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韩丽

关键词: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毛细支气管炎, 小儿
摘要:目的:对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在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并总结其在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4月期间我院门诊或住院确诊的12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随机将所有病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或地塞米松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经过治疗分别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吸氧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进行观察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达83.02%对照组为43.34%,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吸氧时间及平均住院治疗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P<0.05)。结论在毛细支气管炎治疗中选择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疗效确切,安全性高,能够对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明显改善,缩短治疗时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K252a在大鼠海马全脑缺血/再灌介导的神经元损伤中对JNK下游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检测K252a在大鼠海马全脑缺血/再灌介导的神经元损伤中对JNK下游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SD大鼠四动脉结扎全脑缺血模型,于缺血前20 min脑室注射K252a,用免疫沉淀、免疫印迹和免疫组化的方法研究K252a在大鼠海马全脑缺血/再灌注介导的神经元损伤中对JNK下游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在海马的CA1区,K252a可以明显抑制脑缺血介导的JNK核底物c-jun的磷酸化和Fasl蛋白的表达,以及Fasl和Fas结合的增高。结论缺血前20 min脑室注射K252a可以明显抑制JNK介导的死亡受体信号通路。

    作者:王庆;刘永;尹晓慧;张光毅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难治性跖疣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探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难治性跖疣疗效。方法对2007年2月至2012年2月经我院治疗的69例难治性跖疣患者做出了回顾性分析,分析探讨疗效和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一次性治疗有效率为100%,但远期有复发,1年后有3例患者复发。从不良反应来看,1例患者出现2d后出现胸闷,排除过敏性因素。有4例患者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疼痛。结论从本组研究来看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难治性跖疣的疗效好,且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其疗效值得肯定。

    作者:党治国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烷在老年患者开胸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烷在老年患者开胸手术中的应用。方法60例随机分为C、D两组,(D组:七氟烷全麻加用Dex;C组:相同方法静脉注射氯化钠液。结果 D组术后MAP、HR、SpO2与术前比较,P>0.05。C、D两组苏醒时间对比,P>0.05。D组MMSE评分与POCD发生率优于C组。结论七氟烷复合应用Dex,可促进血流动力学平稳,降低认知功能障碍。

    作者:马永新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老年科护士的工作压力及对策探讨

    老年科患者以多种疾病并存,病情复杂、病程长、药物治疗多、抢救机会多为主要特点。老年人多年形成的生活习惯及思维方式会导致临床沟通障碍。护士长期处在紧张、繁忙、压抑的状态下,严重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降低了工作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良好的应对方式可以缓解工作压力,增加适应能力[1]。

    作者:杜青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应用小夹板固定踝关节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研究

    目的: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方法对1~3岁行静脉输液的小儿按单双日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单日为实验组,穿刺前用两块约六寸长,一寸宽的小夹板放在踝关节的内后侧或外后侧用绷带固定踝关节,使足背静脉充分暴露、稳定,然后穿刺;双日为对照组按传统方法1用一块小夹板固定后穿刺。结果实验组成功率93.16%大于对照组8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两块小夹板固定踝关节能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和服务质量.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友红;李学凯;熊燕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2011年某市区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碘营养状况的监测

    目的:通过对2011年我市区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碘营养状况的检测,为今后碘缺乏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我市孕妇450人及哺乳期妇女300人作为检测对象,选用过硫酸铵消化法-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检测尿碘,分析尿碘值。结果计算出孕妇尿碘值和哺乳期妇女尿碘值中位数分别是154.0μg/L和159.5μg/L,均达到国家推荐标准数值(尿碘中位数≥150μg/L),750名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中检测到尿碘值低于150μg/L的人数占到9.5%。结论我市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存在一定程度的碘营养缺乏的情况。

    作者:卢浩青;朱海玲;赖栋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维、汉族OSAHS男性患者病情严重情况的分布差异研究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指睡眠时上气道反复塌陷阻塞引起的呼吸暂停和低通气。目前有关维汉民族OSAHS患者间严重情况的差异有了部分研究,本研究于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利用多导睡眠监测技术测量OSAHS患者严重情况,从而观察维汉民族男性OSAHS手术住院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及其分布的差异,为OSAHS的诊断、治疗提供指导依据。

