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非那雄胺联合盐酸坦索罗辛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研究

张志军;付淑琴;乔羽

关键词:非那雄胺, 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增生, 临床疗效, 尿动力学改变
摘要:目的:探讨非那雄胺联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增生进行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尿动力学改变情况。方法选取临床76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非那雄胺和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联合治疗,进行2个月的治疗后,分别分析治疗前、后各组患者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大尿流率(MFR)、前列腺体积。结果经两个月的治疗,患者IPSS评分明显降低,大尿流率相对增加,前列腺体积明显小于治疗前。每项指标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增生采用非那雄胺联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的方法,可改善患者前列腺功能,明显延缓了前列腺的继续增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胃镜检查不良反应的护理效果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胃镜检查不良反应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胃癌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实施相同的胃镜检查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胃镜检查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性的护理干预。通过心电监护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刻的收缩压、心率及呼吸的改变情况。评定插管成功与失败。胃镜检查后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通过自设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进行。结果观察组在提交申请时、检查前15min、检查结束即刻的收缩压、心率、呼吸均低于同时刻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插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胃癌患者胃镜检查的不良反应,提高插管成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杨萍;方琴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采用阻挡螺钉改善顺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效果治疗股骨干中下段骨折

    目的:探讨阻挡螺钉改善股骨干中下段骨折顺行交锁髓内钉固定的效果,同时比较股骨顺行交锁髓内钉和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在治疗股骨干中下段骨折时对膝关节功能影响的差异。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股骨干中下段骨折患者共52例。其中使用股骨顺行交锁髓内钉结合阻挡螺钉固定组患者28例,而在该组内部分患者是一期手术即加用阻挡螺钉,另一部分患者是二期增加阻挡螺钉固定。对照组使用逆行交锁髓内钉未采用阻挡螺钉固定组患者24例。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20个月,对骨折愈合后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Merchant评分测定。结果采用顺行交锁髓内钉结合阻挡螺钉固定的患者随访时间内骨折全部愈合,恢复良好。其中,一期手术未采用阻挡螺钉的患者,在改为动力化固定并加用阻挡螺钉后骨折断端的稳定性明显得到了改善,骨折的愈合加速。逆行交锁髓内钉未采用阻挡螺钉固定组患者出现关节腔内感染1例,后经冲洗引流后好转。2例患者术后出现关节内游离体。4例在其随访时间内骨折未愈合。其中3例断端出现硬化骨不连,再次手术更换髓内钉,并进行滑槽植骨,加用阻挡螺钉;另1例内固定断裂后再骨折,改用LISS钢板固定并植骨。研究发现,逆行髓内钉未采用阻挡螺钉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远高于前组。同时我们对骨折愈合后的患者膝关节功能行Merchant评分,发现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股骨干中下段骨折时,阻挡螺钉能改善顺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效果增加骨折断端固定的稳定性,促进骨折愈合。较逆行髓内钉固定相比,顺行髓内钉固定能避免对正常膝关节结构的破坏,保护膝关节功能,同时避免取内固定时膝关节的二次损伤。

    作者:郑栋;徐南伟;刘瑞平;牛文利;赵公吟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肢体语言沟通应用于小儿护理工作的临床分析

    目的:将肢体语音运用在小儿护理工作中,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本诊所近年来接诊的154例小儿患者,平均的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每组7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78例患者接受一般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外带有肢体语音沟通的治疗,统计治疗结果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未经肢体语言沟通的对照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存在抵触情绪,相比而言实验组患儿在治疗中配合度较好,更易于接受治疗。结论在小儿护理的工作中,加强与患儿肢体语音沟通对治疗配合度及治疗效果都有很大的作用。

    作者:王宗娟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浅谈艾滋病低发病区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目前,艾滋病在我国的流行形势日趋严峻,国内艾滋病疫情已进入快速增长期。艾滋病的流行不仅严重影响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也构成严重威胁。在当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的情况下,各国防治经验表明,进行广泛、深入、持久、科学而正确地宣传教育是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有效措施之一[1]。尤其是艾滋病低发病区,更应注重艾滋病健康教育的作用。但从目前看,艾滋病低发病区健康教育仍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

    作者:封新平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致严重过敏性休克1例

    目的:对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所造成的严重过敏性休克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5月由于阴茎溃疡来我院就诊的1位男性患者,患者的年龄为52岁,按照医师的嘱咐进行200mL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静脉滴注,每天2次。如果患者有过敏性休克症状,应该停止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让患者吸入氧气,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紧密的观察。结果患者第一次进行静脉滴注1min以后,有心悸以及呼吸困难的情况,甚至出现了休克。通过抢救,患者的脉搏为每分钟88次,呼吸每分钟20次,患者的血压恢复到100/70mmHg,患者休克的情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对患者进行48h的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能够保持稳定。结论对于出现严重过敏性休克的患者,要积极的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避免错过佳的抢救时机。患者在使用药物期间,要尽量的避免直接的光照,使光毒性得到避免。同时还要预防药物所导致的不良反应,保证患者使用药物的安全性。

