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TCT和HPV-DNA联合检测的应用分析

马秋丽

关键词:宫颈癌, 癌前病变, TCT, HPV-DNA, 阴道镜
摘要:目的 探讨TCT 和HPV-DNA 联合检测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对本院2010 年8 月1 日至2011 年9 月1 日妇科门诊同时检测 TCT、HPV-DNA138 例,对于其中一个指标异常患者76 例行阴道镜下活检,以病理学为标准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HPV-DNA 定量阳性:68 例;TCT 异常:( ASCUS 35 例; LSIL:9 例 ASC-H:11 例;共55 例);CIN1 35 例;CIN2 23 例;CIN3 15 例;宫颈息肉中度不典型增生1 例,阴道残端鳞状细胞浸润癌1 例;宫颈鳞状细胞浸润癌1 例.HPV 和TCT 检查的敏感度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HPV 检查对CIN Ⅱ、CIN Ⅲ及浸润癌的检出率明显高于TCT 检测.结论 TCT 检测与HPV 检查是筛查宫颈病变的有效方法,两者结合可以提高宫颈病变的早期诊断率.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甲型H1N1流感患者C反应蛋白和血小板的变化及意义探讨

    目的 探讨C 反应蛋白(CRP)和血小板(PLT)的动态变化在甲型H1N1 流感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 年10 月至2010 年1 月收治的40 例符合甲型H1N1 流感诊断标准的患者,比较第1、2、3、4 天的CRP 和PLT 变化,分析CRP 和PLT 与病情预后的关系.结果 好转组及恶化组第1 天CRP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第2、3、4 天恶化组患者CRP 明显高于好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好转组PLT 均在正常范围,恶化组PLT 呈持续下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RP 和PLT 的动态变化对判断甲型H1N1 流感患者病情预后有重要帮助,CRP 水平升高越明显,PLT 水平呈持续下降趋势,提示患者病情越重.

    作者:董丽宏;肖李乐云;朱晓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抗病毒治疗探讨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抗病毒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自2005 年2 月至2011 年3 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89 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1 例采用单独给予拉米夫定100mg/d 治疗,观察组48 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阿德福韦酯10mg/d,治疗24 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AST、ALT、TBiL、ALB)、HBV DNA 及HBeAg 阴转率、HBeAg/HBeAb 血清转换率和病毒变异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比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 < 0.01);观察组患者HBVDNA 及HBeAg 阴转率、HBeAg/HBeAb 血清转换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两组患者的病毒变异率无显著性差异(P > 0.05).结论 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可有效延缓或阻止肝硬化的进一步发展、改善肝功能,并能稳定或改善失代偿期肝硬化;病毒变异率低,且无严重的不良反应,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黄桂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修补术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讨论腹腔镜在胃十二指肠修补中的效果,调查其并发症情况,为临床术式的选择提供指导.方法 选择2002 年12 月至2009年12 月我院收治的胃十二指肠穿孔的12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进行腹腔镜的治疗,对照组进行开腹修补.观察两种方法手术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和术后使用镇痛剂情况.结果 实验组换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 0.05),其并发症情况和术后使用镇痛剂情况均少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腹腔镜运用在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修补中具有损伤小,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术后使用镇痛药物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周利人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基层医院对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治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多种病因所致脑底部或脑及脊髓表面血管破裂的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当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可致①颅内血量增加脑疝形成致死;②阻塞性脑积水智力低下及致死;③化学性脑膜炎;④下丘脑功能系统紊乱引起高血糖、发热等;⑤交通性脑积水;⑥正压脑积水.等诸多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健康.特别是基层医院由于设置不足( 如CT 及MRI) 及经验不足,极易导致误诊,引起法律纠纷,造成患者残废或终身残疾,本院就2001 年至2006 年对20 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诊治的经验作一综述并进行推广.

    作者:杨淑娟;阮晓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并发症的临床分析及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并发症的种类及原因,并总结出相应的处理办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 年6 月至2011 年6 月间我院收治的154 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对患者产生的并发症种类、原因以及相应的处理办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对154 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分析得出高热98 例,ARDS43 例,病死率35%;消化道出血38 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7,病死率60%;外伤性癫痫34 例;尿崩症18 例.结论 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会产生高热、ARDS、消化道出血等一系列并发症,应及时做好原因分析,进行相应的治疗以减少患者病痛.

