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刘桂花;崔高亮;朱瑞雪

关键词:空气波压力治疗仪, 脑卒中, 肩手综合征
摘要:目的 观察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93 例脑卒中后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行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还加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治疗1个月后评定疗效.结果 经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后患者上肢运动功能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视觉模拟评分有了明显降低.结论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西医联合中医辨证治疗对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西药联合中医辨证疗法对偏头痛患者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100 例,并平均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止痛药西比灵胶囊加乙酰氨基酚合用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结果 实验组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有效率为72.0%,实验组疗效评价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对偏头痛患者采用西医联合中医辨证治疗可以明显的增强患者疗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是治疗偏头痛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炳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高龄高血压患者的安全用药探讨

    高血压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是全世界医学界一直在攻克的难题.目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品种十分繁多,效果也比较理想,但当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药物引起的副作用又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所以在控制高血压病情的同时,如何更好的减少高血压药物对患者尤其是高龄患者的伤害就变得尤为重要了.本篇文章主要对高血压药物对高龄患者的用药安全加以探讨,为人们提供一些在高血压药物的用药指导,同时也提醒在应用高血压药物为高龄患者进行服务时应更加注意在用药安全性方面的考虑.

    作者:吴颖颖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应用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提高卫生检测工作质量

    随着计算机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实验室质量管理也走向了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的轨道,实行实验室质量控制,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实验数据的社会公正性,是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标志之一.

    作者:隋红军;梁允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药物熵值大小对药效的影响

    一种物质熵值大小,代表生命体对该物质化学行为的控制能力,任何一种药物进入生命体后,都要经历熵值由大到小的转换过程,药物熵值越大,越不易吸收,毒性也越大.研究和探索降低药物熵值的有效方法,不仅可以减少毒副作用,而且可以大限度提高药物的临床疗效.

    作者:堐榜琴;张建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35例非霍奇金淋巴瘤综合治疗中放疗应用的探讨

    目的 探讨放射治疗在非霍奇金淋巴瘤综合治疗中的疗效及地位.方法 对35 例非霍奇金淋巴瘤行CHOP 方案为主化疗后累及野放疗,统计及有效率及2 年生存率并观察其副作用.结果 化疗后再行放疗有效率为 CR:91 %(32/35),PR:9%(3/35),有效率100%.2 年生存率88.6%(31/35).结论 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主要治疗为放化疗,Ⅰ~Ⅱ期非霍奇金淋巴瘤多数采用化疗后行累及野放疗,Ⅲ~Ⅳ期淋巴瘤在化疗的基础上,对于未达CR 的,或肿瘤侵犯重要脏器或影响生活的,可考虑行姑息性放疗,放疗剂量30~50Gy 即可(患者体质及原肿块、残留肿块大小,肿瘤消退情况,剂量不同),患者对放疗耐受性较好.

    作者:陈永盛;刘颂莲;胡建兵;翁洁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小儿泄泻的中医辨证治疗

    泄泻是消化功能紊乱的一种表现.泄泻病变脏腑主要在脾、胃和大小肠.其致病原因,有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所伤及脏腑虚弱等,脾虚、湿盛是导致本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两者互相影,互为因果.由于小儿为稚阳之体,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脾胃薄弱,加之小儿寒暖不知自调,乳食不知自节,无论外感六淫,或内伤乳食,均可引起脾胃功能失调,使之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运化,巧致合污而上,发为泄泻.

