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怎样提高药品疗效

余健民

关键词:药品, 疗效, 因素
摘要:如何提高药品质量、保障药品疗效成为当务之急,关系到当前我国用药安全。药品的质量是保障疗效的根本因素,在治疗疾病时,要从药品质量出发,还要考虑如外界环境、气候等因素对药物疗效造成的影响,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本文从药品本身因素、地理因素、环境因素、气候因素、患者因素、药证相符方面,探讨更好地提高药品的疗效。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红细胞及细胞免疫的变化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红细胞及细胞免疫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本院收治的38例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为观察组,并以38名健康人员为对照组,然后比较两组人员的红细胞及细胞免疫指标,另将急性加重期与缓解期的检测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红细胞及细胞免疫指标水平均差于对照组,且急性加重期明显差于缓解期,P均<0.05,上述比较结果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存在明显的红细胞及细胞免疫较差的情况,且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表现更为突出。

    作者:杨成双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屏障避孕法的研究进展

    屏障避孕法是一种历史悠久的避孕方法,近二十年来,由于HIV/AIDS病等性传播疾病猖獗,屏障避孕法重新得到重视和广泛应用。本文对其发展概况和优缺点及一些新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李永梅;耿燕;迟强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口腔盘状红斑狼疮的血清学归因分析

    目的:寻找口腔盘状红斑狼疮活动主要危险因素。方法对1997年6月至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口腔盘状红斑狼疮患者9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狼疮活动计算标准,将患者分为病情活动情况及病情非活动组。结合患者一般资料及临床症状,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对口腔盘状红斑狼疮活动主要危险因素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①病情非活动组及病情活动组一般资料,临床症状,IgA及Ig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病情活动组IgG异常率高于病情非活动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 IgG可显著影响该病活动度。结论口腔盘状红斑狼疮活动主要危险因素为血清IgG异常。

    作者:马莉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某三级医院新职工岗前培训评估分析与思考

    文章评估分析了上海某三级医院2012年新职工上岗前培训的效果,提出了课程设计多样化、培训的互动性、课程内容适应性和内容设计适时性的建议,值得借鉴。

    作者:奚从华;葛雅婷;闵芸;叶红;金其林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浅析医院档案管理现状及对策

    医院档案是指医院在从事医疗、科研、教学、管理以及其它各项活动中形成的对医院和社会具有查考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载体的历史记录,它是医院管理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医院极为宝贵的无形资产和信息资源库。作为档案管理者应全面了解医院的发展动态和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并能够加以分析和采取相应的对策,更好地服务于医疗、教学和科研,以进一步推动医院的持续发展。现笔者就对目前档案管理的现状谈几点感受。

    作者:赵玉玲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护理质控小组活动的开展促进儿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通过护理质控小组的开展,对儿科护理质量的管理与控制,保障护理工作有序进行,促进儿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科室开展护理质控小组对科室护理质量进行有效管理与控制。规范护士护理行为,护理工作有序进行,提高儿科护士专业素质与管理能力,并能有效规避护理风险,促儿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作者:卢静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微创与传统阑尾切除术的对比观察与护理

    目的:对比分析微创与传统阑尾切除术的区别,观察其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的阑尾炎患者114例。将所有患者其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阑尾切除术,实验组患者接受微创阑尾切除术。观察两组手术的结果,其中包括创口大小、病愈时间、VAS疼痛评分、创口感染率等。结果与传统阑尾切除术相比,微创阑尾切除术创口小、治愈快、VAS疼痛评分低、感染率低等。在各项指标上均优于传统阑尾切除术,结果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阑尾切除术较传统阑尾切除术有更好的效果,不仅便于操作,而且能改善手术结果。

    作者:杨淑青;姚丽芳;黄巧仪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便秘通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名老中医岑鹤龄经验方之便秘通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慢性功能性便秘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便秘通治疗;对照组31例,给予莫沙必利片治疗,两组均以治疗30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便秘通是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有效方药,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谭华梁;肖麟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浅谈护患沟通的技巧

    护患沟通是指护士与患者之间信息交流和相互作用的过程。良好的护患沟通,可以建立起和谐的护患关系,使护患双方能够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大程度地满足患者的身心健康。和谐的护患关系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条件,有助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

    作者:王丽娜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游离静脉动脉化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中的手术配合

    目的:总结游离静脉动脉化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中的手术配合方法和体会。方法对8例采取游离静脉动脉化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加强术前访视、和术中配合,观察手术配合效果。结果所有患者通过精心护理及手术配合,均顺利完成手术,取得良好护理效果。结论游离静脉动脉化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中手术中的充分细致的手术配合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耿星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胆道结石致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胆道结石致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7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40例胆道结石所致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手术救治资料。结果40例患者中有30例及时进行了急诊手术,10例由于各种原因手术延期。40例患者经手术并结合综合治疗,均取得满意疗效,预后良好没有发生并发症。结论胆道结石致急性胰腺炎患者通过及时或延期的手术治疗再配合常规的药物治疗和物理疗法,均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黄子强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探讨新生儿游泳的利弊及对策

