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硫酸镁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薄晓霞;彭芳;潘素素;陈仁智;谢美云;金兰花

关键词:硫酸镁, 重症支气管哮喘, 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硫酸镁辅助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 将69例重症支气管哮喘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使用氨茶碱,甲强龙静滴,雾化吸入博利康尼、异丙托溴铵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25%硫酸镁8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每日1次.结果 对照组34例,21例3d内完全缓解,占61.8%,9例3~5d内缓解,2例第一周后缓解;治疗组35例,30例3d内完全缓解,占85.7%2例3~5d内缓解,1例l周后缓解.结论 在常规使用氨茶碱、甲强龙静滴、博利康尼、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的基础上予以硫酸镁静滴辅助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可明显提高疗效、缩短缓解的时间.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目的 观察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发生情况,并分析相关因素,寻找其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前列腺电切手术患者185例(81例发生膀胱痉挛),回顾性分析护理对策并进行改进.结果 对81例膀胱痉挛患者进行相关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结论 应针对不同病因特点进行护理及综合治疗,对减少膀胱痉挛的发生有满意的效果.

    作者:张玉萍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推拿加针罐治疗落枕5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针灸拔罐推拿手法治疗落枕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采用针刺拔罐加推拿手法治疗落枕50例,并与单纯采用推拿手法的对照组50例病例比较,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刺拔罐加推拿手法综合治疗落枕可缩短疗程,且疗效满意.

    作者:凌世娟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浅谈赏识教育在静脉输液临床教学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赏识教育在静脉输液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56名护生按实习进科次序分为干预组28名和对照组28名,对照组实施临床常规带教法,干预组实施赏识教育法,比较两组护生干预前后穿刺成功率,患者满意率,出科考核成绩.结果 干预组干预后一次穿刺成功率达75.0%,患者满意率达90.7%,出科考核成绩达93分.结论 赏识教育能有效地提高护生的自信心,从而提高护生静脉穿刺的能力.

    作者:范沛榕;梁红梅;郑晓霞;周肖芬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分析

    目的 通过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的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检测,可以更好地了解糖尿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及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更科学地筛选出糖尿病患者.方法 检测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58例笔者所在医院健康体检者血液中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糖尿病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健康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进行检测,不受是否空腹、抽血时间及是否使用胰岛素等干扰、准确率高、效果确切,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董献刚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10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疗效.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按照其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镇痛药的使用量,并发症发生率等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疗效确切,而且并发症少,患者损伤小,恢复快,可作为首选手术方法.

    作者:郑竹林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医院感染相关因素与对策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感染的发生原因及其防治措施,为有效防制与降低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对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间住院患者病历386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本组发生医院感染386例次,感染发生率为3.69%;感染率高的科室为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越长医院感染率高,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其次是泌尿道、胃肠道;医院感染中病原体检出92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56.52%.结论 积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针对各种相关因素和特征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尽量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侵袭性操作,对重点科室加强监测等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周玉洁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食管癌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 探讨食管癌围手术期的护理,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 对76例食管癌患者实行心理护理、术前护理和术后护理.结果 76例患者中痊愈47例(61.85%),有效25例(32.89%),无效4例(5.26%),总有效率为94.74%.结论 实践证明,加强对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可以有效地避免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提高了自理能力,恢复了自信.

    作者:魏艳波;曹野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胃镜诊治急性消化道出血102例分析

    目的 总结我院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102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历资料,并且总结治疗经验.结果 102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均经胃镜检查,无一例出现出血、穿孔、感染、心脏意外等并发症,其中十二指肠部溃疡36例,胃溃疡22例,胃息肉4例,胃癌10例,胃黏膜病变22例,食管静脉曲张8例,明确诊断102例,确诊率为100 %.结论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经过全面的检查,使用多种治疗方法,特别是经胃镜下对于上消化道血有较好的效果,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作者:付伟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55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护理观察

    目的 分析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55例,比较患者的分娩方式、心脏病种类和心功能分级,根据不同类型给予相应的护理.结果 风湿性心脏病发生率明显高于先天性心脏病、围生期心肌病、妊娠高血压性心脏病、甲亢性心脏病及其他心脏病,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分娩产钳分娩两种方式,心功能Ⅰ~Ⅱ级明显高于心功能Ⅲ~Ⅳ级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分娩中心功能Ⅰ~Ⅱ级明显低于心功能Ⅲ~Ⅳ级患者(P<0.05).结论 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孕产期的合理护理措施有助于母婴安全.

    作者:郭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31例不典型川崎病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分析31例不典型川崎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我院2008年2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31例不典型川崎病患者与同期36例典型川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不典型组患者年龄较低,其临床表现少,临床确诊前的发热时间较长,且冠脉损伤情况发生较多,与典型川崎病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典型川崎病在临床并不少见,其需要医师提高临床确诊率,使用丙种球蛋白综合治疗方案积极预防冠脉损伤的发生.

    作者:何兆坤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儿童慢性咳嗽67例病因分析

    目的 进一步提高对小儿慢性咳嗽疾病的病因认识,为临床诊断慢性咳嗽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Zrmin小组提出的慢性咳嗽解剖学诊断程序回顾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67例慢性咳嗽患儿,年龄2个月~14岁.结果 67例慢性咳嗽的患儿,呼吸道感染18例(26.9%),上气道咳嗽综合征15例(22.4%)咳嗽变异性哮喘13例(19.4%),胃食管反流病8例(11.9%).结论 儿童慢性咳嗽是临床常见症状,其病因复杂,呼吸道感染、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咳嗽变异性哮喘是常见原因.