    作者:付高尚;崔艳红;韩富根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采用“品管圈”方法减少某院门诊西药房的调剂内差数量

    目的:通过“品管圈”活动降低门诊西药房调剂的内差数量。方法成立我院门诊西药房“品管圈”小组,将品管圈的各种手法按要求应用于品管圈活动的各大步骤中,来提升管理的品质。通过收集并统计我院门诊西药房品管圈活动改善前(2012年3月)、品管圈活动改善中(2012年5月)以及品管圈活动改善后(2012年7月)的药品调配差错的件数作为品管圈质量活动的依据,观察“品管圈”活动前后的变化。结果采用“品管圈”方法,门诊西药房的调配差错件数,显著减少,由活动前的每周54.75件下降到改善后的每周21.5件。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可减少门诊西药房调配的差错,发现和解决药房存在的其他问题,提高药师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升团队的凝聚力,提升整个药房的管理品质。

    作者:王红霞;张婷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老年脑卒中患者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患者相关性肺炎(SAP)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年龄在60岁至89岁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223例的病历资料,其中SAP患者45例,无SAP患者178例,分析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危险因素。结果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20.2%,其中53.3%为早发性肺炎,肺炎组死亡14例(31.1%),无肺炎组死亡10例(5.6%),肺炎组病死率明显高于无肺炎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80岁、吸烟、NIHSS≥11分、糖尿病、吞咽障碍、鼻胃管鼻饲、辅助机械通气、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长期卧床是卒中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P<0.05)。结论卒中相关性肺炎是老年脑卒中患者严重并发症之一,直接导致病死率增加,临床医师应高度重视、积极预防,降低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病死率。

    作者:周敏;吴文军;佘子瑜;梁群娣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消毒供应室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基本措施

    消毒供应室是消毒灭菌和无菌物品的集中场所,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部门,在医院感染防控工作中,供应室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在工作过程中,任一环节出现疏忽或未严格监控,医院感染发生后会影响医疗护理质量,甚至危害患者生命。可见,对供应室各工作环节采取积极的措施加强质量管理,是防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作者:刘洪艳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儿童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30例临床资料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艾滋病(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确诊为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的患儿的资料。结果儿童艾滋病(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病例近年来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皮疹、淋巴结肿大、体质量下降为主,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50个/mm3,特征型皮疹具有诊断意义,血培养、骨髓培养阳性率高;伊曲康唑口服液疗效较好。结论马尔尼菲青霉菌成为广州地区儿童艾滋病(AIDS)合并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马尔尼菲青霉病临床表现主要是发热、淋巴结肿大、特征性皮疹,基本发生于CD4+淋巴细胞计数<50个/mm3的患儿,可通过血、骨髓培养及皮肤活检确诊,治疗使用伊曲康唑口服液安全、有效、可及性高。

    作者:钟活麟;陈谐捷;张坚生;李永红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乳牙反错畸形的矫治时机及分阶段矫治法

    颅面部发育出生时已发育完成60%~65%,2~3岁时完成85%,6岁时已发育完成成人的90%以上,因此乳牙异常更应引起正畸医师足够重视,但乳牙反矫治后的复发率高,复发的影响因素涉及诸多因素,本文通过分阶段治疗达到改善患儿的侧貌及面型目的。

    作者:杨涛;李毅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护理

    目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溶栓治疗中的效果和有效的护理。方法对本组患者在溶栓治疗过程护理观察,在溶栓前予以吸氧、镇痛、心理护理等,溶栓过程中和溶栓治疗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心律变化和出血倾向等,积极防治并发症。结果12例患者在预定治疗计划中得到康复。结论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效果明显,配合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促进患者康复,预防和减少并发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马晓凤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耐药性及抗生素应用情况的分析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情况、耐药性分析及抗生素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5月至2013年6月骨科178例手术切口感染病例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情况,对抗生素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178例手术切口感染患者共分离出192株病原菌,主要病原菌分布情况为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真菌,所占比例分别为65.2%、30.7%、2.8%,病原菌分布呈现多样性及多重耐药性。结论耐药菌在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中占主导地位,手术过程中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确保合理、科学应用抗生素。

