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健
消化系统也是从简单的形态学习进入到复杂空间理解学习.这部分实验内容较多,记忆和理解的内容也多.为了在规定学时内达到好教学效果,笔者在原有学时不变的情况下对该实验做了改进.其目的 是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动手及观察能力培养.
作者:王志海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简称肝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又是世界上PLC的高发地区,每年新增的PLC病例中约53% 在大陆地区,仅次于肺癌而位居我国恶性肿瘤相关死亡的第2位[1,2] .PLC起病隐匿、进展迅速,主要发生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再生结节的病理基础上,目前认为肝癌治疗的佳阶段为亚临床肝癌(即Ⅰ期),但该期其症状和体征均不明显,确诊时往往已是中晚期,因此寻求早期诊断方法及途径是当前临床研究的面临的重要课题.
作者:廖建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1 例23 岁男性患者,诊断AMLI/ETO 阳性的急性髓系白血病,予CAG 方案化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滴注后患者出现剧烈胸痛、腰背部疼痛、气短、烦躁不安,不能安静卧位.立即予吸氧,地塞米松10mg 、吗啡3mg 分别入壶,效果不佳,周身疼痛加剧,双下肢酸痛,腹肌及臀部肌肉紧张,患者不能安静卧位,查心肌酶:LDH 518.4U/L,α-HBD 402.8U/L,CK 205U/L,CK-MB 9.8U/L,再予萘普生2 片口服,山莨菪碱(654-2) 5mg 入壶,10% 葡萄糖酸钙10 毫升缓慢静脉注射,2 小时后患者胸痛及腰背部疼痛渐缓解,体温渐升至37.9℃,12 小时后疼痛消失,24 小时后乏力及肌肉紧张才缓解.
作者:马亚辉;高习华;谢勇;刘清池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人口老龄化是我国面临的重要问题,要求全社会更多地关心老年人健康,提高老年患者的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方法 针对老年人心理生理状态及老年骨科的特殊性,经常巡视病房,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基础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本组科312 例老年患者,除1 例有并发症外,其余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及功能锻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郭晓丽;刘洋;马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骨盆骨折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我科2003 年1 月~2008 年12 月收治的56 例骨盆骨折患者制订护理计划,并组织实施.结果 56 例患者,治愈53 例,好转3 例.结论 通过对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达到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少并发症的目的.
作者:曾丽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对妇产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临床应对对策.方法 从我院中随机选取23 名妇产科护士,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其进行调查,问卷内容是否存在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如心理性危害、物理性危害、化学性危害、生物性危害等,加之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行为,根据危险因素分析防护对策.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得到,护士面临的众多的危害因素中,认为面临心理性危害的人数为16 人,占69.57%,面临物理性危害7 人,占30.43%,面临化学性危害12 人,占52.17%,面临生物性危害17 人,占73.9%,护理人员的自身防护意识不高,个人防护行为存在误区.结论 生物性危害对护理人员的健康危害显著,需要强护理人员相关防护知识的培训,使其了解职业危害带来的不良后果,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对于降低职业危害意义重大.
作者:苏银青;张柳琴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从心理-生理-病理学角度探讨负性情绪与癌症的关系,研究癌症的心理致病因素.方法 运用HE 染色切片、免疫组织化学表达和DNA 测量等病理学方法,观察家兔在持续紧张、不安、恐惧等负性情绪下,内脏器官的组织形态学变化及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 实验组发现微小癌灶病例13 例,癌症发病率43.33% ;对照组无癌变.持续负性情绪可诱导正常细胞癌变,形成肿瘤.结论 持续负性情绪也可激活原癌基因,使正常组织细胞转化为癌细胞,从而诱发恶性肿瘤.
作者:付爱华;韩宝龙;王荣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产科医疗风险,研究应对策略.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产科医疗风险进行阐述,提出应对策略.结果 产科医疗风险主要来自患者的特殊性,多专业性、医患双方对疾病认识不对称性及诊疗失误及职业暴露.结论 产科医疗风险防范,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转变服务方式,强化医患沟通、提高专业水平和风险意识;加强监测和健康教育,建立风险评估和职业医疗保险,可降低医疗事故和纠纷的发生.
