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教育对骨折患者康复结局的影响研究

张淑霞

关键词:健康教育, 骨折患者, 康复影响, 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骨折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45例骨折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护理组25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全方位以及全过程的健康教育;对照组2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肌肉萎缩以及满意度.结果 护理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85,P<0.05).结论 通过实施健康教育护理措施,显著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以及满意度,降低了肌肉萎缩的发生率,对患者的预后起了重要的作用,值得在广大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结肠黏液性囊肿的诊治体会

    结肠黏液性囊肿属临床罕见疾病,查阅相关文献未见报道.我们诊治1例,现报道分析如下.1 病例患者,男性,70 岁,因3月前无意中发现右下腹部长包块,因无不适,未引起重视;近日发现包块有所长大,于2011 年10 月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右中下腹部可扪及10×5cm 大小包块,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无压痛,不活动.

    作者:陈玉祥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全麻下小儿扁桃体切除苏醒期躁动的原因及护理

    目的 分析全麻下小儿扁桃体切除苏醒期躁动的原因,探讨护理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在全麻下进行扁桃体切除术104例患儿,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围手术期采用常规的护理,观察组提前分析躁动的相关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术后发生躁动的主要原因有年龄、疼痛耐受力、不良刺激、术前焦虑、制动不当、麻醉药物残留等;术后发生躁动对照组16例,躁动率为30.77%,观察组5例,躁动率为9.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躁动不同原因躁动率也存在差异.结论 认识并掌握导致全麻下小儿扁桃体切除期躁动的原因,有针对性的实施相应的护理,能够明显减少躁动的发生.

    作者:徐群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艾灸联合西药治疗多发性跖疣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艾灸联合西药治疗多发性跖疣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0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两组均使用卡介菌(BacillusCalmette-Guerin,BCG)多糖核酸注射液(以下简称BCG注射液)和左旋咪唑片.治疗组采用温和灸法,对照组外贴鸡眼膏.疗程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皮损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据此进行意向性治疗分析.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83.02%,对照组58.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艾灸联合BCG注射液、左旋咪唑治疗多发性跖疣有效、安全、简便、可行.

    作者:杨广智;麦丽霞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TGF-α在肝硬化大鼠部分肝切除后的表达研究

    目的 研究肝硬化大鼠肝脏部分切除后TGF-α 在肝脏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选择成年雄性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中40只制作大鼠肝硬化模型,随后切除所有大鼠肝左叶及中叶.将实验组对照组大鼠随机分为8组,一组立即处死,算得肝切除比例.剩余7组大鼠分别于术后12h、24h、2d、4d、8d、14d、20d处死.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GF-α 在肝组织中的表达,两组对照比较.结果 肝硬化造模成功,肝脏切除比例为(75.23±2.4)%.两组大鼠肝脏部分切除后TGF-α 水平较术前高,肝硬化大鼠部分肝脏切除后不同时间肝中TGF-α 较正常大鼠低.结论 肝脏受损后能分泌出TGF-α 进行肝细胞再生,在肝硬化肝脏中的表达较正常肝脏延迟,促进肝细胞再生能力也较在正常肝细胞中弱.

    作者:王海久;邓勇;侯立朝;任利;王庚申;樊海宁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晚期胃癌的护理

    目的 总结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晚期胃癌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经病理诊断为Ⅲ~ Ⅳ期胃癌的患者的护理方法.结果 经过对患者实行心理护理和针对并发症的护理,患者顺利完成治疗.结论 加强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晚期胃癌的护理,可减轻晚期胃癌患者因药物毒性引起的身体不适和面对癌症的心理压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达到治疗期望.

    作者:刘明珠;张程;张军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阿奇霉素的罕见不良反应

    阿奇霉素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菌谱广.由于它用药方便、疗程短,近年来在国内得到了广泛应用[1].主要用于敏感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等下呼吸道感染,对支原体、衣原体感染、过敏体质患儿临床常为首选药.其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但随着其临床应用日益广泛,不良反应的发生也随之增加,并呈多样化趋势.现将近年来文献报道其罕见的不良反应概括如下.

    作者:孙忠;田野;董佃良;张莹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中西药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目的 探讨临床上中西药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9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单用柳氮磺胺吡啶口服,治疗组45例给予中药组方和口服柳氯磺胺吡啶综合治疗.治疗后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不同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统计学比较结果显示,两组疗效对比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7.78%,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治疗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正超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锁定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pilon骨折28例

    目的 探讨应用锁定接骨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自2008年5月至2012年5月采用锁定接骨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共收治pilon骨折患者28例,按Ruedi-Allgower分型,II型12例,III型16例.结果 按Helfetetal评价标准:II型12例患者:优10例,良2例,优良率100%,III型16例患者:优9例,良6例,差1例,优良率93.8%.结论 用锁定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pilon骨折疗效满意,预后较佳,后遗症小,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周永红;胡国红;张玉奇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消化内科常见的不合理用药问题分析

    目的 对消化内科的用药不合理的问题进行分析,减少这种不合理的用药现象.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0年2月来自我院的50例患者由于不合理用药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资料的回顾总结.结果 对患者的不合理用药会给患者的治愈带来负面的影响.结论 这种不合理的用药情况在消化内科是普遍存在的,所以需要临床的医师与药师配合,才能使用药达到佳的效果,能使患者更快的痊愈.

