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玉花
目的:比较分析牙周袋内局部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和碘甘油治疗牙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口腔高级专家诊疗中心就诊的牙龈炎患者24例(患牙74颗)随机分为试验组12例(患牙38颗)和对照组12例(患牙36颗)。在牙周基础治疗和冲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予以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碘甘油注入牙龈患处治疗,2组均用药1次,对一周后与1个月后牙龈指数(GI)、牙周袋深度(PD)及龈沟出血指数(SBI)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牙龈指数(GI)牙周袋深度(PD)及龈沟出血指数(SBI)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比发现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牙龈炎效果比碘甘油持续而有效。
作者:陈昀霞;赵金华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阻挡螺钉改善股骨干中下段骨折顺行交锁髓内钉固定的效果,同时比较股骨顺行交锁髓内钉和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在治疗股骨干中下段骨折时对膝关节功能影响的差异。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股骨干中下段骨折患者共52例。其中使用股骨顺行交锁髓内钉结合阻挡螺钉固定组患者28例,而在该组内部分患者是一期手术即加用阻挡螺钉,另一部分患者是二期增加阻挡螺钉固定。对照组使用逆行交锁髓内钉未采用阻挡螺钉固定组患者24例。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20个月,对骨折愈合后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Merchant评分测定。结果采用顺行交锁髓内钉结合阻挡螺钉固定的患者随访时间内骨折全部愈合,恢复良好。其中,一期手术未采用阻挡螺钉的患者,在改为动力化固定并加用阻挡螺钉后骨折断端的稳定性明显得到了改善,骨折的愈合加速。逆行交锁髓内钉未采用阻挡螺钉固定组患者出现关节腔内感染1例,后经冲洗引流后好转。2例患者术后出现关节内游离体。4例在其随访时间内骨折未愈合。其中3例断端出现硬化骨不连,再次手术更换髓内钉,并进行滑槽植骨,加用阻挡螺钉;另1例内固定断裂后再骨折,改用LISS钢板固定并植骨。研究发现,逆行髓内钉未采用阻挡螺钉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远高于前组。同时我们对骨折愈合后的患者膝关节功能行Merchant评分,发现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股骨干中下段骨折时,阻挡螺钉能改善顺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效果增加骨折断端固定的稳定性,促进骨折愈合。较逆行髓内钉固定相比,顺行髓内钉固定能避免对正常膝关节结构的破坏,保护膝关节功能,同时避免取内固定时膝关节的二次损伤。
作者:郑栋;徐南伟;刘瑞平;牛文利;赵公吟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半喉切除术后患者使用微量泵进行气道湿化的效果。方法200例患者随机入组,A组100例为对照组(间断注入湿化法组), B组100例为实验组(微量泵持续湿化法组),然后观察湿化效果。结果微量泵持续湿化法优于间断注入湿化法。结论气道湿化的方法有很多,目前主要的气道湿化仍然使用间断注入湿化法,拔管后塑料气管导管容易堵塞。采用微量泵进行气道湿化的方法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谢文冬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减少静脉炎发生率的有效方法。方法对心血管内科2012年1月至11月份随机采取的628例患者,分为对策前和对策后两组采用随时登记记录的方法,对临床资料采用表格式统一登记,统计对策前后两组患者的静脉炎发生率。对策前一组患者采用常规输液,未予特殊干预,对策后组给与系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静脉炎发生率差异。结果对策后组的静脉炎发生率小于对策前组。结论在心理干预、注射用具选择、防止感染、穿刺部位选择、留置针维护,加强巡回及交接班等几个方面实行系统化的护理管理,可以有效减少静脉炎发生率。
作者:沈艳敏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对护患沟通在护理高血压患者中的作用进行探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8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沟通组则在护理中增加护患沟通项目,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沟通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沟通组的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高血压患者护理过程中加强护患沟通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增强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行推广。
作者:文桂芳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观察纯中药制剂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贲门癌的近期疗效、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毒副反应。方法将54例贲门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6例患者给予常规化疗)和治疗组(28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53.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50.0%,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率为60.0%,对照组改善率为34.6%,具有显著差异(P<0.05);各主要系统的毒副反应如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腹泻、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发生率治疗组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贲门癌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毒副反应。
