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老年康复医学

刘星

关键词:老龄化, 老年病, 康复医学
摘要:老年康复医学是我国社会公益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话题.人口老龄化使社会对老年康复医疗服务的需求迅速增长,康复医疗将是未来社会医疗保障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将探讨老年康复医学的发展、研究内容,根据老年病的特点解决在康复疗养中应注意的问题.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立体心电向量图心室复极参数的分析

    目的 观察立体心电向量图心室复极的特点,测定心室复极参数,与平面心电向量图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对33 例正常人同时进行平面心电向量图、立体心电向量图检查,测定立体心电向量T 环的大向量、T 环的方位、大向量仰角、大向量水平角、QRS-T 夹角、ST 向量值、ST 向量仰角、ST 向量水平角和平面心电向量图的额面、水平面、右侧面的T 环大向量、QRS-T 夹角、ST 向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 T 环大向量振幅立体心电向量图与额面、水平面、右侧面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0.30±0.17)mV 比(0.18±0.08)mV、(0.17±0.12)mV、(0.18±0.11)mV,(P < 0.05);② QRS-T 夹角立体心电向量图与额面、水平面、右侧面相比差异也有显著性(59.6±46)°比(4.1±38)°、(24.4±48)°、(-10.6±113)°,(P < 0.05);③ ST 向量振幅立体心电向量图与额面、水平面、右侧面相比差异都有显著性(0.08±0.06)mV 比(0.06±0.51)mV、(0.05±0.52)mV、(0.06±0.62)mV,(P < 0.05).结论 立体心电向量图心室复极参数比平面心电向量图准确,没有信息损失且测量简便.

    作者:李俊伟;王建理;王红宇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08 年1 月至2010 年12 月临床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92 例,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综合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46 例,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护理效果并进行效果对比分析.结果 采取综合治疗护理的观察组住院时间减短,并发症大大减少,两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 < 0.05).结论 综合治疗可以显着改善消化性溃疡患者的预后,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为民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腹腔灌洗与内给氧联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间室综合征

    目的 总结腹腔灌洗与内给氧联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腹腔间室综合征(ACS)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我院2003 年4 月至2012 年2 月收治的52 例患者,在各种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上,采用腹腔灌洗与内给氧联合治疗.结果 顺利恢复42 例(占80.8%),出现胰腺假性囊肿6 例(占11.5%),腹腔感染后形成脓肿4 例(占7.7%),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2 例.结论 对SAP 并发ACS 患者,早期采取腹腔置管引流灌洗与内给氧联合治疗,方法简单、有效、实用,有助于患者渡过高危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尚培中;苗建军;李晓武;潘虹霞;李学军;任清华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成人肠套叠外科诊治总结

    目的 总结成人肠套叠的病因、临床特征和外科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 年1 月至2011 年10 月住院收治的34 例成人肠套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4 例患者临床表现中腹痛100%(34/34)、恶心呕吐67.65%(23/34)、黑便或血便44.12%(15/34)、腹泻或便秘41.18%(14/34)、腹部包块17.65%(6/34).同时具有腹痛、血便和腹部包块典型三联征的仅14.71%(5/34).结论 成人肠套叠多有明确的病理因素,主要为良、恶性肿瘤.但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术前确诊率不高.超声对确诊该病有一定价值,CT 是首选的检查方法.成人肠套叠首选手术治疗,术中主要根据肠套叠的部位和类型、原发病的性质等选择佳的手术方式.

    作者:郑毅锋;顾觉炜;魏德强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小针刀微创阴茎延长术2例报道

    目的 探索一种理想的微创阴茎延长术.方法 对2 例患者运用小针刀进行改良的微创阴茎延长术即用改良的小针刀(勾式小针刀)切断浅悬韧带以达到延长阴茎的一种微创方法.结果 1 例患者延长了约2.5cm,1 例患者延长了约3.0cm,平均2.75cm.外观无明显变化,随访性生活满意.结论 该术延长阴茎的长度效果确切,手术操作简单,手术创伤小,容易掌握.

