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分析

张群

关键词:中药, 临床应用, 安全性, 分析
摘要:加强中药临床应用安全性。对中药临床应用安全性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对应措施。影响中药安全性的因素较多,通过中药临床应用安全性的宣传、加强对其监管、加强中药理论研究、逐步完善中药标准等措施提高中药临床应用安全性,既能保证人民群众的药用安全,又可以将我国中医药事业继续发扬光大。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神经导航系统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及配合

    目的:总结神经导航系统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和配合要点。方法对31例应用神经导航系统开颅手术的患者进行护理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借助神经导航系统进行的手术术中定位高、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手术效果满意。结论器械和巡回护士了解神经导航系统在神经外科手术的应用流程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林秋梅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MRI诊断骨软骨瘤恶变的价值

    目的:评价MRI诊断骨软骨瘤恶变的价值,探讨该疾病的影像学检查技术路线。方法从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恶变者,回顾性观察其MRI检查表现,并与临床、X线作比对。结果 X线能确定1例,怀疑1例;MRI扫描能确定4例,怀疑1例。结论 MRI对于诊断此疾病有良好的价值,远远高于临床和X线的判定。X线检查可作为筛查或复查的检查手段。青春期后,临床表现为疼痛、骨软骨瘤进行性增大、骨软骨瘤邻近出见表皮溃破或静脉曲张、体检发现肿块固定且边缘不规则的患者,应及时行MRI检查。如MRI检查仅发现骨软骨瘤钙化灶内有部分为软组织替代,应注意恶变可能。

    作者:郭瑞永;吴先衡;林黛英;陈少贤;周研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浅谈中药炮制中的科学性

    目的:探讨分析中药炮制中的科学性。方法从炮制对生物碱、苷类、挥发油、鞣质、蛋白质等化学成分的角度加以阐述。结果药物经各种不同的加工炮制后,理化性质发生了各种不同的变化,改变了药物所含药效成分的理化性质,以导致药物性味、功能、临床功效的改变而发挥特定作用。结论运用“制其太过,扶其不足”的原则来选择中药适宜的炮制方法,以解毒增效,是炮制对中药的理化性质及功效影响的内涵,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作者:孙立娟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尤瑞克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采用尤瑞克林0.15 PNA单位,加入0.9%生理盐水100mL,日1次静脉滴注,30min内滴完,疗程为14d,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0.4mL,脐周皮下注射,1次/12h,共7d;对照组应用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常规综合治疗。两组于治疗前及治疗14d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临床疗效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下降(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尤瑞克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支娜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联合放射治疗乳腺癌术后复发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联合放射治疗乳腺癌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0例乳腺癌术后复发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分别进行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联合放射治疗与单纯进行放射治疗,对比二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局部控制率为96.67%,与对照组的73.33%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4例患者发生轻度发热,均自行缓解。结论对乳腺癌术后复发患者进行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联合放射治疗,能够有效提高局部控制率,不良反应轻微,产生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柳晓咏;詹晓虹;刘爱莲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关节镜在膝部疾病诊治中的发展及运用

    关节镜技术已逐渐成为膝关节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简要地对关节镜的发展历史以及其在膝关节疾病(如半月板损伤、交叉韧带断裂、关节清理等)的诊治、临床运用做了相关的介绍和分析,使我们对关节镜技术有更深一步的了解,认识到其在膝部疾病治疗上的优点及不足,从而指导医疗工作者在以后的临床上更加有选择性的应用关节腔镜技术。

    作者:杨明智;宗龙泽;刘志斌;高新星;张建华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急性脑梗死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78例ACI溶栓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并选取同期未予溶栓治疗的ACI患者80例为对照组,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评分)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价两组的神经功能改善程度和近期预后。结果溶栓组治疗后24h NIHSS评分(7.68±4.62),mRS评分(3.28±0.41),治疗后7d的NIHSS评分(5.25±4.43),mRS评分(1.11±0.62),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溶栓组患者齿龈出血58例(74%),7d无症状性出血性转化14例(18%),症状性颅内血肿3例(4%),死亡4例(5%)。非溶栓组齿龈出血2例(3%),7d无症状性出血性转化5例(6%),症状性颅内血肿2例(3%),死亡3例(4%)。结论在ACI治疗时间窗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可以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障碍评分,不增加病死率,有效安全。

    作者:丁红;刘梅;刘庆萍;许正强;吴岩峰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夏翔教授从阴论治复发性口腔溃疡

    夏翔教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主张从阴论治,以“甘温散火”为治疗大法,治予益气升阳、祛风利湿、清泄阴火,疗效佳。

    作者:魏成功;段晨霞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提高门诊药房的药品调剂质量

    目的:适应医院的信息系统,减少门诊药房发药差错,提高门诊药房调剂工作质量。方法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门诊药房的药品调剂工作进行管理,目标将药品调剂差错率控制在1‰以下。管理措施主要包括:解决计算机网络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药品调剂工作效率;减少药品调剂差错。每月检查药学人员执行PDCA管理措施的情况,计算药品调剂差错率,并进行分析和评定,检查整改的效果,提出新的计划和措施。结果运用PDCA循环管理后,门诊药房的药品调剂工作效率显著提高,药品调剂差错率降至0.89‰(223/251238),达到本轮PDCA循环的目标。结论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可有效减少门诊药房药品调剂差错,提高门诊调剂工作质量。

