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恒
癌症的发生、发展是综合因素的结果,放射治疗是治疗癌症的重要手段之一,癌症放疗患者在抗癌阶段因放疗毒副作用引起的患者心理障碍,是不良反应加重,进而影响治疗效果,降低生存质量的,加速癌症发展的重要原因.针对癌症患者的心理障碍,我们有必要帮助患者改变态度,调整心态,使其更好地配合治疗.
作者:杨红杰;张宏毅;郭海燕 刊期: 2012年第03期
随着计算机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实验室质量管理也走向了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的轨道,实行实验室质量控制,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实验数据的社会公正性,是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标志之一.
作者:隋红军;梁允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制备川芎嗪微乳凝胶,并考察微乳凝胶的体外释放度.方法 采用Frans 扩散池法对川芎嗪微乳凝胶进行体外释放实验研究.结果 微乳凝胶在前6 小时内释放较快,后18 h 缓慢释放,体外释放度经一级、零级和Higuchi 方程 3 种常用的数学模型拟合,结果川芎嗪微乳凝胶的体外释药符合一级释放模型.结论 川芎嗪微乳凝胶体外释放性能良好,有一定的缓释作用.
作者:黄桂红;杨柳青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PBL 教学法在眼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0 年在眼科实习的60 名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教学法,观察组采用PBL 教学法,比较两组护生在本科实习结束时理论考试、操作考试成绩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的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试成绩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 与常规教学法相比,PBL 教学法更能提高带教质量,有助于培养护生的职业综合能力.
作者:徐勤芝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喘息性支气管炎是呼吸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好发于3 岁以下婴幼儿,临床表现多为低热、喘憋、干咳、呼吸困难等特征.病情常迁延难于痊愈且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婴幼儿身心健康,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负担,婴幼儿喘息的防治仍是一个难题,对近几年来喘息性支气管炎治疗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旨在提高该疾病防治水平.
作者:姚海棠 刊期: 2012年第03期
股骨转子间骨折多见于老年人,因其伴有骨质疏松等原因骨折亦多为粉碎性不稳定性骨折,且加上老年人常有不同程度的全身性疾病,因此早期下床活动临床医师已达成共识.手术内固定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多有一定的弊端,人工关节置换术被越来越多的医生采用,很多外科医生采用骨水泥关节置换技术治疗高龄老年人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取得了满意疗效[1],其手术失误也在所难免,对其这方面的原因分析报道较少.
作者:张同华;肖尚领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和意义.方法 将80 例UA 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阁各40 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硝酸脂类、钙离子拮抗剂等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实验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疗效好、见效快,不良反应少等诸多优点,是目前不稳定型心绞痛一种较佳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卢岳华;李静 刊期: 2012年第03期
青霉素是治疗梅毒的佳治疗药物,目前国内外很少有关于梅毒对青霉素耐药的报道.我科发生1 例早期梅毒经青霉素治疗失败,其发生的原因可能与不规则使用抗生素,进而导致梅毒螺旋体抗药性增强.
作者:冯志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CT 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射频消融治疗晚期肺癌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2 例射频消融治疗的晚期肺癌患者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同时做好术中和术后反应的观察和处理.结果 22 例晚期肺癌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治疗后咳嗽、胸痛、胸闷等症状明显好转.结论 重视术前指导和心理护理、术中监护和配合、术后并发症护理,均是提高射频消融治疗效果的关键.
作者:徐建秀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医院人口密集流动性大,且大多是老、弱、病、残、孕,行动不便的人群,且存在大量易燃易爆物品.对于这样一个特殊的公共场所,如果一旦发生火灾将会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后果将不堪设想,为了更好适应现代化医院管理的需要,针对医院常见的危险因素,我院通过对加强消防宣传及培训、进行重点监控,加强易燃易爆物的管理、配备消防设施及各种标志、定期对员工进行应急疏散演练,提高自防自救能力、进行每日防火巡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加强电气线路的管理来预防医院火灾的发生.
作者:李韬 刊期: 2012年第03期
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我们使用自行设计的胫骨结节骨牵引防滑脱装置治疗下肢骨折、脱位26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本组男16例,女10例,年龄28~68岁.髋关节中心性脱位2例,髋关节前脱位5例,髋关节后脱位1例,股骨粗隆骨折19例.
