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某市2000至2011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分析

蒋文;李彦勋

关键词: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病学特征
摘要:目的 通过对辖区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制定周口市乙型脑炎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Excel 软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0 至2011 年周口市乙型脑炎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发病时间集中在7 ~ 9 月份,年龄分布< 15 岁占94.48%,散居儿童居多.结论 进一步普及乙型脑炎疫苗接种,加强乙型脑炎疫情监测,以农村地区为重点,是降低周口市乙型脑炎发病的主要措施.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生物节律的研究进展

    生物节律与某些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对临床药物的应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对于目前生物节律在以上两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指出了解和研究生物节律对临床工作的重要性.

    作者:石斌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2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途径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250 例冠心病心绞痛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5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气通脉汤,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0%,对照组67.2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 0.01),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能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缓解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和疼痛程度,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谭伟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浅谈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

    目的 讨论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38 例.患者在术后均获得随访,其时间为7 ~ 18 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2.5 个月).结果 对患者采用Harris 评分标准进行判断疗效,采用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组总优良率89%,无内固定断裂、骨不连等并发症,功能恢复较好,手术时间短、出血较少,在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上,相对于DHS 及重建钉具有一定的优势.结论 选择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具有损伤小、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等优点,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于晓东;刘宏志;李成权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住院病历缺陷分析以及实时监控管理

    目的 分析并评价对住院患者诊疗过程开展调查及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的方法,为做好诊疗质量的实时监控管理提供参考信息.方法 对各个诊疗环节中发生的缺陷进行归类,应用基于病例分组的随机抽样方法,确保每一次的抽样调查结果具有可比性.结果 在计算机软件的辅助下做好各个诊疗环节的分析,可以实时对某个阶段的抽样调查结果实施统计汇总,并及时检查缺陷的改正情况.结论 采用网上调查方式的客观性较强,增大了调查的范围,节约了人力、物力,便于实时监控管理,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作者:唐文龙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诊断超声与脑发育

    近年来,超声安全性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其热点集中在诊断用超声对胎儿脑组织发育的安全性.本文回顾和总结了相关文献,并且提出了用尽可能低的输出能量完成检查的几点建议.

    作者:周海燕;段云友;贾化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疗效观察

    目的 对采用依达拉奉与疏血通联合的方法对患有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来我院就诊的74 例患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 两组,平均每组37 例.A 组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B 组患者采用依达拉奉与疏血通联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B 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 组患者;两组患者在用药过程均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结论 采用依达拉奉与疏血通联合的方法对患有急性进展性缺血性脑中风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令人满意,患者的病情能够在用药后的短时间内得到迅速扭转,使患者的预后更加理想.

    作者:郭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上尿路结石微创技术的治疗进展

    泌尿系结石是一种全球性疾病,尤其是上尿路结石,它的易感人群庞大,并且具有治疗后高复发的特点.近年来,针对上尿路泌尿系结石的治疗方式取得各界的广泛重视,对它的研究十分活跃,现笔者对其做一总结.

    作者:杨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经络学》多媒体教学探析

    <经络学>作为针灸推拿学院针灸本科专业必修课程,为了探讨其多媒体教学效果.我们在2008 级-2010 级针灸推拿学院针灸本科专业学生中多次使用采用多媒体技术学习<经络学>,我们认为多媒体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作者:祁静;李俊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中药腰痛汤配合物理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46例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是脊柱系统的慢性病,其发病特征就是症状不明显,病程很长,而且病因目前还尚不明确,所以一般而言,其治愈也就非常困难.强直性脊柱炎发病病灶主要是在骶髂关节和脊柱发生慢性炎症,多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这种脊柱炎发病多见于青年男性,男性比例悬殊,大致上为4∶1,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到现在还不明晰,大致上专家们认为是一些外界环境因素其病因不明,还有就是一些感染或是外伤和寒冷也会诱发疾病,这种疾病目前还没有什么好的手段对其进行根治,在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生期常常呈现急性发作,而且常常是发作期和缓冲期交替进行,必须采用综合强化治疗以减少病残.我科从2006年到2010年期间采用中药腰痛汤配合物理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46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雪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浅谈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抗菌药物的使用,使过去许多致死性疾病得以控制.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毒性反应、耐药性、二重感染等.近年来人们对抗菌药物的过分依赖,造成对其滥用,药物不良反应与不良的药物相互作用急剧上升,药源性疾病频繁发生.目前,我国抗菌药物滥用造成的不良反应已经将近占了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病例的一半,如果继续滥用下去,将会导致很多细菌感染性疾病无药可医.因此,为了获得抗菌药物的佳疗效,减少各种副作用,广大医务人员必须掌握抗菌素的使用.

