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喘息型支气管炎治疗研究进展

姚海棠

关键词:喘息型, 支气管炎, 治疗, 研究进展
摘要:喘息性支气管炎是呼吸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好发于3 岁以下婴幼儿,临床表现多为低热、喘憋、干咳、呼吸困难等特征.病情常迁延难于痊愈且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婴幼儿身心健康,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负担,婴幼儿喘息的防治仍是一个难题,对近几年来喘息性支气管炎治疗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旨在提高该疾病防治水平.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肝纤维化发生机制研究进展

    肝纤维化的发生机制已从病理组织学的研究,发展到了细胞学的研究、细胞因子及其分子水平的研究.在致肝损伤各种因素的作用下,纤维化的形成和发生是一个多因素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结果.尽管机制极为复杂,但已有几个方面的研究较为明确.文章从细胞学基础、细胞因子、MMPs 及TIMPs 三个方面对肝纤维化形成作用的新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卢丽莎;罗纯;陈泽雄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抗病毒治疗探讨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抗病毒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自2005 年2 月至2011 年3 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89 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1 例采用单独给予拉米夫定100mg/d 治疗,观察组48 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阿德福韦酯10mg/d,治疗24 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AST、ALT、TBiL、ALB)、HBV DNA 及HBeAg 阴转率、HBeAg/HBeAb 血清转换率和病毒变异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比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 < 0.01);观察组患者HBVDNA 及HBeAg 阴转率、HBeAg/HBeAb 血清转换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两组患者的病毒变异率无显著性差异(P > 0.05).结论 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可有效延缓或阻止肝硬化的进一步发展、改善肝功能,并能稳定或改善失代偿期肝硬化;病毒变异率低,且无严重的不良反应,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黄桂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应用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提高卫生检测工作质量

    随着计算机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实验室质量管理也走向了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的轨道,实行实验室质量控制,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实验数据的社会公正性,是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标志之一.

    作者:隋红军;梁允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纳米制剂在抗肝癌药物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纳米制剂在抗肝癌药物中的应用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自2008 年3 月至2010 年5 月诊治的肝癌患者50 例,对其进行不同的治疗手段来治疗肝癌,其中男性有30 例,女性20 例,年龄45 岁~78 岁之间,平均年龄56.4 岁,根据不同的患者的需求,采用不同的治疗手段,其中选取的患者有25 人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手段是化疗,另外25 人则采取新的纳米制剂抗肝癌.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各组的治疗,并且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1 个月,6 个月,12 个月,2 年以上,对患者的各种情况进行评估,以便得到较为直观的对比.结果 化疗治疗组1 个月存活患者有23 例,占92%,6 个月存活患者18 例,占72%,12 个月存活患者10 例,占40%,2 年以上存活患者5 例,占20%,而纳米治疗组的1 个月存活患者有24 例,占96%,6 个月存活患者21 例,占84%,12 个月存活患者17 例,占68%,2 年以上存活患者11 例,占44%.结论 纳米制剂在抗肝癌中针对性高,治疗效果好,值得临床上的推广.

    作者:陈建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急性曼陀罗中毒抢救1例

    讨论曼陀罗中毒患者的急救护理.重点介绍彻底清除胃内毒物的护理,血液灌流的方法及护理,心律失常的监护及心理护理等.

    作者:王红娟;陈正雯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某省农村肝病患者临床用药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我省农村肝病患者临床治疗及辅助用药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探索临床用药趋势与新农合政策的内在联系.方法 采取调查表的形式调查400 例该类患者病历资料,计算用药频度(DDDs)、药物利用指数(DUI)、日均费用(DDC),结合我省新农合基本用药目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注射用丹参、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分别位居用药频度前3 位;绝大多数药品的DUI ≤ 1.0;大多数药品的DDC 低于50 元;用药频度前10 位中有6 个新农合目录内品种,全部21 种药物中有10 个新农合目录内品种.结论 我院在新农合肝病患者治疗中临床用药基本合理.我省的新农合基本药品目录内肝病专科用药品种单一,缺乏危重患者治疗药物.

