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守丽
目的:讨论检验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和防护途径,根据讨论结果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降低检验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将我市某医院检验科自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发生的职业危害事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据资料显示,在所选时间段,检验科共发生过20次医院感染,其中2人为吸入性溶胶感染,发生率为10%;6人由锐器伤引发感染,发生率为30%,10人为体液或血液喷溅引发感染,发生率为50%,2人因其他原因感染,发生率为10%。结论检验科医院感染的概率较大,存在多种危险因素,通过加强科室内危险因素的预防和管理,可以有效的减少医院感染,保障科室内医务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应在临床加以关注和推广。
作者:唐竹林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利凡诺在完全性前置胎盘状态引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对35例中晚期妊娠完全性前置胎盘状态需要终止妊娠者进行超选择性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同时应用利凡诺尔和米非司酮引产治疗。结果29例孕妇于栓塞术后10~132h,平均(32.5±5.53)h娩出胎儿及附属物,术后及产后24h出血平均(198±13.5)mL。5例孕妇因产前出血多急诊行剖宫产终止妊娠。1例介入后立即剖宫取胎。无1例子宫切除。35例引产后平均(46±3.45)d恢复月经。结论在中晚期妊娠完全性前置胎盘状态引产前先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是预防和减少出血的一个安全、可行的新途径。
作者:武继承;王永红;魏明珠;刘淼 刊期: 2013年第32期
带教老师的带教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护生是否适应将来的工作,对护理事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影响我院妇科优质护理带教中实习护生的常见因素进行分析,对临床护理带教工作体会进行总结。得出结论:端正实习护生对护理工作的认识和学习思想,注意带教艺术与带教方式的灵活性是让护生学习、了解、参与妇科的优质护理。提高护理带教质量,达到带教老师和护生均满意的有效方法。
作者:朱青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对妇科霉菌性阴道炎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进行研究,证实中西医结合在霉菌性阴道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诊断和治疗的霉菌性阴道炎患者222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组,一组研究对象采取口服伊曲康唑胶囊进行治疗,为对照组;一组研究对象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采取中药内服联合局部熏洗进行治疗,为观察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疗效及随访的复发率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对研究对象随访6个月,观察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妇科霉菌性阴道炎的治疗中具有疗效显著,复发率低等优势,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白杰 刊期: 2013年第32期
妊娠是生命过程中重要的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如何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已被提升至一个新的水平,尤其是独生子女的增多,科学育儿受到社会和家庭的重视。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孕育一个身心健康,头脑灵活聪明的宝宝,这是孕妇对孕期保健需求的普遍性,也是未来母亲们学习孕期知识的本能。能够根据不同时期的孕妇,提供相应的保健知识和护理指导,满足不同个体的需求,使孕期顺利安全渡过,是妇产科护士的职责。
作者:张兆梅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关节镜下螺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髁间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1例于2010年10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收治的胫骨髁间脊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关节镜下对骨折部位进行复位,使用空心钛螺钉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处理,部分患者给予垫片;在术后早期制定并实行CPM训练计划。结果上述选取对象在经过骨折手术治疗和CPM训练后,骨折部位均在3个月内愈合,Lysholm评分平均为(97.6±2.3)分,31例骨折患者中Lachman试验Ⅰ度阳性和轻度伸膝受限的患者人数分别为2例和3例。结论在关节镜下,采取螺钉内固定的方式治疗胫骨髁间脊骨折,治疗效果好,该术式操作简单、方便,安全,能准确对骨折部位进行复位和固定,对尽快开展术后早期训练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俞力微;汪益荣;蔡文宇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泌尿外科腔镜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行泌尿外科腔镜手术的患者2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7例。对照组按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及输血的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上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切口感染发生率及输血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对泌尿外科腔镜手术患者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顺利度过手术期和预后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钟芬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临床对产妇剖宫产术后疼痛的护理,为有效的护理产妇剖宫产术后疼痛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分析总结产妇剖宫产术后疼痛产生的原因以及临床对剖宫产术后疼痛采取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患者的的护理有效的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结论对产妇剖宫产术后疼痛采取多种护理措施,可以降低患者的疼痛感,为有效的护理产妇剖宫产术后疼痛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
作者:何素梅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观察腹腔镜联合宫腔镜诊治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在重庆市永川计生集爱医院行腹腔镜联合宫腔镜诊治的483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689例不孕症患者中,经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检查诊断为输卵管性不孕的患者483例(966条输卵管),占70.10%。经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后,输卵管畅通率达90.27%;术后随访10~27个月,有98例怀孕,妊娠率为20.29%,校正妊娠率为23.79%。结论腹腔镜联合宫腔镜诊治输卵管性不孕的手术成功率高,术后妊娠率满意,可以作为输卵管性不孕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何燕;冯军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镇静治疗对ICU危重患者应激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90例ICU危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咪唑地西泮联合芬太尼进行镇静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24h血糖、血清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浓度以及胃液pH值上存在的差异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镇静治疗应用于ICU危重患者中,能够有效降低其应激反应,具有安全、可靠性。