    作者:黄享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脑脊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在病毒性脑炎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本文对66 例病毒性脑炎患者的CSF 应用玻片离心法和Wright-Giemsa 复合染液染色后进行细胞学分类检查.结果 病脑初期可有明显的嗜中性粒细胞反应,但因持续时间短(数小时或24~48h),又因患者往往来诊较迟,致使临检中很难见到病毒性脑膜炎患者CSF 的嗜中性粒细胞反应,而由淋巴细胞,淋巴样细胞和浆细胞的增殖所替代,形成病毒性脑炎的典型脑脊液细胞学图像.随病情发展而进入修复期阶段时可出现淋巴细胞或淋巴、单核细胞比例正常的细胞学图像.结论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对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和病情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岳丽华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及三维重组在胆管梗阻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 容积扫描及三维重组技术在胆管梗阻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对114 例磁共振胆胰管成像术(MRCP)和B 超提示有胆管梗阻病例的多层螺旋CT 薄层原始图像分别用工作站软件进行胆胰管的三维重组成像,采用此法分析CPR、MPR、minIP技术对胆管梗阻疾病的定位和定性诊断能力.结果 CPR、MPR、minIP 重组技术对胆管梗阻部位定位准确率为100%,对胆管中上段定性诊断为97%,对壶腹段诊断为89%.结论 多层螺旋CT 重组技术(CPR、MPR、minIP)相互补充,联合应用,大大提高了对胆管梗阻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能力.

    作者:解玲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护理干预的作用

    目的 了解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2007 年6 月至2011 年12 月我院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统计顺产、阴道助产、剖宫产情况;子痫发生、宫缩乏力、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产后2h 出血量情况.结果 对照组顺产率24.0%,剖宫产率58.7%,而观察组顺产率高达60.3%,剖宫产率3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子痫发生率达8.3%,宫缩乏力达33.1%,胎儿窘迫19.0%,新生儿窒息9.9%;观察组子痫3.3%,宫缩乏力10.7%,胎儿窘迫6.6%,新生儿窒息3.3,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产后2h 出血量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给予患者人性化关怀,不仅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剖宫产率,而且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各医院应该大力支持和推广.

    作者:钟萍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FMD方案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氟达拉滨联合米托蒽醌与地塞米松联合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效果.方法 选择18 例患者使用氟达拉滨、米托蒽醌与地塞米松联合治疗,并与使用氟达拉滨+ 环磷酰胺者比较,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发生发热、便秘的比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CR+PR 的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氟达拉滨、米托蒽醌与地塞米松联合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林淑华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持续期哮喘158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持续期哮喘的疗效.方法 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对2008 年12 月至2011 年12 月在我院治疗的158 例老年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仅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平喘汤进行治疗,4 周后观察所有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老年慢性持续期哮喘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7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56%),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36,P < 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未出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在临床治疗老年慢性持续期哮喘的过程中,可考虑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中西医结合对该病的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有效,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黄笑娟;黄纪文;冯艳翠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氨酚氯雷伪麻缓释片的制备及其体外释放度的研究

    目的 研制亲水凝胶骨架型氨酚氯雷伪麻缓释片,并考察其体外释放度.方法 采用湿法制粒工艺,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为缓释骨架材料,制备了氨酚氯雷伪麻缓释片.以对乙酰氨基酚的体外释放度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佳处方,并考察了原料药粒径、HPMC 和碳酸氢钙的用量、颗粒水分和制片压力对缓释片中对乙酰氨基酚体外释放速率的影响.结果 原料药粒径、HPMC 用量、颗粒水分和制片压力对氨酚氯雷伪麻缓释片体外释放速率有明显的影响;碳酸钙用量对释放速率基本无影响.结论 按优化处方制备的氨酚氯雷伪麻缓释片缓释效果明显,符合相关规定,可应用于工业化大生产.

    作者:谢瑞丽;赵晓红;张晓明;毛白杨;杨绪跃;陈再新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面部复发性皮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面部复发性皮炎的疗效.方法 将40 例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他克莫司软膏组)与对照组(左西替利嗪组),每组各20 例患者.观察组患者外用0.03% 他克莫司软膏,每日2 次;对照组患者口服左西替利嗪片,每天1 次,每次10mg.结果 观察组患者痊愈5 例(25),显效12 例(60),有效率为85%;对照组患者痊愈2 例(10%),显效8 例(40%),有效率为50%.两组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8.02,P < 0.05).结论 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面部复发性皮炎效果显著,安全性好,起效快,使用方便,为长期内服治疗效果不佳的面部复发性皮炎患者提供了一种新治疗方法和手段,适合广大基层医院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洲平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1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护理措施及体会

    目的 为我科护理早产儿方面提供经验.方法 观察、分析治疗及护理此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该患儿经过18 天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好转出院.结论 治疗护理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关键在于复温、确保有效呼吸、充分营养、预防感染、黄疸、出血等.护理就要及时准确的把好呼吸关、喂养关和感染关,要求护士掌握常规的临床护理技术和操作.

