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病案复印中的医患矛盾及改进措施

王茜;曾馥荣

关键词:病案, 复印, 医患, 矛盾, 措施
摘要:根据病案复印工作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在病案复印中的医患矛盾及改进措施.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安定联合利凡诺在妊娠中期引产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并讨论安定联合利凡诺在妊娠中期引产中的作用.方法 将处在妊娠中期需引产的孕妇随机分为用药组和对照组.用药组用利凡诺100mg通过下腹部注入羊膜腔内,当子宫由不规律收缩转为规律收缩时,加安定针10mg在2~ 3min内缓慢静推完,对照组则单用利凡诺100mg通过下腹部注入羊膜腔内.每组100例共200例.观察两组孕妇的娩出时间、不协调宫缩或宫缩过强情况、产后出血量及附属物娩出情况、宫颈裂伤及水肿情况.结果 用药组的娩出时间大大缩短(P< 0.01),规律性宫缩、宫颈的保护情况也优于对照组(P< 0.01),而产后的出血量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 妊娠中期利凡诺引产配伍安定,缩短了引产时间,减轻了产妇痛苦,故非常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韦爱英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4种苯并咪唑类药物在4种油性分散介质中的溶解度

    目的 探讨4种苯并咪唑类药物(阿苯达唑,丙氧咪唑,芬苯达唑和氟苯达唑)分别在4种油性分散介质中的溶解度.方法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4种苯并咪唑类药物的溶解度.结果 在分散介质油酸、油酸油醇脂、油酸乙酯、大豆油和水中,阿苯达唑的溶解度分别为(3414±38)、(72.5±2.9)、(57.2±4.4)、(139±8)和(0.63±0.04)μg/mL;丙氧咪唑的溶解度分别为:(3774±106)、(86.7±5.2)、(62.7±7.4)、(10.7±0.5)和(1.4±0.1)μg/mL;芬苯达唑的溶解度分别为:(1790±47)、(258±17)、(376±36)、(197.2± 1.9)和(11.4±0.3)μg/mL;氟苯达唑的溶解度分别为:(427±32)、(16.9±0.1)、(26.4±2.3)、(5.8±0.4)和(0.04±0.00)μg/mL.结论 4种苯并咪唑类药物在油酸中的溶解度远较其他油相的为高.

    作者:姜斌;张皓冰;刘丛珊;陶奕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锁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急性肺水肿1例

    本文报道一例择期锁骨骨折患者术后30min发生急性肺水肿.本例在处理过程中基本及时的发现并诊断出急性肺水肿,积极采取了抢救措施,成功挽回了患者的生命,这是一个值得从中吸取深刻教训的病例,是一个需要临床麻醉医师高度重视的问题[1-2].

    作者:郭雪叶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洁净手术室部卫生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洁净手术室已成为现代化医院的一个重要标志,手术室是医院感染监控的重要部门,理想的手术间是一个高度无菌无尘的空间,要求手术全过程环境卫生质量达到较高水平.在手术室的各项工作中,卫生清洁工作是把好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卫生员的管理工作是手术室各项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作者:王春萍;石玉霞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黛力新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发病中精神心理因素的作用,以及黛力新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 的效果.方法 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门诊及住院经胃镜确诊RE 的60 岁以上老年病例128例,采用0~ Ⅲ分法进行症状评分;Zung 氏抑郁焦虑自评量表进行心理因素评估,合并焦虑抑郁76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埃索美拉唑抑酸治疗组及联合黛力新综合治疗组,观察治疗后症状评分,Zung 氏抑郁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变化.结果 RE 患者焦虑、抑郁症发生率共59.38%,高于普通人群;常规治疗后症状评分,Zung 氏抑郁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下降;综合组联合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及Zung 氏抑郁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显著下降.结论 RE 与精神心理因素有关,联合黛力新抗焦虑抑郁治疗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张丽;董丽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中西药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目的 探讨临床上中西药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9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单用柳氮磺胺吡啶口服,治疗组45例给予中药组方和口服柳氯磺胺吡啶综合治疗.治疗后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不同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统计学比较结果显示,两组疗效对比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7.78%,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治疗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正超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84例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4例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大剂量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85.7%,观察组总有效率90.5%.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治疗组治疗前血清FSH 、LH 、E2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FSH 、LH 、E2 水平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超燕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脑梗死21例临床救治分析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脑梗死的临床救治方法以及其发病机制.方法 通过对本院2007年1月至2012年3月21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脑梗死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21例患者其中死亡7例,占30%;植物状态2例,占9.5%;严重残废4例,占19.05% ;轻度残废5例,占23.81%;恢复良好3例,占17.64%.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存在血管受损、循环障碍、颅内高压等危险因素各因素之间互相影响,应该维持内环境稳定,降低颅内压,脑保护,改善循环,降低病死率与致残率.

    作者:刘国杜;周志彬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微生物实验室的监督和管理

    目的 微生物检验在传染性疾病及相关疾病的预防和诊断治疗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方法 要注意在日常工作中开展质量控制,包括室间质量控制和室内质量控制.结果 室间质量控制是各实验室之间进行质量控制的一种手段.室间质量控制是建立在室内质量控制基础上的,做好室内质量控制直接关系到日常工作的质量.结论 质量监督和质量管理的有效实施,以发现控制和纠正检验检测活动中的异常变异,确保检测数据准确、可靠,不断提高检验工作水平和实验室的信誉.

