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尤瑞克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支娜

关键词:进展性脑梗死, 尤瑞克林, 低分子肝素钙
摘要:目的:探讨尤瑞克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采用尤瑞克林0.15 PNA单位,加入0.9%生理盐水100mL,日1次静脉滴注,30min内滴完,疗程为14d,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0.4mL,脐周皮下注射,1次/12h,共7d;对照组应用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常规综合治疗。两组于治疗前及治疗14d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临床疗效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下降(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尤瑞克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股骨近端空心螺钉锁定板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空心螺钉锁定板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2月至2010年4月16例使用股骨近端空心螺钉锁定板治疗的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术前、术后X线片及术后3、6、9个月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评价内固定效果。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12~35个月,所有病例经X线摄片,骨折在术后3~9个月获得骨性愈合,术后6月髋关节功能评分优11例,良3例,可1例,差1例。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87.5%。结论股骨近端空心螺钉锁定板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近期效果显著,适合用于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治疗。

    作者:黄光平;田永红;李芋红;卿明香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RP-HPLC测定振源口服液(无糖型)中人参皂苷Re和人参皂苷Rd的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振源口服液(无糖型)中人参皂苷Re和人参皂苷Rd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AlltimaTM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03nm,柱温为30℃。结果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d在70 min内达基线分离,线性关系良好(r≥0.9994)。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93%和96.59%。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可作为振源口服液(无糖型)的质量控制指标。

    作者:赵宏峰;弥宏;庞威;曲芯瑶;郭雨桐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某市2012年医疗器械监测数据年度分析报告

    2012年营口市不良反应检测中心共上报医疗器械不良事件261例,完成计划116例的225%,使用单位204例,经营企业56例,个人1例。2012年度的不良事件涉及的产品类别面广,基础医疗设备报告多(医用光学器具、仪器及内窥镜设备占21.4%、医用高分子材料及制品占20.06%、注射穿刺器械占15.7%、物理治疗设备占14.1%及医用卫生材料及敷料占7.66%)。

    作者:于洋;于海威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偏头痛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目的:探讨偏头痛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以减轻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来我院治疗的76例偏头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患者均采取心理护理、用药指导、健康指导等一系列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76例患者经过护理与指导,其中显效46例,有效2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9.47%。结论加强偏头痛患者的中西医护理与指导,对提高临床疗效和减轻并发症的出现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孔丽梅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高血压患者的合理用药

    高血压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规范、持之以恒的合理用药,是高血压病患者治病的重要环节,可降低心、脑、肾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高血压患者的平均寿命,提高生活质量。因此,本文针对高血压病患者的用药护理、治疗方法和选药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作者:李艳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136例强制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9.4%,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和推广。

    作者:字锦珍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PI3K/Akt/mTOR信号传导通路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恶性肿瘤中由于PI3K/Akt/mTOR信号转导通路异常激活,刺激细胞恶性增殖和血管形成,形成肿瘤细胞。本文就PI3K/Akt/mTOR信号传导通路的特点及其与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进行了综述。

    作者:李月飞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应用帕累托图法分析门诊药房不合理处方的原因

    目的:查找门诊处方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提出对策,保证用药安全。方法通过对处方不合理原因进行整理,利用帕累托图法对本院主要退药原因进行分析。结果造成处方不合理的前2项因素(药物相互作用和给药频次不合理)为主要因素,用药与临床诊断不符和超剂量用药为次要因素,其余为一般因素。结论针对造成处方不合理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对临床医师合理用药知识培训,同时药房审核药师应加大审核力度,保证用药安全。

    作者:刘杰;孙为朋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预防HIV母婴传播中护士的职业暴露风险及防护对策

    目的:分析HIV阳性孕产妇住院分娩护理时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探讨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住院15例HIV阳性孕产妇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病例在住院护理过程中护士无1例职业暴露。结论加强护士职业暴露知识培训,规范护士行为,与患者沟通良好取得合作是防止HIV母婴传播中护士职业暴露感染HIV的关键。

    作者:黄春丽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重度颅脑损伤的麻醉处理

    目的:讨论重度颅脑损伤的麻醉。方法针对我院的病例进行分析讨论。结果全组病例麻醉效果良好,术中无兴奋、躁动,无血压剧烈波动,无严重心律失常,术毕患者各项反射恢复良好,全部带气管导管送至重症病房,待意识好转拔管,意识不好者不能长期带管行气管切开。围术期无死亡病例。结论麻醉过程中密切监护,严格掌握输液、输血及药物用量是抢救患者生命,保障安全的关键。

    作者:夏永春;张彦国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药师参与用药咨询服务的探索

    目的:介绍药师参与用药咨询服务的一些内容与切入点。方法收集药师参与用药咨询服务的内容与切入点。结果加强药师参与用药咨询服务,能够防止患者用错药。结论药师参与用药咨询服务应该从多方面开展工作,注意患者用药细节,关注用药正确性与依从性,才能够保证疗效。

    作者:李小兰;夏海滨;冯春雷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比较莫沙必利和安慰剂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

    目的:比较莫沙必利和安慰剂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1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120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莫沙必利,对照组采用安慰剂,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①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1.7%)(χ2=6.142,P<0.05);②两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治疗前的胃排空时间相比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治疗后的胃排空时间(60.22±3.41)min明显低于对照组的胃排空时间(97.20±4.63)min(χ2=1.615,P<0.05)。结论莫沙必利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要好于安慰剂,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胃功能。

