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四磨汤治疗老年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研究

谢翊;池锐忠;高立平

关键词:枸橼酸莫沙必利, 四磨汤, 糖尿病胃轻瘫
摘要:目的:研究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四磨汤在老年糖尿病胃轻瘫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诊断治疗的糖尿病胃轻瘫老年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对两组进行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给予观察组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四磨汤治疗,观察两组胃排空时间、空腹血糖情况,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胃排空时间、空腹血糖值均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下降程度更高,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5%,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四磨汤可增强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肠胃功能、改善患者症状与体征,且有助于维持血糖稳定,其在糖尿病胃轻瘫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应进一步推广应用。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40岁以下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40岁以下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结果男性、体质量指数高、大量吸烟、酗酒、心血管病家族史、精神压力大等诱因为主要发病危险因素,胸痛症状典型,冠脉病变以单支为主,病死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低。结论青年AMI临床表现典型,多为单支冠脉病变,预后好。

    作者:李美兰;张佩生;梁雪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89例重度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重度产后出血的相关病因及各类防治措施的临床疗效,以指导临床中对于重度产后出血的治疗。方法对在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住院期间分娩时发生重度产后出血的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住院情况、妊娠并发症、出血原因、止血方法及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结合出血原因选择适合的药物及采取适宜的止血方法,能有效地减少出血量,降低产妇病死率。其中治疗组显效53例(59.55%),总有效率91.01%;对照组显效38例(42.70%),总有效率70.79%。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缩宫素进行重度产后出血的治疗比采用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更为有效。

    作者:于雪飞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利凡诺尔联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期引产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利凡诺尔联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期引产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择200例于2007年3月至2013年5月间在我站进行中期引产的孕妇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孕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100例孕妇,对对照组孕妇进行利凡诺尔引产,对观察组孕妇进行利凡诺尔联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比较和分析两组孕妇的引产效果。结果对照组95例孕妇引产成功,35例孕妇完全流产,观察组100例孕妇引产成功,69例孕妇完全流产,两组孕妇引产成功率及完全流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规律宫缩及排出妊娠产物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软产道损伤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凡诺尔联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期引产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使孕妇的痛苦得到有效缓解和减轻,值得被推广和应用到临床中去。

    作者:唐玉花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妇科优质护理临床带教的体会

    带教老师的带教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护生是否适应将来的工作,对护理事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影响我院妇科优质护理带教中实习护生的常见因素进行分析,对临床护理带教工作体会进行总结。得出结论:端正实习护生对护理工作的认识和学习思想,注意带教艺术与带教方式的灵活性是让护生学习、了解、参与妇科的优质护理。提高护理带教质量,达到带教老师和护生均满意的有效方法。

    作者:朱青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缓解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护理

    目的:总结分析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护理方法。方法根据儿童哮喘的生理和病例特征,对患儿采取生活照顾、用药监测及指导、心理安慰及鼓励、出院指导等一系列全方位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儿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发作次数得到控制,总治愈率为100%。结论为患儿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时间,降低哮喘复发率,使患儿的生活质量有效提高。

    作者:邱菊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小建中汤合良附丸联合西药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小建中汤合良附丸联合西药对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PU)的疗效。方法对98例PU患者按抽签方法分组,经中医辨证诊断据符合脾胃虚寒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小建中汤合良附丸治疗。比较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并观察HP清除率和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痊愈率为59.2%,总有效率为93.9%,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HP转阴率和复发率分别为55.1%和6.1%,低于对照组HP转阴率38.8%和复发率16.3%,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建中汤合良附丸针对脾胃虚寒型病因,发挥独特的中医治疗特点,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余波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胺碘酮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胺碘酮与丹红注射液联合应用于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42例,观察组应用胺碘酮联合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6%;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为4.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7, P<0.05。结论胺碘酮与丹红注射液联合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疗效显著,药物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何钰钏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非那雄胺联合盐酸坦索罗辛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非那雄胺联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增生进行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尿动力学改变情况。方法选取临床76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非那雄胺和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联合治疗,进行2个月的治疗后,分别分析治疗前、后各组患者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大尿流率(MFR)、前列腺体积。结果经两个月的治疗,患者IPSS评分明显降低,大尿流率相对增加,前列腺体积明显小于治疗前。每项指标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增生采用非那雄胺联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的方法,可改善患者前列腺功能,明显延缓了前列腺的继续增生。

    作者:张志军;付淑琴;乔羽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浅谈日本医院对孕产妇的科学管理

    通过一年的赴日研修经历,深感日本在孕产妇管理领域有许多科学的管理方法,从产前检查,到分娩各期的科学照顾,都有许多值得借鉴的方法,现通过文章介绍给大家,希望我们在妇产科诊疗及护理方面能有所提高,带给孕产妇朋友在围产期更好更多的科学理念。

