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3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变频超声诊断分析

杨汇娟;徐宝福

关键词:变频超声, 幽门狭窄, 诊断
摘要:目的 探讨变频超声诊断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的价值.方法 用变频超声技术对13 例CHPS 患儿进行检查,测量幽门管直径、长度及幽门肌厚度,并动态观察胃腔、胃蠕动及幽门管的开放.结果 13 例CHPS 患儿的幽门管短轴断面直径约14.5 ~ 18.2mm,幽门管长度约17.2 ~ 22.3mm,幽门肌厚度约3.9 ~ 5.1mm.结论变频超声对CHPS 的诊断具有特异性,且安全、简便,可作为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室对择期手术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

    手术部位感染是医院院内感染之一,不仅给患者带来了痛苦而且还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预防是关键,择期手术有足够的时间做好术前的各种准备,手术室通过正确的做好术前准备,保证手术器械、物品灭菌合格,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人员的控制,改善患者的低体温,规范的操作,规范的术后处理等主要措施可以大程度的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的风险.

    作者:彭玉婷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应用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提高卫生检测工作质量

    随着计算机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实验室质量管理也走向了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的轨道,实行实验室质量控制,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实验数据的社会公正性,是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标志之一.

    作者:隋红军;梁允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肾盂癌的影像学诊断价值与临床研究

    目的 提高对肾盂癌的诊断水平.方法 对我院2006 年1 月至2010 年12 月收治的34 例肾盂癌患者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34 例行B 超检查,8 例显示肾盂占位;30 例行IVU 检查,22 例显示肾盂肾盏占位;18 例行逆行肾盂造影检查,全部明确诊断;2 例行肾穿刺造影,诊为肾盂肿瘤;22 例行CT 检查,18 例明确诊断;6 例行MRU 检查,均明确肾盂病变.结论 B 超检查是诊断肾盂癌首选的筛选检查方法,IVU 应作为常规检查方法,IVU 结合逆行肾盂造影,肾穿刺造影诊断率高.CT 及MRU 检查,不仅有较高的诊断率,而且能进行分期,对决定治疗方案有决定性意义.

    作者:曹强;荣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并发症的临床分析及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并发症的种类及原因,并总结出相应的处理办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 年6 月至2011 年6 月间我院收治的154 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对患者产生的并发症种类、原因以及相应的处理办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对154 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分析得出高热98 例,ARDS43 例,病死率35%;消化道出血38 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7,病死率60%;外伤性癫痫34 例;尿崩症18 例.结论 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会产生高热、ARDS、消化道出血等一系列并发症,应及时做好原因分析,进行相应的治疗以减少患者病痛.

    作者:邵强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加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是老年男性的常见多发病,近年来发病率增高,新的治疗方法不断出现.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之间联合使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TUV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治疗BPH患者126例,疗效满意,先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魏大海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温度、时间、pH、PVC袋对头孢三嗪稳定性影响与药学研究

    目的 考察在0℃、25℃、35℃下,24h 内,头孢三嗪与三种输液配伍稳定性及PVC 软包装塑料袋对头孢三嗪稳定性影响.方法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40nm±1)处测定其吸收度.结果 头孢三嗪在生理氯化钠溶液中(Ph6.70 ),在不同温度下,24h 内含量都在99%以上,在葡萄糖溶液中( Ph3.72,35℃)6h 含量为89.36%;其在盛有生理氯化钠的软包装塑料袋中24h 含量为98.92%.结论 温度、时间及Ph 值对头孢三嗪在输液中稳定性有影响,头孢三嗪在氯化钠注射液中比在葡萄糖注射液中稳定性好;头孢三嗪在PVC 输液袋中,在24h 内是稳定的.

