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安定联合利凡诺在妊娠中期引产中的应用

韦爱英

关键词:中期妊娠, 引产, 利凡诺, 安定
摘要:目的 观察并讨论安定联合利凡诺在妊娠中期引产中的作用.方法 将处在妊娠中期需引产的孕妇随机分为用药组和对照组.用药组用利凡诺100mg通过下腹部注入羊膜腔内,当子宫由不规律收缩转为规律收缩时,加安定针10mg在2~ 3min内缓慢静推完,对照组则单用利凡诺100mg通过下腹部注入羊膜腔内.每组100例共200例.观察两组孕妇的娩出时间、不协调宫缩或宫缩过强情况、产后出血量及附属物娩出情况、宫颈裂伤及水肿情况.结果 用药组的娩出时间大大缩短(P< 0.01),规律性宫缩、宫颈的保护情况也优于对照组(P< 0.01),而产后的出血量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 妊娠中期利凡诺引产配伍安定,缩短了引产时间,减轻了产妇痛苦,故非常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

    目的 探讨应用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的护理不同.方法 114例胆囊切除术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开腹手术,另一组为腹腔镜手术,在两组病例中进行护理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后肠蠕动恢复、术后尿潴留、平均住院天数等方面差异显著.结论 应用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比开腹行胆囊胆囊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患者恢复快,患者痛苦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在术后护理上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马葳威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创伤骨科救治领域中损伤控制理论的应用

    损伤控制理论是骨科救治领域中一直存在着很大争议的理论之一,学界对于损伤救治理论与常规治疗理论的探讨一直在进行,本文中,笔者根据工作所在医院的具体救治实例,对比两种救治方法在实践中的运用效果,进而达到对于损伤控制理论的全面分析.

    作者:张钊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脑卒中后抑郁症

    脑卒中后抑郁症(poststrokedepression,PSD)是指脑卒中发生以后,以情绪低落、自责自罪、兴趣减退为主的病症.其发生率多在40%~ 50%,与病灶部位、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脑卒中后病程、患者的个性、社会、家庭等有关.早期诊断并给予PSD患者适当的抗抑郁治疗,是提高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和医疗质量的有效途径.

    作者:陈红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比较两种方法检测人乳头状病毒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目的 比较两种方法检测人乳头状病毒(HPV)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收集160例无妇科临床症状的女性,采用液基细胞学和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PV感染,同时采用细胞病理学作为诊断金标准,比较两组检测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费用和时间.结果 ①与液基细胞学相比,荧光定量PCR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②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时间长于液基细胞学(P=0.036),虽然荧光定量PCR法费用高于液基细胞学,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8).结论 对于HPV的早期筛查,与液基细胞学相比,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虹;张杰;彭正科;黄建宏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的体会

    目前世界上关注的一个危害公共卫生的问题就是艾滋病了,近年来其发病率在全球有普遍升高的趋势,其蔓延程度令人惊讶,艾滋病的危害程度和癌症不分上下,其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严重使社会的生产力受挫,这对于全球的良好经济发展是十分不利的.经过多次参与艾滋病的综合防治工作之后笔者总结了防治艾滋病的体会以及防治工作中的问题.

    作者:秦志雄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农村女性宫颈囊肿的预防与处理研究

    目的 了解农村女性宫颈囊肿的情况,探讨农村女性宫颈囊肿的由来、危害、原因,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综合防治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采用阴道镜检查、宫颈涂片检查、B 超和彩超等方法,对所辖的15 个自然村18~58 岁的农村女性1026 名非月经期妇女进行常规普查.结果 澧阳镇32 个村(居委会)1026 名女性共查出患病例数102.3例,患病率10.029%,其中18~48 岁810例,患病86例,患病率9.418%;49~58 岁216例,患病16例,患病率13.500%.结论 澧阳镇农村女性宫颈囊肿患病率偏高.目标人群对宫颈囊肿预防意识较弱,对宫颈囊肿相关知识欠缺.

