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伟容;王栋;刘素华
目的 探讨进行化疗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护理方法和策略,为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提供优质护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 对进行化疗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化疗前护理,化疗期间护理以及康复指导.结果 本组82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经过化疗期护理和康复指导,有效79例,效果不佳3例,总有效率96.34%.结论 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一般采用化疗方法,增加了疾病治愈的成功率,延长了患者的生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化疗期的优质护理和康复指导,对于达到理想的化疗效果,以及增强患者生活信心,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作者:刘岺;张春艳 刊期: 2012年第20期
脑卒中后抑郁症(poststrokedepression,PSD)是指脑卒中发生以后,以情绪低落、自责自罪、兴趣减退为主的病症.其发生率多在40%~ 50%,与病灶部位、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脑卒中后病程、患者的个性、社会、家庭等有关.早期诊断并给予PSD患者适当的抗抑郁治疗,是提高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和医疗质量的有效途径.
作者:陈红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分析对骨折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45例骨折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护理组25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全方位以及全过程的健康教育;对照组2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肌肉萎缩以及满意度.结果 护理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85,P<0.05).结论 通过实施健康教育护理措施,显著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以及满意度,降低了肌肉萎缩的发生率,对患者的预后起了重要的作用,值得在广大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张淑霞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糖尿病(DM)护理过程之中的实际应用.方法 采用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于2009年11月至2011年11月入住我院的22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对照组(n=110)不提供健康教育,研究组(n=110)提供健康教育,运用卡方检验(χ2 检验),对上述两组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以及健康教育知识知晓度进行对比,以P<0.05 代表二者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 对照组患者对糖尿病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为11.8%(13/110),对自我保健意识的认识度为19.1%(21/110),健康习惯的养成率为30.0%(33/110);研究组在上述三个方面的比率分别为87.3%(96/110)、94.5%(104/110)以及70.0%(77/110).在上述三个方面,两组均呈现出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全面系统DM 健康教育,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率以及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极大地控制了糖尿病的病情,对DM 患者的病情控制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乔杰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不孕症与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180例女性不孕者(观察组)和180例正常生育者(对照组)的宫颈分泌物进行UU、CT检测后对比分析.结果 不孕组UU的阳性率为37.8%,CT阳性率为28.9%,UU+CT阳性率为17.8%;对照组UU阳性率为15.6%,CT阳性率为8.3%,UU+CT阳性率为6.7%.不孕组UU、CT和UU+CT的阳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原发性不孕UU、CT和UU+CT的阳性率分别为43.9%、22.0%、12.2%,低于继发性不孕(49.0%、26.5%、1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生育期女性生殖道感染UU、CT是导致不孕的重要因素,对不孕妇女常规进行UU、CT检测并及时治疗非常必要.
作者:孙莲莲;高莹;高利洁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于预防妇女产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产科2009年5月至2012年3月经阴道顺产健康产妇1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80例,实施常规产科护理措施;干预组80例,实施尿潴留综合预防护理措施;比较两组产妇导尿率、尿潴留发生率以及平均首次排尿时间等.结果 对照组产妇尿潴留预防护理总有效率为85.0% ;对照组产妇尿潴留预防护理总有效率为96.3% ;干预组产妇尿潴留预防护理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干预组产妇平均首次排尿时间、导尿率及尿潴留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尿潴留综合预防护理干预效果确切能够显著降低尿潴留发生率,缩短术后排尿时间,可在临床加以推广使用.
作者:吴小虹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提高临床对多重耐药菌的认识及增强对院内感染的防控意识.方法 按临床微生物学检测常规操作,进行临床标本的病原学检查及体外抗生素药物敏感性测定,分析2011年1~ 6月的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及不同种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结果 多重耐药菌感染占临床细菌感染的很大比例,且对目前常用抗菌药物多有不同程度耐药,同时增加了医院感染的防控难度.结论 多学科多角度,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MDR的传播.
