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丹参山楂颗粒的研制

刘杰;张旗;马长雨

关键词:丹参, 山楂, 三七, 工艺, 配方
摘要:目的 确立丹参山楂颗粒的配方及制作工艺.方法 以丹参、山楂、三七为主要原料,提取并干燥后得到浸膏粉末.配以适当的矫味剂,并进行配方研究与正交试验分析,确定佳配比.通过对丹酚酸B 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对工艺进行控制.结果 经混合、制粒等工艺,可以生产出酸甜可口、风味独特又富有保健功能的干混悬颗粒剂.结论 本颗粒剂配方依据合理,工艺可行,值得推广应用.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当归及其常见伪品东当归和欧当归的鉴别

    目的 对当归及其常见伪品东当归和欧当归药材进行鉴别.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和紫外光谱等方法对当归、东当归和欧当归进行鉴别研究.结果 当归、东当归和欧当归的薄层色谱图基本一致,但在Rf 值=0.95 处东当归和欧当归较当归多出一个斑点;从紫外光谱扫描图中可以看出三者的曩大吸收波长几乎没有区别.结论 用薄层色谱方法可有效地鉴剐和区分药材当归、东当归和欧当归.

    作者:王翰华;胡双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关于耳鼻咽喉科护理教学的思考

    五官科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耳鼻咽喉科护理,占教材的内容接近50%,是临床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有较强的专业性.为适应高职护理教育的要求,应紧跟耳鼻咽喉科学和现在护理学发展的步伐.

    作者:孙昌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病临床疗效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为我院收治精神病患者60 例临床资料,采取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结果 精神病患者治疗前后心率、血压生命体征变化无明显差异,精神病患者治疗后阳性症状、阴性症状、精神病理及总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愈:15 例(25%)、显效:20 例(33.3%)、有效:21 例(35%)、无效:4 例(6.7%),总有效率93.3%.结论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为临床治疗精神病开辟了新道路,而且为总结科研提供了真实可靠的依据,值得精神科推广使用.

    作者:李璐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康复新液治疗小儿急性咽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康复新液治疗小儿急性咽炎(均有咽痛的症状)的疗效,减轻小儿咽部疼痛症状,提高疗效,缩短疗程.方法 门诊观察追踪急性咽炎(均有咽痛的症状)患者60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 例.两组间性别、年龄、病程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两组患儿均采用口服抗病毒药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加用康复新液含服,对照组含服银黄含化片,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93.3%,而对照组总有效率76.6%,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康复新液治疗小儿急性咽炎(均有咽痛的症状),有止痛,提高疗效,应用中未发现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齐兴菊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提高医学检验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探讨

    医学检验是一门研究和诊疗疾病的学科,是提高各级各类医院医疗质量水平的核心工作.准确的医学检验结果,可以为临床医疗科室对疾病的预防、治疗、疗效判断和预后提供科学的依据.医学检验工作直接为患者服务,为医疗教学和科研服务.因此,检验技术人员如何以高尚的医德作用于患者群体,如何以自己的形象处理好与患者的关系、怎样以语言、行为、道德规范配合临床医师,对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情绪变化以及健康恢复有很大的影响.

    作者:吕跃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新时期传染病的流行特点及其预防控制的策略

    在人类历史上,传染病曾经猖獗流行,给人类生命和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天花、鼠疫、霍乱、流感等曾肆虐流行,如1347年至1351年的欧洲鼠疫大流行导致该地区1/3人口死亡,1917年至1918年流感世界性大流行造成全球7亿多人发病,2000万人死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传染病占据人群死亡谱的前几位.人类始终在与传染病进行长期的斗争.尽管随着医学科学和社会的进步传染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得到遏制,但是新时期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和流行的具有新的特点,已经给人类造成病将继续造成危害.人类又一次处于传染病发生与流行的威胁之中,面临新老传染病的双重威胁,传染病防治形势更为复杂和艰巨,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任重而道远,仍是目前我国疾病预防和控制的重点之一.

    作者:穆子林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某市2006至2010年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辽宁省铁岭市2006 至2010 年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铁岭市2006 至2010 年乙型肝炎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6 至2010 年,铁岭市共报告乙型肝炎病例8657 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59.43/10 万;平均发病率居前三位的县区是银州区(76.86/10 万)、昌图县(73.30/10 万)、清河区(61.23/10 万);男女病例性别比为1.91:1;病例集中在20 ~ 44 岁(4851 例,56.04%);乙型肝炎发病居前三位的职业分别是农民(48.48%)、家务及待业(12.68%)和工人(10.38%);乙型肝炎病例以慢性病例为主(4519 例,52.20%).结论 以加强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为主的综合性防制措施对降低全市乙型肝炎的发病水平会起到较好的效果.