    作者:张爱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失误原因分析及对策(附30例报道)

    股骨转子间骨折多见于老年人,因其伴有骨质疏松等原因骨折亦多为粉碎性不稳定性骨折,且加上老年人常有不同程度的全身性疾病,因此早期下床活动临床医师已达成共识.手术内固定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多有一定的弊端,人工关节置换术被越来越多的医生采用,很多外科医生采用骨水泥关节置换技术治疗高龄老年人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取得了满意疗效[1],其手术失误也在所难免,对其这方面的原因分析报道较少.

    作者:张同华;肖尚领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阴道炎60例

    目的 探讨老年性阴道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门诊2008 年1 月至2010 年1 月的60 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在中药外洗配合西药外用进行治疗,观察有效率.结果 60 例中治愈54 例,有效6 例,总有效率100%.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疗效确切,经济简便,无不良反应.尤适应基层医疗单位应用.

    作者:张冬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6 例精神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3 例,治疗组给予帕利哌酮,起始剂量为6 mg/d,并根据病情2 周内调整药量;对照组给予奥氮平,起始剂量为5~10 mg/d,并根据病情2 周内调整剂量,均为口服治疗,1 次/d,给药8 周,观察和记录治疗效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组痊愈4 例,显效37 例,好转14 例,无效8 例,总有效率为87.3%;对照组组痊愈2 例,显效36 例,好转15 例,无效10 例,总有效率为84.1%;两组总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帕利哌酮缓释片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耐受性好,不良反应轻,可有效的改善患者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东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抗病毒治疗探讨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抗病毒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自2005 年2 月至2011 年3 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89 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1 例采用单独给予拉米夫定100mg/d 治疗,观察组48 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阿德福韦酯10mg/d,治疗24 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AST、ALT、TBiL、ALB)、HBV DNA 及HBeAg 阴转率、HBeAg/HBeAb 血清转换率和病毒变异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比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 < 0.01);观察组患者HBVDNA 及HBeAg 阴转率、HBeAg/HBeAb 血清转换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两组患者的病毒变异率无显著性差异(P > 0.05).结论 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可有效延缓或阻止肝硬化的进一步发展、改善肝功能,并能稳定或改善失代偿期肝硬化;病毒变异率低,且无严重的不良反应,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黄桂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糖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糖的原因、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取终末期DN 患者36 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8 例.对照组予以终末期DN 血液透析的常规护理,干预组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主要包括饮食指导,合理调整胰岛素用量,透析中细致观察病情,增进护患沟通,做好心理护理等.结果 干预组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3.81%、13.43%,且干预组透析过程中各时段低血糖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或P < 0.01).结论 终末期DN 患者透析过程中容易引发低血糖反应,积极地护理干预对减少低血糖反应是非常必要而有效的,可用于指导终末期DN 患者的护理干预.

    作者:罗小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蛇毒血凝酶与蒙脱石散联合鼻饲治疗新生儿应激性溃疡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蛇毒血凝酶与蒙脱石散联合鼻饲治疗新生儿应激性溃疡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2007 年5 月至2011 年4 月收治107 例应激性溃疡出血新生儿随机分成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49例.2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蛇毒血凝酶与蒙脱石散联合鼻饲治疗,每日3 次.治疗后观察临床疗效、出血停止时间,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8%,止血时间为(1.01±0.487)d;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6%,止血时间为(1.55±0.649)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7765,P < 0.05;t = 4.924,P < 0.05),且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蛇毒血凝酶与蒙脱石散联用治疗新生儿应激性溃疡出血效果显著.

    作者:丘冰青;张海燕;潘遂壮;杨鸣;吴军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浅谈医院用药差错与防范

    目的 了解医师、药师、护士、患者出现用药差错的情况,进一步规范医院管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分析用药差错发生的原因,提出用药差错的防范措施.结果用药差错不仅严重影响医疗机构的荣誉,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而且会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结论 完善控制用药差错的管理办法,提高医院整体用药水平,杜绝用药差错,提高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赵志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HIV实验室检验技术及效果分析进展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可引起严重的传染病艾滋病.HIV 实验室检验技术及效果直接影响到有效控制AIDS 的措施,随着HIV 检测技术的进展,将成为提供HIV 病毒感染早期及临床AIDS 期的诊断依据.

