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颈癌的治疗新进展

刘赛;张艳;尤丽;赵俭;田海侠;吴立娜;樊岩岩;齐丽华

关键词:宫颈癌, 治疗
摘要:宫颈癌是世界范围内女性常见的三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全球女性肿瘤中仅次于乳腺癌排在第二位。传统手术治疗和放化疗在治疗宫颈癌方面非常的局限。近年来,治疗宫颈癌的方法有了新的进展,本文将就宫颈癌常见的治疗手段及新疗法做简要综述。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设备数字扫描变换在OMAP平台上的设计与实现

    文章建立在双核架构OMAP平台设计方案的基础之上,就超声设备数字扫描变换在OMAP平台上的设计与实现方案进行了详细阐述与说明。

    作者:刘灼涛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早期小儿肠套叠32例分析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及辅助临床选择复位方法的价值。方法对32例小儿肠套叠的病史,临床表现,临床复位结果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超声影像学特征。结果超声诊断32例小儿肠套叠,28例超声引导下生理盐水灌肠复位成功(87%),4例手术复位成功(12%),阻力指数(RI)显著升高,无血流显示等情况时应尽快手术复位。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具有诊断率高,无痛、无创、能测血流并可多切面进行连续地动态观察等特征,是诊断肠套叠的首选影像诊断方法。

    作者:杨丹丹;韩华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昏迷患者应用醒脑静注射液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昏迷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4月到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昏迷患者146例,将他们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检测和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加用醒脑静注射液15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静滴,每天1次,共治疗3d。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45例,有效15例和无效13例;对照组,显效21例,有效5例和无效47例。两组结果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昏迷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米允桥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超声心动图诊断对心脏外科双向Glenn分流术的意义

    目的:选择双向Glenn分流术患者,利用超声心动图对上腔静脉与右肺动脉内径及血流动力学情况进行检测,为心脏外科双向Glenn分流术提供信息。方法对28例先天性复杂型心脏病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包括二维对上下腔静脉、肺动脉分支内径及上下腔静脉与右肺动脉吻合口内径测量,并用多普勒对上腔静脉与右肺动脉吻合口之间分流速度检测。结果通过对28例手术后患者的复查,1例再狭窄属未及时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片,其他患者吻合口血流通畅,无再狭窄及动静脉瘘形成。结论通过二维对肺动脉及腔静脉内径和多普勒对分流速度的测量,证明超声心动图技术对心外科双向Glenn分流术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崔明霞;纪淑娇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原料叶黄素固体的稳定性研究

    目的:考察光、空气、温度、湿度等对原料叶黄素固体稳定性的影响,为叶黄素及其固体类制品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将叶黄素固体分别放置在不同光照条件,有无空气和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在不同的时间点取样测定叶黄素的吸光度值。在不同湿度条件下,取样,称重,确定叶黄素的临界相对湿度(CRH)。结果叶黄素固体在暗处、真空和-20℃条件下吸光度值变化小。叶黄素固体的临界相对湿度(CRH)为85%。结论叶黄素固体应在真空下低温避光保存和使用,并且环境湿度控制在85%以下。

    作者:郭金娟;陈奇;孙璇;杨志民;龚莉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某旗2004~2012年结核病管理状况的分析

    通过对我旗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9年工作总结,运用疫情资料进行分析,得出我旗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9年后结核病疫情现状,总结结核病控制工作实施后有效遏制结核病疫情,同时也提示结核病疫情仍然很重,复治涂阳患者及其他未治愈患者多,因此进一步提高患者发现率、治疗率和治愈率,更好执行结核病控制策略,有效预防控制结核病疫情。

    作者:石君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某院2009年至2011年抗菌药物的利用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及趋势。方法统计、分析2009~2011年各类抗菌药物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结果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在逐年增加,但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比例在2011年大幅下降;头孢菌素类销售金额均占抗菌药物销售金额的55%以上,头孢菌素类及青霉类的DDDS排序一直居前三位。结论我院使用多的抗菌药物是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碳青霉烯和其他β-内酰胺类,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现象正在改观,需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合理使用。