    作者:王武环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不同生长期白茅根多糖的含量比较

    目的 比较不同生长期白茅根的多糖含量,为白茅根佳采收期的确定及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葡萄糖为对照品,采用苯酚-浓硫酸比色,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2 个产地( 安徽砀山、四川安岳) 不同采收月份的多糖含量.结果 安徽砀山、四川安岳两地产白茅根多糖的含量变化规律一致,3~7 月份多糖含量逐渐增加,在7 月份达到峰值,分别为443.48mg/g、441.92mg/g,随后有所下降,而后在10 月份、11 月份再次达到峰值,分别为561.01mg/g、490.50mg/g.结论 本研究可为白茅根多糖成分合理开发、资源的利用及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刘荣华;熊科元;马志林;段锋;陈石生;邵峰;黄慧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消渴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消渴饮联合二甲双胍与单用二甲双胍治疗气阴两虚2 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患者56 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二甲双胍口服,进食时或餐后服根据血糖和尿糖调整用量,每日大剂量不超过2g,并配合中药消渴饮早晚分服;对照组只口服二甲双胍,使用方法同治疗组,治疗4 周.结果 对照组和治疗组中医证候都有明显改善,以治疗组更为明显;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85%、78.5%,两组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FBG 明显下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渴饮联合二甲双胍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具有益气养阴,能明显改善气阴两虚型2 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糖.在临床应用时,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消渴饮是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推广的有效方剂.

    作者:肖劲松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不同产地两面针浸出物的研究

    目的 研究不同产地两面针浸出物含量.方法 用冷浸法和热浸法测定不同产地两面针水溶性和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结果 水溶性浸出物中,以广西产两面针含量高,冷水18.3%、热水21.6%;以广东两面针含量次之,冷水17.4%、热水19.6%.醇溶性浸出物中,以广西两面针含量高,冷浸18.3%、热浸21.6%;以广东两面针含量次之,冷浸17.4%、热浸19.6%.结论 不同产地两面针浸出物含量有一定差别,广西、广东产两面针含量高,为更好地控制两面针质量及临床用药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作者:杨水清;江霞;刘纪青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以人为本的护理管理理念在ICU的应用

    目的 探讨以人为本的护理管理理念在ICU 的应用,以便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帮助患者改善病情、恢复健康.方法 根据工作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以我院制定的以人为本的护理方案为指导原则开展ICU 护理工作,调查患者及家属对这一护理模式的评价.结果 经调查结果显示,患者和家属对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评价和满意度都较高,提高了护理服务的质量.结论 在ICU 护理中,通过应用以人为本的护理管理理念,进一步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改善了护患关系,更利于患者康复.它也改变了传统的护理观念,提高了护理人员服务水平,同时也使医院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得到了提高.该护理理念可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艾艳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脊椎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CT检查结果分析

    爆裂性骨折是脊椎骨折中的一种特殊类型,易发生的部位是脊椎的胸腰段[1],可致前中后三柱破坏、生理曲度改变、椎体高度缩小、骨片从椎管前方侵入,岁脊髓和神经根造成压迫,CT检查是诊断脊椎损伤的一项重要手段.吉林省大安市第四人民医院近年来对胸腰段脊椎爆裂骨折63例患者进行CT检查,为明确损伤部位、制订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提供可靠的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吴庆秋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鹿茸等动物生药鉴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鹿茸是传统名贵中药材.我国在2010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规定了梅花鹿茸、马鹿茸为正品药材.由于鹿茸及产品需求量增加,使得伪品、混淆品和代用品在国内的中药源市场屡见不鲜,导致了中药材市场的混乱.这种现象也见于其它名贵中草药材,如人参、鹿鞭、龟甲以及貂心等,严重影响了中国传统药学的美誉,更制约着中国传统医药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国际化的发展.因此提供简捷、精准的鉴定方法为净化中药材市场、发扬光大我国的传统中药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作者:谷玉娟;张立华;傅桂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丹参山楂颗粒的研制

    目的 确立丹参山楂颗粒的配方及制作工艺.方法 以丹参、山楂、三七为主要原料,提取并干燥后得到浸膏粉末.配以适当的矫味剂,并进行配方研究与正交试验分析,确定佳配比.通过对丹酚酸B 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对工艺进行控制.结果 经混合、制粒等工艺,可以生产出酸甜可口、风味独特又富有保健功能的干混悬颗粒剂.结论 本颗粒剂配方依据合理,工艺可行,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杰;张旗;马长雨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绝经后妇女取环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丙泊酚与芬太尼联合应用于绝经后妇女摘取宫内节育器.方法 将164 例绝经后要求取环的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应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联合用药;对照组,应用利多卡因.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取环成功率,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联合用药组镇痛效果、成功率均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 丙泊酚与芬太尼联合应用,可减少绝经后妇女取环并发症和痛苦,提高取环成功率.