作者:兰守丽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前,艾滋病在我国的流行形势日趋严峻,国内艾滋病疫情已进入快速增长期。艾滋病的流行不仅严重影响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也构成严重威胁。在当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的情况下,各国防治经验表明,进行广泛、深入、持久、科学而正确地宣传教育是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有效措施之一[1]。尤其是艾滋病低发病区,更应注重艾滋病健康教育的作用。但从目前看,艾滋病低发病区健康教育仍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
作者:封新平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胃肠功能性疾病的患者在做胶囊内镜检查前服用促胃肠动力药对胶囊内镜检查的诊断率、胃肠转动时间及检查完成率的影响,以及促胃肠动力药在胶囊内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3年8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疑似小肠疾病的患者77例做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39例和实验组38例。在做胶囊内镜检查前,对照组患者不服用药物;而实验组患者在做胶囊内镜检查前服用促胃肠动力药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新络纳),药量为10mg。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胶囊内镜检查中的胃肠转动的时间,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全小肠检查的诊断阳性率以及完成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平均胃排空时间较比对照组短,检查完成率和诊断率较高,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胶囊内镜检查前服用促胃肠动力药能有效的提高全小肠检查的完成率和诊断率,缩短胃排空时间,在胶囊内镜检查技术中具有极高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陈磊;李长;高双红;胡斌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在前下方植入3.0mm动力加压钢板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应用方法及疗效。方法自2008年3月至2012年6月,采用切开复位前下方植入3.0mm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32例锁骨中段骨折,均为闭合性骨折。结果全部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14个月,平均11.8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平均骨性愈合时间4.2个月。未出现切口愈合不良、感染、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患肩功能恢复良好,根据Lazzcano肩关节术后恢复标准,优30例,良2例,优良率100%。结论在临床治疗锁骨中段骨折时,采用前下方植入3.0mm动力加压钢板,,固定牢固,允许早期功能练习,获得骨性愈合早,肩关节功能良好,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加龙;李永成;刘道生;张大伟;柴浩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通过临床实验分析并讨论彩色多普勒用于诊断术后颅内血流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需要进行开颅手术的患者50例,将上述患者按照随机数组发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的患者在进行开颅手术时采用小骨窗开颅术进行手术,对照组患者在进行开颅手术时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术进行手术,两组患者在术后进行彩色多普勒对术后患者通过骨窗测血流,进而评价骨窗大小对减压的影响。结果在患者在进行彩色多普勒检查后,结论患者使用彩色多普勒通过术后骨窗测血流,可以客观的评价出骨窗大小对减压效果的影响,诊断结果准确性高,诊断过程中诊断方式对患者身体无伤害,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刘俊;罗晋;淦作松;唐尤佳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分析中医药干预治疗早期脑梗死静脉溶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36例早期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对对照组患者采用r-tPA溶于50mL无菌注射水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中成药血塞通治疗,并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临床对本组患者治疗30d后,对照组总有效例数为11例,占61.11%,观察组总有效例数为15例,占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干预治疗早期脑梗死静脉溶栓的总有效,率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淑枝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通过建立医院感染防控体系、制订医院感染质量控制指标与质量控制检查标准,加强环节监控、信息反馈与效果评价,以有效落实医院感染防控制度及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导致的经济成本增加。方法采取回顾性和前瞻性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我院2011、2012年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和未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两组住院费用和住院天数之间的对比研究;针对2011年337例医院感染患者的感染因素分析,开展目标性监测,制订防控措施,以达到佳的防控效果。结果由于加强了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的落实,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医院感染率由2011年的2.81%降至2012的2.0%;医院感染患者住院总费用由2011年的3765392元下降至2012年的2436877.3元(χ2=19.6,P<0.05),共为医院节约成本1328514.7元;医院感染患者总住院日由2011年9405.67d下降至2012年的5384.6d(χ2=33.07,P<0.05),共为医院节约床日4021.07d,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结论采取干预措施能够降低医院感染导致的经济成本增加。