    新生儿游泳是一项健康保健活动,自从开展新生儿游泳项目后,新生儿游泳就备受关注,并在医学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新生儿游泳主要是通过自主活动,且被动水中抚触,对新生儿身体健康产生一系列作用,可有效促进新生儿大脑以及行为神经的正常发育,并可建立正常的睡眠节律,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为了进一步研究新生儿游泳的作用,确保新生儿可以健康发育成长,笔者就某院开展的新生儿游泳项目利弊进行有效分析,并采取科学有效的防范对策,推动新生儿游泳项目更好发展。

    作者:费宏宇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决明子抗衰老系列实验Ⅰ:决明子体外抗氧化与抑制胰脂肪酶活性研究

    目的:在氧化应激假说的指导下,本文对决明子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和抑制胰脂肪酶活性的测定,为探究决明子的抗衰老作用机制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以不同溶媒,采用加热回流法制备决明子提取液。用DPPH法测定各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采用滴定法测定各提取液的抑制胰脂肪酶能力,并比较。结果决明子不同溶媒提取液具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在一定生药浓度范围内,决明子无水乙醇提取液的抗氧化能力比75%乙醇溶液提取液、85%乙醇溶液提取液、水提取液强;但抑制胰脂肪酶能力以水提取物强,相当于阳性对照药奥利司他的水平。结论不同溶媒决明子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与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效果显著,为探究决明子的药理作用机制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作者:吴宿慧;马永洁;蒋娜;李寒冰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枳实消痞丸合失笑散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枳实消痞丸合失笑散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6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胃复宁颗粒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枳实消痞丸合失笑散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除对照组患者的乏力、嗳气症状无明显改善,治疗组患者的乏力、嗳气纳差积分均有明显下降,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枳实消痞丸合失笑散加减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金学洙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中西医结合交锁髓内针治疗胫腓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和探讨中西医结合对胫腓骨中下段骨折的治疗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2例胫腓骨中下段骨折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1例,两组都进行交锁髓内固体治疗,在此基础上,实验组采用中医治疗,三个月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按照胫腓骨骨折疗效评定标准,在实验组31例胫腓骨中下段骨折治疗过程中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中,21例疗效达到“优”,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良好,8例疗效达到“良”,不影响正常生活,优良率达93.5%;在对照组31例只采用交锁髓内治疗的患者中,15例疗效为“优”,10例疗效为“良”,优良率为80.6%。结论在胫腓骨中下段骨折采用交锁髓内针治疗中,结合中医治疗,能使骨折愈合情况更好,恢复程度更高,是临床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案。

    作者:钟久斌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DR下经高压注射器子宫输卵管造影在诊断外来工女性不孕症中的意义及注意事项

    目的:探讨DR下经高压注射器子宫输卵管造影(hysterosalpingography,HSG)运用于外来工妇女群体中不孕症病因诊断的临床价值及操作中的注意事项。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5月至2013年4月我院因不孕症就诊的外来工妇女共计517例,均采用一次性双腔子宫造影导管及碘佛醇进行DR下经高压注射器子宫输卵管造影。结果517例不孕患者中,子宫形态及发育正常者474例(91.68%),子宫异常者43例(8.32%);除有16例已切除一侧输卵管,其余501例患者输卵管接受统计,输卵管通畅109例(21.76%),输卵管梗阻348例(69.46%),输卵管通而不畅74例(14.77%),输卵管积水108例(21.56%),对比剂逆流31例(6.19%),盆腔粘连143例(27.66%)。结论 DR下经高压注射器子宫输卵管造影,采用了数字化X机及高压注射器恒速注射,操作中应注意操作手法并避免假阳性结果,是一种简便、安全、高效、费用低廉的了解子宫、输卵管病变的方法,可作为腹腔镜检查前的初筛项目,为指导后续临床治疗起重要作用,尤其对外来工女性不孕症更具临床价值。

    作者:高飞;卢晓艳;杜绪仓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中医治病八法在针灸临床中的应用

    中医治病八法在针灸临床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针刺穴位的选择,针刺的深度,针刺的手法,灸法的运用等几个方面。

    作者:张宝霞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急性胃穿孔的疗效对比

    目的:探析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我院急性胃穿孔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实施单纯修补术疗法;对照组实施胃大部切除术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各项参数指标和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各项手术参数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胃穿孔患者应用单纯修补术疗法,高度微创,康复迅速,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军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原因分析及预防策略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与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总结2009年3月至2012年12月我科收治的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反应患者50例的临床护理经验。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及时治疗,均恢复到病前状况。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易出现低血糖,且症状不典型,分析其产生低血糖反应的原因进行针对性护理可以尽可能的减少和避免出现低血糖现象。

    作者:王秀红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输血及手术前患者血清感染性标志物的检测与意义

    目的:针对输血前和手术前患者进行的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艾滋病病毒(HIV)、梅毒(TP)等传染病项目的检测,从而了解患者术前及输血前的状况,避免临床输血和手术引起的医疗纠纷。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我院2011年1~12月5846例患者的输血前、手术前血清传染性标志物: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艾滋病病毒1+2抗体(抗HIV1+2)、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等项目。结果在所检测的5846例患者中,HBsAg阳性率为11.5%,抗HCV阳性率为1.06%,抗HIV1+2阳性率为0.034%,抗TP阳性率为0.34%。结论对患者进行输血前及术前检查,不仅对医患双方有益,而且对临床输血管理安全监控且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预防患者院内感染及医护人员的职业感染,以及确保患者进行有效治疗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骈桂玲 刊期: 2013年第34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