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歆;乔军辉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联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提高临床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确诊的104毛细支气管炎婴幼儿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两组均进行常规综合治理,对照组再给予利巴韦林联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再给予热毒宁注射液联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两组均治疗1周,观察症状改善、体征情况,记录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与住院时间,评判两组临床疗效,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①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31%比78.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455,P<0.01;②观察组和对照组发热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气喘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炎症吸收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8±1.6)d比(4.2±1.3)d,(4.7±1.6)d比(6.8±1.3)d,(2.9±1.5)d比(5.3±1.8)d,(5.4±1.9)d比(6.8±1.5)d,(6.1±1.4)d比(7.6±1.5)d,(6.53±1.71)d比(7.86±2.21)d,各项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联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佐治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确切,能够达到标本兼治的作用,快速有效缓解症状,杀灭致病原,缩短病程,且安全性良好,是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理想方法。
作者:杨春丽;刘金辉;蔡旗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足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156例老年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8例,对治疗结果进行疗效比较观察。结果干预组痊愈48例(61.54%),总有效率92.31%;对照组痊愈32例(42.66%),总有效率64.10%。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使老年糖尿病足患者有效率达到90%以上,优于普通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足患者有直接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成丽娟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研究分析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8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86例接受手术质量的患者,将其随机划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7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39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使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后对护理质量的影响。结果在实施护理后,治疗组患者中综合评分低于70分3例(7.7%),70~90分15例(38.5%),超过90分21例(53.8%),对照组患者中综合评分低于70分22例(46.8%),70~90分15例(31.9%),超过90分10例(21.3%),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实施手术质量过程中,对患者实施必要的人性护理,可显著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有助于患者病症快速恢复,其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梁玉丽;孙晓辉;孙宏玉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对于投保前健康体检进行疾病筛查与分析。方法采用德国罗氏8000型全自动生化仪及飞利浦IU22彩色多谱勒B超对1403名投保者进行健康体检。结果本次体检共检出有各种疾病者1108例,检出率为78.97%,检出疾病种类达20余种,应用SPSS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常见疾病排位依次为脂肪肝、胆囊炎、高脂血症、高血压病;而女性依次胆囊炎、脂肪肝、高脂血症及各种妇科常见病。结论其结果不仅为保险公司提供客观、准确的评估投保人的依据,又可为投保前健康体检者进行健康知识教育,普及常见病、多发病的保健知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防病能力。
作者:黄祥云;王海霞;朱艳玲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观察果糖胺(FTS)在糖尿病用药的重要意义。方法对患者的空腹血糖(FBG)、果糖胺(FTS)、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进行统计对比。结论果糖胺(FTS)是一个指导用药的重要指标。
作者:李伟;张晖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作为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之间的桥梁,每天承担包括住院患者、门急诊患者、各类体检人员标本的检测工作,涵盖临床化学、临床微生物学、临床免疫学、血液学、体液学以及输血学等分支学科的检验科,必须要开展优质服务。方法实施多项服务举措,加强和临床科室的沟通与协作,采取微笑服务便民服务措施,充分利用电子信息系统等一系列做法。结果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出台,历经3年通过引导、示范、推广,经过短时间的强制入轨,获得了明显效果,继之让各界领导班子为之心动,拍案叫绝,迅速传变,从护理优质到医疗服务优质化,后勤服务优质化,达到医护患三方均感到满意。结论通过优质服务各项措施后,为临床医师提供信息与依据更可靠,为临床科室提高诊断率,降低住院日,具有积极意义,让患者感到更方便快捷,为医疗纠纷的防范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刘静文;盖淑芹 刊期: 2013年第33期
人类生存需要氧气、水,和从食物中获取养料经氧化磷酸化获得ATP,作为能量的来源。尽管氧化剂和氧化应激在对抗感染、组织修复和信号传导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氧化和抗氧化的长期平衡对保护肝脏至关重要。抗氧化剂在人体的生理和病理性过程中都起到重要的作用,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很多药物本身就是或具备抗氧化剂的成分。对抗氧化剂的充分了解,对我们的基础研究、临床应用和药物开发都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范捷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对其临床诊断及治疗的意义。方法选取了2009年4月至2012年12月我院门诊或住院部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其中急性乙型肝炎患者6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5例,慢性重症乙型肝炎21例)共211例,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健康患者12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免疫球蛋白检测,对比二者之间的差异和区别。结果通过检查对比发现观察组的乙型肝炎患者IgG、IgM、IgA等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人,同时从治疗前后的对比情况来看,治疗好转患者IgG、IgA、IgM以及血清总胆红素(TBIL)等也低于病情恶化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诊断以及治疗过程中,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结果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直接反映出乙型肝炎患者肝细胞受损的程度,以便更好的对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损害的程度做出全面判断,从而为临床医师诊断和改善预后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陈志平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总结预见性护理应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体会。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1年10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并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实验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对比二组患者、家属满意度及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分别为68%,92%,对照组、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0%,96%,实验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与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性显著,因而具有统计学意义标准(P<0.05)。结论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可大大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及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徐文贞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现今,我国人群高血压病患病率水平较高,如果没有得到积极的治疗,随着血压值的升高,会导致心脑肾等靶器官并发症的发生,脑卒中发生的危险性与血压的升高程度呈明显正相关[1],致死率和致残率都高。治疗方法上,在强调非药物治疗的同时,应用降压药物仍为高血压病的主要措施。据统计,高血压患者能坚持规律服药并能控制血压者为16.8%,有些患者长时间只服药不测量血压,有些患者恨病吃药造成血压骤降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等,这些不正确的认识和做法所造成的危害已超过高血压病本身。因此,临床护理人员在指导患者进行非药物治疗护理的同时,需要掌握常用抗高血压病药理知识,熟知服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针对患者特点提供个性化药物治疗护理服务,使患者能够放心用药、合理用药、安全用药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作者:付亚丽 刊期: 2013年第33期
