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重症乳糜尿的护理研究

李舒丽

关键词:腹腔镜, 乳糜尿, 肾蒂淋巴管结扎术,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重症乳糜尿的护理特点,以提高护理效率和质量.方法 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采用后腹腔镜下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重症乳糜尿12例,回顾分析心理、术前准备、术后恢复方面的护理经验.结果 12例患者术后无并发症发生,复查尿乳糜定性试验阴性,随访1~24月无复发.结论 该术式安全有效,具微创、术后恢复快、住院日短、并发症少等优点,护理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常见循环系统用药的不良反应及解决办法

    本文总结了循环系统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并根据临床药师的工作经验提供了一些有效可行的解决办法.

    作者:夏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加强临床微生物检验有效控制医院感染

    在医院感染的控制中,加强临床微生物检验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保证对于各种医院感染的准确诊断,必须采取相应的临床微生物检验方法,进而根据检验结果制定行之有效的防控方案.本文结合笔者多年临床微生物检验经验,简要分析了其在控制医院感染方面的相关问题.

    作者:阙肖冬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临床教学中缄默知识传授的研究与探索

    目的 本文阐述缄默知识的概念和特征,分析临床教学中缄默知识的作用和意义,探索临床教学中对缄默知识传授方法的改进和提高.方法 分析缄默知识的特点,研究在临床教学中缄默知识的影响,以及带教老师的缄默知识对教学的影响.结果 根据缄默知识的特点,在教学中通过提高缄默知识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教学技能和技巧以及借助新技术等方法,加强临床教学中缄默知识的传授.结论 缄默知识是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缄默知识具有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特点,应在临床教学过程中重视缄默知识的传授.

    作者:冯明祥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社区卫生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社区卫生服务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基本环节.社区卫生体系建设在体制上、政策配套上面临着诸多困难,亟待政府及有关部门予以解决.

    作者:胡守章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腹腔镜设备器械的管理体会

    随着外科技术的飞速发展,微创手术已成为外科发展的潮流,腹腔镜手术因其创伤小、疼痛轻,术后恢复快及术后腹腔粘连少等优点受到医师和患者的欢迎并在临床广泛开展.我院自2007年3月开展第一例腹腔镜手术至2010年3月已成功实施1025例,在仪器设备、器械配置极其有限的情况下(设备只有一套、器械两套),开展如此多的手术,可见设备和器械的使用率相当高,这与器械设备的科学管理是分不开的,现谈谈管理体会.

    作者:黄玲月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肺癌化疗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化疗期的不良反应及其相关护理对策,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对83例肺癌化疗患者从心理支持、化疗护理、骨髓抑制的护理及出院指导等方面着重护理,正确引导患者积极配合,帮助患者取得佳的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患者的积极配合,减轻了放化疗前的恐惧心理,均顺利完成化疗治疗,无化疗引起永久性脏器损害和死亡病例.结论 高质量的护理工作是预防和减少肺癌化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必要因素,通过对肺癌患者的整体护理,83例患者均未产生并发症,效果良好.

    作者:张秀丽;王景凤;侯春凤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中医药对偏头痛治疗研究进展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对患者的工作、生活造成一定影响,祖国医学对本病研究较为深入,是临床重要的干预措施.本文就近年来中医药对偏头痛干预措施进行综述.

    作者:刘丹;赵敏;刘薇薇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超声对桥本甲状腺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目的 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桥本甲状腺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分折89例临床明确诊断的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 79例桥本甲状腺炎腺体回声弥漫性减低,分布不均匀,内可见散在的短线样、网络状、结节状略强回声,2例患者腺体回声不均匀偏高增粗,8例局限性低回声.结论 桥本甲状腺炎的超声图像有一定的特异性,在诊断与鉴别诊断上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王栾琦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发热门诊应对手足口病疫情的护理管理

    手足口病是近几年临床较常见的传染性疾病,是由肠道病毒[以科萨奇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见于学龄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高.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多数症状轻微,少数可致死.2010年3月份以来,全国手足口病发病特点:发病时间前移、患病人数多、地区广、重症病者多、病死率高.广西患病人数、重病病例、死亡人数位列全国前三名,形势严峻.我院发热门诊在应对手足口病疫情中的护理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作者:苏惠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分析

    目的 本文分析我院门诊收治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资料,探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门诊或住院治疗的急性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共116例,年龄为7个月~ 8 岁,将患儿平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联合喜炎平注射液,观察组进行常规治疗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儿经过3 天的治疗后,治愈47例、显效8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28%,与对照组相比,治愈率明显提高(P<0.05),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中1例患儿有皮疹反应,停药后症状消失.讨论热毒宁注射液能够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产生显著的临床效果,还能够显著提高患儿治愈率,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杨永朝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急诊心肌梗死尿激酶静脉溶栓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至2010年度的80例急诊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AMI 病例.并且将这80例患者进行分组,分组依据是从发病到溶栓的时间,以6h 为界限,然后对两组病例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本组冠状动脉再通率75.00%;轻度出血发生率12.50%,病死率17.50%,主要的死因有两方面一是心脏泵出现了衰竭和和心脏出现了严重的心律失常情况.时间<6h 一组其冠状动脉再通率、轻度出血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为:85.01%、11.00%、8.02%;时间为6h 和12h 组的冠状动脉再通率、发生轻度出血的概率和病死率分别是54.00%、14.98%、31.00%;对比分析两组的冠状动脉再通率和病死率发现结构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0.101和<0.105).对比分析轻度出血发生率发现结果没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 通过临床治疗效果的观察可以得出急诊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方法是可行的,它能够使AMI 的救治疗效显著提高,该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朱国锋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浅谈乡镇医院开展人性化护患沟通的技巧