    作者:韩晓慧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浅谈医院用药差错与防范

    目的 了解医师、药师、护士、患者出现用药差错的情况,进一步规范医院管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分析用药差错发生的原因,提出用药差错的防范措施.结果用药差错不仅严重影响医疗机构的荣誉,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而且会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结论 完善控制用药差错的管理办法,提高医院整体用药水平,杜绝用药差错,提高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赵志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氟比洛酚酯超前镇痛用于周围型肺癌微波消融术后镇痛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氟比洛酚酯超前镇痛对周围型肺癌微波消融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周围型肺癌微波消融术患者72 例,随机均分为氟比洛酚酯超前镇痛组(A 组)、氟比洛酚酯术后镇痛组(B 组).A 组于微波消融术前静注氟比洛酚酯 50mg;B 组于手术结束时静注氟比洛酚酯50mg.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术后 0、1、4、8 和12h 的疼痛程度及术后24h 总体镇痛评价.记录患者追加镇痛药和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术后 VAS 各时点B 组均高于A 组;术后24 h 总体VAS B 组高于A(P < 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氟比洛酚酯超前镇痛应用于周围型肺癌微波消融术后镇痛,效果确切、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小.

    作者:杨霞;叶欣;郑爱民;黄广慧;舒晓莉;韩明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制备SD大鼠云南白药含药血清的实验条件筛选

    目的 探讨大鼠云南白药含药血清制备的实验条件,提高血清分离的成功率.方法 采用SD 大鼠200 只,连续4d 进行云南白药溶液灌胃给药,第4 天给药后1h 腹主动脉采血.拟设37℃水浴15min 后常温下3000 r/min 离心15min 为参考条件.实验条件设为:水浴时间:静置5 min;37℃水浴5 min;37℃水浴15min;37℃水浴30min.离心转速:1000 r/min;3000r/min;5000r/min.离心时间:5min;15min;30min.离心温度:常温;低温(4℃).进行血清分离实验.结果 水浴时间15min 组成功率100%,其余各组均未达到50%;离心转速3000r 组分离血清效果好;离心时间15min 组血清全部成功分离,其余成功率均未达到50%;离心温度对结果没有明显影响.结论 分离血清37℃水浴15min 后常温下3000 r/min 离心15min 的条件是较为合适的,其余实验条件搭配均在一些方面存在瑕疵,应根据自己的实验设计和要求来选择和注意.

    作者:张莹;李玛琳;罗敏;周轶平;张昕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基层医院对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治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多种病因所致脑底部或脑及脊髓表面血管破裂的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当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可致①颅内血量增加脑疝形成致死;②阻塞性脑积水智力低下及致死;③化学性脑膜炎;④下丘脑功能系统紊乱引起高血糖、发热等;⑤交通性脑积水;⑥正压脑积水.等诸多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健康.特别是基层医院由于设置不足( 如CT 及MRI) 及经验不足,极易导致误诊,引起法律纠纷,造成患者残废或终身残疾,本院就2001 年至2006 年对20 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诊治的经验作一综述并进行推广.

    作者:杨淑娟;阮晓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6 例精神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3 例,治疗组给予帕利哌酮,起始剂量为6 mg/d,并根据病情2 周内调整药量;对照组给予奥氮平,起始剂量为5~10 mg/d,并根据病情2 周内调整剂量,均为口服治疗,1 次/d,给药8 周,观察和记录治疗效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组痊愈4 例,显效37 例,好转14 例,无效8 例,总有效率为87.3%;对照组组痊愈2 例,显效36 例,好转15 例,无效10 例,总有效率为84.1%;两组总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帕利哌酮缓释片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耐受性好,不良反应轻,可有效的改善患者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东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肝纤维化发生机制研究进展

    肝纤维化的发生机制已从病理组织学的研究,发展到了细胞学的研究、细胞因子及其分子水平的研究.在致肝损伤各种因素的作用下,纤维化的形成和发生是一个多因素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结果.尽管机制极为复杂,但已有几个方面的研究较为明确.文章从细胞学基础、细胞因子、MMPs 及TIMPs 三个方面对肝纤维化形成作用的新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卢丽莎;罗纯;陈泽雄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急性曼陀罗中毒抢救1例

    讨论曼陀罗中毒患者的急救护理.重点介绍彻底清除胃内毒物的护理,血液灌流的方法及护理,心律失常的监护及心理护理等.

