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金娟;陈奇;孙璇;杨志民;龚莉
妊娠是生命过程中重要的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如何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已被提升至一个新的水平,尤其是独生子女的增多,科学育儿受到社会和家庭的重视。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孕育一个身心健康,头脑灵活聪明的宝宝,这是孕妇对孕期保健需求的普遍性,也是未来母亲们学习孕期知识的本能。能够根据不同时期的孕妇,提供相应的保健知识和护理指导,满足不同个体的需求,使孕期顺利安全渡过,是妇产科护士的职责。
作者:张兆梅 刊期: 2013年第32期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产科常见疾患,占全部妊娠的5%~10%,所造成的孕产妇死亡约占妊娠相关的死亡总数的10%~16%,是孕产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该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血压升高、蛋白尿、浮肿,病情严重者可发展为子痫前期,表现为头晕、眼花、上腹部不适等症状,若未及时治疗,可进展为子痫,对母儿产生严重不良后果,危及母儿生命。本文主要研究孕妇孕期体质量增加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情况的影响。
作者:赵俭;刘赛;张艳;樊岩岩;吴立娜;田海侠;齐丽华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观察腹腔镜联合宫腔镜诊治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在重庆市永川计生集爱医院行腹腔镜联合宫腔镜诊治的483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689例不孕症患者中,经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检查诊断为输卵管性不孕的患者483例(966条输卵管),占70.10%。经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后,输卵管畅通率达90.27%;术后随访10~27个月,有98例怀孕,妊娠率为20.29%,校正妊娠率为23.79%。结论腹腔镜联合宫腔镜诊治输卵管性不孕的手术成功率高,术后妊娠率满意,可以作为输卵管性不孕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何燕;冯军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理带教的经验和体会。方法经验总结和分析。结果转变带教模式,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常规护理教学与护理查房及角色扮演相结合的带教模式,对提高学生临床专科护理水平具有良好的效果。结论采用多种技巧的培养可全面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张维敬;柴晓萍;周玉来;陈宏梅;严凤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昏迷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4月到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昏迷患者146例,将他们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检测和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加用醒脑静注射液15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静滴,每天1次,共治疗3d。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45例,有效15例和无效13例;对照组,显效21例,有效5例和无效47例。两组结果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昏迷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米允桥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临床中对糖尿病患者运用护理程序管理法对血糖控制以及生活质量方面的影响。方法本院近年来共收治糖尿病患者224例,并以此作为临床资料,在对其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运用护理程序管理法,观察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在对患者运用护理程序管理法之后,患者的血糖含量大大降低,其生活质量得到明显的改善。结论在对糖尿病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治疗过程中,配合使用护理程序管理法进行护理,患者的血糖情况得到较为明显的控制,其生活质量大大改善,患者的康复程度显著提高。
作者:付桂珍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总结胸部小切口手术(TMAO)常规用于开胸路径的可行性。方法我院胸心外科2004年1月至2013年6月,应用皮肤切口长度5~18cm的垂直、斜形、弧形3种小切口,成功完成普胸、心脏系列手术1377例。胸引管从手术切口引出,部分普胸手术关胸时鼓肺排气选择性不安置胸引管。结果胸壁切口小、肌肉切断少、普胸手术不切断切除肋骨、简化了开胸关胸过程。胸内术野清晰直视与触摸感好,探查大小病灶及修复重建组织器官操控性好。术中意外情况紧急处理方便安全快捷易规避风险。术中失血量少不需输血,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缩短住院日、降低医疗费用、愈合后胸壁仅有一个小的手术瘢痕、美容效果佳等诸多优点。尤其适合于胸腔镜(VATS)中转开胸及开胸探查手术。结论 TMAO应用常规手术器械完成胸部各类大中小型手术,把手术损伤降低到小程度,成本低获益高的微创手术,是继传统标准切口开胸路径与VATS手术之后实用、安全、患者易接受,易推广的现代微创手术路径。
作者:何树松;任杰;李小丛;武少辉;杨威;张靖;罗海燕;程小兰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在校大学生患病后心理特点及护理干预。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期间收治的126例在校大学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学生在治疗期间均给予心理干预护理,并在治疗过程中,仔细研究大学生患病后的心理特点,探讨解决措施,同时,对本组大学生患者心理干预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通过在校大学生患病后心理护理,可以深切感受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在护理过程中,大学生患病后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主要有焦虑、恐惧、孤独、羞怯、依赖、自卑等,这些心理问题也严重影响到了学生的生理功能。结论通过对在校大学生患病后心理特点及护理干预,能够保持患者处于佳的心理状态,有利于大学生病情的好转。
作者:韩旭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究对普外科急腹症患者应用腹腔镜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本院2010年至2012年普外科收治的急腹症患者共50例,以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2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均具有显著优越性,二者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普外科急腹症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不但能够收到突出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术后患者不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具有安全高效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东胜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多导视频脑电监测在颞叶内侧型癫痫手术治疗前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67例难治性颞叶内侧型癫痫患者在术前行多导脑电视频监测并对其定位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9例在长程同步多导视频脑电监测中捕获到癫痫发作,44例可明确定位而行手术治疗。8例未捕获到临床发作,不能明确定位,未行手术治疗。结论视频脑电监测不仅可以明确诊断及发作类型,更为重要的是对许多难治性颞叶内侧型癫痫可以提供可靠的致痫源信息。
