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外科的应用效果评价

李千红;张原香;陶玉兰;安青梅

关键词:神经外科, 安全隐患, 风险管理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对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危险因素进行评估,针对性的提出神经外科护理安全预防措施,开展护理投诉情况、患者满意度以及仪器使用不良记录调查,护理人员的睡眠及焦虑情绪改善情况评定.结果 通过采取积极的管理措施,无论是在护理投诉还是仪器使用不良记录方面均较对照组减少明显(P<0.05,P<0.01);在患者满意度上,研究组较对照组升高明显(P<0.05).研究组睡眠总分与各因子分以及焦虑总分与各因子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其中入睡时间及睡眠障碍两项得分比较尤为显著(P<0.01).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制度的引入,不仅有助于降低神经外科护理投诉情况和仪器规范使用,而且对于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护理人员睡眠及焦虑情绪大有裨益.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布地奈德佐治小儿肺炎98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4月至2012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小儿肺炎1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进行治疗,比较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效率为95.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1%,观察组湿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气喘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布地奈德佐治小儿肺炎,可明显提高治疗疗效,加速患儿恢复.

    作者:石仕兴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新生儿难治性惊厥的治疗进展

    新生儿惊厥是一种由多种疾病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症状,为新生儿常见急症.近几年,脑电图检测诊断得到临床的广泛应用,是诊断新生儿惊厥的重要标准.治疗上,一线抗惊厥药物苯巴比妥、二线药物利多卡因、咪唑安定、三线药物左乙拉西坦的临床疗效正在进一步研究中.

    作者:廖亮荣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两种方法检测类风湿因子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乳胶凝集法和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类风湿因子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同一组12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分别采用乳胶凝集法和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的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数据结果进行对照比较分析.结果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26例,实验组:检测出类风湿因子阳性123例,检出率97.62%.对照组:检测出类风湿因子阳性96例,检出率69.84%.免疫散射比浊法检出率明显优于乳胶凝集法,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着(P < 0.05).结论 两种检测方法结果相关性良好,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类风湿因子结果诊断价值较高,检测方便,敏感度优于乳胶凝集法,值得推广.

    作者:王春丽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盐酸二甲双胍的新剂型研究进展

    盐酸二甲双胍作为胰岛素增敏剂临床使用已经有60 多年的历史,其在糖尿病治疗领域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新剂型的不断开发,缓控释制剂及微丸胶囊制剂以其毒副作用小、服药次数少,血药浓度平稳的优点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盐酸二甲双胍新剂型处方筛选和工艺优化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瑸;王宝艺;秦仲铮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系统规范的健康教育对哮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系统规范的健康教育对哮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12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哮喘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系统规范的健康教育,观察并比较健康教育前后患者遵医行为、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 健康教育干预后患者遵医行为明显高于健康教育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干预后患者呼气峰流速(PEF)和第1秒用力呼气率(FEV1)等肺功能指标均明显高于健康教育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健康教育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哮喘患者进行系统规范的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其遵医行为、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对其康复进程起到促进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冼朝华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输尿管镜手术致输尿管长段撕脱的诊治

    目的 讨论输尿管镜手术所致输尿管长段撕脱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分析我院泌尿外科4例输尿管镜手术所致输尿管长段撕脱患者临床资料及手术治疗过程,总结输尿管镜手术所致输尿管长段撕脱发生的诱因、长度及治疗效果.结果 4例行患者除1例术后有轻度肾积水外,其余肾功能具恢复正常.结论 行输尿管手术时严格遵守适应证,动作轻柔,切莫强行推镜.一旦发生输尿管长短撕脱,及时行开放性手术,可有效保护肾功能,保持肾、输尿管及膀胱的连续性.

    作者:李广为;乐有为;冯建华;杜广辉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金黄散外敷治疗流行性腮腺炎3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金黄散外敷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60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在肿胀的腮部外敷金黄散(大黄、黄柏、姜黄、白芷各25g,南星、陈皮、苍术、厚朴、甘草各10g,天花粉50g)诸药共研细末,取药末适量外敷患处,每日两次,7 天为1 疗程.结果 治疗组治愈18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2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治愈13例,显效4例,有效5例,无效8例,临床总有效率为73.3%.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1).结论 金黄散外敷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有较好疗效,与西药联用能提高疗效.

    作者:王孝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基层医院实施健康教育的临床实践

    健康教育是以患者及患者家属为对象,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活动,使患者了解增进健康的知识,改变他的不良健康行为和问题,使其行为向有利于健康的方向发展的过程[1].近几年我们医院通过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了护理质量,患者的满意度持续升高,护士的自身价值得到了充分体现,现将对健康教育的实施和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栗金凤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鼻咽癌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 探讨鼻咽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总结相关护理经验.方法 对鼻咽癌患者采取心理护理、术后生命体征变化护理、术后并发症护理和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 对鼻咽癌患者在围手术期内进行有效、全程的护理,172例患者中显效135例,有效3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5.93%.结论 通过科学、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患者治愈率,增加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有助于患者积极接受治疗.

    作者:林晓华;张艳秋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精细管理对社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与分析精细管理对于社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社区高血压患者520例并随机性分为2组,观察组在日常管理的过程中加用精细管理,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明显强于对照组患者,且其血压控制更加良好.结论 精细管理对于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以及服药依从性具有积极正面的影响.