    作者:朱国琴;李晖;舒展;刘发香;万勇;李春;余海滨;吴勋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神经内科患者外出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分析了本科住院患者外出的各种原因而采取针对性护理对策,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通过问卷调查,对本科2009 年4 月至2010年4 月有外出史的240 位患者住院患者外出的原因和问卷调查,根据患者外出原因,因人而异采取相应护理措施,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也同时维护了医务工作者的合法权益.

    作者:韩美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射频消融治疗晚期肺癌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CT 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射频消融治疗晚期肺癌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2 例射频消融治疗的晚期肺癌患者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同时做好术中和术后反应的观察和处理.结果 22 例晚期肺癌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治疗后咳嗽、胸痛、胸闷等症状明显好转.结论 重视术前指导和心理护理、术中监护和配合、术后并发症护理,均是提高射频消融治疗效果的关键.

    作者:徐建秀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骨科健康教育的时机及方法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逐步向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服务模式,已成为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骨科又是疾病治疗残疾率高的科室,为了配合医师的治疗,使伤残率降低,我院骨科通过人院、住院、出院三个阶段,术前、术后两个方面,为患者进行了有效的护理健康教育,缩短了疗程,提高了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冯伟;马致远;王晓南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浅谈医院火灾的预防

    医院人口密集流动性大,且大多是老、弱、病、残、孕,行动不便的人群,且存在大量易燃易爆物品.对于这样一个特殊的公共场所,如果一旦发生火灾将会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后果将不堪设想,为了更好适应现代化医院管理的需要,针对医院常见的危险因素,我院通过对加强消防宣传及培训、进行重点监控,加强易燃易爆物的管理、配备消防设施及各种标志、定期对员工进行应急疏散演练,提高自防自救能力、进行每日防火巡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加强电气线路的管理来预防医院火灾的发生.

    作者:李韬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放疗患者心理干预的作用

    癌症的发生、发展是综合因素的结果,放射治疗是治疗癌症的重要手段之一,癌症放疗患者在抗癌阶段因放疗毒副作用引起的患者心理障碍,是不良反应加重,进而影响治疗效果,降低生存质量的,加速癌症发展的重要原因.针对癌症患者的心理障碍,我们有必要帮助患者改变态度,调整心态,使其更好地配合治疗.

    作者:杨红杰;张宏毅;郭海燕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食品安全监督过程中卫生标准的正确应用

    直接关系到人类健康的是食品安全,所以强化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是保证和提高我国食品安全与卫生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国家食品卫生标准是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中特有的,是判断食品是否符合卫生要求,是卫生标准技术性的规范,它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和科学性,也是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强化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保证人类健康有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促进效果.

    作者:任雪迎;刘小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高龄高血压患者的安全用药探讨

    高血压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是全世界医学界一直在攻克的难题.目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品种十分繁多,效果也比较理想,但当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药物引起的副作用又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所以在控制高血压病情的同时,如何更好的减少高血压药物对患者尤其是高龄患者的伤害就变得尤为重要了.本篇文章主要对高血压药物对高龄患者的用药安全加以探讨,为人们提供一些在高血压药物的用药指导,同时也提醒在应用高血压药物为高龄患者进行服务时应更加注意在用药安全性方面的考虑.

    作者:吴颖颖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肾盂癌的影像学诊断价值与临床研究

    目的 提高对肾盂癌的诊断水平.方法 对我院2006 年1 月至2010 年12 月收治的34 例肾盂癌患者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34 例行B 超检查,8 例显示肾盂占位;30 例行IVU 检查,22 例显示肾盂肾盏占位;18 例行逆行肾盂造影检查,全部明确诊断;2 例行肾穿刺造影,诊为肾盂肿瘤;22 例行CT 检查,18 例明确诊断;6 例行MRU 检查,均明确肾盂病变.结论 B 超检查是诊断肾盂癌首选的筛选检查方法,IVU 应作为常规检查方法,IVU 结合逆行肾盂造影,肾穿刺造影诊断率高.CT 及MRU 检查,不仅有较高的诊断率,而且能进行分期,对决定治疗方案有决定性意义.

    作者:曹强;荣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并发症的临床分析及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并发症的种类及原因,并总结出相应的处理办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 年6 月至2011 年6 月间我院收治的154 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对患者产生的并发症种类、原因以及相应的处理办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对154 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分析得出高热98 例,ARDS43 例,病死率35%;消化道出血38 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7,病死率60%;外伤性癫痫34 例;尿崩症18 例.结论 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会产生高热、ARDS、消化道出血等一系列并发症,应及时做好原因分析,进行相应的治疗以减少患者病痛.