    作者:刘文珍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肺结核患者的护理

    目的 回顾性分析肺结核患者的护理要点,用于日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方法 对肺结核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发热护理、咳血护理、自发性胸闷护理及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 通过治疗与舒适的全程护理,219例肺结核患者中治愈156例,明显好转60例,无效的3例,总有效率达到98.63%.结论 通过对肺结核患者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不仅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还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程丽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EnSite 3000指导下射频消融治疗房性心动过速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在EnSite指导下对房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所收治的68例房性心动过速患者的临床资料,右房房速47例,左房房速21例,其中右上肺静脉口房速7例,右下肺静脉口下方房速5例,左上肺静脉口房速5例,左下肺静脉口下方房速4例.所有患者均在EnSite3000指导下电生理标测后行射频消融治疗.结果 右房房速成功41例,成功率为87.23%,左房房速成功19例,成功率为90.47%,总成功率为88.85%,术后随访4~14个月无复发.结论 EnSite3000进行电生理标测后可以构建心脏的三维模型,直观显示引起房速的异常起源点,大大增加了射频消融术的成功率及安全性.

    作者:陈盛开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食管癌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回顾性分析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用于日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方法 对食管癌患者进行系统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保持呼吸道畅通护理、胃肠减压管的护理及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 通过对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采取舒适、有效地护理措施,208例患者显效167例,有效37例,无效4例,有效率达98.08%.结论 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防止和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作者:王俊荣;王慧敏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丙泊酚-芬太尼在ICU患者镇静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丙泊酚-芬太尼在ICU患者镇静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于我院ICU行镇静治疗的危重患者11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7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丙泊酚镇静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镇静基础上加用小剂量芬太尼进行镇静.结果 观察组患者药物起效时间、达到镇静满意时间、苏醒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相应指标,两组间以上指标间差异均比较明显,在统计学上均有意义(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平均镇静时间差异不明显(P> 0.05),但两组患者平均丙泊酚总用量,两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 0.01),在统计学上有意义.结论 与单纯丙泊酚对患者进行镇静治疗相比,丙泊酚联用小剂量芬太尼的镇静效果更佳,值得推广.

    作者:朱亚容;郭丽珠;蓝丽英;宋雯雯;付就平;雷雨晴;滕睿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黛力新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发病中精神心理因素的作用,以及黛力新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 的效果.方法 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门诊及住院经胃镜确诊RE 的60 岁以上老年病例128例,采用0~ Ⅲ分法进行症状评分;Zung 氏抑郁焦虑自评量表进行心理因素评估,合并焦虑抑郁76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埃索美拉唑抑酸治疗组及联合黛力新综合治疗组,观察治疗后症状评分,Zung 氏抑郁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变化.结果 RE 患者焦虑、抑郁症发生率共59.38%,高于普通人群;常规治疗后症状评分,Zung 氏抑郁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下降;综合组联合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及Zung 氏抑郁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显著下降.结论 RE 与精神心理因素有关,联合黛力新抗焦虑抑郁治疗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张丽;董丽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清热消痤饮结合维胺脂治疗痤疮的疗效观察

    2009年10月至2010年12月我科采用自拟清热消痤饮结合小剂量维胺脂口服治疗痤疮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62例痤疮患者均来自皮肤科门诊,男90例,女72例,平均年龄24.4 岁(13~42岁),病程2月~8年.所有患者均有典型的临床表现,治疗前每例患者平均炎性皮损数为24.5个,非炎性皮损数为46.2个,平均皮损数为70.7个.所有患者治疗前均未服用过皮质类固醇、维A酸类药物,随机分为治疗组82例,对照组8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皮损严重程度上相匹配.孕妇及肝功能障碍者不在观察之列.

    作者:陈郁林;张随珠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经脐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经脐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胆囊疾病患者行经脐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总结评价经脐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疗效.结果 25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常规腹腔镜手术及开腹手术者.所有患者均未放置引流管,无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痊愈后腹部无明显手术瘢痕.结论 经脐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可行,术后瘢痕小,恢复快,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乾执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胃肠间质肿瘤的诊治及疗效分析