    作者:王红娟;陈正雯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骨科健康教育的时机及方法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逐步向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服务模式,已成为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骨科又是疾病治疗残疾率高的科室,为了配合医师的治疗,使伤残率降低,我院骨科通过人院、住院、出院三个阶段,术前、术后两个方面,为患者进行了有效的护理健康教育,缩短了疗程,提高了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冯伟;马致远;王晓南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某省农村肝病患者临床用药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我省农村肝病患者临床治疗及辅助用药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探索临床用药趋势与新农合政策的内在联系.方法 采取调查表的形式调查400 例该类患者病历资料,计算用药频度(DDDs)、药物利用指数(DUI)、日均费用(DDC),结合我省新农合基本用药目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注射用丹参、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分别位居用药频度前3 位;绝大多数药品的DUI ≤ 1.0;大多数药品的DDC 低于50 元;用药频度前10 位中有6 个新农合目录内品种,全部21 种药物中有10 个新农合目录内品种.结论 我院在新农合肝病患者治疗中临床用药基本合理.我省的新农合基本药品目录内肝病专科用药品种单一,缺乏危重患者治疗药物.

    作者:朱国琴;李晖;舒展;刘发香;万勇;李春;余海滨;吴勋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TCT和HPV-DNA联合检测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TCT 和HPV-DNA 联合检测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对本院2010 年8 月1 日至2011 年9 月1 日妇科门诊同时检测 TCT、HPV-DNA138 例,对于其中一个指标异常患者76 例行阴道镜下活检,以病理学为标准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HPV-DNA 定量阳性:68 例;TCT 异常:( ASCUS 35 例; LSIL:9 例 ASC-H:11 例;共55 例);CIN1 35 例;CIN2 23 例;CIN3 15 例;宫颈息肉中度不典型增生1 例,阴道残端鳞状细胞浸润癌1 例;宫颈鳞状细胞浸润癌1 例.HPV 和TCT 检查的敏感度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HPV 检查对CIN Ⅱ、CIN Ⅲ及浸润癌的检出率明显高于TCT 检测.结论 TCT 检测与HPV 检查是筛查宫颈病变的有效方法,两者结合可以提高宫颈病变的早期诊断率.

    作者:马秋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健康信念模式对糖尿病患者依从行为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康信念模式对提高糖尿病患者依从行为的影响,为开展适合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0 年10月至2011 年3 月在本院内分泌专科住院的2 型糖尿病患者60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健康信念模式设计健康教育项目和实施健康教育,采用糖尿病患者依从行为量表和血糖评价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依从行为和治疗效果.结果 出院后6 个月患者的依从行为均较入院时明显提高(P < 0.01),血糖明显低于干预前(P < 0.01).结论 应用健康信念模式实施健康教育能提高糖尿病患者的依从行为,有效的控制血糖,延缓病情的发展,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陈玉琼;张晓晖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护士健康的影响因素及干预对策

    造血干细胞移植按造血干细胞的来源分为外周血干细胞移植、骨髓移植和脐血移植,是目前治疗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系统疾病的有效方法.造血干细胞移植为患者赢来了治愈的机会,但因患者移植后免疫力低下易受病毒感染(如巨细胞病毒感染等)因素,导致其护理难度大、病情重使该中心护士长期面临过度的工作压力严重影响了护理人员的健康.

    作者:毛敏;王革;廖明燕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手术室对择期手术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

    手术部位感染是医院院内感染之一,不仅给患者带来了痛苦而且还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预防是关键,择期手术有足够的时间做好术前的各种准备,手术室通过正确的做好术前准备,保证手术器械、物品灭菌合格,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人员的控制,改善患者的低体温,规范的操作,规范的术后处理等主要措施可以大程度的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的风险.

    作者:彭玉婷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PBL教学法在眼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PBL 教学法在眼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0 年在眼科实习的60 名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教学法,观察组采用PBL 教学法,比较两组护生在本科实习结束时理论考试、操作考试成绩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的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试成绩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 与常规教学法相比,PBL 教学法更能提高带教质量,有助于培养护生的职业综合能力.

    作者:徐勤芝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