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桂红;杨柳青
讨论曼陀罗中毒患者的急救护理.重点介绍彻底清除胃内毒物的护理,血液灌流的方法及护理,心律失常的监护及心理护理等.
作者:王红娟;陈正雯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和意义.方法 将80 例UA 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阁各40 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硝酸脂类、钙离子拮抗剂等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实验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疗效好、见效快,不良反应少等诸多优点,是目前不稳定型心绞痛一种较佳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卢岳华;李静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对难治性癫痫患者的术后恢复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方法 选择2007 年1 月至2009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32 例难治性癫痫患者在接受护理干预前后,在癫痫病的基本知识、用药方法、影响癫痫的发作因素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的掌握程度进行前后自身对照.结果 比较得到患者的以上四个评价标准在接受护理后的掌握程度均明显高于之前,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对难治性癫痫病患者的恢复过程中起到显著的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谭丽华;翟云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我省农村肝病患者临床治疗及辅助用药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探索临床用药趋势与新农合政策的内在联系.方法 采取调查表的形式调查400 例该类患者病历资料,计算用药频度(DDDs)、药物利用指数(DUI)、日均费用(DDC),结合我省新农合基本用药目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注射用丹参、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分别位居用药频度前3 位;绝大多数药品的DUI ≤ 1.0;大多数药品的DDC 低于50 元;用药频度前10 位中有6 个新农合目录内品种,全部21 种药物中有10 个新农合目录内品种.结论 我院在新农合肝病患者治疗中临床用药基本合理.我省的新农合基本药品目录内肝病专科用药品种单一,缺乏危重患者治疗药物.
作者:朱国琴;李晖;舒展;刘发香;万勇;李春;余海滨;吴勋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27 例鼻内镜下治疗鼻中隔偏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本组127 例患者,治愈98 例(77.17%),好转29(22.83%),总有效率100%,患者鼻塞、鼻出血、头痛等均明显减轻.结论 鼻内镜下治疗鼻中隔偏曲视野清楚、操作精细、安全性高、创伤小,是目前治疗鼻中隔偏曲的首选方法.
作者:张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考察在0℃、25℃、35℃下,24h 内,头孢三嗪与三种输液配伍稳定性及PVC 软包装塑料袋对头孢三嗪稳定性影响.方法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40nm±1)处测定其吸收度.结果 头孢三嗪在生理氯化钠溶液中(Ph6.70 ),在不同温度下,24h 内含量都在99%以上,在葡萄糖溶液中( Ph3.72,35℃)6h 含量为89.36%;其在盛有生理氯化钠的软包装塑料袋中24h 含量为98.92%.结论 温度、时间及Ph 值对头孢三嗪在输液中稳定性有影响,头孢三嗪在氯化钠注射液中比在葡萄糖注射液中稳定性好;头孢三嗪在PVC 输液袋中,在24h 内是稳定的.
作者:张爱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化疗是肿瘤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由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患者常承受渗漏性损伤及静脉炎的痛苦,而血管的破坏,往往会影响患者下一个周期的治疗.因此,建立一条好的静脉通道,不仅可以减少患者因反复穿刺而带来的痛苦,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的破坏和局部组织的刺激,保证化疗过程顺利地完成.
作者:朱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干预措施对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2010 年7 至9 月(非干预组)和2011 年7至9 月(干预组)Ⅰ类切口病例各110 份,调查分析干预前后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结果 干预后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合理性评价的多项指标有了明显改变,规范了药品选择,缩短了疗程,给药时机、联合用药等也趋于合理,有效降低了抗菌药物费用.结论 综合干预措施的实施能明显提高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
作者:袁秀萍;李红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制备川芎嗪微乳凝胶,并考察微乳凝胶的体外释放度.方法 采用Frans 扩散池法对川芎嗪微乳凝胶进行体外释放实验研究.结果 微乳凝胶在前6 小时内释放较快,后18 h 缓慢释放,体外释放度经一级、零级和Higuchi 方程 3 种常用的数学模型拟合,结果川芎嗪微乳凝胶的体外释药符合一级释放模型.结论 川芎嗪微乳凝胶体外释放性能良好,有一定的缓释作用.
作者:黄桂红;杨柳青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慢性腹泻的疗效及护理要点.方法 将120 例慢性腹泻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 例.所有患儿均常规腹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思密达保留灌肠.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8.3%,对照组为71.7%,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 < 0.01).结论 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慢性腹泻疗效显著,护士操作手法及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是保证保留灌肠成功的关键,也是提高疗效的保证.
作者:孙淑杰;黄莉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2011年4月17日我院ICU科收治5例急性药酒中毒患者,经询问病史药酒系川乌草乌配制,也就是医学上说的乌头碱,经综合治疗全部好转转出到普通病房,均痊愈出院,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5例患者均为男性,一同进食,一起饮用药酒约2两/人;年龄42~71岁,平均57.2岁,均为口服中毒.
