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柱雄
目的 对比分析奥氮平与氯氮平用于老年痴呆精神症状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9 年6 月至2010 年5 月我院接收的100例老年痴呆伴有精神症状的病例,将其随机分为奥氮平组和氯氮平组,每组各50 例,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表(MMSE)以及药物不良反应量表(TESS)对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结束后,奥氮平组的有效率为82%,氯氮平组的有效率为80%,两组有效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经过治疗后,两组的PANSS 量表的评分均明显减少,但两组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治疗后TESS 量表不良反应对比分析显示,奥氮平组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氯氮平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奥氮平治疗老年期痴精神症状具有疗效确切、用药量小、耐受性等诸优点,且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氯氮平,所以更适应治疗老年患者,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世超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住院精神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通过分析精神病患者护理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原因,对症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结果 通过对住院精神病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明显提高了护理服务水平,归避化解护理风险,保障了护理安全.结论 应加强在住院精神病患者中实施护理风险的管理,以降低住院精神病患者护理中的风险.
作者:曲晓华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警惕肺癌性骨关节病,提高诊断准确率,争取早期诊断原发病,取得良好疗效,防止误诊、误治.本文总结了2 例此患者的围手术期主要护理干预.结果 手术切除原发肺癌病灶,术后骨关节病灶症状消失,经过手术治疗和术后精心护理,现2 位患者生活良好.结论 此患者的早期诊断和合理到位的护理干预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李杰 刊期: 2012年第19期
<傅青主女科·带下病>辨治特色分别从带下以湿为主;病机突出肝郁脾虚,伤及任带,辨证强调肝脾肾同调,顾护正气,在处方用药,别具一格四个方面论述,以期更深入了解傅青主辨证治疗带下病的精髓.
作者:刘英莲;岳雯;黄礼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对急性喉炎并发喉梗阻患儿的急救处理进行探讨.方法 对我院自2006 年11 月至2011 年11 月以来,于我科治疗的128 例急性喉炎并发喉梗阻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对本组患儿均予以2 至3 小时的急救处理,其中62 例显效,约为48.4%;54 例有效,约为42.1%;12 例无效,约为9.3%;其中12 例无效患儿经过麻醉师的会诊,采取麻醉插管予以气管内的插管,患儿喉梗阻均显著好转;全部患儿经过急救处理,待喉梗阻有所缓解后,予以雾化以及抗炎等治疗,均于5~6 天后出院.其中12 例采取气管插管的患儿在第3 天均顺利拔管,于第7 天出院.结论 急性喉炎并发喉梗阻患儿,通常为急性起病,同时病情变化也较快,这就需要医护人员给予高度的重视.而早期并且有效的临床急救治疗,其关键所在是保持患儿呼吸道的通畅,及时的解除患儿的喉水肿.
作者:石军 刊期: 2012年第19期
血钾的正常参考值范围3.5~5.5mmol/L,当低于3.5mmol/L时为低钾血症.临床表现和细胞内、外钾缺乏的严重程度相关.血清钾低于2.5mmol/L时,症状较严重.短时期内发生缺钾,可引起严重的临床表现,甚至引起猝死[1].因低钾血症的病理机制较复杂,血钾水平与机体总缺钾程度不一致,补钾过量可导致高钾血症等,目前对补钾治疗的方法有许多争议和限制[2].静脉补钾是临床纠正低钾血症的常用方法,常规静脉补钾在不能口服或缺钾严重的患者使用.常用浓度为1000mL液体中加入10%氯化钾30mL,均匀滴注,不可静脉推注.由于输入大量的液体,使血容量增加,加重心脏负荷,对于低钾血症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并不适用.微泵高浓度补钾可严格控制输注钾的速度和浓度,在准确掌握输注总量的同时,所需液体量少,可减少大量输液所引起的血钾降低和尿量增加,但在外周静脉使用微泵高浓度补钾同时存在渗漏致组织坏死的危险.