    作者:李凤玉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高专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学》课程教学应强化中医思维能力训练

    根据高专临床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中医学>的课内教学中,对学生注重中医学的治未病思想、整体思维、辨证思维、中和思维、类比推理思维、形象思维、辨病辨证相结合等思维方法培养,建立中医思维模式,对提升毕业生的诊疗水平,适应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岗位需求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作者:郭延东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温经暖宫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温经暖宫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妇产科治疗的原发性痛经患者1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温经暖宫汤治疗.对照组患者均采用消炎痛口服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痛经程度评分以及疼痛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 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痛经程度评分以及疼痛持续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 温经暖宫汤治疗原发性痛经具有十分确切的疗效,与西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高永红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上段输尿管结石微创治疗的临床体会

    目的 对比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探讨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对152例输尿管上段结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72例采用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URL组)、75例采用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MPCNL组),比较两组微创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1周,两组结石清除率分别为:URL组72%,MPCNL组96%.MPCNL组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UR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手术时间、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URL组优于MPCNL组,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 URL和MPCNL都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有效的微创现代治疗方法,MPCNL具有结石清除率高、同时治疗肾结石的优点,而URL则有较好的安全性.

    作者:武宗良;王荫槐;雷大方;吴勇华;夏峥;曾欢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产科危重患者抢救过程中护理流程管理的应用探讨

    目的 对危重产科患者进行抢救过程中实施护理流程管理的应用效果和主要措施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82例产科危重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1例.分别进行常规抢救和在抢救过程中实施新型护理流程管理.结果 B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顺利生产的人数明显多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对临床救治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患者.结论 对危重产科患者进行抢救过程中实施护理流程管理的应用效果非常显著.

    作者:陈崇俊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高效率地提高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进程

    在尽可能节省经费及资源的基础上,达到信息资源共享,而且以加快医院的工作效率作为卫生事业信息化的重要的目标.卫生信息资源规划为在充分应用卫生信息资源的基础上,其是卫生行政管理相关部门倡导,而各个级别的医疗管理机构相关的信息部门是执行者,其中含有建立完善及管理数据库、构建区域计算机网络系统及网络系统的维护、维护及支持政策法规和实现医院内部的财会管理信息化进程.

    作者:韩建华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PBL联合多媒体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联合多媒体教学法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作用效果.方法 将2009年~2010年本院外科护理专业实习学生102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人,对照组进行PBL教学法;观察组采用PBL联合多媒体教学法.比较两组实习学生在期末考试成绩、实验预习报告、实验报告及实验综合素质能力方面的教学效果,同时设置问卷,调查观察组学生对PBL联合多媒体教学效果的评价情况.结果 观察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实验预习报告、实验报告及实验综合素质能力方面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 0.05);大部分观察组学生对PBL联合多媒体教学效果评价较高.结论 在外科护理教学中应用PBL联合多媒体教学可明显提高教学质量,有助于学生临床思维和技能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作者:莫海英;方亦倩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传染病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护理管理探讨

    目的 探讨传染病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及护理.方法 启动应急预警快速响应机制,合理调配使用有限的人力资源.做好区域内隔离,使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等措施落实到位,积极有效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结果 我院在应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高效、及时、准确,无交叉感染情况发生.

    作者:方跃平;唐玉秀;宋晓玲;许日波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催产素联合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研究

    目的 探讨催产素联合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研究及意义.方法 将100例孕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催产素组)、观察组50例(催产素联合米索前列醇组),对照两组孕产妇胎儿产出时、产后2h 后出血例数、并发产褥感染例数、出血量及凝血酶原时间变化.结果 两组分娩前凝血酶原时间(12±1)s,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胎儿产出时出血9例(18%)、产后2h 出血8例(16%)、并发产褥感染9例(18%)、凝血酶原时间(16±2)s.观察组胎儿产出时出血2例(4%)、产后2h 出血1例(0.5%)、并发产褥感染0例(0%),凝血酶原时间(13±2)s,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催产素联合米索前列醇可以有效减少胎儿产出时、产后2h 后出血及并发产褥感染并发症的发生,并保障了产妇的生命.

    作者:张青芬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多媒体联合病例读片教学法在血液病诊断学带教中的应用

    血液病诊断学是一门与其他学科不同的学科,形态学诊断是其主要诊断方法.很多不同的疾病可以有相似的临床表现,同样能够产生相同症状的疾病也往往不止一种,同一种疾病的临床表现差异也较大,既要考虑原有的疾病,又要考虑并发的疾病[1].但是不同血液病却有其特有的细胞形态学特征.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实验室越来越被自动化器械代替,手工操作和细胞形态越来越被忽视,而带教老师的言谈举止、工作态度、思维特点及操作方法都对实习学生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以至于临床实习生不愿进行显微镜下的观察.

    作者:贺姝慧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浅谈产后出血的防治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的预防、治疗、护理.方法 对68例产后出血的原因和治疗效果和护理措施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67例痊愈(其中3例行子宫全切),1例因凝血功能障碍死亡.结论 重视预防产后出血,及时找到出血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护理,预后良好.

    作者:古红梅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青少年先天缺牙的正畸与修复治疗

    目的 探讨青少年先天缺牙的正畸与修复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本院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32例先天缺牙以及伴有不同程度的错畸形青少年患者,采取正畸关闭间隙以及正畸集中间隙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经过16~22 个月的治疗,32例患者当中有21例患者达到治愈的标准,治愈率为65.63% ;治疗效果显效的有11例,显效率为34.37%.总有效率为100.00%.结论 在治疗前必须要对患者的缺牙部位、数目、类型以及错畸形程度进行仔细分析,采取有针对性的正畸与修复措施,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郭海霞 刊期: 2012年第20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