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老年康复医学

刘星

关键词:老龄化, 老年病, 康复医学
摘要:老年康复医学是我国社会公益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话题.人口老龄化使社会对老年康复医疗服务的需求迅速增长,康复医疗将是未来社会医疗保障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将探讨老年康复医学的发展、研究内容,根据老年病的特点解决在康复疗养中应注意的问题.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布地奈德联合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联合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方法 将98 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综合治疗.治疗组49 例加用布地奈德联合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对照组49 例予以静脉滴注地塞米松及氨茶碱针剂,每日1 次,不添加雾化吸入.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59%,两组疗效比较χ2=6.078,P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效果好,可明显地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促进了患儿康复.

    作者:余舒恩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不同年龄大鼠心血管组织中钙调神经磷酸酶活性的变化

    目的 通过检测大鼠心肌及主动脉中钙调神经磷酸酶(CaN)活性探讨:①大鼠心脏和主动脉组织中CaN 活性有无差异.②不同月龄大鼠心脏和主动脉CaN 活性的变化.方法 随机抽取1 月龄组大鼠12 只作为幼年组、6 月龄组大鼠12 只为青年组和24 月龄组大鼠12 只为老年组.用CAN 测试盒采用发色底物法测定其心脏及主动脉组织中CaN 活性.结果 ①三组大鼠心肌组织CaN 活性显著高于同月龄组主动脉平滑肌CaN 活性(P < 0.05);②大鼠心肌组织CaN 活性随月龄增加而依次降低,三组间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 < 0.05);③主动脉平滑肌CaN 活性也是随月龄增加而依次降低,三组间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 < 0.05).结论 ①大鼠心肌CaN 活性比主动脉组织中高,显示CaN 分布有组织学差异,这与其生理分工不同有关.②大鼠心肌和主动脉组织中的CaN 活性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CaN 可以作为心血管老化的一个指标.

    作者:周立远;吴天清;张旭东;王家珍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一起小学生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的调查分析

    目的 通过对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的分析,为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结果 在校274名学生中,发病58 例,罹患率20.3%,其中男生29 例,女生29 例,大年龄12 岁,小年龄6 岁,病例主要集中在7 岁组27 例,占47.37%.结论 基层传染病防治工作依然存在薄弱环节,必须加强健康教育及季节性疫苗的接种工作.

    作者:赵庆辉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开放性颅脑损伤的临床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开放性颅脑损伤的特点及临床诊治体会.方法 对2010 年3 月至2011 年6 月我院收治的36 例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疗效果评定标准采取GOS 进行评定.恢复良好:27 例,轻微残疾:4 例,严重残疾:3 例,植物人:4 例,2例因治疗无效死亡,回访时间0.5~4 年不等.结论 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入院后,多数需要马上进行手术抢救治疗,迅速、适当的制定抢救治疗方案,对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的影响.

    作者:屈乐艳;兰春林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成人肠套叠外科诊治总结

    目的 总结成人肠套叠的病因、临床特征和外科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 年1 月至2011 年10 月住院收治的34 例成人肠套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4 例患者临床表现中腹痛100%(34/34)、恶心呕吐67.65%(23/34)、黑便或血便44.12%(15/34)、腹泻或便秘41.18%(14/34)、腹部包块17.65%(6/34).同时具有腹痛、血便和腹部包块典型三联征的仅14.71%(5/34).结论 成人肠套叠多有明确的病理因素,主要为良、恶性肿瘤.但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术前确诊率不高.超声对确诊该病有一定价值,CT 是首选的检查方法.成人肠套叠首选手术治疗,术中主要根据肠套叠的部位和类型、原发病的性质等选择佳的手术方式.

    作者:郑毅锋;顾觉炜;魏德强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液质联用技术在新生儿氨基酸筛查中的应用

    第一个应用于临床的新生儿筛查的氨基酸代谢病是苯丙氨酸障碍,导致苯丙酮尿症,需要早期筛查和治疗,否则引起严重的精神发育迟滞.之前新生儿筛查主要采用细菌抑制法、酶免疫吸附实验等,一种方法针对一种疾病,而且分析周期长,假阳性高等缺点.而液质联用具有高选择性、速度快、检出限低和多种离子选择模式,可以很大程度扩展筛查范围,而且可以一次实验同时筛查多种疾病,大大提高筛查效率.

