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胸骨下段正中小切口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

赵子牛;程兆云;王圣;赵健;张志东;乔刚;权晓强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胸骨, 微创
摘要:目的 总结17例胸骨下段正中小切口直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经验,探讨其手术方法及适应证.方法 2009年4月至2011年7月,经胸骨下段正中小切口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治疗单纯左前降支(LAD)病变17例,所有病例均游离左内乳动脉,不停跳下行内乳动脉-LAD 端侧吻合.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手术时间(107.8±25.4)min,术后呼吸机应用时间2~22h,平均(6.7±10.3)h,ICU 驻留时间12~27h,平均(18.5±8.3)h,术后住院时间5~11d,平均(7.8±3.1)d,胸腔引流量(175±85)mL;13例患者未输血,4例输血量为200~400mL ;住院费用(4.0±1.2)万元.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时间4~24 个月,随访率100%,无晚期死亡病例,心绞痛症状完全消失率94.1%(16/17).结论 胸骨下段正中小切口直视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切口美观;住院时间短,费用低;无须特殊器械,操作简单,值得在基层或初开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单位推广.合理选择单纯LAD 病变病例更能突出胸骨下段正中小切口的优势及特点.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眼部神经病变16例临床体会

    目的 应用美国礼来公司生产的优沁林30R 与自拟中药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糖尿病眼部神经病变.方法 16例糖尿病眼部神经病变患者均采用美国产优泌林30R 控制血糖,每天2 次于早、晚餐前皮下注射,同时采用自拟中药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眼部神经病变.结果 症状全部消失,患眼完全恢复正常14例,占87%,好转,患眼上、下视运动障碍有所减轻2例,占12.5%.结论 在治疗方面我们采用了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韩玉廷;李书娟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双环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双环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8~ 2011年收治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108例,按照就诊日期,随机分为2组,单日为观察组,双日为对照组,每组各54例.观察组给予双环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血脂、BMI指数、肝脏生化指标、肝脏B超的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达81.5%,显著高于对照组59.3%(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肝生化指标和BMI指数均显著好于治疗前(P< 0.05),且观察组显著好于对照组(P< 0.05),两组间不良反应无差异.结论 双环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效果显著优于二甲双胍单独使用,且安全,不良反应轻,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艳杰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食管癌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回顾性分析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用于日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方法 对食管癌患者进行系统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保持呼吸道畅通护理、胃肠减压管的护理及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 通过对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采取舒适、有效地护理措施,208例患者显效167例,有效37例,无效4例,有效率达98.08%.结论 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防止和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作者:王俊荣;王慧敏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胶原酶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腰腿痛常见的原因之一,其发病率高,且多发生于青壮年,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其发病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出现腰背部疼痛并下肢放射性疼痛的一种综合征[1].微创介入治疗因其创伤轻、费用低、操作简单而且针对靶点治疗而广泛的应用于临床.

    作者:王华琴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在基层医院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收入的374例(374 眼)白内障施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视力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后一周佳矫正视力0.5~1.0 为76例(76 眼)占20.32%,佳矫正视力0.3~0.5 为252例(252 眼)占67.38%,脱残率达87.70%,在0.05 以上为362例(362 眼)脱盲率为96.79%.结论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操作简便,成本低,术后恢复快,效果好,尤其适用于基层医院白内障复明手术.

    作者:姚有根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视觉对比敏感度变化

    目的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早期视觉对比敏感度的变化,为早期的诊断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90例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的患者、90例2型糖尿病不合并视网膜病变的患者以及随机选取90例正常人进行视网膜的对比敏感度检测,将分辨光栅和方向的对比度进行对比.结果 糖尿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在0.5、5、10、20、40周/每度视角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黄斑水肿组与无黄斑水肿组比较,空间频率在5、10、20、40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的患者的视觉对比敏感度有所下降,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指导作用.

    作者:黄秉文;肖泽锋;卢颖瑜;方咏红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心理护理在皮肤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皮肤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并做出评价,通过对皮肤癌患者进行优质护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 对于实施皮肤癌手术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以及康复指导,包括术前心理护理,术后心理护理.结果 本组55例皮肤癌患者,进过围手术期的护理,包括术前护理,术后护理以及康复指导,痊愈32例,康复20例,总有效率94.5%.结论 皮肤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可通过手术进行治疗,心理护理在围手术期起到重要作用,针对患者现存的和潜在的心理状态以及心理需要,应用医学知识与护理技巧,给予患者关怀、帮助和指导,满足患者需求,完善护患关系,提供优质护理,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姜晶;董晓萍;栾丽红;谭华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TGF-α在肝硬化大鼠部分肝切除后的表达研究

    目的 研究肝硬化大鼠肝脏部分切除后TGF-α 在肝脏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选择成年雄性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中40只制作大鼠肝硬化模型,随后切除所有大鼠肝左叶及中叶.将实验组对照组大鼠随机分为8组,一组立即处死,算得肝切除比例.剩余7组大鼠分别于术后12h、24h、2d、4d、8d、14d、20d处死.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GF-α 在肝组织中的表达,两组对照比较.结果 肝硬化造模成功,肝脏切除比例为(75.23±2.4)%.两组大鼠肝脏部分切除后TGF-α 水平较术前高,肝硬化大鼠部分肝脏切除后不同时间肝中TGF-α 较正常大鼠低.结论 肝脏受损后能分泌出TGF-α 进行肝细胞再生,在肝硬化肝脏中的表达较正常肝脏延迟,促进肝细胞再生能力也较在正常肝细胞中弱.