作者:杨蓉;刘文武;涂小寒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患麻疹的小儿好发年龄一般在6 个月~5 岁,这一年龄段的孩子调皮好动,加之因疾病本身引起的高热、厌食、腹泻,导致水分丧失和摄人量的减少,血管不充盈,患儿不配合,家长要求穿刺成功率高,使得病儿的静脉穿刺变得困难,并且在患儿出疹期全身布满密集的淡红色斑丘疹,因而更给穿刺造成极大的困难,即使穿刺成功,也不易长时间固定,往往需要反复穿刺,而且一根好的血管只能短时间穿刺1 ~ 2 次,再穿刺很难成功,患儿皮肤颜色发红不易寻找静脉,既增加患儿的痛苦,引起家长的不满,又增加护士的工作量和心理压力,因此开始给麻疹患儿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给药治疗、采血、紧急抢救时输注抢救药物.我科自应用静脉留置针以来效果良好,即减少了患儿的痛苦,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家长也满意.
作者:焦颖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Caspase-3 及其激活体Active Caspase-3 在C57BL/6 小鼠毛囊周期中表达的变化规律及意义.方法 采用石蜡切片,免疫组织化学S-P 法,检测C57BL/6(B6 )小鼠出生后11d (毛囊生长期)、16d (毛囊退化早期)、18d (毛囊退化晚期)、24d (毛囊静止期)等各个时相点背皮毛囊Caspase-3 及其激活体Active Caspase-3 的表达变化.结果 小鼠Caspase-3 及其激活体Active Caspase-3 在毛囊中表达均从生长期到退化期增加,到静止期又减弱.在整个毛囊周期的各个时相点,Active Caspase-3 的表达要低于Caspase-3 的表达,特别是在生长期和退化期初期的内外根鞘中,Active Caspase-3 的表达要明显低于Caspase-3 的表达.结论 Caspase-3 及其激活体Active Caspase-3 的产生具有严格的时空特异性,提示毛囊的增殖与凋亡的平衡依赖于Caspase-3 通过其激活体来调节.
作者:章旭日;雷明星;连小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对采用不同的护理模式对患有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的老年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抽取76 例患有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的老年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 两组,平均每组38 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方式进行治疗.分别进行临床常规护理和综合性护理干预.结果 B 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 组患者;该组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的人数明显少于A 组患者;该组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A 组患者.结论 对患有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的老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
作者:刘桂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型心脏病.目前世界各国大量的流行病学资料和实验室研究表明:高脂类饮食、血胆固醇过高和高血压是冠心病的主要发病因素.然而笔者长期以来对动物的观察和研究发现除了高级的灵长类、豚鼠类和食果性种类的蝙蝠等少数物种会得冠心病外,99 %以上的动物几乎不会得冠心病.多年来通过把人类基因组与动物的基因组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人类进化过程中基因ΨGULO 突变逐渐假基因化,转变成沉默的基因并完全丧失其功能才是冠心病的根源.现对基因ΨGULO 突变而沉默,使人类新陈代谢过程中L-古洛糖酸内酯氧化酶无法合成引起体内L-抗坏血酸的缺乏,促使P-450 细胞色素的活性降低,从而对胶原蛋白、胆固醇及酯类代谢的影响及作用机理进行了综述,并提出如何提高P-450 细胞色素的活性及多种羟化酶的生物活性,使人类羟基化代谢途径正常化,从根源上预防人类的冠心病.
作者:楼秀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麸炒枳实佳炮制工艺.方法 以出膏率、辛弗林及柚皮苷、橙皮苷和新橙皮苷总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优选炮制工艺.结果 优选出的枳实炮制工艺为:每100g 枳实用麦麸量为20g,于190~210 ℃,炒制70~90s.结论 炮制工艺切实可行.
