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介入导管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与应对策略

杨铭霞;刘惠洁;李红梅

关键词:介入导管室, 护士, 职业危害, 防护
摘要:目的 浅析介入导管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应对策略.方法 根据介入导管室护士的执业危害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介入导管室护士的执业危害较多,可通过相应的防护避免或减少对介入护士身心造成的危害.结论 减少或消除造成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是防护措施的关键.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硝酸甘油与多巴酚丁胺联合应用治疗扩张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护理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本组41 例,男29 例,女12 例,年龄37~60 岁,其中心功能III 级13 例,心功能IV 级28 例,均为扩张性心肌病.1.2方法硝酸甘油5mg 加入5% 葡萄糖注射液250mL 中,以20vg/min 的速度320 .临床护理 .静脉滴注,10min 后测血压1次,在血压不低于90/60mmHg 时,15min 后再加入多巴酚丁胺30mg( 即120μg/min) 均匀滴注24h ,此后按此剂量每日静脉滴注1次,5d 为1个疗程.

    作者:薄利雪;王玉娟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我国近代西医学教育的发展研究

    西方医学很早就进入中国,但是当时由于基础水平的限制没有被广泛认可和接受,到了中国的近代以来才逐步打开局面繁荣起来,西医教育也是如此,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逐渐完善的过程.本文总结这段历史,意在通过描述西医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的主要成就、基本经验与历史教训,对探索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基本规律提供借鉴.

    作者:宋耀新;常存库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子宫内膜癌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围手术期的佳护理方案,总结护理要点和具体措施.方法 对子宫内膜癌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术前护理和术后护理的人性化整体护理.结果 本组子宫内膜癌患者93例经过围术期的护理及康复指导,治愈57例,有效27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90.32%.结论 在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围手术期,做好细致、周到、专业的护理工作,既有利于患者身体的康复,也有助于恢复患者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因而,加强对子宫内膜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作者:都韧秋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产后出血、失血性休克40例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失血性休克的原因和防治.方法 对2006年12月至2011年5月在我院住院或抢救的40例产后出血、失血性休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40例,早期产后出血32例,晚期产后出血8例.产后出血原因:宫缩乏力27例,占67.5%,胎盘因素5例,占12.5%,软产道损伤4例,占10.0 %;凝血功能障碍和其他4例,占10.0%.32例发生早期产后出血的原因,依次为:宫缩乏力、胎盘因素、羊水栓塞DIC 、软产道损伤;发生晚期出血原因,依次为:子宫切口感染、溃疡、子宫复旧不良、胎盘胎膜残留.早期出血休克无一例子宫切除,出血休克,抢救成功率100%,子宫切除3例,占7.50%.结论 针对出血主要原因的高危因素病例,产前要有正确的预测,并做好预防措施.

    作者:陈爱淑;颜成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骨性Ⅲ类的正畸治疗

    目的 通过对骨性Ⅲ类采用面前方牵引,快速扩弓,多曲方丝弓技术,拔出下颌第三磨牙,Ⅲ类牵引等矫治技术,评价临床矫正效果.适应症的选择为正畸治疗骨性Ⅲ类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骨性Ⅲ类29例,女性19例,男性10例,年龄11~23岁,平均年龄15岁,下颌均不能后缩,其中3例骨性Ⅲ类伴前牙开,4例骨性Ⅲ类伴下颌偏斜,对恒牙和早期采用快速扩弓加面前方牵引,成人拔出下颌第三磨牙,对骨性Ⅲ类半前牙开的采用多曲唇弓方丝弓矫正技术,推下颌磨牙向远中同时配合短Ⅱ类牵引解除前牙反,调整磨牙关系.结果 通过上下牙齿前后的不同移动,代偿或掩饰颌骨发育异常,29例骨性Ⅲ类患者经正畸治疗后前牙覆覆盖正常,磨牙关系中性,侧貌软组织有所改变.结论 对一些轻度和中度Ⅲ类病例,采用正畸掩饰治疗,也能取得良好的矫治效果.

    作者:汪郁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龙蛇胶囊治疗脑梗死患者20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龙蛇胶囊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中、西医诊断标准选取脑梗死患者200例,均给予龙蛇胶囊口服治疗,总疗程2个月,疗程结束后总结其临床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龙蛇胶囊治疗脑梗死患者临床显效率为84.5%,有效率为96.5%.结论 龙蛇胶囊治疗脑梗死具有确切疗效,且没有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原文涛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电子结肠镜下摘除小儿结肠息肉的系统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系统护理对电子结肠镜下摘除小儿结肠息肉的患儿应激状况及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小儿结肠息肉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进行精心细致的系统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2组进行应激状况和疗效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儿应激状况的生理指标和手术疗效指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电子结肠镜下摘除小儿息肉的患者实施系统护理,能有效提高手术疗效和手术适应性.

    作者:梅丽萍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秩和比法在吉林省省级大骨节病病情监测结果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吉林省是我国大骨节病重病区省份之一,主要分布于东部山区或半山区.自1986年开始,在吉林省东部4个地区各设立1个省级监测点,按照国家监测方案要求开展疾病监测工作.为了掌握吉林省大骨节病的流行态势,作者应用秩和比法对22年来的监测结果进行综合评价,为制订大骨节病防制措施提供客观的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辉;孙爱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安全文化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在妇产科护理管理过程中形成安全文化的效果,以供护理管理工作进行参考.方法 于2011年在我妇产科科室的护理管理中,建立安全文化管理理念,将其作为实验阶段,随机抽取期间在妇产科住院240例作为实验组;将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常规护理管理期间作为对照阶段,随机抽取2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阶段护理差错、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阶段护理质量优于对照阶段,P<0.05;实验阶段发生护理差错3例,对照阶段发生14例,两组比较P<0.05;实验阶段患者对我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0<0.05.结论 在妇产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建立安全文化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应用.