作者:王玉妍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建立玉盘消渴片中添加格列本脲的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鉴别.结果 玉盘消渴片中添加了处方外化学药品格列本脲.结论 两种方法专属性强,准确性高,可作为玉盘消渴片中添加格列本脲的鉴别方法.
作者:颜春华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早期拔管改换无创通气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所致呼吸衰竭的可行性,并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AOPP 呼吸衰竭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32 例,按入住ICU 的时间,随机分为序贯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每组有16 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行经口气管插管,并常规使用阿托品、胆碱酯酶复能剂、预防感染、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等.对照组使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组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变化适时转换为无创通气.结果 序贯治疗组拔管前与改用无创通气3 小时后呼吸频率(18.7±1.9)次/ 分vs(19.2±2.1)次/ 分、心率(91.9±2.8)次/ 分vs(93.2±2.7)次/ 分、动脉收缩压(118.9±3.3)mmHg vs(120.2±3.1)mmHg、动脉血氧分压(82.7±2.0)mmHg vs(82.8±1.6)mmHg、动脉二氧化碳分压(39.9±1.5)mmHg vs(40.8±1.3)mmHg、pH 值(7.35±0.1)vs(7.35±0.1)相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 > 0.05);序贯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创通气时间(3.3±0.6vs13.1±1.1)天、总通气时间(7.9±1.5)天vs(13.1±1.1)天、入住ICU 时间(11.8±2.6)天vs(17.8±4.0)天、发生VAP 例数(2vs8)都有显著差异性(P < 0.05).结论 对AOPP 所致呼吸衰竭的患者,选择合适时机早期拔除气管插管,改用经鼻(面)罩无创通气不仅可行,还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庞国忠;杜明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乳化异氟醚预处理对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的保护作用,并证明金属硫蛋白参与这一作用.方法 将小鼠制成HIRI 模型,野生型小鼠30 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S+ 组)30% 脂肪乳剂对照组(I+ 组)、8% 乳化异氟醚预处理组(E+ 组),每组10 只;将金属硫蛋白基因敲除小鼠(MT--)10 只,8% 乳化异氟醚预处理组(E- 组).测定肝脏缺血30min 再灌注1h 后血清 ALT、AST、MDA、SOD、肝组织病理学改变、Tunnel 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金属硫蛋白(MT)的结果.结果 ①野生型小鼠中:与S+、I+ 组相比,E+组肝脏缺血再灌注后血清ALT 和AST 含量显著降低,肝细胞匀浆MDA 含量减少,SOD 含量增加,肝组织病理学损害明显减轻,肝细胞凋亡率下降,MT 免疫组化显示较高(P < 0.05);②野生型与基因敲除小鼠比较:与E+ 组相比,E- 组的ALT、AST.MDA 含量升高,MDA 含量下降,肝细胞凋亡率上升,MT 免疫组化显著下降(呈阴性)(P < 0.05).结论 乳化异氟醚预处理对HIRI 有保护作用.金属硫蛋白被乳化异氟醚诱导而参与这一作用.
作者:叶林杰;林华铿;陈国忠 刊期: 2012年第19期
观察当归六黄汤合贝母瓜蒌散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当归六黄汤合贝母瓜蒌散具有较好的滋阴泻火,润肺化痰作用,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王檀;赵东凯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讨论PICC 置管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方法及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 年9 月至2012 年2 月我院收治的167 例PICC 置管肿瘤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通过对肿瘤患者实施PICC 置管术及临床护理,167 例患者效果显著106 例,效果良好56 例,无效5 例,总有效率为97.01%.结论 PICC 置管术在肿瘤患者治疗中具有较高的成功率,配合细致完善的临床护理,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苏秀然;徐蕾;黄大平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神经系统疾病致不可逆神经元死亡一直是医学难题,如何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为该领域的攻克重点.近年来研究表明,神经系统并非不可再生,具有分裂分化潜能的内源性神经干细胞(eNSC)大量存在于成年中枢神经系统(CNS)中,平时处于静止状态,在病理状态下如缺氧、损伤时,eNSC 可能被激活,进一步增殖和分化,参与神经系统的修复.传统医学中国针灸在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尤其是神经系统的损伤上有着独特的优势,其治疗机制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上尚不清楚,是否能够促进eNSC 的增殖和分化,尚需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安国防;徐剑文 刊期: 2012年第19期
在探索药理学教学的改革方法过程中,在非临床专业尝试引入PBL 教学模式,结合病例讨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如何建立符合我校实际情况的PBL 教学模式仍然需要不断努力.