    作者:邵强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温度、时间、pH、PVC袋对头孢三嗪稳定性影响与药学研究

    目的 考察在0℃、25℃、35℃下,24h 内,头孢三嗪与三种输液配伍稳定性及PVC 软包装塑料袋对头孢三嗪稳定性影响.方法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40nm±1)处测定其吸收度.结果 头孢三嗪在生理氯化钠溶液中(Ph6.70 ),在不同温度下,24h 内含量都在99%以上,在葡萄糖溶液中( Ph3.72,35℃)6h 含量为89.36%;其在盛有生理氯化钠的软包装塑料袋中24h 含量为98.92%.结论 温度、时间及Ph 值对头孢三嗪在输液中稳定性有影响,头孢三嗪在氯化钠注射液中比在葡萄糖注射液中稳定性好;头孢三嗪在PVC 输液袋中,在24h 内是稳定的.

    作者:张爱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浅谈医院火灾的预防

    医院人口密集流动性大,且大多是老、弱、病、残、孕,行动不便的人群,且存在大量易燃易爆物品.对于这样一个特殊的公共场所,如果一旦发生火灾将会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后果将不堪设想,为了更好适应现代化医院管理的需要,针对医院常见的危险因素,我院通过对加强消防宣传及培训、进行重点监控,加强易燃易爆物的管理、配备消防设施及各种标志、定期对员工进行应急疏散演练,提高自防自救能力、进行每日防火巡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加强电气线路的管理来预防医院火灾的发生.

    作者:李韬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45度高速涡轮手机拔除下颌第三磨牙阻生齿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45 度高速涡轮手机拔除下颌第三磨牙阻生齿的效果.方法 本文选取了198 例下颌中低位阻生智齿患者,患者均无拔牙禁忌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传统的锤凿劈开法和45 度角高速涡轮钻拔除法,观察拔牙时间的长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锤凿劈开法相比,45 度角高速涡轮钻拔除法拔牙时间较短(u=5.04,P < 0.05),疼痛程度较轻(u=4.79,P < 0.05),张口受限程度较轻(u=3.35,P < 0.05),干槽症的出现机会相同(校正χ2u=0.28,P > 0.05).结论 应用高速涡轮牙钻加骨凿法拔除下颌阻生智齿,手术创伤小、时间短、施力准确、易于保护,可降低术中、术后并发症.

    作者:胥晓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高龄高血压患者的安全用药探讨

    高血压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是全世界医学界一直在攻克的难题.目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品种十分繁多,效果也比较理想,但当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药物引起的副作用又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所以在控制高血压病情的同时,如何更好的减少高血压药物对患者尤其是高龄患者的伤害就变得尤为重要了.本篇文章主要对高血压药物对高龄患者的用药安全加以探讨,为人们提供一些在高血压药物的用药指导,同时也提醒在应用高血压药物为高龄患者进行服务时应更加注意在用药安全性方面的考虑.

    作者:吴颖颖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川芎嗪微乳凝胶的制备及体外释放度的研究

    目的 制备川芎嗪微乳凝胶,并考察微乳凝胶的体外释放度.方法 采用Frans 扩散池法对川芎嗪微乳凝胶进行体外释放实验研究.结果 微乳凝胶在前6 小时内释放较快,后18 h 缓慢释放,体外释放度经一级、零级和Higuchi 方程 3 种常用的数学模型拟合,结果川芎嗪微乳凝胶的体外释药符合一级释放模型.结论 川芎嗪微乳凝胶体外释放性能良好,有一定的缓释作用.

    作者:黄桂红;杨柳青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射频消融治疗晚期肺癌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CT 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射频消融治疗晚期肺癌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2 例射频消融治疗的晚期肺癌患者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同时做好术中和术后反应的观察和处理.结果 22 例晚期肺癌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治疗后咳嗽、胸痛、胸闷等症状明显好转.结论 重视术前指导和心理护理、术中监护和配合、术后并发症护理,均是提高射频消融治疗效果的关键.

    作者:徐建秀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糖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糖的原因、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取终末期DN 患者36 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8 例.对照组予以终末期DN 血液透析的常规护理,干预组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主要包括饮食指导,合理调整胰岛素用量,透析中细致观察病情,增进护患沟通,做好心理护理等.结果 干预组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3.81%、13.43%,且干预组透析过程中各时段低血糖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或P < 0.01).结论 终末期DN 患者透析过程中容易引发低血糖反应,积极地护理干预对减少低血糖反应是非常必要而有效的,可用于指导终末期DN 患者的护理干预.

    作者:罗小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氟比洛酚酯超前镇痛用于周围型肺癌微波消融术后镇痛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氟比洛酚酯超前镇痛对周围型肺癌微波消融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周围型肺癌微波消融术患者72 例,随机均分为氟比洛酚酯超前镇痛组(A 组)、氟比洛酚酯术后镇痛组(B 组).A 组于微波消融术前静注氟比洛酚酯 50mg;B 组于手术结束时静注氟比洛酚酯50mg.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术后 0、1、4、8 和12h 的疼痛程度及术后24h 总体镇痛评价.记录患者追加镇痛药和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术后 VAS 各时点B 组均高于A 组;术后24 h 总体VAS B 组高于A(P < 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氟比洛酚酯超前镇痛应用于周围型肺癌微波消融术后镇痛,效果确切、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小.

