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美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因素分析及相应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 年1 月至2010 年12 月56 例因机械通气导致相关性肺炎的患者病因分析及护理对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经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后,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56 例中有43 例,控制率达76.78%.的患者肺部感染得到控制,2 例因原发病危重死亡,1 例脑干脑炎患儿死亡,1 例中毒患儿死亡.结论 采取及时、有效、正确的机械通气方法和综合护理对策能显著控制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感染病情,降低并发症及病死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刘精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探索未婚先孕引产患者的心理护理模式.通过责任护士掌握161 例未婚先孕引产患者心理问题,在尊重理解患者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指导和心理护理,心理护理贯穿患者住院的整过程.使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治疗,缓解患者的焦虑、恐惧情绪.心理护理起到明显效果.
作者:肖思枚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本文通过查阅历来关于山药多糖的药理学文献,综合近几年的研究新进展,初步归纳介绍了山药多糖的药理作用.作为一篇综述,希望能让大家对山药多糖有进一步的了解,为确定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作者:贾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1 病例简介患者女性,46 岁.因双眼被前夫暴力致右眼球抠除伤,左眼损伤,造成右眼失明,左眼光感、畏光、流泪2h .受伤当时疼痛难忍,流血不止、头昏痛.无昏迷、呕吐史.于2010 年7月14 日急诊到本院眼科就诊.全身检查:T 36.8℃,P 80 次/分,R 20 次/分,BP 124/90mmHg.
作者:徐益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产科医疗风险,研究应对策略.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产科医疗风险进行阐述,提出应对策略.结果 产科医疗风险主要来自患者的特殊性,多专业性、医患双方对疾病认识不对称性及诊疗失误及职业暴露.结论 产科医疗风险防范,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转变服务方式,强化医患沟通、提高专业水平和风险意识;加强监测和健康教育,建立风险评估和职业医疗保险,可降低医疗事故和纠纷的发生.
作者:杨蓉;刘文武;涂小寒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评价消化内镜黏膜切除术(EMR) 治疗消化道无蒂息肉的疗效.方法 收集分析我院93 例患者,124 个位点的食管胃及结直肠无蒂息肉临床资料,采用消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并对所有切除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术后1、3、6、12 个月和长期胃镜、结肠镜随访复查.结果 所有患者(100% )完整切除,术后1 年复查中未发现残留息肉组织,3 例切除时已经恶变患者术后3 年随访未发现复发和转移病灶,4 例患者术后瘢痕脱落后出血经内镜下止血后出血停止,未发现穿孔和其它并发症发生.结论 消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是治疗消化道无蒂息肉的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作者:肖琳;杨坚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保胎灵胶囊对先兆流产的疗效.方法 2009 年1 月至2011 年1 月在本院就诊的先兆早期流产患者120 例,应用保胎灵胶囊治疗48 例,同时应用保胎灵胶囊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52 例.单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20 例.结果 保胎灵胶囊、保胎灵胶囊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服联合治疗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组有效率分别为87.50% 、92.40% 、81.00%,无显著统计差异(P > 0.05).结论 保胎灵胶囊治疗先兆流产有效、安全.
作者:黄运福;石玲婷;李巧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脐静脉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含量和意义.方法 选择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30 例作为观察组(按照病情轻重分成子痫前期轻度组、子痫前期中度组、子痫组共三个亚组),30 例正常产妇作为对照组.产妇胎盘娩出后抽取胎盘端脐静脉血并分离血清,通过ELISA 法分别检测血清TNF-α 的含量.(60.69 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脐静脉血清TNF-α含量[±0.45) ng/L] 明显较正常组高[(14.05±0.53)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各亚组之间TNF-α 含量随病情加重而增加,各亚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妊娠高血压疾病可引起产妇脐静脉血TNF-α 等有害因子增加.
作者:刘春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血必净对脓毒症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对血清TNF-α和IL-8 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0 年1 月至2012 年1 月急诊收治的脓毒症患者,给予合适的临床治疗方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结果 血必净对脓毒症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药物组,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能降低血清TNF-α和IL-8 含量.结论 血必净对脓毒症患者治疗有益,能抑制炎性因子的释放,从而减轻症状.