    作者:郭苑青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小儿手足口病用药分析与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的有效治疗方案,指导临床对普通型手足口病例和重症型手足口病例治疗过程中的药物选择,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6月~12月确诊手足口病历150份,对其用药情况及抗菌药物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诊断将病历分为普通组和重症组,比较两组患儿入院后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治疗疗效.结果 我院治疗手足口病以抗病毒为主,以使用喜炎平,炎琥宁,利巴韦林为主,抗菌素使用率达38.67%,普通组和重症组入院后白细胞计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值均在正常参考范围内,中性粒细胞比例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两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症组患儿使用较多,两组终治疗疗效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手足口病是自限性疾病,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不能作为使用抗菌药物指征,在治疗手足口病中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确保儿童用药安全很重要.

    作者:董懿珍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及优越性.方法 将2010年2月至2011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肺炎支原体患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照组给予红霉素静脉滴注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6.74%(P < 0.05);观察组退热、咳嗽、呕吐、肺部湿性啰音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或P < 0.01);观察组患儿治疗期间皮疹、胃肠道反应、局部疼痛及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或P < 0.01).结论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效果显著,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等优点,是目前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首选方案.

    作者:邓名珉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舒血宁联合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舒血宁联合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80名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名,给予硝酸酯类受体、肠溶阿司匹林、β-阻滞剂等常规抗心绞痛药物.实验组42名,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舒血宁联合曲美他嗪.两组患者均治疗4 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情况.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9%,高于对照组的8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血宁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能显著提高疗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施卫东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黄连煎剂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学研究

    目的 研究黄连煎剂灌肠药学价值对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黄连煎剂灌肠治疗;对照组给予柳氮磺胺吡啶口服,1g/次,3次/d.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主要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3.10%,对照组为78.57%,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治疗组在改善腹泻、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黄连煎剂灌肠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满意,优于对照组柳氮磺胺吡啶.

    作者:陈润英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胃癌患者营养状况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营养状况对胃癌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191例胃癌患者,患者术前给予SGA营养状况评估,对比不同营养状况患者术后患者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SGA(A)级患者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与SGA(C)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级营养不良患者并发症情况对比中显示,SGA(A)并发症发生率在14.7%,显著低于SGA(B)组(30.4%)及SGA(C)组(35.5%),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患者术前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提高术前营养状况可促进患者术后康复过程,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徐降兴;习举云;唐金绍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医疗单位档案管理对医疗服务的影响

    医疗单位档案管理是基于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为出发点,进行的统计各项指标的分析和评价工作之一,医疗单位档案管理的水平直接关系到医疗服务的质量和结果,虽然单从医疗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中无法获得直接的经济效益,但它却成为影响医疗服务结果的基础工作和能否实现医疗服务质量提升的重要依据,本文从统计学角度对医疗单位档案建立、医疗单位档案内容以及医疗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几个方面,重点阐述了医疗单位档案管理对其医疗服务的影响,从而引起医疗行业进一步认识搞好档案管理工作对医疗服务的价值和意义,今后更加重视档案管理工作,不断提升档案管理水平,以终达到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之目的.

    作者:黄娟媚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浅议老年患者防跌倒的风险管理

    目的 随着人口老年化的进程加速,安全管理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我们在工作中摸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方法 重视细节的管理,入院做好风险评估,加强病房巡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结果 针对不同的因素加强风险管理,重视风险的防范,提出有预见性的护理.结论 取得了明显效果.

    作者:杨玲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不同厂家灯盏花素注射液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 应用高效液色谱法比较不同厂家灯盏花素注射液的相似度.方法 Hanbon C18(5μm,250nm×4.6nm),柱温25 ℃,检测波长335nm,流速为1mL/min,流动相:甲醇(A)-0.4%磷酸缓冲液(B)梯度洗脱.结果 不同厂家生产的灯盏花素注射液指纹图谱相似度存在较大差别.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单,稳定可靠,为比较不同厂家的灯盏花素注射液质量提供依据.

    作者:江冬英;胡巧云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内镜下硬化与套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 对内镜下硬化与套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效果进行研究,以期探寻一种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 选取实施内镜下硬化治疗的30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者作为观察组、实施套扎技术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然后对两组患者止血情况和静脉曲张情况进行观察与相关数据的统计,然后对所得数据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止血成功率方面无差异,但观察组近期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静脉曲张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硬化治疗和套扎技术的选取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且在严格掌握治疗适应症前提下综合考虑而选取一种较为合理的治疗方案方能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邹尤宝;饶官华;韦树理;杨蔚峰;班洁虹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固定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

    目的 探讨采用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LPHP)固定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7年2月至2011年2月采用LPHP固定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并获得完整随访资料者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21~80岁,平均53.5岁.骨折按Neer 分型:三部分骨折29例,四部分骨折21例.合并骨质疏松者21例,术中需植骨者18例.结果 50例获得12~48个月,平均17.5个月随访,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8.6 周.按Neer 肩关节功能评分:优22例,良18例,可9例,差1例,优良率为80 %.结论 采用LPHP固定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可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董国良;黄金星;黄晓蓉;吴逢斌;文波;余洋 刊期: 2012年第18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