作者:马雪松;邹兵;尹丽波;林桂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早婚、早育、多产及性生活紊乱的妇女有较高的患病率.初期没有任何症状,后期可出现异常阴道流血.目前治疗方案以手术和放射治疗为主,亦可采用中西医综合治疗,但中晚期患者治愈率很低.治疗方法需根据癌肿发展情况和妊娠月数而定.I期及Ⅱa期而合并早期妊娠者,可用根治术;或先放射治疗,待胎儿死亡自然排除后,再行根治术,或继续放射治疗.
作者:李剑颖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音乐治疗对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 将住院精神病患者58 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9 例,两组均予口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及一般护理,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外增加音乐治疗;观察16 周.采用住院精神患者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 和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对康复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护理前后IPROS 和SANS 量表评分各项观察指标对比有显著差异(P < 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护理前后IPROS 和SANS 量表评分对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 > 0.01).结论 对住院精神病患者予以口服精神病药物治疗及一般护理外辅以音乐治疗,可缓解及稳定患者的情绪,使患者乐于接受药物治疗,有利于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康复而重返社会.
作者:屈艳妮;黄芸芳;周志享;黎丽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痔疮的发病原因及其护理.方法 以358 例痔疮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临床观察、分析,根据具体原因、症状,制定护理计划,实施相应护理措施.结果 经过病因的归类分析,辩症施护,减轻了痔疮患者的症状,有效减少了其发病次数,同时也缩短了痔疮患者的住院时间.结论 针对痔疮患者病因进行辩证施护,可促进疾病愈合,减少并发症,有效提高患者舒适度、满意度.
作者:石慧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多种因素参与慢性心力衰竭非常复杂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神经、激素系统长期过度增强是慢性心力衰竭进行性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心力衰竭早期,药物治疗是关键.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主要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β-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肼苯哒嗪和硝酸盐等.
作者:杨明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本文探讨了药理学知识在药房工作中的重要性,提出了药房工作人员提高药理学知识的途径,并对当前药房工作中药理学知识运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研究,对于促进药房提高药学服务水平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作者:陈艳玲;刘浩然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对突发抽搐的患儿进行抢救过程中的具体配合和护理措施已经相应体会进行总结.方法 抽取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来我院就诊的24 例突发抽搐的临床确诊患儿病例,在其来院就诊的第一时间对其进行针对性抢救,在患儿病情得到控制恢复平稳后对其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抢救配合和护理的具体措施和相应体会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经过仔细研究后我们发现,抽样患儿在进行及时的抢救后,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在恢复期通过周到细致的临床护理,所有患儿均的恢复情况都非常理想在预计的时间内结束治疗康复出院,在住院期间没有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且没有临床死亡病例报告.结论 充分了解抽搐突发小儿的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并掌握熟练的抢救配合方式,使对该类患儿进行抢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在患儿病情的稳定期对其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以避免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
作者:马静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丹参对急性胰腺炎(AP)大鼠肠黏膜屏障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SD 大鼠90 只随机分为假手术(F)F1d 、F3d 、F5d 组各10 只,AP1d 、AP3d 、AP5d 组各10 只,制备大鼠AP 模型,丹参治疗(SM)SM1d 、SM3d 、SM5d 组各10 只,制备AP 模型后,给予丹参治疗.按1d 、3d 、5d 三个时间点取相应组别大鼠,动态测定外周血D-乳酸(D-Lac)、二胺氧化酶(DAO )和肠组织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 sIgA )的变化.结果 AP 组比F 组各时间点DAO 和D-Lac 均明显升高(P < 0.01);经丹参治疗后3d 、5d 组DAO 和D-Lac 比AP 组均明显下降(P < 0.01),第5d 恢复至正常水平;AP 组随病程延长sIgA 呈逐步减少,与F 组各个时段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 0.05),丹参治疗组sIgA 在各时间点均低于F 组(P < 0.05),均与AP1d 组无差异(P > 0.05),比AP3d 、AP5d 两组均有升高(P < 0.05 )无随病程延长而逐步减少趋势.结论 丹参能够明显改善胰腺炎大鼠肠黏膜通透性,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同时能促进肠黏膜sIgA 的合成与分泌,增强肠道免疫功能,实现对AP 的治疗作用.
作者:高允海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