    作者:黄雁;陈兴智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院前急救的医患纠纷原因及对策

    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院前急救是伤员未到达医院前实施的现场救治和途中监护的医疗活动.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对于维持患者的生命,防止再损伤,减轻患者痛苦,为进一步诊治创造条件,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致残率.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社会法制的不断健全,群众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急危重患者及其家属对院前急救效果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因此对急救人员的职业道德、服务质量、技术水平甚至医疗态度等提出很高的要求,再加上院前急救工作的特殊性和高风险性,医疗实践中纠纷时有发生,如何在更好地为病人服务的同时尽量减少纠纷是我们关心的话题.现将我院急救中心院前急救存在的医疗纠纷风险及防范措施进行总结,供同行们探讨.

    作者:杨灿菊;李自芳;杨素斌;石彪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放疗患者心理干预的作用

    癌症的发生、发展是综合因素的结果,放射治疗是治疗癌症的重要手段之一,癌症放疗患者在抗癌阶段因放疗毒副作用引起的患者心理障碍,是不良反应加重,进而影响治疗效果,降低生存质量的,加速癌症发展的重要原因.针对癌症患者的心理障碍,我们有必要帮助患者改变态度,调整心态,使其更好地配合治疗.

    作者:杨红杰;张宏毅;郭海燕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川芎嗪微乳凝胶的制备及体外释放度的研究

    目的 制备川芎嗪微乳凝胶,并考察微乳凝胶的体外释放度.方法 采用Frans 扩散池法对川芎嗪微乳凝胶进行体外释放实验研究.结果 微乳凝胶在前6 小时内释放较快,后18 h 缓慢释放,体外释放度经一级、零级和Higuchi 方程 3 种常用的数学模型拟合,结果川芎嗪微乳凝胶的体外释药符合一级释放模型.结论 川芎嗪微乳凝胶体外释放性能良好,有一定的缓释作用.

    作者:黄桂红;杨柳青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5-氮-2'脱氧胞苷对食管癌细胞系KYSE220中CDH13基因甲基化的影响

    目的 观察去甲基化制剂5- 氮-2'脱氧胞苷(5-Aza-dC)对人食管癌细胞系KYSE220 中CDH13 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影响,探讨KYSE220 中CDH13 基因失活机制及5-Aza-dC 对CDH13 基因表达调控作用.方法 5-Aza-dC 处理体外培养的KYSE220 细胞,用甲基化特异性 PCR(MSP) 法检测处理前后细胞中CDH13 基因甲基化状态,半定量RT-PCR 法检测用药前后细胞中CDH13 mRNA 表达变化.结果 KYSE220 中CDH13 启动子区发现甲基化现象,应用5-Aza-dC 使CDH13 基因启动子区CpG 岛去甲基化,经药物处理癌细胞后其CDH13 mRNA 表达较前明显增强.结论 去甲基化制剂5-Aza-dC 能逆转CDH13 基因甲基化状态,从而调控CDH13 基因表达.

    作者:陈礼忠;於建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药物熵值大小对药效的影响

    一种物质熵值大小,代表生命体对该物质化学行为的控制能力,任何一种药物进入生命体后,都要经历熵值由大到小的转换过程,药物熵值越大,越不易吸收,毒性也越大.研究和探索降低药物熵值的有效方法,不仅可以减少毒副作用,而且可以大限度提高药物的临床疗效.

    作者:堐榜琴;张建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综合干预对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干预措施对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2010 年7 至9 月(非干预组)和2011 年7至9 月(干预组)Ⅰ类切口病例各110 份,调查分析干预前后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结果 干预后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合理性评价的多项指标有了明显改变,规范了药品选择,缩短了疗程,给药时机、联合用药等也趋于合理,有效降低了抗菌药物费用.结论 综合干预措施的实施能明显提高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

    作者:袁秀萍;李红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