    作者:杨霞;叶欣;郑爱民;黄广慧;舒晓莉;韩明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肾盂癌的影像学诊断价值与临床研究

    目的 提高对肾盂癌的诊断水平.方法 对我院2006 年1 月至2010 年12 月收治的34 例肾盂癌患者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34 例行B 超检查,8 例显示肾盂占位;30 例行IVU 检查,22 例显示肾盂肾盏占位;18 例行逆行肾盂造影检查,全部明确诊断;2 例行肾穿刺造影,诊为肾盂肿瘤;22 例行CT 检查,18 例明确诊断;6 例行MRU 检查,均明确肾盂病变.结论 B 超检查是诊断肾盂癌首选的筛选检查方法,IVU 应作为常规检查方法,IVU 结合逆行肾盂造影,肾穿刺造影诊断率高.CT 及MRU 检查,不仅有较高的诊断率,而且能进行分期,对决定治疗方案有决定性意义.

    作者:曹强;荣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13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变频超声诊断分析

    目的 探讨变频超声诊断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的价值.方法 用变频超声技术对13 例CHPS 患儿进行检查,测量幽门管直径、长度及幽门肌厚度,并动态观察胃腔、胃蠕动及幽门管的开放.结果 13 例CHPS 患儿的幽门管短轴断面直径约14.5 ~ 18.2mm,幽门管长度约17.2 ~ 22.3mm,幽门肌厚度约3.9 ~ 5.1mm.结论变频超声对CHPS 的诊断具有特异性,且安全、简便,可作为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杨汇娟;徐宝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物理诊断学体格检查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目的 探索物理诊断学体格检查的新型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方法 选取本校同一年级临床专业的学生120 名,随机分为两组,配备相同数量,教学经验与水平相当的教师各四名.实验组60 名,采取小组教学的形式,教学内容包括教师近距离示范、学生查体操作和PBL 形式讨论;对照组60 名,采取课堂教师讲授理论并统一示范操作的方法.一个月后进行理论测试和操作检测.结果 实验组的学生理论成绩与操作本领均高于对照组学生.结论 教学实践中融入师生互动及PBL 讨论可以有效提高物理诊断学的教学质量.

    作者:徐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小儿泄泻的中医辨证治疗

    泄泻是消化功能紊乱的一种表现.泄泻病变脏腑主要在脾、胃和大小肠.其致病原因,有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所伤及脏腑虚弱等,脾虚、湿盛是导致本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两者互相影,互为因果.由于小儿为稚阳之体,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脾胃薄弱,加之小儿寒暖不知自调,乳食不知自节,无论外感六淫,或内伤乳食,均可引起脾胃功能失调,使之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运化,巧致合污而上,发为泄泻.

    作者:韩晓慧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血站实验室检验质量管理

    <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的颁布实施,对血站检验科的质量管理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加强血站实验室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建设,实施全面的质量管理,必须建立和持续改进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1-3].

    作者:张国平;窦茉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头孢曲松的不良反应与防治及合理应用

    目的 了解头孢曲松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国内中文医药期刊报道的头孢曲松所致的不良反应进行归纳与分析.头孢曲松的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多见,严重者可致死,尤其是过敏性休克,虽然少见,但后果严重.应引起临床医务人员高度注意.结论 科学、合理、规范的应用该药物,才能使其更好的服务于患者.

    作者:包英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5-氮-2'脱氧胞苷对食管癌细胞系KYSE220中CDH13基因甲基化的影响

    目的 观察去甲基化制剂5- 氮-2'脱氧胞苷(5-Aza-dC)对人食管癌细胞系KYSE220 中CDH13 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影响,探讨KYSE220 中CDH13 基因失活机制及5-Aza-dC 对CDH13 基因表达调控作用.方法 5-Aza-dC 处理体外培养的KYSE220 细胞,用甲基化特异性 PCR(MSP) 法检测处理前后细胞中CDH13 基因甲基化状态,半定量RT-PCR 法检测用药前后细胞中CDH13 mRNA 表达变化.结果 KYSE220 中CDH13 启动子区发现甲基化现象,应用5-Aza-dC 使CDH13 基因启动子区CpG 岛去甲基化,经药物处理癌细胞后其CDH13 mRNA 表达较前明显增强.结论 去甲基化制剂5-Aza-dC 能逆转CDH13 基因甲基化状态,从而调控CDH13 基因表达.

    作者:陈礼忠;於建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