    作者:王亚峰;马全明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1例剖宫产切口处陈旧性异位妊娠误认为子宫肌瘤的临床报道

    异位妊娠作为妇科常见病的一种,据统计,在近20年的时间来,其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发病症状典型者不容易被误诊,而陈旧性异位妊娠作为异位妊娠中一种比较特殊的类型,由于其病史不典型,且具有病程长,少有急腹症等各种临床表现,形成盆腔包块容易被误诊为其他的疾病,本文选取我院接治的剖宫产切口处陈旧性异位妊娠被误诊为子宫肌瘤的临床误诊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刘雅玲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乳腺良性肿块的手术治疗及整形处理

    目的:分析乳腺良性肿块的手术治疗及整形处理。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150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手术治疗和整形处理过程。结果本次手术治疗和整形处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所有患者均顺利恢复,且乳头无明显的变形,无术后切口感染、皮下积血及积液等并发症发生,术前存在乳房下垂的患者在术后得到明显的改善,患者均表示满意。有1例患者由于体质原因出现过敏,在采取积极的治疗后得到良好的效果。本组患者短住院时间为3d,长为9d,平均住院时间为5.3d,对患者实施为期1年的随访发现,患者均无复发和术后并发症及其他不适出现。结论在乳腺良性肿块的手术治疗过程中合理的选择手术时机、手术刀口、手术刀及缝合方法对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和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黄瑞旺;邓菩提;付卫兰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两种麻醉方式对小儿七氟醚全麻术后躁动的观察

    目的:观察七氟醚吸入全麻与七氟醚复合丙泊酚全麻对小儿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40例行下腹部手术患儿,随机分为经喉罩七氟醚吸入组(A组)和经喉罩七氟醚吸入复合丙泊酚静脉输注组(B组),每组20例患儿。观察年龄、体质量、麻醉时间、苏醒期躁动评分和置入喉罩后1min(T0)、手术开始后1min(T1)、手术开始后30min(T2)、手术结束(T3)、停药后10min(T4) MAP、HR、RR的数值。结果 A组患儿轻、中、重度躁动发生率均高,B组患儿多为轻度躁动;A组患儿术后躁动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结论与七氟醚吸入全麻相比七氟醚复合丙泊酚静脉输注可有效减少减轻小儿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和躁动程度。

    作者:谭辉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利凡诺尔联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期引产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利凡诺尔联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期引产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择200例于2007年3月至2013年5月间在我站进行中期引产的孕妇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孕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100例孕妇,对对照组孕妇进行利凡诺尔引产,对观察组孕妇进行利凡诺尔联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比较和分析两组孕妇的引产效果。结果对照组95例孕妇引产成功,35例孕妇完全流产,观察组100例孕妇引产成功,69例孕妇完全流产,两组孕妇引产成功率及完全流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规律宫缩及排出妊娠产物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软产道损伤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凡诺尔联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期引产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使孕妇的痛苦得到有效缓解和减轻,值得被推广和应用到临床中去。

    作者:唐玉花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利培酮口服液与奥氮平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奥氮平和利培酮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纳入79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利培酮口服液组和奥氮平组进行治疗观察,利培酮口服液组(n=40)患者给予利培酮治疗,奥氮平组(n=39)患者给予奥氮平治疗,疗程2个月,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利培酮口服液组痊愈1例,显效5例,好转16例,无效18例,有效率为55%,奥氮平组无痊愈患者,显效2例,好转20,无效17例,有效率为56.4%。利培酮口服液组与奥氮平主要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利培酮口服液与奥氮平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均安全有效,长期疗效如何还需进一步观察。

    作者:黄海涛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顺铂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顺铂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食管癌提供佳方案。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7月我院收治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共有15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6例,将治疗组采用顺铂联合5-氟尿嘧啶的治疗方法与对照组采用的顺铂联合紫杉醇的治疗方法进行疗效比较,记录并分析两组食管癌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和症状缓解情况。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显效46例(60.53%),总有效率90.79%;对照组显效31例(40.79%),总有效率69.74%。且经过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采用顺铂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非常确切,不仅可以有效地控制病灶,还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提高其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上继续推广应用。

