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阴道镜联合TCT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分析

颜艳;蔡敏;杨桂春

关键词:阴道镜, 液基细胞学, 宫颈癌病变
摘要:目的 探讨阴道镜联合液基细胞学(TCT)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20 例临床可疑宫颈癌患者的一般资料,按照自愿选择检测方法、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310 例.对照组患者直接采用阴道镜进行活检,观察组患者在阴道镜与TCT 的联合下进行活检.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组织学诊断阳性符合率.结果 观察组310 例患者中组织学诊断阳性结果231 例,诊断符合率为74.5%;对照组310 例患者中组织学诊断阳性结果161 例,诊断符合率为51.9%.两组比较,观察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采用阴道镜联合TCT 进行宫颈癌病变筛查效果较好,可以发现和诊断早期宫颈癌病变,对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纤维鼻咽喉镜下经鼻治疗眶内壁骨折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在纤维鼻咽喉镜下经鼻治疗眶内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40 例眶内壁骨折患者在纤维鼻咽喉镜下经鼻切除筛窦房隔修复外伤损伤的眶纸板,然后将术前准备好的碘仿油纱条和已制作准备完成的多孔硅胶片,使其凸面向外,以填塞手段缓放入筛窦术腔内.术后跟踪随访,观察疗效.结果 本组患者40 例,完全治愈36 例,有效率90%,术后无l 例发生眶内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结论 纤维鼻咽喉镜下经鼻治疗眶内壁骨折方法安全有效,创伤小,手术时间短,不留瘢痕,硅胶片可长期存留.

    作者:范书锋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某院160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2007.8-2009.6 收集的160 例临床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评价.结果 160 例临床不良反应病例报告中,易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为抗感染药物(101 例,占63.1%);常见的临床表现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112 例,占70%)上报数量多的科室为肿瘤外科(48 例,占30%).结论 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及相关知识宣传是提高临床合理用药的关键.

    作者:唐俞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药外治法

    目的 对运用中药外治方法对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80 例在我院就诊的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采用自拟中药外敷方进行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该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显效率达到75%,有效率达到95% 以上.结论 运用中药外治方法对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刘婷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介入联合宫腔镜治疗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内生型)2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介入联合宫腔镜治疗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CSP)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 年1 月至2012 年1 月相关患者30 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患者术后临床治愈.无临床并发症.结论 介入联合宫腔镜治疗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pregnancy,CSP)(内生型)具有治愈率高,操作简单,损伤少,一次性治愈等优点.

    作者:张翠娟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浅析医院药学服务与合理用药

    目的 分析医院如何有效地执行药学服务与合理用药.方法 从2011 年1 月份起我们医院药房开展了多方面的药学服务,如我们对医院用药进行审查、对药物使用进行交待、对科学用药进行咨询等,通过这些药学服务提高我院科学用药水平.结果 医院通过药学服务,提高了医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率、也为患者进行科学用药提供了安全可靠的保障.结论 医院对药学进行一定的服务,既能增强医药的疗效确保临床科学用药,也能维护广大患者的切身利益,值得所有医院进行推广和使用.

    作者:刘静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护理

    围手术期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抑郁等负性心理问题.具体问题依个案患者的背景不同而在其类型、程度上有所不同,这些负性心里可影响患者的正常康复.护理人员应针对个案患者的心理需求制定心理护理方案,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以辅助心理治疗达到佳治疗效果.

    作者:赵俊智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宫颈癌术前新辅助介入化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新辅助介入化疗在Ib~IIb 期宫颈癌辅助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介入化疗组30 例宫颈癌患者于术前进行新辅助介入化疗,新辅助介入化疗结束后1~2 周再行宫颈癌根治术.对照组宫颈癌患者则直接行手术治疗.通过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手术并发症及疗效等情况,评价新辅助介入化疗在Ib~IIb 期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结果 介入化疗组有效率为93.3%;介入化疗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淋巴囊肿、尿潴留、下肢水肿)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介入化疗组宫旁累及率、淋巴结阳性率、阴道切缘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癌术前新辅助介入化疗能有效缩小病灶,减少术中出血,提高手术疗效,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时间.

    作者:庄玲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炎症性肠病疗效分析

    目的 探究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用于炎症性肠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8 年2 月至2010 年1 月间我院收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96 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静滴交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结果 内镜评定和总体评定上,观察组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无效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能够有效改善炎症性肠病患者的高凝状态,预防肠黏膜血栓形成,治愈率显著提高.

    作者:张小春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 对比分析单纯穿孔缝合修补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选取2008 年4 月至2010年9 月来我院就诊治疗的60 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 组,对照组30 例患者行胃大部分切除术;观察组30 例患者行单纯穿孔缝合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复发率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复发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 < 0.05.结论 单纯缝合修补术和胃大部分切除术对胃十二指溃疡穿孔患者均有较好疗效,但单纯缝合修补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病情复发率低,适合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杨丹柯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动静脉内瘘患者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 通过使用透析手册对动静脉内瘘患者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干预,提高了透析质量,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采用透析手册、组织授课、个别指导等形式对78 例患者行健康教育干预,内容为内瘘的观察与指导、用药指导、饮食、干体质量及运动指导,并于健康教育前、教育后1、3、6、9 个月对患者行健康效果评价.结果 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动静脉内瘘患者在以上方面进行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均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通过使用透析手册等多种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可使动静脉内瘘患者的认知变化,提高了透析质量.