    目的 总结100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诊断与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2006年5月至2010年5月共收治100例胃肠道间质瘤,其常见症状为上消化道出血和腹痛.全部进行CT 扫描观察患者肿瘤的生长方式、形态学观察以及病理表现,随访观察术后存活率.结果 所有患者肿块均为单发,平扫良性肿块可见软组织密度肿块,密度均匀,呈类圆形或椭圆形79例,直径为(4.59±1.36)cm ;恶性肿块内可见大小不等的低密度坏死区,呈分叶状21例,其中向胃肠道腔内生长者13例,未引发肠梗阻,向腔外生长者8例,直径为(9.81 ±4.49)cm.10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病变部分,其中发生在胃部56例,十二指肠26例,小肠10例,结肠及直肠6例,肠系膜2例.随访期6 个月~2年,平均随诊1.2年,其中5例恶性肿瘤患者死亡,且均死于肝转移;38例复发,局部复发16例,腹膜复发12例,再次进行手术.结论 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可根据其临床表现、CT 等影像学检查测定明确诊断,及早行手术切除.

    作者:袁野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论中医的继承与发展

    众所周知,中医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与疾病斗争智慧的结晶,是世界独具特色的传统医学.历经数代中医人不懈努力,在当今仍然为人民的健康、保健、预防,医疗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疗效对疑难杂症的治疗,为国内外所瞩目同时,中医的发展也面临许多困境,在当今现代医学发展迅猛,对我们中医人应有所启发;国家对中医的重视,使我们有了发展的机遇,相对于西医来发展说对我们也是巨大的挑战.

    作者:高金良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视觉对比敏感度变化

    目的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早期视觉对比敏感度的变化,为早期的诊断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90例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的患者、90例2型糖尿病不合并视网膜病变的患者以及随机选取90例正常人进行视网膜的对比敏感度检测,将分辨光栅和方向的对比度进行对比.结果 糖尿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在0.5、5、10、20、40周/每度视角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黄斑水肿组与无黄斑水肿组比较,空间频率在5、10、20、40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的患者的视觉对比敏感度有所下降,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指导作用.

    作者:黄秉文;肖泽锋;卢颖瑜;方咏红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微生物实验室的监督和管理

    目的 微生物检验在传染性疾病及相关疾病的预防和诊断治疗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方法 要注意在日常工作中开展质量控制,包括室间质量控制和室内质量控制.结果 室间质量控制是各实验室之间进行质量控制的一种手段.室间质量控制是建立在室内质量控制基础上的,做好室内质量控制直接关系到日常工作的质量.结论 质量监督和质量管理的有效实施,以发现控制和纠正检验检测活动中的异常变异,确保检测数据准确、可靠,不断提高检验工作水平和实验室的信誉.

    作者:李凤玉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 总结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 本组8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及住院期间无1例死亡;术后病理证实乳头状癌52例(占65.0%),滤泡状癌28例(占35.0%);有淋巴结转移者18例(占22.5%);术后发生并发症者一共有5例(占6.25%);随访2~ 7年,术后存活率为97.5%.结论 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我们应当在术前做出明确的诊断,常规切除肿块或(和)可疑淋巴结送术中冰冻病理快速检查,以便在手术时能够根据患者肿瘤病理组织大小、浸润范围及颈部淋巴是否结转移等情况来决定手术方式,并在术后给予甲状腺素内分泌进行治疗.

    作者:卢雄伟;陈永娟;卢海英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眼部神经病变16例临床体会

    目的 应用美国礼来公司生产的优沁林30R 与自拟中药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糖尿病眼部神经病变.方法 16例糖尿病眼部神经病变患者均采用美国产优泌林30R 控制血糖,每天2 次于早、晚餐前皮下注射,同时采用自拟中药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眼部神经病变.结果 症状全部消失,患眼完全恢复正常14例,占87%,好转,患眼上、下视运动障碍有所减轻2例,占12.5%.结论 在治疗方面我们采用了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韩玉廷;李书娟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乳腺癌化疗致重度骨髓抑制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乳腺癌化疗致重度骨髓抑制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乳腺癌患者采取心理护理、一般护理、高热护理、骨髓抑制的观察及护理、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 通过加强乳腺癌化疗致重度骨髓抑制患者的临床护理,177例患者中有效121例,好转51例,无效5例,有效率达97.18%.结论 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及时采取保护性隔离,并做好心理护理和一般护理,以及使用联合抗感染升白细胞药物,使患者安全快速地度过了骨髓抑制期.

    作者:柏淑霞;战丽丽;隋春波 刊期: 2012年第20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