作者:高红;邹刚;姜志涛;张吉文 刊期: 2012年第20期
小儿静脉输液是儿科住院部和门诊区的护理人员需要掌握的常规的技术,小儿静脉输液难度较大,对护理人员的技术是种挑战,其中对新生儿的静脉输液是难度做大的,新生儿的静脉血管管腔和脆性等都加大了注射难度.需要静脉注射的新生儿的病情一般比较严重,加上新生儿自我抵抗力和恢复力差等,导致病情发展快,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可能有生命危险.因此护理人员应当熟练地掌握新生儿静脉穿刺的输液的技术,在危急情况下顺利穿刺并注射药物,抢救患儿的生命.
作者:从恩琴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总结17例胸骨下段正中小切口直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经验,探讨其手术方法及适应证.方法 2009年4月至2011年7月,经胸骨下段正中小切口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治疗单纯左前降支(LAD)病变17例,所有病例均游离左内乳动脉,不停跳下行内乳动脉-LAD 端侧吻合.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手术时间(107.8±25.4)min,术后呼吸机应用时间2~22h,平均(6.7±10.3)h,ICU 驻留时间12~27h,平均(18.5±8.3)h,术后住院时间5~11d,平均(7.8±3.1)d,胸腔引流量(175±85)mL;13例患者未输血,4例输血量为200~400mL ;住院费用(4.0±1.2)万元.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时间4~24 个月,随访率100%,无晚期死亡病例,心绞痛症状完全消失率94.1%(16/17).结论 胸骨下段正中小切口直视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切口美观;住院时间短,费用低;无须特殊器械,操作简单,值得在基层或初开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单位推广.合理选择单纯LAD 病变病例更能突出胸骨下段正中小切口的优势及特点.
作者:赵子牛;程兆云;王圣;赵健;张志东;乔刚;权晓强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丙泊酚-芬太尼在ICU患者镇静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于我院ICU行镇静治疗的危重患者11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7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丙泊酚镇静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镇静基础上加用小剂量芬太尼进行镇静.结果 观察组患者药物起效时间、达到镇静满意时间、苏醒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相应指标,两组间以上指标间差异均比较明显,在统计学上均有意义(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平均镇静时间差异不明显(P> 0.05),但两组患者平均丙泊酚总用量,两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 0.01),在统计学上有意义.结论 与单纯丙泊酚对患者进行镇静治疗相比,丙泊酚联用小剂量芬太尼的镇静效果更佳,值得推广.
作者:朱亚容;郭丽珠;蓝丽英;宋雯雯;付就平;雷雨晴;滕睿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金黄膏治疗褥疮及静脉炎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ICU在2010年2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15例褥疮及静脉炎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25%硫酸镁外敷治疗,将2010年9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15例褥疮及经脉炎患者设为观察组,采用金黄膏外用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 中药金黄膏治疗褥疮及经脉炎疗效满意.
作者:赵彦萍;吴玲;祖母来提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应用锁定接骨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自2008年5月至2012年5月采用锁定接骨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共收治pilon骨折患者28例,按Ruedi-Allgower分型,II型12例,III型16例.结果 按Helfetetal评价标准:II型12例患者:优10例,良2例,优良率100%,III型16例患者:优9例,良6例,差1例,优良率93.8%.结论 用锁定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pilon骨折疗效满意,预后较佳,后遗症小,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周永红;胡国红;张玉奇 刊期: 2012年第20期
妇科血证是女性为常见的一类疾病,亦是妇科常见急症之一.其病证复杂、病因繁多,临床诊治具有一定难度,现代医学的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过多、子宫肌瘤、妇科炎性包块引起的大出血、产后大出血等均属于血证范畴.中医治疗本类疾病颇具特色,笔者阅读相关文献,对中医诊断治疗本病的经验和体会做出总结,避免临床误诊和漏诊,从而提高临床治疗疗效.
