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亦弛;郑文君
目的 分析普外科护士的职业危害,总结防护措施.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于2011 年3 月至2011 年6 月,从我县10 所医院普外科的护士中随机抽选200 名进行护士职业危害与防护的调查.结果 被调查的200 名护士中,物理性损伤如针刺伤和安瓿割伤发生频率较高,发生过针刺伤的有76 人,占38%;发生过安瓿划割伤的有125 人,占62.5%;发生生物性损伤的有62 人,占31%;发生过化学性损伤的有56 人,占28%.结论 普通外科护士必须认识到职业的潜在危险,增强安全防护意识,采取正确的安全防护措施,大限度的做好自身安全保护,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作者:高小利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有效地减少或回避我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及风险事件对患者、患者家属和医院造成的伤害及损失.方法 根据我科护理现状,分析存在的护理不足及原因,找出加强风险管理教育的具体措施.结果 通过学习和实施风险管理教育增强了护士的法律和安全服务意识,增强了护士工作责任心,改善了服务态度.结论 患者投诉减少,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梁茵;林丹妹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随着人口日益的增长,妇产科的问题成为了非常主要的并且又非常棘手的问题.鉴于妇产科的特殊性质:高风险,高隐私,故妇产科工作的安全性问题就被提高到了一个非常严肃而又非常困难的高度.所以为了避免医师和患者之间的纠纷,在客观上也为了祖国的未来,有必要并且也有决心,把妇科安全工作做到一个新的高度,建立一个严肃而又完善的管理制度.
作者:喻霞 刊期: 2012年第21期
查阅2006 年1 月至2011 年12 月关于涂膜剂的相关文献资料并进行分析.涂膜剂以治疗局部疾病为主,正在向治疗全身疾病发展.在医药界、食品化工、电子等行业中应用广泛,但系统的、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报道不多.
作者:冯光富;涂禾;郭宏彦;祝贺;朱力阳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通过对患者落实护理告知和知情同意管理制度,从而达到减少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纠纷的目的.方法 选取住院患者450 例,随机分组为实验组340 例及对照组110 例.实验组患者在入院后,对相关指定人员进行四个主题的护理告知和知情同意的相关信息.对照组按常规做法进行入院宣传和教育.结果 在实验组患者与护理人员发生纠纷17 例,对照组患者与护理人员发生纠纷29 例.结论 护理告知制度和知情同意制度的全面落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冲突,降低患者与护理人员纠纷的发生概率.
作者:隆奉平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总结手足口病区控制医院感染的经验,以分析其科学、合理的管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 年收治的120 例手足口病患儿各项临床资料,以及所行控制医院感染措施及管理对策.结果 120 例手足口病患儿均治愈出院,未有死亡病例及医院感染病例出现.结论 科学、合理的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措施,能够有效控制手足口病区医院感染的发生,构建清洁、整齐、卫生、和谐的住院环境.
作者:周书生;孙爱秀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青光眼虑过术后浅前房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0 年1 月至2011 年12 月所收治的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患者共计76 例(94 眼)为研究对象,将其划分为治疗组(手术治疗方式)与对照组(非手术治疗方式)两组,各计38 例.治疗组患者56 眼,对照组患者38 眼.对两种治疗方式下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患者的治愈情况进行临床观察与分析.结果 治疗组(手术治疗方式)作用下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患者的显效眼数为39 眼,有效眼数为15 眼,无效眼数为2 眼,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的治愈比例达到了96.42%;对照组(非手术治疗方式)作用下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患者的显效眼数为11 眼,,有效眼数14 为例,无效眼数为13 眼,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的治愈比例65.79%.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显著(P < 0.05).结论 手术治疗在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治疗中有着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董金兰;夏晓燕;李斌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评估合理用药监测系统(PASS)对临床合理用药的价值.方法 对PASS 系统安装前、安装后以及安装PASS 系统的医师工作站设置干预功能后的三个不同阶段的门诊处方进行随机抽取,数量分别为61338 张、65276 张及65522 张,通过PASS 系统的监测、审查功能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红色(较严重危害)和黑色(绝对禁忌)提示为不合理用药依据,并对不合理用药率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 与未安装PASS 组比应用PASS 系统可明显降低门急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发生率(χ2=111.686;P =0.000),设置干预功能后不合理用药发生率更低(χ2=339.865;P =0.000).结论 应用PASS 系统并对PASS 系统设置干预功能后可显著提高门急诊处方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作者:顾建东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调查神经外科术后医院感染的相关指标,了解我院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的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分析神经外科术后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依据<医院感染监测规范>的相关要求,应用前瞻性调查方法,进行目标性监测.结果 173 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为19.65%,例次感染率为23.70%.基础疾病、诊疗操作、手术方式、抗生素应用等使其影响因素.结论 制定有效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及合理的医院感染治疗方案,减少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
作者:石新华;鲍秀艳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血尿酸、尿白蛋白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对本院2008 年1 月至2011 年2 月189 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血尿酸、尿白蛋白、双侧颈总动脉内膜等指标的检测,按照血尿酸、尿白蛋白的水平分成血尿酸组、尿微量白蛋白组、正常组、混合组4 个组别,比较4 个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的高低.结果 血尿酸组、尿微量白蛋白组、混合组的颈动脉内膜增厚以及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均高于正常组(P < 0.05),混合组的颈动脉内膜增厚以及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高于血尿酸组、尿微量白蛋白组(P< 0.05),血尿酸组、尿微量白蛋白组颈动脉内膜增厚以及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无差别(P > 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的变化与血尿酸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呈正相关,说明血尿酸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可作为早期诊断动脉粥样硬化的指标,降血压的同时应重视血尿酸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的治疗.