    作者:徐新;王钦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中晚期宫颈癌放化疗联合热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晚期宫颈癌放化疗联合热疗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ⅡB期以上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180例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采用放化疗联合热疗治疗,对照组采用放化疗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44%(85/90),对照组总有效率55.56%(50/90)。两组间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步放化疗联合深部热疗可以提高患者近期疗效,且无严重的并发症,是中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模式,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高小玲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建立医院职工教育培训机制的思考

    如今,医院遍地都是,市场化竞争让公立和私立医院都在积极提升竞争力,以期可以在这个弱肉强食的激烈竞争中立足、发展。我们知道,21世纪贵的是人才,所以,无论是何种行业,想要从竞争中获得胜利,首先,就需要保证丰富的人才供给。对医院来说,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职工培训体系势在必行。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员工综合竞争能力,还可以推动医院业绩提升,让其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优势,为医院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原动力。

    作者:黄立钊;靳嵘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某院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分析及管理

    目的:分析我院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加强抗菌药物管理。方法对我院部分科室抗菌药物存在的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我院抗菌药物不合理主要存在选药问题、用药问题以及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问题。结论建立医院监管组织与制定管理规范、加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培训、建立临床药师制,加强临床药师查房、加强临床微生物检测与细菌耐药监测工作。

    作者:彭进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出血性脑水肿病理过程中AQP4的表达与脑水肿形成

    本文对脑内水通道蛋白家族中的AQP4作了系统介绍,并对出血性脑水肿病理过程中AQP4的表达和脑水肿的形成作了详细描述,并总结了AQP4与出血性脑水肿的相关研究。

    作者:朱刚毅;史保中;海森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理性看待阿托品试验

    目的:探讨阿托品试验结果对麻醉工作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择3个术前窦性心动过缓的病例,在围术期应用阿托品试验过程中,分析其结果对诊断的参考价值及对麻醉中急于处理的指导。结果病例处理过程发现,仅凭阿托品试验作为窦性心动过缓的诊断是不够的、单一的,必须增加其它检验方法以明确诊断。结论阿托品试验对窦性心动过缓的诊断不全面,有必要细化。增加检测手段,有利于明确窦性心动过缓的性质、程度,从而选择佳的处理方案,避免麻醉过程中发生心血管系统的不良事件。

    作者:李也牧;张亚健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某三甲医院病房护士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调查分析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基本情况问卷、护士工作压力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00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临床护士工作压力源主要为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SCL-90自评量表心理健康因子得分高于常模,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心理健康水平显著相关。结论护士工作压力源影响其心理健康,应为其进行相应干预。

    作者:吴秀平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蛋氨酸合酶基因多态性对半胱氨酸水平及动脉硬化性疾病的影响

    蛋氨酸合酶目前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它的多态性经研究表明与多种疾病相关,已经证实蛋氨酸合酶是半胱氨酸代谢途径中的一个关键酶,而后者在人体内的改变与动脉硬化关系密切,本文就蛋氨酸合酶的结构、生理功能、基因多肽性和对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机制及对动脉硬化性疾病的研究新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温志国;杜丽苹;李彦州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生脉散联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辨证治疗冠心病效果的临床观察

    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导致冠状动脉狭窄、闭塞,影响冠状动脉循环,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的一种心脏疾病。该病属祖国医学之“胸痹”、“心悸”、“真心痛”等范畴,系心脉闭而不通,引起憋闷疼痛的病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呈增长趋势,是一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笔者采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应用生脉散联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辨证治疗白城中心医院门诊中医科就诊的101例冠心病患者,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华智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超声在女性前列腺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应用于女性前列腺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经腹部扫查,先行肾脏、输尿管等部位检查,然后行膀胱整体纵横切扫查,重点探查后尿道口区膀胱颈部,测量膀胱颈部前后径、左右径及周长。结果检查结果正常的女性阴道前壁椭圆形低回声区及膀胱无回声区的区域范围:周长<35mm,前后径<10mm,左右径<15mm。异常患者膀胱颈部后尿道区呈类圆形或椭圆形团块状低音,横径>20mm,前后径>15mm。结论超声作为一种简便、非入侵性、不易导致上行感染、可重复性、易于掌握的检查手段,在女性前列腺的初步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周胜招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卡维地洛联合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49例临床观察

    观察卡维地洛联合常规治疗方法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中的疗效。选取我院49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方法治疗组21例,卡维地洛联合常规方法治疗组28例。其中,常规治疗方法包括正性肌力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利尿剂。联合治疗组为常规治疗方法加用卡维地洛。每隔2周随访一次,共随访7个月,用超声心动图分别测量评价治疗前后的心功能。联合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相比于治疗前,LVEDD、LVESD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小,LVEF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相比于常规治疗组,联合治疗组治疗效果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作者:于新丽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护理干预措施在改善耐多药性肺结核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措施在改善耐多药性肺结核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48例耐多药性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按患者住院尾号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对比两组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改善状况。结果治疗组患者干预护理后抑郁状况消失率为41.67%,焦虑状况消失率为33.34%,对照组患者护理后抑郁状况消失率为8.33%,焦虑状况消失率为12.50%,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抑郁及焦虑状况,治疗组患者护理后抑郁及焦虑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预护理可以显著改善耐多药性肺结核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卫红 刊期: 2013年第36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