作者:刘闻捷;李青芝;谢桂菊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阿普唑仑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普唑仑,治疗周期均为4周,治疗结束后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57.78%,两组间疗效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阿普唑仑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继周;陈壁亮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索社区志愿者在家庭医师制服务模式中的作用,为广泛推广社区志愿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从白鹤镇所辖23个行政村中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随机抽取两个行政村,其中一个村作为实验组村,另外一个作为对照组村,对实验组村实施社区志愿者工作,让志愿者全面参与到家庭医师制服务模式中,对照组村实施常规家庭医师制服务,一年后,比较两个村居民的健康知识认知水平和家庭医师认知水平.结果 实施社区志愿者工作前,两村居民的健康知识认知水平和家庭医师认知水平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 0.05);对实验组村实施志愿者工作后,实验组村居民的健康知识认知水平和家庭医师认知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村,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实施家庭医师制服务过程中,通过志愿者的参与,能加强对家庭医师制服务和健康知识的宣传,让家庭医师能方便的为居民提供所需的服务,同时让居民能更好的接受家庭医师提供的服务.
作者:黄方红;陈华星;张建 刊期: 2012年第20期
洁净手术室已成为现代化医院的一个重要标志,手术室是医院感染监控的重要部门,理想的手术间是一个高度无菌无尘的空间,要求手术全过程环境卫生质量达到较高水平.在手术室的各项工作中,卫生清洁工作是把好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卫生员的管理工作是手术室各项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作者:王春萍;石玉霞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 对52例中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治疗组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12mL,dl~15,入选的食管癌、胃癌、结肠癌加用化疗铂类+ 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3~4 周为一个周期.对照组单用化疗.连用2 个周期后对疗效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组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13例,有效率61.5%.对照组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10例,有效率42.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生活质量karnofsky 评分,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骨髓抑制、胃肠道反映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化疗不良反应.
作者:毋子亭;宋园园;苏大伟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通过检索2007~ 2010年国内期刊,收集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详细病案658例,在建立病案数据库的基础上,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病案资料中的流行病学信息进行整理.结果 研究显示,2007~ 2010年,国内期刊共报道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详细个案658例.案例中,男性患者356例(54.10%),女性患者302例(45.90%);涉及75个中药注射剂品种,其中双黄连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多,共68例(10.33%);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以皮肤损害构成比高(28.36%).结论 提高药品质量,审慎合理用药,加强安全性评价是降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关键所在.
作者:吴嘉瑞;张冰;董玲;王璞;王玥;郑娟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和策略,为膀胱肿瘤患者提供优质护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 对膀胱肿瘤患者介入治疗后,观察出现的并发症,包括血尿、膀胱穿孔、尿路感染、膀胱痉挛、胃肠道反应等,并且根据具体并发症进行护理.结果 本组92 膀胱肿瘤患者,经过介入治疗后对并发症进行护理,有效87例,效果不佳5例,总有效率94.56%.结论 膀胱肿瘤介入治疗后并发症一般并不严重,但是需要及时发现和处理,防止并发症加重病情造成恶化,细致耐心的观察和护理对实施介入治疗患者的康复非常有效,提高了生活质量,优质的护理对于达到理想治疗效果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作者:曲凤珍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注射用头孢地嗪致药源性哮喘反应与治疗方法.方法 患者病例1例,患者吴寅韬,14岁,体质量45kg,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注射用头孢地嗪2g(山东鲁抗医药批号201108207)+地塞米松注射液10mg,静脉滴注.结果 对患者注射用头孢地嗪治疗,用药约20min后患者好转,呼吸困难症状解除.结论 毛囊炎系化脓性球菌侵犯毛囊口周围,局限于毛囊上部的炎症,分为化脓性与非化脓性两种.头孢地嗪对各种细菌均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且对伯氏疏螺旋体的杀伤力明显高于头孢曲松和米诺环素.
作者:陈浩 刊期: 2012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