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凝试验需要注意的问题

宋红宝;徐建华;孔繁军

关键词:血凝试验, 问题, 影响
摘要:血凝实验是临床工作中常用的检验项目,一般包括PT、APTT、TT、FIB.APPT与PT反应的分别是人体的外源性与内源性凝血的功能.TT测定反应的主要是凝血共同途径纤维蛋白由纤维蛋白原转化的过程;Fib是一种糖蛋白,它通过凝血酶的水解,以形成不溶性的纤维蛋白而止血,同时参与血小板的聚集,形成血栓.血栓与止血试验结果错误的发生大多来自分析前,因此保证止凝血试验标本的质量对实验结果准确性的保证非常重要.血栓与止血试验的错误可影响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严重可危及生命.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产后出血、失血性休克40例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失血性休克的原因和防治.方法 对2006年12月至2011年5月在我院住院或抢救的40例产后出血、失血性休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40例,早期产后出血32例,晚期产后出血8例.产后出血原因:宫缩乏力27例,占67.5%,胎盘因素5例,占12.5%,软产道损伤4例,占10.0 %;凝血功能障碍和其他4例,占10.0%.32例发生早期产后出血的原因,依次为:宫缩乏力、胎盘因素、羊水栓塞DIC 、软产道损伤;发生晚期出血原因,依次为:子宫切口感染、溃疡、子宫复旧不良、胎盘胎膜残留.早期出血休克无一例子宫切除,出血休克,抢救成功率100%,子宫切除3例,占7.50%.结论 针对出血主要原因的高危因素病例,产前要有正确的预测,并做好预防措施.

    作者:陈爱淑;颜成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阿托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脂达标的有效性和药理分析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脂达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9年10月至2010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67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监测用药前后血清脂质TC、TG、LDL-C、HDL-C水平,及记录不良反应及临床表现.结果 治疗后患者TC,TG,LDL-C明显下降,HDL-C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显效47例,占70.15%,有效13例,占19.4%,无效7例,占10.45%,总有效率89.55%,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不良反应主要是口干.结论 阿托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脂调节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

    作者:黄艳红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晚发性母乳性黄疸患儿碱性磷酸酶及总胆汁酸水平情况

    目的 了解晚发性母乳性黄疸患儿血碱性磷酸酶(ALP)及总胆汁酸(TBA)情况.方法 对母乳性黄疸组50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胆红素、胆汁酸、碱性磷酸酶进行检测.对照组55例年龄相匹配无黄疸患儿同样对以上成分进行检测.结果 母乳性黄疸组与对照组中胆汁酸、碱性磷酸酶比较均差异显著.结论 母乳性黄疸患儿碱性磷酸酶和胆汁酸均有上升,对于母乳性黄疸的诊断及治疗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冯小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与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空心钉内固定术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60岁以上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64例,其中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组36例(A组),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组28例(B组),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对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跟踪随访,术后平均随访时问26.3个月.随访内容包括:受伤至手术时间、并发症、扶双拐下地活动时间及功能评价.结果 Harris功能评分,A组优19例,良10例,优良率80.6%;B组优12例,良5例,优良率60.7%.结论 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应结合患者年龄、移位程度、患者的一般情况,基础疾病及患者经济状况等综合作出决定.

    作者:吴竞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社区康复监护干预对高危风险精神病患者的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社区康复监护干预对高危风险精神病患者的安全性.方法 对我社区服务中心管辖范围内的560名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社区康复监护干预,并对其干预前后其行为遵医行为、肇事危险程度等级、患者治疗方式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后患者的遵医行为明显改善(P < 0.05);对干预后患者的肇事危险程度等级比较,结果显示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5);对患者干预前后其治疗方式比较,结果显示接收了社区康复监护的患者选择社区治疗明显高于干预前(P < 0.05).结论 对高危风险精神病患者实施社区康复监护干预可明显提高其预后,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蔡玉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胃镜诊治急性消化道出血102例分析

    目的 总结我院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102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历资料,并且总结治疗经验.结果 102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均经胃镜检查,无一例出现出血、穿孔、感染、心脏意外等并发症,其中十二指肠部溃疡36例,胃溃疡22例,胃息肉4例,胃癌10例,胃黏膜病变22例,食管静脉曲张8例,明确诊断102例,确诊率为100 %.结论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经过全面的检查,使用多种治疗方法,特别是经胃镜下对于上消化道血有较好的效果,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作者:付伟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探析难治性哮喘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及治疗

    难治性哮喘的患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在临床上,即时难治性哮喘患者的哮喘得到了良好控制,但是仍然有发生致死性的危险,因此对难治性哮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在对难治性哮喘的临床特征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难治性哮喘的危险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治疗对策,具有借鉴意义.

