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敏;吴文军;佘子瑜;梁群娣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指睡眠时上气道反复塌陷阻塞引起的呼吸暂停和低通气。目前有关维汉民族OSAHS患者间严重情况的差异有了部分研究,本研究于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利用多导睡眠监测技术测量OSAHS患者严重情况,从而观察维汉民族男性OSAHS手术住院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及其分布的差异,为OSAHS的诊断、治疗提供指导依据。
作者:付高尚;崔艳红;韩富根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探讨中药淫羊藿与人重组骨形成蛋白-2(RHBMP-2)干预股骨干骨缺损模型家兔骨愈合的疗效比较。方法将40只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淫羊藿组和RHBMP-2组,每组各20只,将40只实验动物左侧股骨干处造成1.5cm长的骨缺损,RHBMP-2组在缺损处注入RHBMP-2,淫羊藿组不植入任何材料,术后给予淫羊藿组动物淫羊藿煎液喂养,RHBMP-2组以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喂养,术后连续喂养第8、12、16周采用Lane-Sandhu法X线评分。结果对两组动物术后第8、12、16周采用Lane-Sandhu法X线评分,淫羊藿组动物评分结果明显高于RHBMP-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淫羊藿干预股骨干骨缺损模型家兔骨愈合疗效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蔡立雄;杨海韵;刘效仿;刘礼初;吴玢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的护理,为临床护理偏头痛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其护理质量。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61例,对其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包括情志护理、辨证护理、用药护理、健康教育等,观察其护理结果并总结其护理经验。结果经过有效地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61例偏头痛患者的症状均有明显缓解,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偏头痛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故中西医结合护理对于偏头痛患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可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董桂霞 刊期: 2013年第33期
对肺病康复教育的重要性进行讲解分析,介绍康复医学现状以及中西医对比,列举治愈好转的资料,使患者了解肺康复意义,普及肺康复知识,使肺病康复为肺病患者所接受,提高肺康复认知率。对具体康复措施与手段进行分析指导,提高肺病患者自我康复的依从性,减轻患者病痛、提高其生存质量。从呼吸损伤,到怎样康复进行探讨性研究,
作者:王冬梅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总结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常见并发症,探讨科学、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采取介入治疗的87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度过手术,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向接受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和和完善的预防措施,能够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介入治疗的疗效,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武晓霞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对在进行普胸外科手术后,胸内出现了活动性出血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相应的外科治疗经验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本院在2012年7月至2013年1月间收治的100例病例,对其术后出现胸内活动性出血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制定相应的外科治疗方案。结果术后发生胸内活动性出血的原因为:①并发肿瘤粘连;②胸腔感染性疾病;③肺血管结扎不牢。经过治疗后,痊愈率为93%。结论对患者胸内出现活动性出血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及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降低病死率。
作者:冷忠军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环丙沙星又名环丙氟哌酸,商品名:特美力等。是1978年在喹诺酮结构中引入氟原子合成第三代氟喹诺酮诺氟沙星后又相继在伊氟沙星、培氟沙星、氧氟沙星之后,环丙沙星在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生产并投入临床应用。环丙沙星的抗细菌性很强,并且杀菌效果明显高于其他消炎类药物,几乎对所有细菌的抗菌活性均较诺氟沙星及依诺沙星强2~4倍,对绿脓杆菌、淋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肠杆菌、军团菌、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抗菌作用。环丙沙星由于抗菌和杀菌性非常强,在医学上被广泛应用于呼吸系统、尿路生殖系统、消化系统、和皮肤组织结构的感染。
作者:翟景辉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对太仓地区健康体检人群中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状况及分布情况,进行流行病学方法调查。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至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体检的健康人群7171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0~112岁,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判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情况。结果太仓地区健康体检人群Hp感染率为47.3%,女性感染率高于男性的感染率,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0~49岁组Hp感染率高,40~49岁组及30~39岁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太仓地区健康体检人群Hp感染率低于全国水平,女性感染率高于男性,各年龄组间感染率无明显差异。
作者:朱建新;毛秋卉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老年非典型部位肺结核的临床及影像特点,以提高老年结核病的诊断水平及防治意识。方法对68例均经病理、痰检结核菌或抗结核治疗愈合的非典型部位结核病例的临床资料及常规DR胸部正侧位片、CT扫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非典型部位肺结核患者影像表现多样化,病灶范围广泛,症状不典型。影像可以表现为大片实变为主、小叶片状渗出性病灶为主、空洞病灶为主及肿块病灶为主改变。常伴有渗出、增殖、干酪样坏死、广泛纤维化、同侧及对侧支气管播散病灶。CT检查较X线敏感。结论对因呼吸道症状就诊的老年肺结核患者,尽管临床资料不典型,但大部分病灶仍具有一定影像学特征,仔细分析阅片,结合痰检,以便对肺结核早发现、早治疗,减少社会传染源。
作者:姜力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2年收集的297例ADR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0岁的老年患者发生ADR的频率高[98例(33.00%)],静脉给药引发的ADR多[273例(91.92%)],涉及的药品以抗感染药物居首[164例(55.22%)],累及的器官/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严重[167例(43.60%)]。结论应加强ADR的监测,对引发不良反应较多的药物应予以重视,加强医师的合理用药培训,避免和减少ADR的发生。