    作者:韩慧;付斯亮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腹腔镜手术治疗)和对照组42例(开腹手术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及随访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后痛经及性交痛缓解率以及病症复发率相比差异均不具有显著性(P>0.05);而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伤口愈合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此外,观察组妊娠率为61.90%(26/42),对照组妊娠率为40.48%(17/42),两组妊娠率相比差异也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能够有效提高该病症的诊断率和治愈率,并且还可以明显降低复发率,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病症应用多的一种方法。

    作者:杜佩英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神经内科护理指引体系在神经内科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观察神经内科护理指引体系在神经内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于本院神经内科进行治疗的15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8例,对照组以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则以神经内科护理指引体系指导下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然后将两组患者护理过程中的护理质量评估结果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过程中的护理质量评估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总满意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神经内科护理指引体系在神经内科中的应用价值较高,更有助于提升护理质量,且更受患者欢迎。

    作者:焦坤;乔宏;吴志华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醒脑静联合尼可刹米治疗32例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醒脑静联合尼可刹米治疗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对32例治疗组的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应用醒脑静加常规治疗与采用常规治疗的对照进行疗效及血气分析结果的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0.6%比79.3%,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后血气分析示动脉血氧分压(PO2)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30.5±7.9比9.6±2.7),P<0.01。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15.7±5.7比4.6±1.7),P<0.01。结论醒脑静联合尼可刹米在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彭怀明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在校大学生患病后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干预探讨

    目的:探讨在校大学生患病后心理特点及护理干预。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期间收治的126例在校大学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学生在治疗期间均给予心理干预护理,并在治疗过程中,仔细研究大学生患病后的心理特点,探讨解决措施,同时,对本组大学生患者心理干预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通过在校大学生患病后心理护理,可以深切感受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在护理过程中,大学生患病后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主要有焦虑、恐惧、孤独、羞怯、依赖、自卑等,这些心理问题也严重影响到了学生的生理功能。结论通过对在校大学生患病后心理特点及护理干预,能够保持患者处于佳的心理状态,有利于大学生病情的好转。

    作者:韩旭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耳穴压豆配合莱菔子烫熨法预防肛肠疾病术后患者尿潴留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配合中药烫熨法在肛肠疾病术后防止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患者按住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肛周疾病术后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耳穴压豆配合莱菔子烫熨,观察两组患者排尿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排尿情况比较,观察组有效48例,有效率96%;对照组有效38例,有效率76%。结论用耳穴压豆配合莱菔子烫熨法能有效治疗肛肠疾病术后患者尿潴留的发生。

    作者:钟文津;颜小香;达叶春;何小妹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胸部小切口手术的临床应用结果

    目的:总结胸部小切口手术(TMAO)常规用于开胸路径的可行性。方法我院胸心外科2004年1月至2013年6月,应用皮肤切口长度5~18cm的垂直、斜形、弧形3种小切口,成功完成普胸、心脏系列手术1377例。胸引管从手术切口引出,部分普胸手术关胸时鼓肺排气选择性不安置胸引管。结果胸壁切口小、肌肉切断少、普胸手术不切断切除肋骨、简化了开胸关胸过程。胸内术野清晰直视与触摸感好,探查大小病灶及修复重建组织器官操控性好。术中意外情况紧急处理方便安全快捷易规避风险。术中失血量少不需输血,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缩短住院日、降低医疗费用、愈合后胸壁仅有一个小的手术瘢痕、美容效果佳等诸多优点。尤其适合于胸腔镜(VATS)中转开胸及开胸探查手术。结论 TMAO应用常规手术器械完成胸部各类大中小型手术,把手术损伤降低到小程度,成本低获益高的微创手术,是继传统标准切口开胸路径与VATS手术之后实用、安全、患者易接受,易推广的现代微创手术路径。

    作者:何树松;任杰;李小丛;武少辉;杨威;张靖;罗海燕;程小兰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浅谈残余肾功能与腹膜透析

    本文简要论述残余肾功能在腹膜透析中的重要地位,如何进行残余肾功能的保护,探讨临床中对腹膜透析存在的误区。

    作者:薛丕良;张喜云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护理程序管理法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并分析临床中对糖尿病患者运用护理程序管理法对血糖控制以及生活质量方面的影响。方法本院近年来共收治糖尿病患者224例,并以此作为临床资料,在对其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运用护理程序管理法,观察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在对患者运用护理程序管理法之后,患者的血糖含量大大降低,其生活质量得到明显的改善。结论在对糖尿病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治疗过程中,配合使用护理程序管理法进行护理,患者的血糖情况得到较为明显的控制,其生活质量大大改善,患者的康复程度显著提高。

    作者:付桂珍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试论检验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和防护途径