作者:王桂荣;李红新;赵吉;陈雅峰;李艳春;祁春芝;刘博;张丽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不同术前访视方式对骨结核手术患者心理不良状况缓解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本院的84例骨结核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术前访视组(对照组)和人性化术前访视组(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2例,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的GSES评分和患者对术前访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GSES评分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术前访视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人性化术前访视能够提高骨结核手术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增加对手术的预后信心,提高满意度。
作者:任艳梅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在校大学生患病后心理特点及护理干预。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期间收治的126例在校大学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学生在治疗期间均给予心理干预护理,并在治疗过程中,仔细研究大学生患病后的心理特点,探讨解决措施,同时,对本组大学生患者心理干预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通过在校大学生患病后心理护理,可以深切感受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在护理过程中,大学生患病后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主要有焦虑、恐惧、孤独、羞怯、依赖、自卑等,这些心理问题也严重影响到了学生的生理功能。结论通过对在校大学生患病后心理特点及护理干预,能够保持患者处于佳的心理状态,有利于大学生病情的好转。
作者:韩旭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考察光、空气、温度、湿度等对原料叶黄素固体稳定性的影响,为叶黄素及其固体类制品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将叶黄素固体分别放置在不同光照条件,有无空气和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在不同的时间点取样测定叶黄素的吸光度值。在不同湿度条件下,取样,称重,确定叶黄素的临界相对湿度(CRH)。结果叶黄素固体在暗处、真空和-20℃条件下吸光度值变化小。叶黄素固体的临界相对湿度(CRH)为85%。结论叶黄素固体应在真空下低温避光保存和使用,并且环境湿度控制在85%以下。
作者:郭金娟;陈奇;孙璇;杨志民;龚莉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利凡诺在完全性前置胎盘状态引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对35例中晚期妊娠完全性前置胎盘状态需要终止妊娠者进行超选择性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同时应用利凡诺尔和米非司酮引产治疗。结果29例孕妇于栓塞术后10~132h,平均(32.5±5.53)h娩出胎儿及附属物,术后及产后24h出血平均(198±13.5)mL。5例孕妇因产前出血多急诊行剖宫产终止妊娠。1例介入后立即剖宫取胎。无1例子宫切除。35例引产后平均(46±3.45)d恢复月经。结论在中晚期妊娠完全性前置胎盘状态引产前先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是预防和减少出血的一个安全、可行的新途径。
作者:武继承;王永红;魏明珠;刘淼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重度产后出血的相关病因及各类防治措施的临床疗效,以指导临床中对于重度产后出血的治疗。方法对在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住院期间分娩时发生重度产后出血的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住院情况、妊娠并发症、出血原因、止血方法及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结合出血原因选择适合的药物及采取适宜的止血方法,能有效地减少出血量,降低产妇病死率。其中治疗组显效53例(59.55%),总有效率91.01%;对照组显效38例(42.70%),总有效率70.79%。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缩宫素进行重度产后出血的治疗比采用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更为有效。
作者:于雪飞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分析胺碘酮与丹红注射液联合应用于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42例,观察组应用胺碘酮联合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6%;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为4.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7, P<0.05。结论胺碘酮与丹红注射液联合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疗效显著,药物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何钰钏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总结分析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护理方法。方法根据儿童哮喘的生理和病例特征,对患儿采取生活照顾、用药监测及指导、心理安慰及鼓励、出院指导等一系列全方位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儿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发作次数得到控制,总治愈率为100%。结论为患儿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时间,降低哮喘复发率,使患儿的生活质量有效提高。
作者:邱菊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理带教的经验和体会。方法经验总结和分析。结果转变带教模式,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常规护理教学与护理查房及角色扮演相结合的带教模式,对提高学生临床专科护理水平具有良好的效果。结论采用多种技巧的培养可全面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张维敬;柴晓萍;周玉来;陈宏梅;严凤 刊期: 2013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