    作者:徐燕;林瑞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三腔二囊管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三腔二囊管包括三腔管、胃气囊和食管气囊.胃气囊和食管气囊附在三腔管的一端,三腔管由一个截面是半圆的腔道和两个截面是四分之一圆的腔道构成,胃气囊导管和食管气囊导管分别装在四分之一圆腔道内,胃导管装在半圆腔道内,所述的胃导管截面呈半圆形,其外壁与半圆腔道的内壁密封配合,胃导管可在半圆腔道中活动.本实用新型能有效降低吸入性肺炎及胃底或食管下段黏膜溃烂、坏死的发生率且护理方便、患者痛苦减轻.三腔二囊管是利用柔软的气囊压力,直接压在出血的曲张静脉上,以达到止血目的,临床常用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现将三腔二囊管在临床应用技术的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刘婷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支气管冲洗结合局部注药治疗右肺中叶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支气管冲洗术结合局部注药治疗右肺中叶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 年1 月至2011 年6 月期间在我院共收治右肺中叶综合征患者37 例,所有患者首先采取抗生素治疗,对症和支持治疗的内科综合治疗手段.然后采取支气管肺泡冲洗术结合局部注药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不良反应,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 37 例患者中治愈24 例,有效7 例,无效6 例,总有效率为83.8%.急性感染患者全部治愈,总有效率为100%;慢性感染患者治愈6 例,有效7 例,无效6 例,总有效率为78.95%.急性感染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好于慢性感染和结合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主要是低氧血症22 次,发热14 次,少量出血24 次.结论 支气管冲洗结合局部注药治疗右肺中叶综合征安全,有效,并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唐琳;康萍;钟祥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临床处理体会

    目的 总结和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在不同治疗方式下的疗效比较.方法 将2008 年6 月至2010 年6 月在我院住院的63 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加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治疗2 周后随访1 年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有效率为90.32%,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为59.38%,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抗血小板治疗联合扩容抗凝治疗比单独抗血小板治疗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疗效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勇;刘肖;李常玉;蔡燕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针灸结合康复训练对偏瘫早期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影响

    目的 探讨针灸结合康复训练对偏瘫早期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影响.方法 抽取240 例脑卒中后早期偏瘫的患者,分为康复加常规治疗组、康复加针灸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 例.分别采用内科治疗加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加针灸治疗和仅采用内科治疗.对治疗前后患者1、2 和4 个月进行四肢功能测定.结果 对照组3 个指标显著低于其他2 组;康复组和康复针灸组无明显差异;康复组、康复加针灸组在分组1 个月、2 个月在以上各评定指标上有显著差异,主要体现在评定前后.结论 在提高偏瘫患者的四肢活动能力上康复训练以及康复训练加针灸没有显著的差异,都体现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王峰川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枸橼酸莫沙必利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枸橼酸莫沙必利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144 例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3 组:A 组为治疗组,共48 例,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5mg/ 次,3 次/ 日,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1.5/ 次,3 次/ 日;对照组分为B、C 两组,B 组48 例,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5mg/ 次,3 次/ 日;C 组48 例,口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1.5/ 次,3 次/ 日.4 周后复查肝肾功能,记录不良反应,观察症状缓解情况并回访复发情况,作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4 周后,枸橼酸莫沙必利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7.5%,明显优于单用枸橼酸莫沙必利及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组,有显著性差异(P < 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间复发率的差别也有显著性意义(P < 0.05).治疗后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枸橼酸莫沙必利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是目前治疗功能性便秘的可行方案.

    作者:谢发平;卞国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某镇糖尿病患病率流行特征

    目的 了解北京市怀柔区雁栖镇常住人口糖尿病患病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对25 岁及以上常住人口5017 人,其中居民1429 人,农业人口3588 人,进行了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禁食8h 后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 根据WHO 诊断标准,雁栖镇糖尿病(DM)患病率为5.2%,糖耐量减低(IGT)患病率为7.15%.原有DM 人116 人,新发现DM 人145 人,二者之比为1:1.25.DM 患病率山区各村>平原各村.IGT 患病率山区各村>平原农村.DM 及IGT 患病率随年龄增加,体质量指数增加,血压增高,血脂异常而增高.结论 未来糖尿病在农村特别是在山区有明显增加的趋势.

    作者:韩秀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双腔支气管导管在抢救大咯血窒息中的应用(附5例报道)

    大咯血的抢救方法很多,但当大咯血引起窒息或呼吸衰竭时,使用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我院近年来在抢救各种原因引起的大咯血窒息患者,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天森;潘绍慧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的临床研究现状与展望

    C 反应蛋白和细胞因子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 在各种疾病中的作用早已被人们认识.近期急性中毒领域中有关细胞因子与C 反应蛋白相关性的研究亦逐渐被人们重视.其研究进展可能为急性中毒的临床诊治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作者:李伟强;阮海林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脂质体的药效学研究

    脂质体给药系统在降低药物毒性、增加药物在靶点聚集和提高药物疗效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目前已设计出膜上载有或不载靶识别分子的靶向脂质体,包括抗肿瘤药、抗寄生虫药、抗真菌药、激素、多肽、酶类药物及用于疫苗、基因治疗和免疫诊断的药物.本文就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的药效学及应用方面做一综述.

    作者:仵文英;李莎;徐晓娜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羊膜移植和球结膜遮盖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羊膜移植与结膜瓣遮盖在真菌性角膜溃疡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2007 年1 月至2009 年12 月行羊膜移植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48 例48 眼为治疗组,2004 年1 月至2006 年12 月行结膜瓣遮盖手术治疗的真菌性角膜溃疡30 例30 眼为对照组,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羊膜移植组(治疗组),治愈44 例44 眼,治愈率为91.67%,经统计学处理,疗效优于对照组(χ2=7.730,P < 0.05).结论 羊膜移植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是一种方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谭健;龙虎跃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