    作者:陶冶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进展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及现状,运动训练、行为方式的改善、纠正危险因素等非药物治疗的现状及研究进展.药物治疗有传统的利尿药、a1 受体阻滞剂等.新研究进展和突破的药物有ACEI 类、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及抗哇巴因制剂.

    作者:王俊巧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老年人动态心电图290例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人动态心电图检查时各种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的检出率及低心率.方法 对2007 年至2011 年间我院290 例老年人的动态心电图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老年人单发室上性早搏的检出率为96.90%,成对为95.86%;非阵发性及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的检出率分别为55.86% 和17.93%;老年人单发室性早搏的具体检出概率是85.17%,成对概率是15.17%;而老年人阵发性以及非阵发性出现心动超速的具体检出概率分别是1.72% 和5.86%.低心率< 30 次/ 分者8 例(1.5%),低心率并不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心肌缺血67例(23%),其中63 例(97%)为完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结论 单纯室上性及室性早搏在老年人中很常见,可能并无病因和预后价值.对低心率过慢(< 30 次/ 分)及伴有心肌缺血者,应采取必要措施,以防意外发生.

    作者:马凌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原发于咽淋巴环淋巴瘤患者化疗的护理

    咽淋巴环包括鼻咽、扁桃体、舌根和口咽,咽淋巴环淋巴瘤占全部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的23.5%,全部淋巴瘤的10%,为好发的结外部位[1],化疗在治疗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本科自2009年6月至2011年9月共收治原发于咽淋巴环的NHL患者38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兰华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耐多药肺结核病区感染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目的 总结探讨耐多药结核病区的感染防控工作.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对耐多药结核病区的感染控制难点和对策进行经验总结.结果 通过建立工作流程和规章制度,使感染管理工作有章可依;加强培训,强化医务人员的自我防护和感染监控意识;保证健康教育效果,让住院患者及家属掌握消毒隔离措施,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方式;采用适宜的消毒灭菌措施,妥善处理医疗废物,防止感染播散;积极开展目标性监测,确保了医疗安全和医务人员的安全,未发生医院感染.结论 耐多药病区的感染控制难点在于患者的管理和医务人员的自我防护.确保健康教育效果、落实感染防控措施和提高医务人员自我防护意识是保障患者及医务人员安全的重要环节.

    作者:杨君昭;白红英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尼美舒利分散片与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盐酸氟桂利嗪联合尼美舒利分散片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65 例作为实验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甲组患者32 例给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乙组患者33 例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联合尼美舒利分散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甲组患者治愈2 例,显效13 例,有效11 例,无效6 例,显效率为46.88%,总有效率为81.25%,乙组患者治愈7 例,显效21 例,有效3 例,无效2 例,显效率为84.85%,总有效率为93.94%,两组患者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对比均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 盐酸氟桂利嗪联合尼美舒利分散片治疗偏头痛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池泳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08 年1 月至2010 年12 月临床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92 例,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综合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46 例,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护理效果并进行效果对比分析.结果 采取综合治疗护理的观察组住院时间减短,并发症大大减少,两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 < 0.05).结论 综合治疗可以显着改善消化性溃疡患者的预后,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为民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96 例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进行24h 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 共检出缺血型ST-T 改变81 例、377 阵次.发作高峰时间在6:00~22:00(65.8%).结论 动态心电图是检测无症状心肌缺血的重要方法,可为病情的早期判断及及时防治提供依据.