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血细胞分析仪使临床检验工作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血细胞分析仪是医学检验中常用的仪器,它较传统的显微镜计数分类更加准确、快捷、方便,血细胞分析结果的质量直接影响临床的诊断治疗[1]。作者通过对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日常测定过程中可能影响测定结果的因素进行总结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处理措施,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杨海英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防治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腹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腰椎压缩性骨折伴有腹胀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给予特殊的护理干预,观察1周内两组患者腹胀及因腹胀所致不适症状改善情况。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观察,其中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1周内腹胀及因腹胀所致的不适症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防治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腹胀的临床疗效满意,可有效改善腹胀,降低因腹胀所致的不适症状,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冯瑞连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对产后出血的原因及其临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方法对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间于本院就诊的52例产后出血孕产妇进行综合护理,比较患者在护理前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结果患者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受损、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等,在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后,有48例患者治愈出院,疗效显著。结论给予孕产妇心理护理、急救护理、产后指导等综合护理,能有效降低出现产后出血的概率,提高分娩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作者:林小玲;李兰梅;黄碧冰;朱小祝;黄小英;全冬华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对重叠综合征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的影响。方法收集符合条件的病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控制性氧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BiPAP治疗。分别测定治疗前、治疗后1d及治疗后5d的BNP血浆浓度。结果两组治疗前BNP浓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1d、5d与治疗前自身配对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同一时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对照组治疗后1d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治疗后5d与治疗前比较虽有显著性差异但BNP降幅与观察组相比较小。结论 BNP浓度可以反映这类患者的心功能状态,可以及时评估BiPAP对这类患者的疗效,是一项客观检查指标。
作者:訾春雷 刊期: 2013年第33期
消毒供应室是消毒灭菌和无菌物品的集中场所,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部门,在医院感染防控工作中,供应室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在工作过程中,任一环节出现疏忽或未严格监控,医院感染发生后会影响医疗护理质量,甚至危害患者生命。可见,对供应室各工作环节采取积极的措施加强质量管理,是防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作者:刘洪艳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为有效防范护理风险,提高急救病区药械管理水平,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探讨动态原理如何促进急救病区药械的管理水平的提高。方法对急救病区的药械进行动态管理,在实验前后分别抽查100次,比较分析实施动态原理管理之后的急救药品、机械的抽查合格度和使用满意度。结果在适应动态原理管理之后发现病区急救药械的管理水平有着明显的提高。结论在急救病区药械管理中采用动态原理管理可以大大改善管理现状,提高护理水平,保证患者的健康安全。
作者:李磊 刊期: 2013年第33期
本文通过结合医院药械科在日常管理的相关知识点,并分别从落实医院药械科相关管理规定、发挥药械科管理组织的管理能力、加强培养和引进药械科管理人才,以及保障药械科管理质量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有效规范医院药械科管理的关键所在。通过分析和探究,以期能够给予广大医院药械科管理人员一些参考和帮助。
作者:尚辉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高血压并发症特点及分析相关的防治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对2009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高血压病门诊的590例患者(其中老年人为384例,非老年人206例)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卒中、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发病率进行分析。结果老年组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卒中、肾功能不全的患病率分别为25.00%、20.30%、12.50%、13.54%,非老年组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卒中、肾功能不全的患病率分别为10.60%、5.82%、5.30%、3.30%。两组患病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非老年高血压患者更易出现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卒中、肾功能不全等慢性疾病,加强社区老年高血压病的二级预防措施对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邓天明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探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脂与尿微量白蛋白(mALB)之间的关系。方法我院于2011年2月至2013年1月共收治了96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设置为糖尿病组,将74名健康的老年者设置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mALB、HDL-C、LDL-C、TG、Ch、GLU进行了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采用的是免疫比浊法;尿微量白蛋白的测定采用的是免疫比浊分析方法,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C-C)采用的是直接酶法;胆固醇的检测采用的是胆固醇氧化酶法;空腹血糖(GLU)的检测采用的葡萄糖氧化酶法;三酰甘油(TG)的检测采用的甘油磷酸氧化酶法。结果通过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发现mALB、LDL-C、TG、Cho、GLU、HbAlc的浓度,糖尿病组患者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HDL-C的血清浓度糖尿病组患者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当患者体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有所增高时,尿微量白蛋白以及空腹时血糖也会随之增高,二者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r=0.648,P<0.01;r=0.483,P<0.01)。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尿微量白蛋白的增高程度与糖化血红蛋白的增高相关,并且尿微量白蛋白是糖尿病患者早期肾脏损害的一项灵敏指标。可以通过检测mALB以及HbAlc来早期诊断和治疗糖尿病肾病。
作者:王丽英;吴永岳;陈小曼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探讨钬激光联合输尿管镜技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4月至2012年11月收治入院的采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进行碎石治疗10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00例患者手术时间14~83min,平均28min。3例失败由于位于输尿管上段的结石移至肾脏,一次碎石成功率95.0%(95/100)。并发症发生率为7.0%,其中输尿管穿孔4例,双J管移位1例,术后并发高热2例,其余病人均术后顺利出院。结论钬激光联合输尿管镜技术治疗输尿管结石临床疗效好、并发症少。同时加强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保持引流通畅、预防并发症发生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作者:周舫 刊期: 2013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