    作者:邵群星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农村女性宫颈囊肿的预防与处理研究

    目的 了解农村女性宫颈囊肿的情况,探讨农村女性宫颈囊肿的由来、危害、原因,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综合防治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采用阴道镜检查、宫颈涂片检查、B 超和彩超等方法,对所辖的15 个自然村18~58 岁的农村女性1026 名非月经期妇女进行常规普查.结果 澧阳镇32 个村(居委会)1026 名女性共查出患病例数102.3例,患病率10.029%,其中18~48 岁810例,患病86例,患病率9.418%;49~58 岁216例,患病16例,患病率13.500%.结论 澧阳镇农村女性宫颈囊肿患病率偏高.目标人群对宫颈囊肿预防意识较弱,对宫颈囊肿相关知识欠缺.

    作者:刘文珍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桑白皮提取物对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小鼠的降糖作用

    目的 观察桑白皮提取物对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小鼠降糖作用.方法 采用高脂高糖饮食配以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建立伴胰岛素抵抗的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桑白皮提取物不同剂量连续灌胃给药30d,观察小鼠血糖、血脂、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变化.结果 桑白皮提取物能明显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和胰岛素水平,降低胰岛素抵抗指数,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同时,桑白皮提取物也有调节模型小鼠血脂的作用.结论 桑白皮提取物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对糖尿病小鼠具有一定的降糖作用.

    作者:赵文杰;刘菲;刘南;任艳;王艳芳;马吉胜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的体会

    目前世界上关注的一个危害公共卫生的问题就是艾滋病了,近年来其发病率在全球有普遍升高的趋势,其蔓延程度令人惊讶,艾滋病的危害程度和癌症不分上下,其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严重使社会的生产力受挫,这对于全球的良好经济发展是十分不利的.经过多次参与艾滋病的综合防治工作之后笔者总结了防治艾滋病的体会以及防治工作中的问题.

    作者:秦志雄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老年高血压的早期干预是防心脑血管病的关键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相关知识和实践,从而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方法 评估和管理高血压治疗适应人群,以有效和有的放矢的落实措施,在提高认识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的基础上,了解我国年死亡的300万心血管病中,有50%与高血压有关,以重视高血压未控制的危害性,从而落实防治措施,控制血压.结果 高血压治疗适应人群对控制血压重要性的认识水平普遍提高,不少人主动落实高血压的防治措施,血压控制人群得到了提高,从10%提高到21%.结论 通过对高血压治疗适应人群健康教育的广泛宣传,使之家喻户晓,是提高疾病认识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的保证;是认真执行高血压防治保健措施的动力,使高血压控制率不断提高,减少或延缓了靶器官受损,从而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

    作者:孙晓玲;毕妍娜;王晓恒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未折叠蛋白质反应IRE1α–XBP1途径及相关分子伴侣应答

    本文主要介绍IRE1α–XBP1 介导的未折叠蛋白质反应的过程,着重阐述了它的非传统剪接过程.还有反应过程中涉及到的分子伴侣XBP1 的作用,以及相关疾病.

    作者:关雅迪;张一冰;徐盟;石玉秀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病案复印中的医患矛盾及改进措施

    根据病案复印工作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在病案复印中的医患矛盾及改进措施.

    作者:王茜;曾馥荣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城市社区高血压双向转诊临床路径的现代研究进展

    近年来,许多城市在推行高血压双向转诊制度做了不少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为进一步发挥高血压双向转诊工作有效开展,本文就目前我国城市社区高血压双向转诊临床路径的现代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梁永华;张春;庞伦祥;何劲松;岳桂华;杨小英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肿瘤外科病房家属陪护的原因分析及管理

    目的 探讨肿瘤外科病房留陪护的必要性及管理措施.方法 分析肿瘤外科病房家属陪护的原因,比较利弊,并提出相关管理措施.结果 家属陪护对促进患者各方面康复有积极的影响.结论 通过分析肿瘤外科病房家属陪护的影响作用,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加强对陪护人员的管理,大程度地满足患者的生理、心理需要,对促进患者的康复和提高护理质量起到良好的作用.

    作者:杨磊;杨丽芳;林航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应激预处理对应激大鼠心肌的影响

    目的 通过建立应激预处理适应动物模型,探讨应激预处理对应激大鼠心肌的影响.方法 利用持续束缚建立应激预处理适应动物模型,采用高效液相检测血浆儿茶酚胺;ELLISA 法检测血浆皮质醇换算成皮质酮含量;生物化学法测定心肌LDH、a-HBDH 和CK-MB 含量.结果 ①预处理组大鼠经过应激后,糖皮质激素的分泌水平明显低于应激组;②预处理组大鼠经过应激后,儿茶酚胺的分泌水平明显低于应激组;③预处理组大鼠应激后,血浆LDH、a-HBDH、CK-MB 测定明显弱于应激组.结论 应激预处理能够明显降低应激所造成的心肌损伤.

    作者:徐启明;王艳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高危人群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及预防措施研究

    糖尿病是由于人体内的胰岛素分泌的不足或者分泌绝对的不足,使人体内的糖、脂肪、蛋白质等物质出现错乱,使血糖失控,高出正常的水平引起的全身性的疾病.它具有高血糖、糖尿多发的特点,并且发病严重,患病率在我国呈逐年增高的趋势,它已经成为世界上各个国家共同关注的一个公共卫生问题.

    作者:李静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

    上消化道出血的病死率较高,它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主要并发症.急性大出血为绝大多数患者常见的表现,也是肝硬化导致死亡,影响生存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是突然的腹内压升高、化学物质或刺激性物品导致血管破裂出血.像过度饮酒、不适当用药、易激动、过度劳累等因素也是诱发出血的重要原因,恶化病情,危及生命健康.在积极抢救和精心护理中,护士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

    作者:艾尼帕·阿不都 刊期: 2012年第20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