作者:李艳美;金艺华;李伟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医院感染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同时医院感染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并非仅是专业科室的业务工作,它涉及全院各学科、各场所、各部门、各环节,相互渗透交叉,可见医院感染控制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WHO已将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列为医院管理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指标[1] .国家卫生部也将其纳入医院等级评审的标准之一[2] .
作者:窦学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静脉滴注双黄连粉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选择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80 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 例.治疗组静脉滴注双黄连粉注射液,对照组静脉滴注利巴韦林,两组均以7 为1 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治愈率72.5%;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治愈率为6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静脉滴注双黄连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彭芳;杨文敏;晏咏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对采用不同的护理模式对患有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的老年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抽取76 例患有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的老年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 两组,平均每组38 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方式进行治疗.分别进行临床常规护理和综合性护理干预.结果 B 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 组患者;该组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的人数明显少于A 组患者;该组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A 组患者.结论 对患有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的老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
作者:刘桂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型医学设备与仪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X 线机作为重要的现代医学诊治工具,在现代临床医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X 线机的使用过程,应加强对于各种常见故障的总结与分析,并且采取行之有效的维修方法,从而保证设备的安全、高效、稳定运行.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医疗设备管理经验,简要分析了X 线机的故障与维修方法,仅供同行参考.
作者:刘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经皮无水乙醇注射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自我院从2010 年10 月至2011 年7 月收治的肝癌病患96 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 例,观察组使用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经皮无水乙醇注射治疗,对照组使用经皮无水乙醇注射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9% ;两组疗效及并发症比较差异显著(P <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经皮无水乙醇注射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显著,其副作用低,后遗症低,对病患的症状减轻速度快,病死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沈聪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肝细胞肝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很高的病死率.临床上通过对肝细胞肝癌的血清肿瘤标志物进行检测,可以对肝细胞肝癌进行早期的诊断、对肝细胞肝癌的复发进行监测、对肝细胞肝癌的预后进行评估.笔者综合分析多位专家对肝细胞肝癌血清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观点,综述目肝细胞肝癌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作者:卢桂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简称肝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又是世界上PLC的高发地区,每年新增的PLC病例中约53% 在大陆地区,仅次于肺癌而位居我国恶性肿瘤相关死亡的第2位[1,2] .PLC起病隐匿、进展迅速,主要发生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再生结节的病理基础上,目前认为肝癌治疗的佳阶段为亚临床肝癌(即Ⅰ期),但该期其症状和体征均不明显,确诊时往往已是中晚期,因此寻求早期诊断方法及途径是当前临床研究的面临的重要课题.
作者:廖建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对突发抽搐的患儿进行抢救过程中的具体配合和护理措施已经相应体会进行总结.方法 抽取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来我院就诊的24 例突发抽搐的临床确诊患儿病例,在其来院就诊的第一时间对其进行针对性抢救,在患儿病情得到控制恢复平稳后对其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抢救配合和护理的具体措施和相应体会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经过仔细研究后我们发现,抽样患儿在进行及时的抢救后,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在恢复期通过周到细致的临床护理,所有患儿均的恢复情况都非常理想在预计的时间内结束治疗康复出院,在住院期间没有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且没有临床死亡病例报告.结论 充分了解抽搐突发小儿的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并掌握熟练的抢救配合方式,使对该类患儿进行抢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在患儿病情的稳定期对其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以避免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
作者:马静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持续性血液净化对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 年1 月至2011 年1 月应用持续性血液净化方法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400 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400 例患者中300 例(75% )肾功恢复正常,60 例(15% )转成为慢性肾功能衰竭进行长期血透治疗,40 例(10% )死于原发病.结论 持续性血液净化对急性肾功能衰竭具有理想的疗效,对于肾功能的改善有明确疗效,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吴小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16 例机械通气患者的治疗护理措施,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正确调节呼吸机各参数值,做好气道湿化及适时吸痰,正确处理呼吸机的报警问题,结合血气分析及脉搏血氧饱和度的数值.结果 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及护理治疗中的不足,提高危重患者的治愈率.结论 加强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管理,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王晓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 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组34 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强心、利尿和扩血管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加用倍他乐克6.25mg,根据患者心率及心功能状况逐渐加量至12.5mg,每日2 次.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79.4%,对照组为47.1%,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 < 0.05).观察组心率、6min 步行距离、LVEDD 及LVEF 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 < 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小剂量倍他乐克可以显著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张策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