    作者:王晓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手术治疗与效果分析

    探讨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手术治疗方法与效果,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实施以胃大部切除术为主的急诊手术治疗的,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以急诊胃大部切除术一期根治的方法疗效确切.规范的胃切除和对十二指肠残端的正确处理是避免手术并发症发生的关键.十二指肠溃疡常见而且严重的并发症.溃疡穿孔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发病年龄渐趋高龄化,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多为突发性,严重者危及生命,需紧急处理,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以手术治疗为宜,根据溃疡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手术方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丁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婴幼儿断掌(腕)再植手术的麻醉处理

    由于婴幼儿的解剖生理特殊性,断掌(腕)再植手术时间较长,对麻醉的要求较高.本组病例结合婴幼儿特点和手术的要求,使用全麻加臂丛麻醉相结合,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黄泽民;熊飞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浅析优质护理临床带教的问题和对策

    通过对50名临床实习护士进行优质护理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分析,了解现在的临床实习护士对于优质护理的认知和理解以及优质护理带教工作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给出相应对策,以促进优质护理的带教工作,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作者:朱青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疏血通治疗高血压合并脑血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探讨高血压合并脑血栓的治疗中疏血通注射液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高血压合并脑血栓患者,将患者以盲分法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进行脉络宁与疏血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NDF 评分相比治疗前均明显提高(P < 0.05),观察组患者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更为显著(P < 0.01).观察组患者显效率、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P < 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肝肾功能与血常规异常,未发现脑出血、消化道、皮肤黏膜出血等不良反应.讨论用疏血通注射液结合常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了临床疗效,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具有临床推广的极高意义.

    作者:丁秀丽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还原型谷胱甘肽(绿汀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绿汀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绿汀诺)治疗,对照组使用5-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显效9例,有效8例,无效3例,不良反应1例,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7例,无效7例,不良反应6例,总有效率为65%,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绿汀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显著,明显优于5-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具有很高的抑制溶栓作用,预防再通后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改善心功能和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蓝穗新;吴步云;付萍;徐志强;吴军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子宫内膜癌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围手术期的佳护理方案,总结护理要点和具体措施.方法 对子宫内膜癌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术前护理和术后护理的人性化整体护理.结果 本组子宫内膜癌患者93例经过围术期的护理及康复指导,治愈57例,有效27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90.32%.结论 在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围手术期,做好细致、周到、专业的护理工作,既有利于患者身体的康复,也有助于恢复患者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因而,加强对子宫内膜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作者:都韧秋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血凝试验需要注意的问题

    血凝实验是临床工作中常用的检验项目,一般包括PT、APTT、TT、FIB.APPT与PT反应的分别是人体的外源性与内源性凝血的功能.TT测定反应的主要是凝血共同途径纤维蛋白由纤维蛋白原转化的过程;Fib是一种糖蛋白,它通过凝血酶的水解,以形成不溶性的纤维蛋白而止血,同时参与血小板的聚集,形成血栓.血栓与止血试验结果错误的发生大多来自分析前,因此保证止凝血试验标本的质量对实验结果准确性的保证非常重要.血栓与止血试验的错误可影响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严重可危及生命.

    作者:宋红宝;徐建华;孔繁军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63例临床药师会诊病历分析

    目的 了解本院临床药师参与临床会诊实践的效果,为促进医院药师职能转变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本院2011年1~12月涉及临床药师会诊的病历63例.结果 63例邀请药师会诊的病历都有病程记录,会诊目的 为选择、调整和停止抗菌药物多,其次是选择专科替代品种;会诊意见全部被临床采纳的60例(95.24%),部分采纳的3例(4.76%);采纳后痊愈56例(88.89%),好转6例(9.52%),死亡1例(1.59%).结论 临床医师对药师会诊有一定的需求且对药师的会诊建议依从性高.临床药师应不断学习临床和药学知识,才能提高会诊质量.

    作者:韩敏珍;严进红;刘红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高血压病合并颈动脉硬化中医证型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高血压病并发颈动脉的粥样硬化症中医证型.方法 采取四诊方法回顾收集我院自2008年11月至2011年11月以来,于我科治疗的300例高血压病并发颈动脉硬化症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患者颈动脉的粥样硬化实际情况将其分为A组(正常组)与B组(IMT增厚)以及C组(斑块组)予以辨证.结果 患者中医证型中,有气虚表现者81.13%.其中39.37%表现为气虚痰瘀型粥样斑块,31.50%表现为气虚血瘀型,7.87%表现为气虚痰浊型.患者颈动脉内膜的中层增厚时多以血瘀气虚为主证,患者颈动脉的粥样斑块在形成时多以痰瘀气虚为主证.结论 患者高血压病并发颈动脉的粥样硬化以痰瘀气虚证及血瘀气虚证为其主要证型,血瘀气滞证与痰浊气虚证以及痰热证和阴虚证则为其次.

    作者:张官霖 刊期: 2012年第18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