作者:孔德华;张泽华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究针对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的护理措施,总结并分析降低其病死率的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成功的30例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通过对所有早产儿采取保暖、辅助呼吸、预防交叉感染、合理喂养、防治并发症等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有效合理的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护理办法。结果所有30例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经过周密的护理后均成功存活,患儿体质也达到理想生长指标。结论细致的护理工作是提高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存活率和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予以高度重视。
作者:韩丽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半喉切除术后患者使用微量泵进行气道湿化的效果。方法200例患者随机入组,A组100例为对照组(间断注入湿化法组), B组100例为实验组(微量泵持续湿化法组),然后观察湿化效果。结果微量泵持续湿化法优于间断注入湿化法。结论气道湿化的方法有很多,目前主要的气道湿化仍然使用间断注入湿化法,拔管后塑料气管导管容易堵塞。采用微量泵进行气道湿化的方法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谢文冬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对真伪北京紫竹药业的左炔诺孕酮片进行快速鉴别。方法用近红外光谱仪在现场对左炔诺孕酮片进行筛选及对近红外光谱仪判定结果进行实验室确认。结果左炔诺孕酮片真品与伪品的近红外光谱图存在较大差别。结论可以利用近红外光谱仪快速鉴别左炔诺孕酮片等系列药品。
作者:黄雷;闵祺;郝志民;魏龙瑞 刊期: 2013年第32期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其在育龄妇女中的发病率可高达20%~25%[1],约一半的患者会表现出临床症状。有临床症状的子宫肌瘤,如出现合并症、压迫、出血等症状时,仍以手术治疗为主,但倾向于微创治疗及保留子宫治疗的方向发展。本文就近年来子宫肌瘤治疗的方法概况做一系统综述。
作者:胡慧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脑膜炎所感染病原的种类及其临床特点。方法对在2007年1月至2011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96例病毒性脑膜炎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病原学及其临床特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病毒抗体的检测得出病毒阳性率为60.4%,共58例,其中埃可病毒(ECHO)、柯萨奇病毒(COX)、单纯疱疹病毒(HSV)、乙型脑炎病毒(JEV)、EB病毒(EBV)及流感病毒(IFV)的感染率分别为25.0%、21.9%、21.9%、3.1%、3.1%、2.1%。结论病毒特异性IgM抗体进行脊椎穿刺所得脑脊液中进行检测可作为病毒性脑膜炎患儿早期病原诊断的有效指标,58例病毒性脑膜炎患儿主要由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感染所致。
作者:王葆辉;吴鸿雁 刊期: 2013年第32期
本文对脑内水通道蛋白家族中的AQP4作了系统介绍,并对出血性脑水肿病理过程中AQP4的表达和脑水肿的形成作了详细描述,并总结了AQP4与出血性脑水肿的相关研究。
作者:朱刚毅;史保中;海森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在前下方植入3.0mm动力加压钢板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应用方法及疗效。方法自2008年3月至2012年6月,采用切开复位前下方植入3.0mm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32例锁骨中段骨折,均为闭合性骨折。结果全部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14个月,平均11.8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平均骨性愈合时间4.2个月。未出现切口愈合不良、感染、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患肩功能恢复良好,根据Lazzcano肩关节术后恢复标准,优30例,良2例,优良率100%。结论在临床治疗锁骨中段骨折时,采用前下方植入3.0mm动力加压钢板,,固定牢固,允许早期功能练习,获得骨性愈合早,肩关节功能良好,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加龙;李永成;刘道生;张大伟;柴浩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昏迷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4月到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昏迷患者146例,将他们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检测和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加用醒脑静注射液15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静滴,每天1次,共治疗3d。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45例,有效15例和无效13例;对照组,显效21例,有效5例和无效47例。两组结果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昏迷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米允桥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研究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四磨汤在老年糖尿病胃轻瘫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诊断治疗的糖尿病胃轻瘫老年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对两组进行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给予观察组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四磨汤治疗,观察两组胃排空时间、空腹血糖情况,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胃排空时间、空腹血糖值均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下降程度更高,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5%,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四磨汤可增强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肠胃功能、改善患者症状与体征,且有助于维持血糖稳定,其在糖尿病胃轻瘫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应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谢翊;池锐忠;高立平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分析单肺通气时七氟醚在不同低有效浓度(MAC)下对肺顺应性产生的不同影响。方法左侧开胸手术的39例患者,平均分成三组。三组患者在手术前的麻醉诱导均使用芬太尼、力月西、维库溴铵和依托咪酯,手术过程中的维持麻醉方法用七氟醚一组0.5MAC,二组1.0MAC,三组1.5MAC。手术过程中用双腔支气管控制右肺呼吸。在单肺通气0min、1min、3min、5min、15min时记录肺部的气道压、血氧饱和度、肺顺应性、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平均动脉压。结果患者手术时的单肺通气导致肺的顺应性下降明显,其中第三组与第一组、第二组之间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肺通气时,维持肺内七氟醚1.5MAC可以明显增强肺顺应性,而当七氟醚MAC<1.0时不会改善肺的顺应性。
作者:陈志峰;高峰;陈丹娜;蔡杰衡 刊期: 2013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