    作者:邵强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物理诊断学体格检查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目的 探索物理诊断学体格检查的新型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方法 选取本校同一年级临床专业的学生120 名,随机分为两组,配备相同数量,教学经验与水平相当的教师各四名.实验组60 名,采取小组教学的形式,教学内容包括教师近距离示范、学生查体操作和PBL 形式讨论;对照组60 名,采取课堂教师讲授理论并统一示范操作的方法.一个月后进行理论测试和操作检测.结果 实验组的学生理论成绩与操作本领均高于对照组学生.结论 教学实践中融入师生互动及PBL 讨论可以有效提高物理诊断学的教学质量.

    作者:徐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健康信念模式对糖尿病患者依从行为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康信念模式对提高糖尿病患者依从行为的影响,为开展适合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0 年10月至2011 年3 月在本院内分泌专科住院的2 型糖尿病患者60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健康信念模式设计健康教育项目和实施健康教育,采用糖尿病患者依从行为量表和血糖评价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依从行为和治疗效果.结果 出院后6 个月患者的依从行为均较入院时明显提高(P < 0.01),血糖明显低于干预前(P < 0.01).结论 应用健康信念模式实施健康教育能提高糖尿病患者的依从行为,有效的控制血糖,延缓病情的发展,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陈玉琼;张晓晖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修补术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讨论腹腔镜在胃十二指肠修补中的效果,调查其并发症情况,为临床术式的选择提供指导.方法 选择2002 年12 月至2009年12 月我院收治的胃十二指肠穿孔的12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进行腹腔镜的治疗,对照组进行开腹修补.观察两种方法手术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和术后使用镇痛剂情况.结果 实验组换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 0.05),其并发症情况和术后使用镇痛剂情况均少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腹腔镜运用在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修补中具有损伤小,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术后使用镇痛药物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周利人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窄带成像结合放大内镜对胃平坦型病变诊断的价值

    目的 探讨窄带成像结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平坦型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常规内镜检查的患者中发现有胃黏膜平坦型病变者入组,共120 例,入组患者首先完成常规内镜检查,根据普通白光内镜下病变特点分析病变性质并完成内镜诊断,然后用窄带成像结合放大内镜对病变周围胃小凹及微血管形态进行观察后做出诊断,并根据黏膜像取病理组织检查,将普通白光内镜下诊断及窄带成像放大内镜下诊断分别与病例诊断结果相比较,观察符合率.结果 120 例平坦型病变病理证实慢性炎症68 例,炎症伴肠上皮化生24 例,炎症伴不典型增生18 例,早期胃癌10 例,普通内镜下诊断总病理符合率为69.2%,窄带成像放大内镜下诊断总病理符合率92.5%,两种情况下总病理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尤其在诊断早期胃癌、炎症伴不典型增生、炎症伴肠上皮化生,窄带成像放大内镜明显优于普通白光内镜.结论 窄带成像结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平坦型病变的诊断和组织病理学上较普通白光内镜有更好的一致性,且能有效提高胃平坦型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现率.

    作者:龙靖华;陈耀华;梁浓亮;智发朝;梁健;张国安;周光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氟比洛酚酯超前镇痛用于周围型肺癌微波消融术后镇痛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氟比洛酚酯超前镇痛对周围型肺癌微波消融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周围型肺癌微波消融术患者72 例,随机均分为氟比洛酚酯超前镇痛组(A 组)、氟比洛酚酯术后镇痛组(B 组).A 组于微波消融术前静注氟比洛酚酯 50mg;B 组于手术结束时静注氟比洛酚酯50mg.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术后 0、1、4、8 和12h 的疼痛程度及术后24h 总体镇痛评价.记录患者追加镇痛药和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术后 VAS 各时点B 组均高于A 组;术后24 h 总体VAS B 组高于A(P < 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氟比洛酚酯超前镇痛应用于周围型肺癌微波消融术后镇痛,效果确切、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小.

    作者:杨霞;叶欣;郑爱民;黄广慧;舒晓莉;韩明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