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40岁以下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

李美兰;张佩生;梁雪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青年, 危险因素, 临床特点, 冠脉造影术
摘要:目的:探讨40岁以下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结果男性、体质量指数高、大量吸烟、酗酒、心血管病家族史、精神压力大等诱因为主要发病危险因素,胸痛症状典型,冠脉病变以单支为主,病死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低。结论青年AMI临床表现典型,多为单支冠脉病变,预后好。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早期小儿肠套叠32例分析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及辅助临床选择复位方法的价值。方法对32例小儿肠套叠的病史,临床表现,临床复位结果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超声影像学特征。结果超声诊断32例小儿肠套叠,28例超声引导下生理盐水灌肠复位成功(87%),4例手术复位成功(12%),阻力指数(RI)显著升高,无血流显示等情况时应尽快手术复位。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具有诊断率高,无痛、无创、能测血流并可多切面进行连续地动态观察等特征,是诊断肠套叠的首选影像诊断方法。

    作者:杨丹丹;韩华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中药治疗180例慢性咽炎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运用中药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0例慢性咽炎患者分为风热型和阴虚型,前者用自拟方银翘散加减,后者用加味六味地黄汤治疗。结果临床治愈149例,好转31例。结论中药治疗慢性咽炎疗效显著可靠。

    作者:钱可建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重症COPD患者1例诊治体会

    1病例报告患者女性,60岁。主因“反复咳喘10+年加重1年伴恶心3+天”住院。患者是过敏体质,10年前因“反复喘”确诊为“哮喘”,每年春季打农药时加重。一年前因淋雨后出现咳嗽、喘息,活动后症状明显,曾多次在附近门诊及中医院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平素服用氨茶碱片,喘息重时吸入舒喘灵,近3d在上述症状的基础上又出现了恶心、嗜睡、双下肢肿。无既往病史和家族特殊病史记载,不吸烟、不饮酒。体格检查:体温:37℃,呼吸:30次/分,心率:110次/分,血压:140/90mmHg,半卧位,结膜充血,口唇发绀,面色青灰,无鼻翼煽动,颈静脉充盈,桶状胸,三凹征明显,听诊双肺满布干鸣音及痰鸣音,心界扩大,剑突下心音较强,肝可触及,脾未及,双下肢凹陷性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实验室检查:外周血常现:中性粒细胞90.4%,HGB 196g/L;胸片:双肺纹理重,紊乱,网状结构,模糊,肺透光度高,右侧肺门影浓密。肺动脉段隆凸;心脏彩超:双房增大,双室壁增厚,室壁运动增强,心包少量积液,肺动脉压高。入院时测SaO278%。因患者是由于长期的哮喘反复发作而并发了慢性阻塞型肺病,肺源性心脏病,本次伴有心功能不全,呼吸衰竭,治疗在消炎,解痉平喘的基础上,要辅以强心利尿。由于体质的特殊性在药物选择上有很大的局限性,要谨防过敏诱发哮喘而加重症状。临床治疗主要包括氧疗:持续低流量吸氧,纠正低氧血症;控制感染:由于对青霉素及头孢类过敏,故选择了亚胺培南白司他定1.0Q12h;解痉平喘:因喘息持续而患者又有恶心,虽不能除外心功能异常而导致的胃肠淤血,但也需考虑茶碱而引起的胃肠反应,所以给予氨茶碱0.25加入盐水250mL中24h维持静滴;纠正心衰:给予血地兰0.2mg加速尿20mg静推;控制及预防哮喘发作:给予甲强龙40mg静滴,入院第2天,患者自觉症状加重,头痛,夜间入睡差。第3日早期查房:患者端坐位,张口拾肩,出汗。听诊肺部无呼吸音及明显啰音。查:血压150/100mmHg,心率123次/分,呼吸35次/分。遂给予血地兰0.2mg,速尿20mg静推,30min后又给一次,同时静推前列地尔10ug,以改善微循环,降低肺动脉压,放血150mL同时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150mL缓慢静滴以扩容,约3h后症状渐缓解。在以后的治疗中反复放血共500mL,白天症状渐平稳,但夜间睡眠差,遂把甲强龙放在夜间点,同时加用扑尔敏,如是反复治疗10d后症状基本缓减,咳喘消失,听诊肺部仍有少许干鸣音。经过1周巩固基本无体征及症状,出院时心率在70次/分左右,呼吸20次/分,血压120/70mHg, HGB 170g/L,SaO292%。