作者:张丽;邝少轶;曾祥周;云天佑;刘嫱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0 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83.3%,观察组总有效率93.3%.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在西医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优于单用西医抗感染治疗,不良反应少,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龙美莲 刊期: 2012年第19期
丹红注射液是由活血化瘀常用中药丹参与红花精制而成的复方制剂.其中,丹参为君药,红花为臣药,二者相辅相成,共奏活血通络,祛瘀止痛之功.临床广泛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充血性心力衰竭、脑梗死、脑供血不足、血管性痴呆等心脑血管病证的治疗.
作者:吴嘉瑞;马利彪;董玲;张冰;王玥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我院2 型糖尿病患者用药的有关情况.方法 选择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8 月份到10 月份318 例2 型糖尿病住院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在调查的318 份2 型糖尿病中50~79 岁患者占78.93%,治疗中合用2 种降糖药占44.65%,药物选择以胰岛素和阿卡波糖片使用频率较高,分别占88.05% 和50.94%.结论 ① 2 型糖尿病发病多以50~79 岁患者居多.②临床治疗多采用联合用药的方法.③胰岛素逐渐在2 型糖尿病的治疗占有重要地位,而阿卡波糖因不良反应低疗效确切也在2 型糖尿病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杨华丰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联合使用氯诺昔康、间苯三酚对胆囊结石导致的急性腹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09 年2 月至2011 年11 月收治的98 例胆囊结石导致的急性腹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间苯三酚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氯诺昔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疼痛持续时间为(2.65±0.57)h,低于对照组,P < 0.05;实验组患者治疗1h 后疼痛严重程度(3.26±1.0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 > 0.05.结论 联合使用用氯诺昔康、间苯三酚能够更好地缓解由于胆囊结石引起的急性腹痛,值得在临床应用.
作者:朱雅丽;杨元生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外伤性肝破裂术后再休克的原因及相应的补救、防范措施,总结经验教训以提高观察护理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外伤性肝破裂术后再休克1 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例因外伤撞击右季肋区,感疼痛伴头昏、乏力、大汗、心慌入院,诊断为外伤性肝破裂,经手术治疗后带腹腔引流管回病房,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挤管后证实为术后再出血引起休克,经再次手术治疗,术后恢复良好出院.结论 腹腔引流管的挤压方法,在教科书上没有明确的介绍,大多采用传统方法即两手相接滑行法,但由于引流不畅,影响病情的观察,延误抢救时间.握拳法,操作简单,引流通畅,为临床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值得借鉴.
作者:张艳;姚凤洲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临床上早产儿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方法 对在2004 年1 月至2011 年12 月在我院儿科90 例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从而总结出早产儿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结果 对90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后发现临床上引起早产儿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有早产儿引起的低出生体质量、应激性胃黏膜病变、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产孕妇产前应用地塞米松等.结论 临床上要积极治疗因早产出现的并发症如应激性胃黏膜病变、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并且控制感染,避免由于早产儿上消化道出血而带来的不良后果.
作者:田洁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为探索有效、安全、简便治疗痴呆综合征的疗法.方法 对147 例患者随机分组,研究组73 例、对照组74 例.对照组使用药物石杉硷甲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激光、脑功能、心理及中药等综合治疗,疗程3 个月.结果 治疗后简易痴呆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量表(ADL)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对痴呆患者采用综合治疗,对改善痴呆症状、减慢疾病进展和提高生活质量等均较单用药物治疗者好.
作者:叶美荣;夏正飞;张平;郭蔚蔚;计春莲 刊期: 2012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