    作者:邓少葵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左西替利嗪颗粒中的有关物质

    目的 建立盐酸左西替利嗪颗粒中对映异构体盐酸右西替利嗪和其他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Ultron ES-OVM 卵黏蛋白手性色谱柱(50×4.6mm,5μm),以0.02mol/L 磷酸氢二钾溶液-乙腈(86:14,pH 值6.6)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0nm,检测本品中对映异构体盐酸右西替利嗪;采用Apollo C18 柱(250×4.6mm,5μm),以0.02mol/L 磷酸二氢钠溶液-甲醇以(30:7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nm,检测本品其他相关物质.结果 盐酸右替利嗪可以盐酸左替利嗪分离度符合求,其他有关物质测定相关分离也满足检测要求.结论 本文的检测方法可以用于本品中有关物质的测定.

    作者:洪江游;洪志慧;凌日金;谢清春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63例临床药师会诊病历分析

    目的 了解本院临床药师参与临床会诊实践的效果,为促进医院药师职能转变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本院2011年1~12月涉及临床药师会诊的病历63例.结果 63例邀请药师会诊的病历都有病程记录,会诊目的 为选择、调整和停止抗菌药物多,其次是选择专科替代品种;会诊意见全部被临床采纳的60例(95.24%),部分采纳的3例(4.76%);采纳后痊愈56例(88.89%),好转6例(9.52%),死亡1例(1.59%).结论 临床医师对药师会诊有一定的需求且对药师的会诊建议依从性高.临床药师应不断学习临床和药学知识,才能提高会诊质量.

    作者:韩敏珍;严进红;刘红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解剖钢板对老年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解剖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至2010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股骨远端骨折患者63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解剖钢板进行治疗,对照组实施动力髁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膝关节活动障碍、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解剖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较好,术后不良并发症较少,能尽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谭文乐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短牙弓法固定修复老年人牙列缺损的临床应用

    目的 对老年人牙列缺损的患者应用短牙弓(Shorteneddentalarch,SDA)法进行修复,观察期临床疗效,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 对于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76例牙列缺损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短牙弓法,一组为传统的修复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应用SDA修复法的38例患者满意度较高,咀嚼功能得到很大的改善.结论 SDA修复法与传统修复法相比,其修复效果较好,满意度较高.

    作者:唐志强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护理分析

    目的 通过对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护理分析与总结,以期提高护理效果、促进患者康复.方法 于2011年5月至2011年12月选取68例颈动脉狭窄患者且均给予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同时对围手术期护理方法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 68例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支架植入手术顺利、成功率达100%且经有效护理后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 细致、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能够极大降低颈动脉支架植入术风险系数、也是保证手术成功、促进患者康复的必要条件.

    作者:冯鹏雄;陈家莲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奥美拉唑治疗脑血管病并发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分析奥美拉唑治疗脑血管病并发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0年8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70例脑血管病并发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35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西米替丁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5.7%,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脑血管病并发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来说,奥美拉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值得推广.

    作者:吴洪娟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中药散剂与传统西药治疗小儿目剳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 观察对比中药散剂与传统西药治疗小儿目的 临床方法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近期治疗的目剳患儿62例按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成两组,各31例;其中实验组行中药散剂治疗,对照组行传统西药治疗.治疗后随访,对比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征积分表(SSTCM)积分变化.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对照组的SSTCM分别为(9.4±1.3)分、(12.6±2.4)分,均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均有意义(P<0.05).结论 运用中药散剂治疗小儿目剳,可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得到好转,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王真珍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外来器械的规范化管理

    外来医疗器械指由医疗器械生产厂家,公司租借或免费提供给医院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1],此手术器械价格昂贵,医院大多是从公司租借满足手术需求.手术器械在不同地区,不同医院周转使用,给医院感染带来隐患.为控制医院感染发生,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对外来器械的交接、清洗、检查打包、灭菌发放进行了规范化管理,效果显著,报道如下.

    作者:何云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健康教育干预对美沙酮门诊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了健康教育干预对美沙酮门诊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4月至2011年8月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告知患者一般的注意事项,干预组采取健康教育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数.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身体状况、心理状况、家庭社会支持、经济状况、毒品依赖、满意度得到了明显改善,而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没有发生明显的提高.结论 健康教育干预对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与提高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温添娣;孔燕群;罗颖照;何穗华;钟惠华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浅谈护士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作用及体会

    护士在静脉药物调配中心的作用.配备临床工作经验丰富且责任心强的护理人员在特定的环境中实行药品集中配置.药物调配中心运行两年来大限度的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保证药物调配质量、减少药品浪费和降低医疗成本,降低了微生物热源及微粒污染,降低了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发生,减少了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危害性,减少静脉输液反应,杜绝了医疗纠纷的发生.为医院带来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廖鸿;李毅;刘莉;涂庆琴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瑞芬太尼丙泊酚复合麻醉在人工流产术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丙泊酚复合麻醉在无痛人流术中临床效果.方法 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瑞芬太尼、丙泊酚复合麻醉,对照组给予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患者两组患者丙泊酚用量,观察麻醉诱导时间、手术时间、术毕清醒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镇痛效果稍优于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丙泊酚用量、术毕清醒及定向力恢复时间观察组患者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有可比性(P<0.05).结论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起效快,术后镇痛效果好,丙泊酚用量、术后清醒及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少于丙泊酚麻醉,临床应用效果满意.

    作者:秦子光 刊期: 2012年第18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