    作者:宋晓琴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某院2009年至2011年抗菌药物的利用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及趋势。方法统计、分析2009~2011年各类抗菌药物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结果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在逐年增加,但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比例在2011年大幅下降;头孢菌素类销售金额均占抗菌药物销售金额的55%以上,头孢菌素类及青霉类的DDDS排序一直居前三位。结论我院使用多的抗菌药物是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碳青霉烯和其他β-内酰胺类,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现象正在改观,需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合理使用。

    作者:王亚峰;马全明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骨科常见护理风险因素及对策

    骨科作为临床工作中为常见的科室之一,主要对骨骼及肌肉的解剖、生理、病理等方面进行研究与治疗。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骨科的治疗范围已不仅仅局限于小儿麻痹症、骨关节结核等常见疾病,而多集中在由交通事故所造成的创伤患者,且患者数目逐渐增多。现笔者针对骨科治疗过程中护理服务常见风险进行分析与总结。

    作者:李荣杰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肢体语言沟通应用于小儿护理工作的临床分析

    目的:将肢体语音运用在小儿护理工作中,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本诊所近年来接诊的154例小儿患者,平均的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每组7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78例患者接受一般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外带有肢体语音沟通的治疗,统计治疗结果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未经肢体语言沟通的对照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存在抵触情绪,相比而言实验组患儿在治疗中配合度较好,更易于接受治疗。结论在小儿护理的工作中,加强与患儿肢体语音沟通对治疗配合度及治疗效果都有很大的作用。

    作者:王宗娟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浅谈残余肾功能与腹膜透析

    本文简要论述残余肾功能在腹膜透析中的重要地位,如何进行残余肾功能的保护,探讨临床中对腹膜透析存在的误区。

    作者:薛丕良;张喜云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288例手足口病的临床护理经验及宣教

    目的:分析总结我院收治的288例手足口病患者的有效护理经验,开展针对手足口病易感人群的各种宣教活动,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病率。方法取临床288例0~6岁散居及幼托儿童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护理措施。结果288例患儿的短住院时间为5d,长住院时间为9d,平均住院时间为6.9d,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无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发生。

    作者:徐丽健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头孢菌素致尿毒症患者脑病2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应用头孢菌素后并发脑病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尿毒症患者使用头孢菌素过程中出现的脑病情况及发病后的治疗进行分析。结果20例患者均在3~14d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多表现为癫痫样发作,停药、充分透析及使用抗癫痫药物多能缓解。结论尿毒症患者使用头孢菌素需要根据药代动力学调整剂量,有条件可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一旦出现症状及时停药,充分透析治疗。

    作者:范妮娜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98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护理及临床疗效。方法对98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进行急救护理干预。结果其中20例ACS患者转上级医院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1例抢救无效死亡,其余患者在住院期间因及时治疗和护理而痊愈出院。结论对ACS患者有效规范的护理,有利挽救患者生命和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于鸿君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彩色多普勒用于诊断术后颅内血流的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临床实验分析并讨论彩色多普勒用于诊断术后颅内血流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需要进行开颅手术的患者50例,将上述患者按照随机数组发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的患者在进行开颅手术时采用小骨窗开颅术进行手术,对照组患者在进行开颅手术时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术进行手术,两组患者在术后进行彩色多普勒对术后患者通过骨窗测血流,进而评价骨窗大小对减压的影响。结果在患者在进行彩色多普勒检查后,结论患者使用彩色多普勒通过术后骨窗测血流,可以客观的评价出骨窗大小对减压效果的影响,诊断结果准确性高,诊断过程中诊断方式对患者身体无伤害,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刘俊;罗晋;淦作松;唐尤佳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缓解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护理

    目的:总结分析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护理方法。方法根据儿童哮喘的生理和病例特征,对患儿采取生活照顾、用药监测及指导、心理安慰及鼓励、出院指导等一系列全方位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儿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发作次数得到控制,总治愈率为100%。结论为患儿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时间,降低哮喘复发率,使患儿的生活质量有效提高。