    目的:讨论检验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和防护途径,根据讨论结果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降低检验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将我市某医院检验科自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发生的职业危害事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据资料显示,在所选时间段,检验科共发生过20次医院感染,其中2人为吸入性溶胶感染,发生率为10%;6人由锐器伤引发感染,发生率为30%,10人为体液或血液喷溅引发感染,发生率为50%,2人因其他原因感染,发生率为10%。结论检验科医院感染的概率较大,存在多种危险因素,通过加强科室内危险因素的预防和管理,可以有效的减少医院感染,保障科室内医务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应在临床加以关注和推广。

    作者:唐竹林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腹腔镜联合宫腔镜诊治483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腹腔镜联合宫腔镜诊治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在重庆市永川计生集爱医院行腹腔镜联合宫腔镜诊治的483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689例不孕症患者中,经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检查诊断为输卵管性不孕的患者483例(966条输卵管),占70.10%。经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后,输卵管畅通率达90.27%;术后随访10~27个月,有98例怀孕,妊娠率为20.29%,校正妊娠率为23.79%。结论腹腔镜联合宫腔镜诊治输卵管性不孕的手术成功率高,术后妊娠率满意,可以作为输卵管性不孕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何燕;冯军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两种麻醉方式对小儿七氟醚全麻术后躁动的观察

    目的:观察七氟醚吸入全麻与七氟醚复合丙泊酚全麻对小儿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40例行下腹部手术患儿,随机分为经喉罩七氟醚吸入组(A组)和经喉罩七氟醚吸入复合丙泊酚静脉输注组(B组),每组20例患儿。观察年龄、体质量、麻醉时间、苏醒期躁动评分和置入喉罩后1min(T0)、手术开始后1min(T1)、手术开始后30min(T2)、手术结束(T3)、停药后10min(T4) MAP、HR、RR的数值。结果 A组患儿轻、中、重度躁动发生率均高,B组患儿多为轻度躁动;A组患儿术后躁动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结论与七氟醚吸入全麻相比七氟醚复合丙泊酚静脉输注可有效减少减轻小儿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和躁动程度。

    作者:谭辉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盐酸利托君治疗先兆早产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观察盐酸利托君治疗先兆早产的临床疗效。方法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05例先兆早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3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盐酸利托君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硫酸镁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显效时间、延迟妊娠时间、保胎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时间为(55.4±9.7)min显著少于对照组(124.5±10.3)min,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46%显著低于对照组(30.19%),P<0.05;观察组延迟妊娠时间(24.2±8.9)d显著高于对照组(13.7±5.6)d,P<0.05;观察组保胎成功率(94.23%)显著高于对照组(71.70%),P<0.05。结论盐酸利托君治疗先兆早产,具有起效快、延长孕期的时间长、不良反应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周玉珍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216份血气分析缺陷标本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造成血气分析缺陷标本的因素,做好血气分析的护理质量控制。方法对2011年9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检验科检测的216份血气分析缺陷标本的原因进行回顾性追踪调查和分析。结果导致血气分析缺陷标本按原因分类,所占比率依次为:标本含有气泡40.74%(88)、标本凝固32.87%(71)、标本量少13.89%(30)、误抽静脉血6.94%(15)、标识错误5.56%(12)。结论积极采取相应对策使影响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因素降低到低范围,提供合格的标本,保证血气分析结果准确性。

    作者:李梅英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七氟醚对单肺通气时肺顺应性的影响

    目的:分析单肺通气时七氟醚在不同低有效浓度(MAC)下对肺顺应性产生的不同影响。方法左侧开胸手术的39例患者,平均分成三组。三组患者在手术前的麻醉诱导均使用芬太尼、力月西、维库溴铵和依托咪酯,手术过程中的维持麻醉方法用七氟醚一组0.5MAC,二组1.0MAC,三组1.5MAC。手术过程中用双腔支气管控制右肺呼吸。在单肺通气0min、1min、3min、5min、15min时记录肺部的气道压、血氧饱和度、肺顺应性、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平均动脉压。结果患者手术时的单肺通气导致肺的顺应性下降明显,其中第三组与第一组、第二组之间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肺通气时,维持肺内七氟醚1.5MAC可以明显增强肺顺应性,而当七氟醚MAC<1.0时不会改善肺的顺应性。

    作者:陈志峰;高峰;陈丹娜;蔡杰衡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妇幼卫生信息网络在孕产妇系统管理的应用成效

    目的:实行孕产妇系统保健信息化管理模式。方法在孕产妇系统保健服务流程中加设追访、预警、督查功能,应用于莆田市妇幼卫生信息网络中。结果自动统计数据准确完整,实现孕产妇信息共享,妇幼保健机构能够动态监管、质控信息化管理的工作情况,提高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质量。结论信息系统建立和应用,优化了服务流程,提高了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效能。

    作者:林静丽;蚁持缨;曾苏珊 刊期: 2013年第32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