    作者:任宝芝;李春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食管癌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 探讨食管癌围手术期的护理,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 对76例食管癌患者实行心理护理、术前护理和术后护理.结果 76例患者中痊愈47例(61.85%),有效25例(32.89%),无效4例(5.26%),总有效率为94.74%.结论 实践证明,加强对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可以有效地避免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提高了自理能力,恢复了自信.

    作者:魏艳波;曹野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感觉再训练对手部神经损伤术后感觉恢复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感觉再训练影响手部神经损伤术后感觉恢复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于2005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入院的90例正中神经损伤术后患者分成2组,实验组48例行感觉再训练,对照组42例仅行一般处理.随访3~4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感觉及功能恢复及,两点辨别觉变化.结果 两组间相比,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手感觉及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1.7%,高于对照组78.7%(P<0.05);且实验组的两点辨别觉为(5.5±1.2)mm,亦优于对照组的(8.3±2.1)mm(P<0.05).结论 手部神经损伤术后进行感觉再训练,可改善其两点辨别觉,有利于恢复患者的手感觉及功能.

    作者:何平;李诗;唐华峰;肖天锡;冼雪英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封闭式留置针在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封闭式留置针在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以供临床护理工作参考借鉴.方法 将我院2010年7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头皮静脉输液的患者1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5例给予常规钢针穿刺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封闭式留置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静脉炎等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家属满意度.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实验组患者95例,共发生并发症3例,低于对照组的14例,P<0.05;实验组患者家属满意度为98.95%,高于对照组的89.47%,P<0.05.结论 使用封闭式留置针在头皮静脉输液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可以更好地保证患者的输液安全.

    作者:叶秋云;梁穗群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ABO血型检测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中的应用及移植后的输血

    目的 监测ABO 血型不合的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后ABO 血型的变化,探索移植后的输血方案,为患者输注合适的血液成分提供依据.方法 干细胞移植前检测患者ABO 血型,植活后再次检测患者ABO 血型抗原及抗体的变化,对输注血液成分的种类和数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8例ABO 血型不合的患者干细胞移植后35~193 d 血型成功转变为供者血型,ABO 主要不合、ABO 次要不合及ABO 主次要不合的受者输注红细胞、血浆和血小板的量和ABO 相合组的输注量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 ABO 血型不合的干细胞移植后,患者血型成功转变为供者血型,相容性输血可以用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并能够确保输血安全.

    作者:卫玉芝;许伟;钟涛;夏雪;张循善;朱梅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奥硝唑联合乳酸杆菌活菌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奥硝唑与乳酸杆菌活菌合用治疗细菌性阴道疾病(BV)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收治的120例BV 患者随机分组:Ⅰ组患者口服奥硝唑胶囊6d(奥硝唑组),Ⅱ组患者服用乳酸杆菌活菌胶囊12d(乳酸杆菌组),Ⅲ组患者先口服奥硝唑胶囊治疗6d,第7d 开始服用乳酸杆菌活菌胶囊,连续服用10d(联合治疗组),观察两药联合使用的临床疗效.结果 Ⅰ、Ⅱ、Ⅲ组治愈率为70.60%、62.50%、76.00%,有效率为80.00%、82.5%、95.00%,;2个月内Ⅰ、Ⅱ、Ⅲ组有效率高于Ⅰ、Ⅱ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复发率是14.00%、6.00%和0,Ⅲ组明显低于Ⅰ组,差异具有统计学(P<0.05);不良反应率分别是组Ⅱ10.00%、Ⅰ组1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硝唑胶囊与乳酸杆菌活菌胶囊联合使用治疗BV 临床疗效好,产生复发的可能性低,不易不良反应.

    作者:孔令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通心络胶囊与依那普利联用对慢性肺心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通心络胶囊与依那普利联用对慢性肺心病患者心功能的临床方法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于2009年8月至2012年1月确诊的75例慢性肺心病患者,按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5例行常规治疗,实验组40例联合通心络胶囊与依那普利.对两组患者进行1~2月的随访,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改变情况(即改善1级、改善2级、无变化、恶化).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变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相比统计学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对慢性肺心病患者采用通心络胶囊与依那普利联用治疗,可使患者的心功能分级得到显著改善,值得在临床慢性肺心病患者的治疗中推广.