作者:魏海林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手术治疗适应证、手术时机及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35 例经病理证实的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方法.结果 35 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而治愈,随诊一年无复发.其中26 例行病变乳腺区段切除,5 例先行脓肿切开引流术,待病灶局限后行病变腺叶切除.4 例行窦道及周围腺叶切除.35 例患者中有29 例同时行乳头成形术.结论手术是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彻底有效的方法.选择正确的手术方法和手术时机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鲍丽萍;赵永华;姜海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抗病毒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自2005 年2 月至2011 年3 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89 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1 例采用单独给予拉米夫定100mg/d 治疗,观察组48 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阿德福韦酯10mg/d,治疗24 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AST、ALT、TBiL、ALB)、HBV DNA 及HBeAg 阴转率、HBeAg/HBeAb 血清转换率和病毒变异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比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 < 0.01);观察组患者HBVDNA 及HBeAg 阴转率、HBeAg/HBeAb 血清转换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两组患者的病毒变异率无显著性差异(P > 0.05).结论 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可有效延缓或阻止肝硬化的进一步发展、改善肝功能,并能稳定或改善失代偿期肝硬化;病毒变异率低,且无严重的不良反应,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黄桂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干预措施对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2010 年7 至9 月(非干预组)和2011 年7至9 月(干预组)Ⅰ类切口病例各110 份,调查分析干预前后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结果 干预后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合理性评价的多项指标有了明显改变,规范了药品选择,缩短了疗程,给药时机、联合用药等也趋于合理,有效降低了抗菌药物费用.结论 综合干预措施的实施能明显提高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
作者:袁秀萍;李红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6 例精神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3 例,治疗组给予帕利哌酮,起始剂量为6 mg/d,并根据病情2 周内调整药量;对照组给予奥氮平,起始剂量为5~10 mg/d,并根据病情2 周内调整剂量,均为口服治疗,1 次/d,给药8 周,观察和记录治疗效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组痊愈4 例,显效37 例,好转14 例,无效8 例,总有效率为87.3%;对照组组痊愈2 例,显效36 例,好转15 例,无效10 例,总有效率为84.1%;两组总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帕利哌酮缓释片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耐受性好,不良反应轻,可有效的改善患者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东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研究颅脑外伤患者围术期血清CRP、NSE、NO 及IL-6 水平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取2009 年1 月至2011 年6 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45 例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手术前及手术后1d、3d 及7d 的血清CRP、NSE、NO 及IL-6 水平进行检测及比较.结果 45 例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1d、3d 及7d 的血清CRP、NSE 及IL-6 水平均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NO 呈现上升趋势,术后与术前比较,P 均< 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颅脑外伤患者手术后血清CRP、NSE、NO 及IL-6 水平呈现下降的趋势,可以反映疾病的发展转归.
作者:陈艳龙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放射治疗在非霍奇金淋巴瘤综合治疗中的疗效及地位.方法 对35 例非霍奇金淋巴瘤行CHOP 方案为主化疗后累及野放疗,统计及有效率及2 年生存率并观察其副作用.结果 化疗后再行放疗有效率为 CR:91 %(32/35),PR:9%(3/35),有效率100%.2 年生存率88.6%(31/35).结论 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主要治疗为放化疗,Ⅰ~Ⅱ期非霍奇金淋巴瘤多数采用化疗后行累及野放疗,Ⅲ~Ⅳ期淋巴瘤在化疗的基础上,对于未达CR 的,或肿瘤侵犯重要脏器或影响生活的,可考虑行姑息性放疗,放疗剂量30~50Gy 即可(患者体质及原肿块、残留肿块大小,肿瘤消退情况,剂量不同),患者对放疗耐受性较好.
作者:陈永盛;刘颂莲;胡建兵;翁洁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45 度高速涡轮手机拔除下颌第三磨牙阻生齿的效果.方法 本文选取了198 例下颌中低位阻生智齿患者,患者均无拔牙禁忌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传统的锤凿劈开法和45 度角高速涡轮钻拔除法,观察拔牙时间的长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锤凿劈开法相比,45 度角高速涡轮钻拔除法拔牙时间较短(u=5.04,P < 0.05),疼痛程度较轻(u=4.79,P < 0.05),张口受限程度较轻(u=3.35,P < 0.05),干槽症的出现机会相同(校正χ2u=0.28,P > 0.05).结论 应用高速涡轮牙钻加骨凿法拔除下颌阻生智齿,手术创伤小、时间短、施力准确、易于保护,可降低术中、术后并发症.
作者:胥晓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分析了本科住院患者外出的各种原因而采取针对性护理对策,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通过问卷调查,对本科2009 年4 月至2010年4 月有外出史的240 位患者住院患者外出的原因和问卷调查,根据患者外出原因,因人而异采取相应护理措施,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也同时维护了医务工作者的合法权益.
作者:韩美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C 反应蛋白(CRP)和血小板(PLT)的动态变化在甲型H1N1 流感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 年10 月至2010 年1 月收治的40 例符合甲型H1N1 流感诊断标准的患者,比较第1、2、3、4 天的CRP 和PLT 变化,分析CRP 和PLT 与病情预后的关系.结果 好转组及恶化组第1 天CRP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第2、3、4 天恶化组患者CRP 明显高于好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好转组PLT 均在正常范围,恶化组PLT 呈持续下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RP 和PLT 的动态变化对判断甲型H1N1 流感患者病情预后有重要帮助,CRP 水平升高越明显,PLT 水平呈持续下降趋势,提示患者病情越重.
作者:董丽宏;肖李乐云;朱晓琳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