    作者:王海久;邓勇;侯立朝;任利;王庚申;樊海宁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全麻下小儿扁桃体切除苏醒期躁动的原因及护理

    目的 分析全麻下小儿扁桃体切除苏醒期躁动的原因,探讨护理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在全麻下进行扁桃体切除术104例患儿,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围手术期采用常规的护理,观察组提前分析躁动的相关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术后发生躁动的主要原因有年龄、疼痛耐受力、不良刺激、术前焦虑、制动不当、麻醉药物残留等;术后发生躁动对照组16例,躁动率为30.77%,观察组5例,躁动率为9.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躁动不同原因躁动率也存在差异.结论 认识并掌握导致全麻下小儿扁桃体切除期躁动的原因,有针对性的实施相应的护理,能够明显减少躁动的发生.

    作者:徐群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城市社区高血压双向转诊临床路径的现代研究进展

    近年来,许多城市在推行高血压双向转诊制度做了不少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为进一步发挥高血压双向转诊工作有效开展,本文就目前我国城市社区高血压双向转诊临床路径的现代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梁永华;张春;庞伦祥;何劲松;岳桂华;杨小英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病区药品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

    目的 探寻出病区管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改进的方法措施.方法 通过成立药品质量监督部门,对医院全范围病区的药品采取调查现状的管理方法,进行收集资料并对原因进行分析探讨,以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改进措施来加强病区药品管理工作.结果 经过半年的强化性药品管理措施,使得对于药品的存放及管理渐渐合理化,真正做到了能够表示明确、无过期、无失效、无变质以及无积压浪费.由此使得护士用药安全快捷,并且有效防范了由于药品问题而导致的安全事故.结论 通过加强病区药品管理工作可以提高医院质量管理水平.

    作者:郭星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结肠黏液性囊肿的诊治体会

    结肠黏液性囊肿属临床罕见疾病,查阅相关文献未见报道.我们诊治1例,现报道分析如下.1 病例患者,男性,70 岁,因3月前无意中发现右下腹部长包块,因无不适,未引起重视;近日发现包块有所长大,于2011 年10 月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右中下腹部可扪及10×5cm 大小包块,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无压痛,不活动.

    作者:陈玉祥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慢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进展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因为多种病因导致的心脏疾病的终末严重阶段,常见于老年患者,发病率较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生活.为此临床中通过有效的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机治疗,以此改善患者的生存期望和生活质量,从而降低病死率和改善预后效果.为此本文从利尿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桔拮抗剂(AR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醛固酮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正性肌力药物治疗,观察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进展.

    作者:何焕疆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儿童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的几大问题

    目的 了解我院门诊儿科抗生素使用现状,促进儿童合理用药.方法 研究我院2011年儿科门诊处方,进行研究抗生素用量.结果 门诊儿科抗生素使用存在滥用现象.结论 儿科抗生素为何存在不合理应用,本文主要研究这几大问题.

    作者:王丽梅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吉西他滨联合卡铂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护理

    目的 观察吉西他滨(泽菲)联合卡铂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探讨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使用吉西他滨(泽菲)+ 卡铂治疗的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1例,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测、不良反应,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按RESIST 标准评定,全组71例,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31例,稳定26例,进展12例,总有效率46.5%.出现胃肠道反应38例,血液系统毒性反应13例,肝功损害者8例,皮肤过敏者6例,肾功能异常及静脉炎各3例.结论 吉西他滨是一种疗效高,毒性低的抗肿瘤药物,联合卡铂用于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尽早预防不良反应并给予有效护理干预有重要意义.

    作者:林楠;张玮琪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高危人群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及预防措施研究

    糖尿病是由于人体内的胰岛素分泌的不足或者分泌绝对的不足,使人体内的糖、脂肪、蛋白质等物质出现错乱,使血糖失控,高出正常的水平引起的全身性的疾病.它具有高血糖、糖尿多发的特点,并且发病严重,患病率在我国呈逐年增高的趋势,它已经成为世界上各个国家共同关注的一个公共卫生问题.

    作者:李静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健康教育对骨折患者康复结局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分析对骨折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45例骨折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护理组25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全方位以及全过程的健康教育;对照组2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肌肉萎缩以及满意度.结果 护理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85,P<0.05).结论 通过实施健康教育护理措施,显著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以及满意度,降低了肌肉萎缩的发生率,对患者的预后起了重要的作用,值得在广大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张淑霞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艾灸联合西药治疗多发性跖疣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艾灸联合西药治疗多发性跖疣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0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两组均使用卡介菌(BacillusCalmette-Guerin,BCG)多糖核酸注射液(以下简称BCG注射液)和左旋咪唑片.治疗组采用温和灸法,对照组外贴鸡眼膏.疗程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皮损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据此进行意向性治疗分析.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83.02%,对照组58.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艾灸联合BCG注射液、左旋咪唑治疗多发性跖疣有效、安全、简便、可行.

    作者:杨广智;麦丽霞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中医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医治疗支气管扩张患者临床治疗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将治疗组71例采用中医治疗与对照组71例采用西医治疗进行疗效比较观察.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42例(59.15%),总有效率90.14% ;对照组:显效28例(39.44%),总有效率71.8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选择中医方案治疗支气管扩张,既有体现中医学特色的辨证论治,也有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专方专药思路,具有方法简便、治愈率高等特点,值得推广.

    作者:孔晨虹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浅析蹦床项目腰痛的病因——人体骨关节病挤压病因学说

    蹦床项目伤病的多发部位在于腰部,按以往的病因分析是慢性劳损形成的炎性反应.本文旨在运用多学科的知识结合分析,试图将腰部骨关节病的炎性病因学说再进一步探讨其成因,深入分析和探寻蹦床项目腰痛的发病原因,为蹦床项目腰部损伤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依据.

    作者:庞象青 刊期: 2012年第20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