    作者:史晓霞;许雁云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中药的应用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中药注射剂作为独创的新剂型,与传统的中药剂型相比,具有起效快、疗效可靠等优点。近年来,各种中药注射剂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不良反应的报道呈不断上升之势。中药注射剂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从中药或天然药物的单方或复方中提取的有效物质制成的无菌溶液、混悬液或临用前配成溶体的灭菌粉末供注入体内的制剂。201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中药注射剂5种,分别为止喘灵注射液、灯盏细辛注射液、注射用双黄连、注射用灯盏花素和清开灵注射液。2010版药典对所有中药注射剂品种,增加了重金属和有害元素限度标准,这对于解决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问题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文通过查阅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相关文献资料,结合临床工作实践,对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常见原因及合理应用进行分析,提出防治措施,确保用药安全,提高治疗水平。

    作者:张伏龙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昏迷患者应用醒脑静注射液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昏迷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4月到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昏迷患者146例,将他们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检测和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加用醒脑静注射液15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静滴,每天1次,共治疗3d。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45例,有效15例和无效13例;对照组,显效21例,有效5例和无效47例。两组结果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昏迷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米允桥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浅谈艾滋病低发病区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目前,艾滋病在我国的流行形势日趋严峻,国内艾滋病疫情已进入快速增长期。艾滋病的流行不仅严重影响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也构成严重威胁。在当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的情况下,各国防治经验表明,进行广泛、深入、持久、科学而正确地宣传教育是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有效措施之一[1]。尤其是艾滋病低发病区,更应注重艾滋病健康教育的作用。但从目前看,艾滋病低发病区健康教育仍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

    作者:封新平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利用近红外光谱法快速鉴别左炔诺孕酮片

    目的:对真伪北京紫竹药业的左炔诺孕酮片进行快速鉴别。方法用近红外光谱仪在现场对左炔诺孕酮片进行筛选及对近红外光谱仪判定结果进行实验室确认。结果左炔诺孕酮片真品与伪品的近红外光谱图存在较大差别。结论可以利用近红外光谱仪快速鉴别左炔诺孕酮片等系列药品。

    作者:黄雷;闵祺;郝志民;魏龙瑞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镇静治疗对ICU危重患者应激的预防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镇静治疗对ICU危重患者应激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90例ICU危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咪唑地西泮联合芬太尼进行镇静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24h血糖、血清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浓度以及胃液pH值上存在的差异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镇静治疗应用于ICU危重患者中,能够有效降低其应激反应,具有安全、可靠性。

    作者:孔德华;张泽华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中医药干预治疗早期脑梗死静脉溶栓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中医药干预治疗早期脑梗死静脉溶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36例早期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对对照组患者采用r-tPA溶于50mL无菌注射水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中成药血塞通治疗,并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临床对本组患者治疗30d后,对照组总有效例数为11例,占61.11%,观察组总有效例数为15例,占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干预治疗早期脑梗死静脉溶栓的总有效,率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淑枝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43例宫腔镜、腹腔镜在不孕不育症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带来了福音,在治疗不孕不育症方面,腹腔镜技术在妇产科的应用更是开辟了一条全新的治疗途径。妇产科宫腔镜、腹腔镜的应用使得患有不孕不育症的患者得到治愈的机会大大增加,而且宫腔镜、腹腔镜的使用也减少了患者检查的次数,减轻了患者的经济压力和痛苦。本文将结合目前临床上的具体例子,对宫腔镜、腹腔镜在不孕不育症治疗中的应用与效果进行分析。

    作者:张黎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多导视频脑电监测在癫痫外科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多导视频脑电监测在颞叶内侧型癫痫手术治疗前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67例难治性颞叶内侧型癫痫患者在术前行多导脑电视频监测并对其定位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9例在长程同步多导视频脑电监测中捕获到癫痫发作,44例可明确定位而行手术治疗。8例未捕获到临床发作,不能明确定位,未行手术治疗。结论视频脑电监测不仅可以明确诊断及发作类型,更为重要的是对许多难治性颞叶内侧型癫痫可以提供可靠的致痫源信息。

    作者:胡军吉;李红星;高国栋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减少心血管内科静脉炎发生率的管理方法

    目的:探讨减少静脉炎发生率的有效方法。方法对心血管内科2012年1月至11月份随机采取的628例患者,分为对策前和对策后两组采用随时登记记录的方法,对临床资料采用表格式统一登记,统计对策前后两组患者的静脉炎发生率。对策前一组患者采用常规输液,未予特殊干预,对策后组给与系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静脉炎发生率差异。结果对策后组的静脉炎发生率小于对策前组。结论在心理干预、注射用具选择、防止感染、穿刺部位选择、留置针维护,加强巡回及交接班等几个方面实行系统化的护理管理,可以有效减少静脉炎发生率。

    作者:沈艳敏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病案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的探索与应用

    病案的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是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以为医院的整体运行提供自动化、全面的管理以及各种服务的信息,本文探讨病案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的方法以及应用情况。

    作者:陈祎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15例注射用炎琥宁不良反应的分析

    目的:分析注射用炎琥宁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促进临床安全用药。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至2011年报告的15例由注射用炎琥宁所致的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注射用炎琥宁所致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以皮肤过敏反应为常见,过敏性休克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以1~10岁的幼儿高。结论临床医师应重视注射用炎琥宁的不良反应,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毕晓梅 刊期: 2013年第32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