    作者:李钱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精神科护理风险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精神科护理风险始终贯穿在护理操作各个环节过程中,虽然不能完全避免,但通过有效护理对策,护理风险事件是可以减少的,本文对有可能发生护理风险原因的分析和相应的护理对策的阐述: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加强业务培训,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认真覆行告之义务,熟悉患者病情,重视几个特殊时段的护理,加强护士的自身安全管理,从而真正确保了住院患者的人身安全和职工的自身安全,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作者:黄仕芳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脑膜瘤术后复发影像学特征的研究进展

    脑膜瘤是人类常见的颅内原发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20%。通常脑膜瘤生长较缓慢,病程长,且大部分脑膜瘤都可以通过手术全切肿瘤。然而,良性脑膜瘤全切术后仍有较高的复发率。随着影像学的发展,近年来发现脑膜瘤术后复发在影像学的表现上有一定的特点,因此在手术前即做出高复发脑膜瘤的诊断具有非常的意义。本文就脑膜瘤的影像学特征与术后复发关系的研究进展做简要介绍。

    作者:陈晓武;梁新强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PDCA循环在降低术后患者静脉留置针脱管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运用PDCA循环对临床采用无针密闭连接针头在降低术后患者静脉留置针脱管率的应用成效。方法以QC小组活动形式开展一轮PDCA循环,比较PDCA循环运用前(181例)患者使用普通静脉留置针和运用后(342例)患者使用无针密闭连接针头发生的脱管率。结果实施PDCA循环前患者使用普通静脉留置针的脱管率与实施PDCA循环后患者使用无针密闭连接针头的脱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PDCA循环对采用无针密闭连接针头置针有效降低术后患者输液的脱管率,避免了脱管的不良护理事件,保证了静脉输液安全管理,提高了护理服务的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邓少颜;肖秀英;程梅;李海鸥;曾晓红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早期抗抑郁治疗对脑卒中后康复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抗抑郁治疗对脑卒中后患者康复的影响,进一步指导早期抗抑郁治疗。方法选取我院内科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之间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抗抑郁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采用肢体运动功能(FMA)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对患者运动和生活自理情况进行评价,对治疗前后和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在HAMD、和ADL两方面的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之间对比有显著差异,观察组患者在两方面的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结论早期抗抑郁治疗对于提高脑卒中患者术后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需要进一步加强。

    作者:韩艳菊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小儿内科急性腹痛的临床诊断及处理分析

    目的:对小儿内科急性腹痛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进而使临床诊断概率以及临床疗效得到提高。方法选取从2011年3月到2013年3月收治的286位小儿内科急性腹痛患儿,对其临床疗效以及临床诊断进行分析,进而总结其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结果所有患儿都治疗有效,没有发生误诊以及漏诊的情况。结论引起小儿内科急性腹痛的原因有很多,应该对其疼痛的特征进行详细的分析,与相关检查相结合进行诊断,采取相应的治疗方式。

    作者:徐苹苹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穿支皮瓣与传统皮瓣移植术在手外伤中的护理干预

    目的:观察对比穿支皮瓣与传统皮瓣移植术在手外伤患者治疗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科自2008年2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85例应用传统皮瓣移植术和穿支皮瓣移植术两种手术方法进行手部外伤修复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两种手术的恢复时间和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应用穿支皮瓣移植术的45例患者中,44例皮瓣成活,1例未成活,成活率为98%;应用传统皮瓣移植术的40例患者中,有2例皮瓣未成活,成活率为95%。结论应用穿支皮瓣修复手部创面,有效克服了传统皮瓣移植术对供皮区损伤大,患者需行二次断蒂手术住院时间长的痛苦。供皮区皮损小,受皮区皮瓣美观,且利于活动,成活率高,手部功能正常,可使皮肤达到高效再造,值得推广。

    作者:李芳;胡新亚;皇甫红丽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150例输卵管堵塞腹腔镜术后提高受孕率与术后继续接受中药辅助治疗受孕率的临床分析比较

    目的:对输卵管堵塞腹腔镜术后患者在提高受孕率与术后继续接受中药辅助治疗受孕率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比较。方法对医院与2009年11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150例输卵管堵塞患者随机分成手术组和中药组各75例,其中手术组在提高受孕率上仅仅采取腹腔镜手术,中药组在手术的基础上配合中药口服自拟妇炎颗粒冲剂,康妇炎栓直肠,通管方辅助治疗。结果在手术后的3个月,中药组的输卵管堵塞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单纯采用腹腔镜手术组的患者,而治疗后的1年后,患者受孕率的提高程度更加的明显。结论在对两组输卵管堵塞患者术后实施提高受孕率的临床分析中发现,术后继续接受重要辅助治疗的患者更有利于患者输卵管的复通,在受孕率的提高率上比较高。

    作者:谭枚秀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某三甲医院病房护士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调查分析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基本情况问卷、护士工作压力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00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临床护士工作压力源主要为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SCL-90自评量表心理健康因子得分高于常模,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心理健康水平显著相关。结论护士工作压力源影响其心理健康,应为其进行相应干预。

    作者:吴秀平 刊期: 2013年第36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