作者:段莉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肝纤维化的发生机制已从病理组织学的研究,发展到了细胞学的研究、细胞因子及其分子水平的研究.在致肝损伤各种因素的作用下,纤维化的形成和发生是一个多因素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结果.尽管机制极为复杂,但已有几个方面的研究较为明确.文章从细胞学基础、细胞因子、MMPs 及TIMPs 三个方面对肝纤维化形成作用的新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卢丽莎;罗纯;陈泽雄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CHD 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8 例,在原有治疗不变的情况下,加用曲美他嗪联合辛伐他汀治疗16 周,于治疗前后各行一次平板运动试验,比较用药前后下述指标的变化:①每周稳定型心绞痛发作的次数;②每周含服硝酸甘油的用量;③心率及血压;④诱发心绞痛发作所需的运动时间;⑤ST 段下移0.1mV 所需的运动时间.结果 患者每周稳定型心绞痛发作的次数及含服硝酸甘油的用量均明显下降(P < 0.05);心率及血压轻度变化(P > 0.05);显著延长诱发心绞痛发作所需的运动时间及ST 段下移0.1mV 所需的运动时间(P < 0.05).治疗期间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曲美他嗪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好,用药安全.
作者:甘孟希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医院人口密集流动性大,且大多是老、弱、病、残、孕,行动不便的人群,且存在大量易燃易爆物品.对于这样一个特殊的公共场所,如果一旦发生火灾将会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后果将不堪设想,为了更好适应现代化医院管理的需要,针对医院常见的危险因素,我院通过对加强消防宣传及培训、进行重点监控,加强易燃易爆物的管理、配备消防设施及各种标志、定期对员工进行应急疏散演练,提高自防自救能力、进行每日防火巡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加强电气线路的管理来预防医院火灾的发生.
作者:李韬 刊期: 2012年第03期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是老年男性的常见多发病,近年来发病率增高,新的治疗方法不断出现.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之间联合使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TUV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治疗BPH患者126例,疗效满意,先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魏大海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多种病因所致脑底部或脑及脊髓表面血管破裂的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当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可致①颅内血量增加脑疝形成致死;②阻塞性脑积水智力低下及致死;③化学性脑膜炎;④下丘脑功能系统紊乱引起高血糖、发热等;⑤交通性脑积水;⑥正压脑积水.等诸多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健康.特别是基层医院由于设置不足( 如CT 及MRI) 及经验不足,极易导致误诊,引起法律纠纷,造成患者残废或终身残疾,本院就2001 年至2006 年对20 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诊治的经验作一综述并进行推广.
作者:杨淑娟;阮晓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讨论腹腔镜在胃十二指肠修补中的效果,调查其并发症情况,为临床术式的选择提供指导.方法 选择2002 年12 月至2009年12 月我院收治的胃十二指肠穿孔的12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进行腹腔镜的治疗,对照组进行开腹修补.观察两种方法手术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和术后使用镇痛剂情况.结果 实验组换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 0.05),其并发症情况和术后使用镇痛剂情况均少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腹腔镜运用在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修补中具有损伤小,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术后使用镇痛药物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周利人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健康信念模式对提高糖尿病患者依从行为的影响,为开展适合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0 年10月至2011 年3 月在本院内分泌专科住院的2 型糖尿病患者60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健康信念模式设计健康教育项目和实施健康教育,采用糖尿病患者依从行为量表和血糖评价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依从行为和治疗效果.结果 出院后6 个月患者的依从行为均较入院时明显提高(P < 0.01),血糖明显低于干预前(P < 0.01).结论 应用健康信念模式实施健康教育能提高糖尿病患者的依从行为,有效的控制血糖,延缓病情的发展,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陈玉琼;张晓晖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结核分枝杆菌蛋白芯片检测对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南京大澳生物技术公司的生物芯片识别系统及其配套试剂检测临床已确诊的531 例各种结核病患者的血清标本.结果在检测的531 例标本中,全阴性占50.85%,3 种抗体均为阳性的占6.59%,LAM 抗体和38KDa 抗体同时阳性的占26.55%,LAM 抗体和16KDa 抗体同时阳性的占1.32%,16KDa 抗体和38KDa 抗体同时阳性的占0.19%,LAM 抗体单项阳性的占8.29%,16KDa 抗体单项阳性的占4.71%,38KDa 抗体单项阳性的占1.50%.结论蛋白芯片技术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等特点,是结核病辅助诊断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李影;张东浩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氟比洛酚酯超前镇痛对周围型肺癌微波消融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周围型肺癌微波消融术患者72 例,随机均分为氟比洛酚酯超前镇痛组(A 组)、氟比洛酚酯术后镇痛组(B 组).A 组于微波消融术前静注氟比洛酚酯 50mg;B 组于手术结束时静注氟比洛酚酯50mg.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术后 0、1、4、8 和12h 的疼痛程度及术后24h 总体镇痛评价.记录患者追加镇痛药和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术后 VAS 各时点B 组均高于A 组;术后24 h 总体VAS B 组高于A(P < 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氟比洛酚酯超前镇痛应用于周围型肺癌微波消融术后镇痛,效果确切、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小.
作者:杨霞;叶欣;郑爱民;黄广慧;舒晓莉;韩明勇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