    随着我国现代化的进程,社会大发展与大变革的同时也对乡镇医院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乡镇医院的发展的瓶颈不再是仅靠资源、硬件的提升.传统的被动式护理方式亦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能否做到与时俱进、以人为本,主动向患者提供体贴的人性化护理成为了乡镇医院赢得患者认可,提高医院形象,扩大和巩固市场地位的关键因素.良好的护患沟通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的基础,其实施过程有哪些有效的技巧,本文将进行探讨.

    作者:万成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早期颈内静脉置管在抢救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早期颈内静脉置管和传统静脉输液在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抢救过程中的效果.方法 将90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 人,实验组使用颈内静脉置管在监测中心静脉压下快速输液,对照组进行传统静脉输液,在30min,1h,2h 分别观察记录所有患者的收缩压、脉搏和尿量,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和无效率.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8%和86.6%,无效率分别为2.2% 和4.4%,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84.4% 和45.6%,有效率分别为83.3%和4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颈内静脉置管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抢救手段.

    作者:范再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数据挖掘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不断完善及计算机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的飞速发展,使得大量医学信息被精确记录下来.激增的数据背后隐藏着许多重要的信息,而如何充分利用这些宝贵资源,从现有的海量数据资源中挖掘深层次的、隐含的、有价值的知识,提取出对于医院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决策管理有指导意义的信息,帮助医院在新一轮医改中取得竞争优势,已成为现代医院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任务.本文从介绍数据挖掘概念入手,分类剖析了数据挖掘在医院各层面应用的现状,从疾病诊治、精细化管理、规范医疗行为等多角度、多方位揭示了数据挖掘技术在医学领域应用的广阔前景.

    作者:龚卫宁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胃管置管护理新进展

    留置胃管是指将胃管经一侧鼻腔插入胃内,通过导管给不能由口腔进食的患者提供饮水、流食或药物,从而补充能量或进行治疗的方法,是护士操作中的一项基本技能[1],但插胃管时常屡遭失败,不但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还耗费了护士的时间和精力.本文就近十年来有关胃管置管的问题综述如下.1 胃管置管的作用1.1 留置胃管是普外科患者的重要治疗护理操作之一,有效的胃肠减压可降低胃肠道压力,减轻腹胀,减轻切口疼痛,改善肠壁血液循环,促进消化功能恢复[2].

    作者:刘雪英;黄平芳;林小慧;韦芝静;范子琅;邓文文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的管理体会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流动儿童的数量明显增多,给计划免疫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成为计划免疫管理工作的拌脚石,也充分显示出了计划免疫工作中的薄弱点,因此提高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是计划免疫工作中的重点问题.

    作者:乔旺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癫痫患者血清S100B、TNF-α、NO及NSE变化研究

    目的 探讨癫痫患者血清S100B、TNF-α、NO 及NSE 水平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的35例癫痫患者为观察,同时选取同期的35 名健康人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血清S100B、TNF-α、NO 及NSE 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S100B、TNF-α、NO 及NSE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重度患者高于中度及轻度患者,P 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癫痫患者血清S100B、TNF-α、NO 及NSE 水平呈现较高的水平,且重度患者的水平尤其高.

    作者:王冰;韩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脊髓损伤药物治疗的研究现状

    脊髓损伤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严重创伤,随着对脊髓损伤治疗的研究深入,人们研制出许多药物,希望能阻止或减少继发性病理改变对脊髓的损害.各种经典药物的应用取得一定的疗效,也不断有新的药物出现,且部分药物尚处在动物实验阶段.各种药物有不同使用适应证,应根据其药理特点选择使用,必要时联合应用,方能体现药物治疗在脊髓损伤中的效果.

    作者:张志强;杨怀洁;张桂青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63例有糖尿病史精神病患者的心理分析和健康教育

    目的 分析合并糖尿病的精神病患者的心理活动,探讨健康教育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两年我院收治的合并糖尿病的精神病患者63例,分为教育组和未教育组分别为33例、30例,未教育组采用常规精神病合并糖尿病的治疗及护理,教育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两组患者均干预3个月.结果 教育组患者在干预后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 血糖均显著低于未教育组,P<0.05.结论 对合并糖尿病的精神病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及积极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控制患者的血糖和精神症状.

    作者:卢宝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终止中晚期瘢痕子宫妊娠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 对比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终止中晚期瘢痕子宫妊娠患者的临床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期确诊收治的中晚期瘢痕子宫妊娠患者77例,其中对照组30例单用依沙吖啶,实验组37例联合米非司酮.随访1~2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产程指标.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产时出血量为(52.7±16.8)mL、胎盘胎膜残留率为27.0%、引产成功率为100%,均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 运用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终止中晚期瘢痕子宫妊娠,可减少产时出血量,降低组织残留,提高引产成功率.

    作者:唐刚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