    作者:高飞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护理干预对改善高血压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至2010年到本院就诊的高血压患者100人,先进行问卷调查,再实施护理干预,护理干预后在进行问卷调查评定。结果通过对10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患者心理状态得到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护理干预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韦鸿雁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农村妇女健康体检在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中的作用

    目的:了解本地区农村妇女妇科常见病,多发病;探讨对于相对缺乏生殖健康知的本地农村妇女进行健康体检,在宫颈癌,乳腺癌筛查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对到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783例妇女进行各项检查和宫颈癌,乳腺癌疾病筛查,并进行分析。结果在2783例健康体检人群中,正常者509名,患各种妇科疾病者1883例(宫颈疾病1732例,其他疾病,如盆底肌功能障碍142例),检出率66%,宫颈病变发病率62.23%。其中良性细胞改变1730例,宫颈癌2例,伴HPV感染205例。伴患有乳腺疾病者819例,检出率29.43%。结论宫颈癌由于长期的慢性炎症刺激和高危型HPV病毒持续感染是导致发病的直接原因,而宫颈癌是唯一可以预防的癌症。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乳腺癌位于女性的第二大癌症,做好乳腺癌早期预防宣传很重要,指导女性正确佩戴乳罩、调理饮食、注意情绪调节、重视母乳喂养、常做自我检查、做好计划生育和避孕,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是预防乳腺癌的保证。积极开展农村妇女病普查工作,对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积极预防女性宫颈癌、乳腺癌降低此列疾病发生率,提高农村妇女生殖健康水平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张杰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儿童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评估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儿童胃溃疡的疗效。方法选择经胃镜确诊的胃溃疡患儿96例,随机分为雷贝拉唑组(46例)和奥美拉唑组(50例)。两组患儿分别给与雷贝拉唑肠溶片(10mg,每日1次,口服)和奥美拉唑肠溶片(20mg,每日一次,口服),疗程均为1周,记录用药后患儿症状缓解情况及不良反应。疗程结束后4周复查胃镜观察溃疡愈合情况。结果用药后1、3、5d雷贝拉唑组症状缓解率分别为29例(63.0%)、35例(76.1%)、38例(82.6%);奥美拉唑组分别为13例(26.0%)、21例(42.0%)、39例(78.0%),雷贝拉唑组第1、3天的缓解率高于奥美拉唑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第5天的缓解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为89.1%和9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和奥美拉唑对儿童胃溃疡均疗效显著,内镜下愈合率高;雷贝拉唑更能迅速改善症状,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作者:王菊平;李永春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社区老年人高血压并发症的患病情况及降压思考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高血压并发症特点及分析相关的防治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对2009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高血压病门诊的590例患者(其中老年人为384例,非老年人206例)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卒中、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发病率进行分析。结果老年组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卒中、肾功能不全的患病率分别为25.00%、20.30%、12.50%、13.54%,非老年组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卒中、肾功能不全的患病率分别为10.60%、5.82%、5.30%、3.30%。两组患病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非老年高血压患者更易出现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卒中、肾功能不全等慢性疾病,加强社区老年高血压病的二级预防措施对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邓天明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某区健康体检人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对太仓地区健康体检人群中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状况及分布情况,进行流行病学方法调查。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至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体检的健康人群7171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0~112岁,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判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情况。结果太仓地区健康体检人群Hp感染率为47.3%,女性感染率高于男性的感染率,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0~49岁组Hp感染率高,40~49岁组及30~39岁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太仓地区健康体检人群Hp感染率低于全国水平,女性感染率高于男性,各年龄组间感染率无明显差异。

    作者:朱建新;毛秋卉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医患纠纷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当今社会医患纠纷的现状以及产生纠纷的原因。方法通过分析医患纠纷的现状,阐明产生此种现状的原因。结果根据现如今医患纠纷的状态总结出了导致医患纠纷的原因,依次为医师和患者之间沟通不到位、医疗体制的不健全、新闻媒体的介入、医疗机构人员确有过失、医护人员态度和服务质量不好等。结论我国的医患纠纷现状不容乐观,医师、患者以及社会上的多种因素导致医患纠纷多发。

    作者:孙凤菊;高燕嵩 刊期: 2013年第33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