    作者:张凤艳;田竑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不同年龄大鼠心血管组织中钙调神经磷酸酶活性的变化

    目的 通过检测大鼠心肌及主动脉中钙调神经磷酸酶(CaN)活性探讨:①大鼠心脏和主动脉组织中CaN 活性有无差异.②不同月龄大鼠心脏和主动脉CaN 活性的变化.方法 随机抽取1 月龄组大鼠12 只作为幼年组、6 月龄组大鼠12 只为青年组和24 月龄组大鼠12 只为老年组.用CAN 测试盒采用发色底物法测定其心脏及主动脉组织中CaN 活性.结果 ①三组大鼠心肌组织CaN 活性显著高于同月龄组主动脉平滑肌CaN 活性(P < 0.05);②大鼠心肌组织CaN 活性随月龄增加而依次降低,三组间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 < 0.05);③主动脉平滑肌CaN 活性也是随月龄增加而依次降低,三组间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 < 0.05).结论 ①大鼠心肌CaN 活性比主动脉组织中高,显示CaN 分布有组织学差异,这与其生理分工不同有关.②大鼠心肌和主动脉组织中的CaN 活性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CaN 可以作为心血管老化的一个指标.

    作者:周立远;吴天清;张旭东;王家珍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在药理实验方法学教学中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与能力的思考和探索

    高等学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非常重要.为了在药理实验方法学的教学中实验对研究生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培养,经过不断的思考和探索,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实施案例教学,重视实验工作,学会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实验结果,目前初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作者:黄琼;严尚学;张玲玲;吴成义;魏伟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糖尿病肠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肠病的心理护理、药物指导、健康教育等护理方法的重要性.方法 对32 例患者在控制好血糖、感染的前提下,做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指导、帮助其自我护理、饮食控制等.结果 通过对患者进行糖尿病知识的教育和预防感染的指导及心理护理后32 例患者病情基本控制,并发症得到有效的治疗.结论 应用药物治疗,进行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加强对糖尿病护理知识的教育和培训,对控制患者的血糖、稳定病情、缓解心理压力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解品菊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循环式分组教学在药事管理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为提高高等药学教育中药事管理学教学对本科学生在药学实践中的综合应用能力,有必要对现有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针对我校教学大纲对其计划学时为 30 学时的现状,由于该学科包含内容多,受学时所限,课堂教学只能选择重点知识学习,还有很多实用性强的重要内容得不到深入掌握,影响了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课题组在2011 秋季学期对2008 级制药工程专业本科学生,采取了课外时间分组循环式案例教学模式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沈德凤;胡艳秋;周海瑞;王瑞瑞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原发于咽淋巴环淋巴瘤患者化疗的护理

    咽淋巴环包括鼻咽、扁桃体、舌根和口咽,咽淋巴环淋巴瘤占全部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的23.5%,全部淋巴瘤的10%,为好发的结外部位[1],化疗在治疗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本科自2009年6月至2011年9月共收治原发于咽淋巴环的NHL患者38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兰华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低浓度美蓝染色在乳头溢液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乳管内低浓度美蓝染色并回抽的方法在乳头溢液患者手术中的作用.方法 43 例乳头溢液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改良组(低浓度美蓝染色并回抽)25 例,传统手术组(乳管内高浓度美蓝染色)18 例,分析两组术中美蓝外溢污染手术野以及微小病变的识别情况.结果 43 例乳头溢液的病变导管均染色成功,改良组美蓝外溢污染手术野4 例(16%),传统组8 例(44.4%);改良法比传统方法更容易识别乳管微小病变.结论 改良法对乳头溢液患者有应用价值.

    作者:马小鹏;邓福生;刘岩岩;郑伟红;韦后清;王锡宏;孔源;任云;高健;吴德林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消化性溃疡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

    目的 探讨消化性溃疡引起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 选取我院2008 年5 月至2009 年9 月期间收治的86 例消化性溃疡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采用急诊救治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在护理基础上再予以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出院前后的康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较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短,观察组患者就诊前后的焦虑情况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对于消化性溃疡引起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如果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以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促进病情早日康复.

    作者:韩海涛 刊期: 2012年第17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