治疗锁骨中段骨折时,采用前下方植入3.0mm动力加压钢板,,固定牢固,允许早期功能练习,获得骨性愈合早,肩关节功能良好,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加龙;李永成;刘道生;张大伟;柴浩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观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效果分析。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入院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有针对性的综合性护理,包括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5.83%,对照组满意度为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0.4±1.5)d,较对照组(14.6±2.5)d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有效率为100%,对照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采取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可有效提高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疗效。
作者:杨茜湄 刊期: 2013年第32期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蒽环类药物是有效的抗肿瘤药物之一,目前还在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代表物多柔比星(Dox)及其衍生物已广泛应用于淋巴瘤,白血病,乳腺癌等在内的多种恶性肿瘤,然而其心脏毒性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多柔比星的急性心脏毒性可表现为心律失常,慢性毒性可表现为扩张性心肌病和充血性心力衰竭。因此,对其作用机制的探讨和研究,能够进一步促进心脏保护药物的开发和使用,更加安全有效的扩大其应用范围。
作者:范捷 刊期: 2013年第32期
妊娠是生命过程中重要的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如何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已被提升至一个新的水平,尤其是独生子女的增多,科学育儿受到社会和家庭的重视。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孕育一个身心健康,头脑灵活聪明的宝宝,这是孕妇对孕期保健需求的普遍性,也是未来母亲们学习孕期知识的本能。能够根据不同时期的孕妇,提供相应的保健知识和护理指导,满足不同个体的需求,使孕期顺利安全渡过,是妇产科护士的职责。
作者:张兆梅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配合中药烫熨法在肛肠疾病术后防止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患者按住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肛周疾病术后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耳穴压豆配合莱菔子烫熨,观察两组患者排尿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排尿情况比较,观察组有效48例,有效率96%;对照组有效38例,有效率76%。结论用耳穴压豆配合莱菔子烫熨法能有效治疗肛肠疾病术后患者尿潴留的发生。
作者:钟文津;颜小香;达叶春;何小妹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多导视频脑电监测在颞叶内侧型癫痫手术治疗前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67例难治性颞叶内侧型癫痫患者在术前行多导脑电视频监测并对其定位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9例在长程同步多导视频脑电监测中捕获到癫痫发作,44例可明确定位而行手术治疗。8例未捕获到临床发作,不能明确定位,未行手术治疗。结论视频脑电监测不仅可以明确诊断及发作类型,更为重要的是对许多难治性颞叶内侧型癫痫可以提供可靠的致痫源信息。
作者:胡军吉;李红星;高国栋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醒脑静联合尼可刹米治疗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对32例治疗组的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应用醒脑静加常规治疗与采用常规治疗的对照进行疗效及血气分析结果的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0.6%比79.3%,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后血气分析示动脉血氧分压(PO2)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30.5±7.9比9.6±2.7),P<0.01。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15.7±5.7比4.6±1.7),P<0.01。结论醒脑静联合尼可刹米在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彭怀明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对老年性痴呆患者进行优化护理的好处以及相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对自2007年11月至2009年11月所有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性痴呆患者30例的相关护理记录资料,并结合患者的相关病史、相应的老年性痴呆护理文献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结果所有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老年性痴呆患者,在经过相关的优化护理之后,部分患者的临床病情得到了很好地缓解。结论患有痴呆疾病的患者主要是老年人,称之为老年性痴呆。老年人的身体状况等各方面的因素都不是很好,因此对于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采用佳的护理模式对老年性痴呆患者进行佳的护理,全面的,有效地进行护理以此来达到减轻病症的目的,加快患者的康复。另外对老年性痴呆患者的相关护理理念、护理方法、护理状况等进行不断地改进完善,以达到优化护理的模式。
作者:孟笑颜 刊期: 2013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