    作者:高峰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非那雄胺联合盐酸坦索罗辛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非那雄胺联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增生进行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尿动力学改变情况。方法选取临床76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非那雄胺和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联合治疗,进行2个月的治疗后,分别分析治疗前、后各组患者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大尿流率(MFR)、前列腺体积。结果经两个月的治疗,患者IPSS评分明显降低,大尿流率相对增加,前列腺体积明显小于治疗前。每项指标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增生采用非那雄胺联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的方法,可改善患者前列腺功能,明显延缓了前列腺的继续增生。

    作者:张志军;付淑琴;乔羽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耳穴压豆配合莱菔子烫熨法预防肛肠疾病术后患者尿潴留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配合中药烫熨法在肛肠疾病术后防止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患者按住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肛周疾病术后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耳穴压豆配合莱菔子烫熨,观察两组患者排尿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排尿情况比较,观察组有效48例,有效率96%;对照组有效38例,有效率76%。结论用耳穴压豆配合莱菔子烫熨法能有效治疗肛肠疾病术后患者尿潴留的发生。

    作者:钟文津;颜小香;达叶春;何小妹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与碘甘油应用于牙龈炎的疗效比较分析

    目的:比较分析牙周袋内局部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和碘甘油治疗牙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口腔高级专家诊疗中心就诊的牙龈炎患者24例(患牙74颗)随机分为试验组12例(患牙38颗)和对照组12例(患牙36颗)。在牙周基础治疗和冲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予以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碘甘油注入牙龈患处治疗,2组均用药1次,对一周后与1个月后牙龈指数(GI)、牙周袋深度(PD)及龈沟出血指数(SBI)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牙龈指数(GI)牙周袋深度(PD)及龈沟出血指数(SBI)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比发现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牙龈炎效果比碘甘油持续而有效。

    作者:陈昀霞;赵金华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40岁以下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40岁以下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结果男性、体质量指数高、大量吸烟、酗酒、心血管病家族史、精神压力大等诱因为主要发病危险因素,胸痛症状典型,冠脉病变以单支为主,病死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低。结论青年AMI临床表现典型,多为单支冠脉病变,预后好。

    作者:李美兰;张佩生;梁雪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胸部小切口手术的临床应用结果

    目的:总结胸部小切口手术(TMAO)常规用于开胸路径的可行性。方法我院胸心外科2004年1月至2013年6月,应用皮肤切口长度5~18cm的垂直、斜形、弧形3种小切口,成功完成普胸、心脏系列手术1377例。胸引管从手术切口引出,部分普胸手术关胸时鼓肺排气选择性不安置胸引管。结果胸壁切口小、肌肉切断少、普胸手术不切断切除肋骨、简化了开胸关胸过程。胸内术野清晰直视与触摸感好,探查大小病灶及修复重建组织器官操控性好。术中意外情况紧急处理方便安全快捷易规避风险。术中失血量少不需输血,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缩短住院日、降低医疗费用、愈合后胸壁仅有一个小的手术瘢痕、美容效果佳等诸多优点。尤其适合于胸腔镜(VATS)中转开胸及开胸探查手术。结论 TMAO应用常规手术器械完成胸部各类大中小型手术,把手术损伤降低到小程度,成本低获益高的微创手术,是继传统标准切口开胸路径与VATS手术之后实用、安全、患者易接受,易推广的现代微创手术路径。

    作者:何树松;任杰;李小丛;武少辉;杨威;张靖;罗海燕;程小兰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观察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

    目的:本文进行观察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6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全麻,给予观察组腰硬联合麻醉,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手术后,两组患者血液动力学变化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麻醉用药剂量、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全时间及麻醉效果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与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安全性与有效性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起阳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爱通立治疗肺栓塞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爱通立溶栓治疗肺栓塞患者的观察。方法回顾2011年收治诊断肺栓塞的2例患者给予爱通立溶栓治疗并在溶栓前、中、后实施精心的护理。结果2例患者病情得到缓解并痊愈出院,跟踪随访效果较好,无并发症。结论应用爱通立溶栓效果好,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存活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滕月;范亚君 刊期: 2013年第32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