作者:刘歆;乔军辉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26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3例,采用穴位贴敷结合口服中药治疗;对照组63例,单纯口服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57.1%,总有效率95.2%;对照组治愈率28.6%,总有效率81%。二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穴位贴敷结合口服中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疗效优于单纯口服中药治疗。
作者:任伟;张建玲 刊期: 2013年第33期
近年来,随着医学科技发展,新生儿死亡率明显下降,但小儿脑性瘫痪的发病率却呈逐年升高的趋势。这不仅影响了患儿的身心发育,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并积极予以综合康复治疗,是小儿脑性瘫痪康复的关键因素,对于减少脑瘫的发病率和提升我国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陶维娜;苏红娜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情况、耐药性分析及抗生素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5月至2013年6月骨科178例手术切口感染病例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情况,对抗生素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178例手术切口感染患者共分离出192株病原菌,主要病原菌分布情况为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真菌,所占比例分别为65.2%、30.7%、2.8%,病原菌分布呈现多样性及多重耐药性。结论耐药菌在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中占主导地位,手术过程中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确保合理、科学应用抗生素。
作者:高飞 刊期: 2013年第33期
麻痹性痴呆(GPI)是梅毒螺旋体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慢性脑膜脑炎,由于GPI是可治性痴呆,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将我院神经科收治的1例GPI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分析如下。
作者:王银妹;陈晓虹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防治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腹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腰椎压缩性骨折伴有腹胀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给予特殊的护理干预,观察1周内两组患者腹胀及因腹胀所致不适症状改善情况。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观察,其中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1周内腹胀及因腹胀所致的不适症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防治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腹胀的临床疗效满意,可有效改善腹胀,降低因腹胀所致的不适症状,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冯瑞连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对其临床诊断及治疗的意义。方法选取了2009年4月至2012年12月我院门诊或住院部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其中急性乙型肝炎患者6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5例,慢性重症乙型肝炎21例)共211例,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健康患者12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免疫球蛋白检测,对比二者之间的差异和区别。结果通过检查对比发现观察组的乙型肝炎患者IgG、IgM、IgA等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人,同时从治疗前后的对比情况来看,治疗好转患者IgG、IgA、IgM以及血清总胆红素(TBIL)等也低于病情恶化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诊断以及治疗过程中,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结果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直接反映出乙型肝炎患者肝细胞受损的程度,以便更好的对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损害的程度做出全面判断,从而为临床医师诊断和改善预后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陈志平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分析328例晚期早产儿的早产相关高危因素及并发症,为临床治疗晚期早产儿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2012年01月0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新乡市中心医院NICU收治的328例晚期早产儿的临床特点,对其早产相关高危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晚期早产儿占新乡市中心医院NICU早产儿总数的68.3%,其中胎膜早破、胎盘疾病、羊水异常是晚期早产儿发生的主要高危因素;晚期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高(84.15%),其次为呼吸窘迫综合征(26.52%)、低体温(21.04%)、新生儿肺炎(16.77%)等。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减少并有效控制相关高危因素,积极改善晚期早产儿的健康状况,对其远期的生存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员丽;张卫星;赵宝君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足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156例老年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8例,对治疗结果进行疗效比较观察。结果干预组痊愈48例(61.54%),总有效率92.31%;对照组痊愈32例(42.66%),总有效率64.10%。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使老年糖尿病足患者有效率达到90%以上,优于普通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足患者有直接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成丽娟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探讨人在正常行走下髋关节的受力参数变化、角度大小变化以及相关肌肉群的受力情况。方法依据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建立人体髋关节模型,运用C3D运动数据驱动模型运动,并进行动力学及逆向动力学仿真计算。结果得到髋关节的受力大小,以及髋关节角度的变化,包括髋关节屈曲/伸展、髋关节外展/内收、髋关节外旋/内旋等参数变化,下肢主要肌肉受力。结论比传统方法更清楚直观的得到髋关节生物力学数据,避免了在体测量的不便及误差。
作者:赵明光;胡志刚;赵伟民 刊期: 2013年第33期
颅面部发育出生时已发育完成60%~65%,2~3岁时完成85%,6岁时已发育完成成人的90%以上,因此乳牙异常更应引起正畸医师足够重视,但乳牙反矫治后的复发率高,复发的影响因素涉及诸多因素,本文通过分阶段治疗达到改善患儿的侧貌及面型目的。
作者:杨涛;李毅 刊期: 2013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