    作者:邱菊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利凡诺尔联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期引产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利凡诺尔联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期引产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择200例于2007年3月至2013年5月间在我站进行中期引产的孕妇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孕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100例孕妇,对对照组孕妇进行利凡诺尔引产,对观察组孕妇进行利凡诺尔联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比较和分析两组孕妇的引产效果。结果对照组95例孕妇引产成功,35例孕妇完全流产,观察组100例孕妇引产成功,69例孕妇完全流产,两组孕妇引产成功率及完全流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规律宫缩及排出妊娠产物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软产道损伤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凡诺尔联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期引产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使孕妇的痛苦得到有效缓解和减轻,值得被推广和应用到临床中去。

    作者:唐玉花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宫颈癌的治疗新进展

    宫颈癌是世界范围内女性常见的三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全球女性肿瘤中仅次于乳腺癌排在第二位。传统手术治疗和放化疗在治疗宫颈癌方面非常的局限。近年来,治疗宫颈癌的方法有了新的进展,本文将就宫颈癌常见的治疗手段及新疗法做简要综述。

    作者:刘赛;张艳;尤丽;赵俭;田海侠;吴立娜;樊岩岩;齐丽华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出血性脑水肿病理过程中AQP4的表达与脑水肿形成

    本文对脑内水通道蛋白家族中的AQP4作了系统介绍,并对出血性脑水肿病理过程中AQP4的表达和脑水肿的形成作了详细描述,并总结了AQP4与出血性脑水肿的相关研究。

    作者:朱刚毅;史保中;海森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中药的应用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中药注射剂作为独创的新剂型,与传统的中药剂型相比,具有起效快、疗效可靠等优点。近年来,各种中药注射剂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不良反应的报道呈不断上升之势。中药注射剂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从中药或天然药物的单方或复方中提取的有效物质制成的无菌溶液、混悬液或临用前配成溶体的灭菌粉末供注入体内的制剂。201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中药注射剂5种,分别为止喘灵注射液、灯盏细辛注射液、注射用双黄连、注射用灯盏花素和清开灵注射液。2010版药典对所有中药注射剂品种,增加了重金属和有害元素限度标准,这对于解决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问题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文通过查阅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相关文献资料,结合临床工作实践,对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常见原因及合理应用进行分析,提出防治措施,确保用药安全,提高治疗水平。

    作者:张伏龙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减少心血管内科静脉炎发生率的管理方法

    目的:探讨减少静脉炎发生率的有效方法。方法对心血管内科2012年1月至11月份随机采取的628例患者,分为对策前和对策后两组采用随时登记记录的方法,对临床资料采用表格式统一登记,统计对策前后两组患者的静脉炎发生率。对策前一组患者采用常规输液,未予特殊干预,对策后组给与系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静脉炎发生率差异。结果对策后组的静脉炎发生率小于对策前组。结论在心理干预、注射用具选择、防止感染、穿刺部位选择、留置针维护,加强巡回及交接班等几个方面实行系统化的护理管理,可以有效减少静脉炎发生率。

    作者:沈艳敏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阴道超声观察子宫内膜病变的探讨

    目的:分析和探讨阴道超声观察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接收治疗的100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经阴道超声(TVS)进行检查,对照组患者采用经腹部超声(TAS)进行检查,对两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经阴道超声观察子宫内膜病变的确诊率为96%,误诊2例,经腹部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确诊率为78%,误诊率11例,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超声(TVS)观察子宫内膜病变确诊率高,能有效确诊患者子宫内膜病变的种类,提高临床诊断正确率,为子宫内膜病变的进一步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在临床诊断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开敏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神经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研究进展

    在神经修复再生的科学研究与临床应用中,组织工程支架发挥了重要作用。支架制备的关键在于生物材料的选择。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应用于神经支架制备的常用生物材料,对其性能进行了阐述。

    作者:朱继翔;彭晔;田秀梅;阳范文;陈晓明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孕期保健宣教及护理指导

    妊娠是生命过程中重要的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如何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已被提升至一个新的水平,尤其是独生子女的增多,科学育儿受到社会和家庭的重视。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孕育一个身心健康,头脑灵活聪明的宝宝,这是孕妇对孕期保健需求的普遍性,也是未来母亲们学习孕期知识的本能。能够根据不同时期的孕妇,提供相应的保健知识和护理指导,满足不同个体的需求,使孕期顺利安全渡过,是妇产科护士的职责。

    作者:张兆梅 刊期: 2013年第32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