    作者:慕晓霞;陈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断血流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确定断血流胶囊提取及干燥工艺参数.方法 以断血流皂苷A 提取率为指标确定工艺.结果 选择煎煮时间为1.5h,煎煮次数为2 次,加水量为药材量的10、8 倍.结论 该工艺提高了断血流皂苷A 转移率,同时出膏量比较适宜,可以保证制剂工艺能顺利进行.

    作者:崔春爱;王会弟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中医药综合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3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医药综合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为其临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60 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Trial group)30 例和对照组(Control group)30 例.治疗组运用中药少腹逐瘀汤加减内服,外敷、针灸联合治疗;对照组用布洛芬治疗,均连续治疗3 个月经周期.观察临床疗效,疼痛缓解疗效、疼痛积分情况.结果 Trial group 总有效率93.3%;Control group 总有效73.3%,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 < 0.01).疼痛缓解情况Trial group 总有效率93.3%;Control group总有效80%,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 < 0.05).疼痛积分情况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中医药联合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安全有效,优于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龙菊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肾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银杏达莫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2009 年6 月至2011 年12 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48 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4 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 周、4 周的肾动脉PI、RI、Vmax 及Vmin 进行检测及比较.结果 治疗后2 周及4 周观察组的肾动脉PI 及RI 均低于对照组,而肾动脉Vmax 及Vmin 均高于对照组,P 均< 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可显著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对于肾脏缺血状态的改善有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郝国华;赵涛;陈东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铜绿假单胞菌常见的耐药机制

    铜绿假单胞菌(PA)是医院感染常见的条件致病菌,耐药发生率高.其主要耐药机制有外膜通透性改变、外膜蛋白OprD2 缺失、独特的药物主动外排系统、产生多种β内酰胺酶及氨基糖苷类钝化酶、抗菌药物靶位的改变、形成生物被膜等.而且它对不同抗生素有着不同的耐药机制,给临床治疗带来严峻挑战.

    作者:梁小英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患者院内感染的常见类型及防范对策

    通过对患者院内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主要原因,实施有效合理的管理防范监控措施,尽可能减少和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孙宝利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健康教育对单脐动脉孕妇焦虑情绪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单脐动脉妊娠孕妇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总结分析2010 年1 月至2011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7 例妊娠合并单脐动脉产妇的健康教育措施及监护方法.结果 给予健康教育指导后,患者的焦虑程度明显改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7 例产妇均顺利分娩,分娩方式为剖宫产6 例,自然分娩1 例,新生儿体质量2750 ~ 3400g,新生儿Apgar 评分均为10 分.结论 对单脐动脉妊娠孕妇进行积极的健康教育、严密的产前监护,可减轻孕妇及家属的焦虑情绪,保证胎儿安全.

    作者:卢秋云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Th1、Th2型细胞在患者病情演变中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目的 观察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Th1、Th2 型细胞在患者病情演变中的特点,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51 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观察组,分别在其治疗前和治疗后3 个月进行Th1、Th2 型细胞检测,再选取健康体检者60 例为对照组,也进行同样的细胞检测,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差异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Th1 型细胞显著高于对照组、Th2 型细胞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其血清中Th1 型细胞明显降低,而Th2 型细胞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Th1、Th2 型细胞检测,能有助于判断患者的病情进展,对评价临床疗效及预测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陈立辉;张源潮;孟红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阴道镜联合TCT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阴道镜联合液基细胞学(TCT)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20 例临床可疑宫颈癌患者的一般资料,按照自愿选择检测方法、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310 例.对照组患者直接采用阴道镜进行活检,观察组患者在阴道镜与TCT 的联合下进行活检.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组织学诊断阳性符合率.结果 观察组310 例患者中组织学诊断阳性结果231 例,诊断符合率为74.5%;对照组310 例患者中组织学诊断阳性结果161 例,诊断符合率为51.9%.两组比较,观察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采用阴道镜联合TCT 进行宫颈癌病变筛查效果较好,可以发现和诊断早期宫颈癌病变,对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颜艳;蔡敏;杨桂春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水针刀结合骶管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运用水针刀结合骶管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临床疗效.方法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300 例患者均采用水针刀结合骶管封闭进行治疗.结果 治愈209 例,好转83 例,无效8 例,治愈率为69.7%,总有效率为97.3%.结论 水针刀结合骶管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作者:任辉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红霉素颗粒和干混悬剂溶出度HPLC测定法的建立研究

    目的 研究建立红霉素颗粒和干混悬剂溶出度HPLC 测定法.方法 取出样本,按溶解度测定法,用乙酸缓冲液900mL 作为溶出介质,转速是50r/min,操作45 分钟,取出溶液进行过滤,用续滤液作供试品;再取适量红霉素对照品,必须精密测量,将溶出介质进行溶解并稀释成0.08mg/mL 溶液,将其作为对照溶液.按下述色谱条件,经精密测量取20μL 两中溶液,并注入色谱仪,记录下色谱图,计算每袋溶出量.结果 取药厂提供的颗粒和干混悬剂,按溶出液检测方法测定.结果 表明,溶出度限度为80%.结论 采用专一性很强的HPLC 测定法可以检测干混悬剂和红霉素颗粒,确定检查干混悬剂以及红霉素溶出度条件为:pH 为5.5 乙酸盐缓冲液,桨法,浓度为0.038mmol/L 缓冲液浓度,转速为50r/min.

    作者:刘彩霞 刊期: 2012年第16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