    作者:余振雷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某院门诊处方质量点评结果评析

    目的 根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对我院门诊处方进行点评,分析常见问题的原因.为规范临床处方行为,促进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以表格方式汇总我院2011年1月至12月的门诊处方.每月抽查100 张门诊处方,共1200 张,对处方中的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00 张处方中,不规范处方50 张,占4.16%不适宜处方23 张占1.67%,超长处方15 张,占1.25%.结论 通过对处方点评,使医师对处方质量意识逐步提高,从而提升了医院门诊处方的整体水平.

    作者:蔡东华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颅脑损伤合并脑垂体激素紊乱24例报道

    目的 探讨创伤性颅脑损伤合并脑垂体激素紊乱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24例创伤性颅脑损伤合并脑垂体激素紊乱的发生、发展和归转.并分析与其相关的因素.结果 本组24例脑垂体激素紊乱者中,生长激素型9例(37%),促性腺激素型8例(33%),脑垂体后叶素型5例(20.8%),同时存在两种以上激素下降者5例(20.8%),死亡7例(28%),颅脑损伤3个月内激素恢复正常者6例(35.57%).CT 检查示:颅底骨折和脑挫伤与脑垂体激素障碍间有明确关系.P 值分别为0.011 和0.014.结论 创伤性脑损伤患者约有16%发生脑垂体激素紊乱,主要是发生在伤后6个月内,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患者是有益的.

    作者:张新民;孙琼;许长春;王莹莹;叶敬元;袁世辉;蔡生之;吴娟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当前我国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发展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既有制度上的缺失,也有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自身的缺点,本文就以上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作者:贾杰;周瑛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HPLC法测定佛手散中阿魏酸的含量

    目的 建立佛手散中阿魏酸的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以Platisil ODS(250mm×4.6 mm,5μm)为色谱柱,乙腈-0.5%冰醋酸(40:60)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室温,检测波长316nm,进样量10μL.结果 佛手散中阿魏酸在1.36~108.80μg/ mL 范围内与相应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13%,RSD 为2.27%(n=6).结论 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佛手散的质量控制.

    作者:郑达敏;马再鸿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电子胎心率监护与脐动脉血流信号S/D值异常在临产时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电子胎心率监护与脐动脉血流信号S/D值异常在检测临产时胎儿宫内异常因素,并尽早发现和解决胎儿宫内窘迫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电子胎心率监护同时伴有脐动脉血流信号S/D值异常的妊娠结局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电子胎心率监护同时伴有脐动脉血流信号S/D值异常的产妇剖宫产92例,阴道分娩49例,分娩异常高危因素(脐带过短、绕颈、真结,羊水污染、过少,胎儿生长受限,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等)128例,占90.8%.结论 电子胎心率监护同时脐动脉血流信号S/D值异常在检测临产时胎儿宫内异常因素具有重大临床意义,能尽早发现宫内异常因素,指导分娩,提高新生儿优生率.

    作者:张晓娟;周瑞民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输尿管镜手术致输尿管长段撕脱的诊治

    目的 讨论输尿管镜手术所致输尿管长段撕脱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分析我院泌尿外科4例输尿管镜手术所致输尿管长段撕脱患者临床资料及手术治疗过程,总结输尿管镜手术所致输尿管长段撕脱发生的诱因、长度及治疗效果.结果 4例行患者除1例术后有轻度肾积水外,其余肾功能具恢复正常.结论 行输尿管手术时严格遵守适应证,动作轻柔,切莫强行推镜.一旦发生输尿管长短撕脱,及时行开放性手术,可有效保护肾功能,保持肾、输尿管及膀胱的连续性.

    作者:李广为;乐有为;冯建华;杜广辉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子宫内膜癌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围手术期的佳护理方案,总结护理要点和具体措施.方法 对子宫内膜癌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术前护理和术后护理的人性化整体护理.结果 本组子宫内膜癌患者93例经过围术期的护理及康复指导,治愈57例,有效27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90.32%.结论 在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围手术期,做好细致、周到、专业的护理工作,既有利于患者身体的康复,也有助于恢复患者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因而,加强对子宫内膜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作者:都韧秋 刊期: 2012年第18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