作者:胡军吉;李红星;高国栋 刊期: 2013年第32期
在神经修复再生的科学研究与临床应用中,组织工程支架发挥了重要作用。支架制备的关键在于生物材料的选择。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应用于神经支架制备的常用生物材料,对其性能进行了阐述。
作者:朱继翔;彭晔;田秀梅;阳范文;陈晓明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前,艾滋病在我国的流行形势日趋严峻,国内艾滋病疫情已进入快速增长期。艾滋病的流行不仅严重影响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也构成严重威胁。在当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的情况下,各国防治经验表明,进行广泛、深入、持久、科学而正确地宣传教育是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有效措施之一[1]。尤其是艾滋病低发病区,更应注重艾滋病健康教育的作用。但从目前看,艾滋病低发病区健康教育仍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
作者:封新平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非那雄胺联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增生进行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尿动力学改变情况。方法选取临床76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非那雄胺和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联合治疗,进行2个月的治疗后,分别分析治疗前、后各组患者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大尿流率(MFR)、前列腺体积。结果经两个月的治疗,患者IPSS评分明显降低,大尿流率相对增加,前列腺体积明显小于治疗前。每项指标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增生采用非那雄胺联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的方法,可改善患者前列腺功能,明显延缓了前列腺的继续增生。
作者:张志军;付淑琴;乔羽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分析中医药干预治疗早期脑梗死静脉溶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36例早期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对对照组患者采用r-tPA溶于50mL无菌注射水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中成药血塞通治疗,并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临床对本组患者治疗30d后,对照组总有效例数为11例,占61.11%,观察组总有效例数为15例,占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干预治疗早期脑梗死静脉溶栓的总有效,率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淑枝 刊期: 2013年第32期
自气管镜检查普遍应用于临床以来,大多数在气管镜下可窥见的呼吸道病变,通过活检、刷检及冲洗等方法可获取有效的标本,进行病理学、细胞学及病原学检查,获得可靠的诊断。但许多在气管镜直视下不能窥见或仅表现为外压性表现支气管腔外病变,如纵膈或肺门区病变,常规的活检方法不能获得有效的标本,这种情况下可利用经支气管针吸术(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TBNA)来获取细胞学或组织学标本。
作者:张玲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选择双向Glenn分流术患者,利用超声心动图对上腔静脉与右肺动脉内径及血流动力学情况进行检测,为心脏外科双向Glenn分流术提供信息。方法对28例先天性复杂型心脏病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包括二维对上下腔静脉、肺动脉分支内径及上下腔静脉与右肺动脉吻合口内径测量,并用多普勒对上腔静脉与右肺动脉吻合口之间分流速度检测。结果通过对28例手术后患者的复查,1例再狭窄属未及时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片,其他患者吻合口血流通畅,无再狭窄及动静脉瘘形成。结论通过二维对肺动脉及腔静脉内径和多普勒对分流速度的测量,证明超声心动图技术对心外科双向Glenn分流术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崔明霞;纪淑娇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应用头孢菌素后并发脑病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尿毒症患者使用头孢菌素过程中出现的脑病情况及发病后的治疗进行分析。结果20例患者均在3~14d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多表现为癫痫样发作,停药、充分透析及使用抗癫痫药物多能缓解。结论尿毒症患者使用头孢菌素需要根据药代动力学调整剂量,有条件可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一旦出现症状及时停药,充分透析治疗。
作者:范妮娜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对利凡诺尔联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期引产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择200例于2007年3月至2013年5月间在我站进行中期引产的孕妇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孕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100例孕妇,对对照组孕妇进行利凡诺尔引产,对观察组孕妇进行利凡诺尔联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比较和分析两组孕妇的引产效果。结果对照组95例孕妇引产成功,35例孕妇完全流产,观察组100例孕妇引产成功,69例孕妇完全流产,两组孕妇引产成功率及完全流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规律宫缩及排出妊娠产物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软产道损伤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凡诺尔联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期引产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使孕妇的痛苦得到有效缓解和减轻,值得被推广和应用到临床中去。
作者:唐玉花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本文进行观察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6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全麻,给予观察组腰硬联合麻醉,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手术后,两组患者血液动力学变化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麻醉用药剂量、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全时间及麻醉效果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与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安全性与有效性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起阳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病案的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是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以为医院的整体运行提供自动化、全面的管理以及各种服务的信息,本文探讨病案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的方法以及应用情况。
作者:陈祎 刊期: 2013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