    作者:刘慧波;肖波;刘松涛;刘学义;张晓新;王永军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胎儿脐动脉血流对诊断脐带绕颈的临床意义

    目的 利用胎儿脐动脉血流的变化的情况来诊断和预测脐带绕颈的轻重程度,从而在胎儿分娩的时候做好充分的准备,用来防御意外情况的发生,保证大人和小孩的安全.方法 在某医院调查怀孕在35 周以下和35~40 周的孕妇个100 名.对于每一名的孕妇都做定期的脐动脉血流的检测,并记录它的数据.之后还要在她们分娩的时候,记录她们分娩的情况.从而来比较它们之间的关系,以便以后的临床诊断.结果 脐动脉血流的测定具有重要显著地特点,分娩前与分娩后相比,他们的诊断符合率高达90.6%;从阴道剖宫产的羊水清亮情况分析:剖宫产的羊水清亮情况以及羊水Ⅱ° ~ Ⅲ°明显优于阴道分娩,以上情况均存在明显差异性(P <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从这个数据可以明显的看出对胎儿利用脐血流检测仪来检测脐带绕颈与否的情况,它的诊断准确性明感度较高,更重要的是他没有无损伤性,可以在临床上进行广泛而大面积的推广.

    作者:刘敏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在老年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

    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neoadjuvant endocrine therapy)是指在应用局部治疗前对非转移性乳腺癌进行的系统性内分泌治疗.有研究表明,新辅助内分泌治疗能够使对内分泌治疗敏感的乳腺癌达到原发病灶和区域淋巴结降期的目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保留乳房手术率.

    作者:张季;邹天宁;陈德滇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缺血性心肌病患者Q-T间期离散度对心血管意外的预测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缺血性心肌病患者Q-T 间期离散度对心血管意外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我院2009 年8 月至2011 年1 月收治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46 例、缺血性心肌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34 例、缺血性心肌病死亡患者13 例与正常健康者50 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心电图检查,比较四组患者Q-T 间期离散度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经研究结果发现,正常健康者Q-T 间期离散度低,缺血性心肌病死亡患者Q-T 间期离散度高,各组患者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测量Q-T间期离散度可以有效地预测患者的心血管意外,有助于临床辅助进行诊断.

    作者:高福英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滋阴利咽汤加超声雾化治疗慢性咽喉炎的体会

    目的 探讨关于滋阴利咽汤加超声雾化吸入的治疗方式对于治疗慢性咽喉炎的效果的观察与体会.方法 本组共取2011 年1 月至2012 年1 月慢性咽喉炎的患者100 例,以随机的方式平均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患者使用滋阴利咽汤加超声雾化进行治疗,对照组的患者单纯使用西药进行治疗.治疗三个疗程后将两组终的治疗结果以及症状改善效果加以对比.结果 经过三个疗程的治疗后可发现,治疗组患者的治愈率可达98.00%,而对照组的治愈率却只有85.38%,治疗组患者症状改善程度也相对优于对照组的患者,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症状改善程度有明显差异性(P <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滋阴利咽汤加超声雾化吸入法对于慢性咽喉炎患者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患者使用后无不良反应且症状改善显著,此种治疗方式可在慢性咽喉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广泛使用.

    作者:薛翠娥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孕早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是剖宫产远期并发症之一,妊娠物种植于子宫瘢痕处是异位妊娠的一种特殊类型.larsen和Solomon1[1]在1978年报道了首例CSP,近几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增高,CSP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文献报道发生率为1∶1800[2],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2月CSP3例结果1例误诊为药流不全,清宫术中大出血急诊剖腹探查切除子宫瘢痕妊娠物加修补术;2例采取经阴道切除子宫瘢痕妊娠物加修补术[3]获得成,现报道如下.

    作者:赖旦婷;杨桂春;颜艳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糖尿病足的护理体会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慢性严重并发症之一,其病程长、迁延难愈,且反复发作,终甚至可导致截肢,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痛苦和沉重的经济负担,严重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糖尿病足需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同时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方法可以大大降低其致残率,因此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张彩凤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浅谈基层耳鼻喉科开展优质护理的实践与效果

    目的 探讨基层耳鼻喉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与效果.方法 通过正确理解优质护理服务内涵,提供便民措施,加强护士人文素质修养,规范整体护理,落实床旁护理责任到人,设立责任组长责任制等.结果 科室成为医院对外宣传的品牌科室,提升了科室护理服务质量,提高了护理队伍的专科水平,进一步改善就医环境,患者满意度大幅上升.结论 基层医院特别是生活照看少的科室,优质护理可以从多方入手,同样可以取得好的效果.

    作者:罗兰芬;李国锦;罗增辉;潘娅;普应萍 刊期: 2012年第17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