    作者:石丽琼;宋任航;张成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卡托普利与普萘洛尔对慢型克山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通过观察在口服亚硒酸钠及利尿、强心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卡托普利、普萘洛尔对慢型克山病的治疗效果,探索一套适宜在克山病病区开展的治疗方案.方法 2010 年在陕西省黄陵县及旬邑县2 个克山病重病区共选取76 例慢型克山病患者,全部患者给予口服卡托普利、普萘洛尔、氢氯噻嗪、螺内酯、地高辛及亚硒酸钠治疗,治疗前、后均记录心功能NYHA 分级,并进行心电图检查、胸片及心脏超声检查.对治疗前后心胸比值、心电图及左室射血分数(EF)的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观察4 个月,治疗后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达81.1%.治疗后异位心律消失率37.5%,传导阻滞消失率2.7%,ST-T 改变消失率26.9%.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3 组治疗后心胸比值较治疗前均减小(t =2.643、6.641、3.005,P<0.05);心功能Ⅱ级组EF 值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t =-0.15、P > 0.05),心功能Ⅲ级、Ⅳ级2 组治疗后EF 值提高(t =-3.213、-2.140,P<0.05).结论 本研究应用的药物组方治疗慢型克山病能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逆转心脏扩大,提高左室功能,并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对轻、中、重患者均有满意疗效,而且费用低廉、安全性及依从性好,适合在克山病病区推广.

    作者:王丽娜;牛小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临床医学检验中的实验误差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我国的国民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也在此期间获得了长足的进步,检验学也逐渐独立出来,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其技术的进步为临床诊断工作的优质进行提供了重要保障.医学检验工作中的误差大多集中在检验前、检验中、检验后这三个环节当中,因此工作人员想要对检测误差进行更好的控制,关键就是要从这三个环节入手,严格把关,只有这样,才能在大程度上避免误差的发生,为医师的临床诊断提供更加准确、科学的依据.

    作者:崔建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操作系统在结直肠外科领域应用的现状和展望

    近年来传统腹腔镜手术的相应的缺陷随着手术的发展逐渐显露出来,为了克服这些弊端,机器人手术操作系统应运而生.机器人手术操作系统近年来在结直肠外科领域应用的越来越多,新技术的应用是否安全有效,目前报道的文献尚未有统一的说法.根据2003 年12 月开始至2011 年9 月有关机器人手术应用在结直肠外科中的文献综合分析,我们认为机器人手术虽然伴有自身的缺点,比如机械巨大笨重,花费昂贵,手术时间长等.但是机器人手术操作系统作为腹腔镜手术器械的进化产物,具有自己的独特的优势,比如更细致立体的图像,更加准确精细的动作,更短的学习曲线等.我们期待机器人手术系统在不断完善自身后将带来的新的手术治疗模式和效果.

    作者:张荣欣;万德森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门诊药房常见医患纠纷及对策

    介绍了现阶段医院门诊药房常出现的医患纠纷情况.介绍了我院在解决医患纠纷时的对策.

    作者:唐静;夏祖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某医院2001年至2011年收治肿瘤病例分析

    目的 总结整理某医院肿瘤病例收治情况和探讨肿瘤病种分布特征.方法 对2001 年至2011 年某医院2.5 万份肿瘤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前10 种肿瘤病种为:肺癌、肝癌、胃癌、直肠癌、结肠癌、鼻咽癌、胰腺癌、膀胱癌、卵巢癌、肾癌;肿瘤发病年龄相对集中在45 岁以上的中老年,性别比为1.85:1,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病死率约为5%,无效或放弃治疗的占比42%,治愈好转率约为一半比例.结论 近年来,肿瘤发病率在不断攀升,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发病尤其值得警惕;收治肿瘤病例一半集中在肺、肝和消化系统,与人们嗜烟酒、不规律重口味饮食、令人堪忧的食品卫生状态和高压力紧张工作生活状态紧密相关.政府应加强肿瘤预防知识宣传教育,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增强公民肿瘤自我防治意识.

    作者:蔡文军;谢建福;孟岳良;于永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