作者:薛为民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研究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与血浆脑纳尿肽(BNP)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08 年2 月至2009 年2 月在我院心内科就诊行冠状动脉造影已确诊为冠心病的96 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择同时期36 例非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在术前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2mL 肘静脉血送检,用免疫放射的方法 测定血浆BNP 数值.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平均BNP 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中三支病变组患者的平均BNP 水平显著高于两支和单只病变组(P <0.05).结论 BNP 可以作为血浆标志物来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
作者:李松森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归纳总结β- 内酰胺类抗生素皮试液的配制方法,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资料收集分析,对β- 内酰胺类抗生素皮试液的浓度、皮试液的配制进行探讨.结果 对不同种类的β- 内酰胺类抗生素皮试液的配制方法 及步骤进行了相应规范,为护理工作人员带来很大方便.结论 合理应用β- 内酰胺类抗生素,皮试液配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剂量必须准确,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共同遵守卫生部颁发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使β- 内酰胺类抗生素不断地造福于人类.
作者:敖曼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黄体酮肌内注射的局部不良反应与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门诊注射室的150 例黄体酮肌内注射患者的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患者每次注射20mg/mL 单位的黄体酮,对照组患者每次注射10mg/mL 单位的黄体酮,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局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护理措施.结果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4.7%,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8%.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 本次实验结果 表明,黄体酮肌内注射会导致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局部不良反应,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患者用药的剂量有直接的关系,应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以缓解患者的不良反应症状.
作者:张红英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用标准操作规程指导试验方案的制订和实施、数据的收集和处理、结果 的分析和总结、资料的撰写和归档等项工作,可以保证新药研究与评价实验研究结果 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培养学生良好的科研习惯、熟练的操作技能和严谨的科学作风.提升实验教学质量.
作者:张晓芳;张晓冬;毛煜;弓雪莲;马秀娟;宗英;姜华;袁伯俊;陆国才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近年,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日益上升,抗糖尿病药物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主要介绍国内外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以及抗糖尿病药物的研究方向.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参阅国外大量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 按作用机制和化学结构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主要有胰岛素促泌剂、胰岛素增敏剂、α-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及胰岛素类似物、二肽基肽酶- Ⅳ (DPP- Ⅳ ) 抑制剂、其他口服降糖药.在临床使用中,二甲双胍、格列齐特、阿卡波糖应用广泛,居主导地位.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常常联合用药.结论 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与酶功能的紊乱密切相关.与糖尿病关系较为密切的酶,包括α- 葡萄糖苷酶、醛糖还原酶、一氧化氮合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肉碱脂酰转移酶Ⅰ和Ⅱ、蛋白激酶C、二肽基肽酶Ⅳ、蛋白酪氨酸激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这些酶都可能成为糖尿病治疗的靶点,是研发糖尿病治疗药物的新方向.
作者:居锡萍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通过对维吾尔药罂粟子的生药学进行系统研究,为制定其质量标准提供试验依据.方法 对罂粟子进行性状、显微特征以及薄层色谱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吗啡的含量.结果 详细描述了罂粟子的生药性状、横切面组织构造、粉末特征和薄层色谱鉴别研究结果 ;建立了HPLC 测定吗啡的方法,并进行了方法 学验证,制定药材中吗啡含量限度为0.0005% ~ 0.01%.结论 所得结果 可以为罂粟子的生药鉴定、质量标准制定提供依据.
作者:张权林;李杰;姚海;何江;严欢;杨伟俊 刊期: 2012年第21期
肺结核是传染性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不仅会造成肺的损伤,影响工作生活,严重的甚至会危及生命;同时还有可能会传染周围的亲属和朋友.如果得了肺结核没有按疗程完成正规治疗,极有可能转化为难治的耐药结核.
作者:胡俊华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在宫内节育器放置术对象中应用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择2010 年5 月至11 月本站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后90 例接受宫内节育器放置术的对象(观察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另选择2010 年1 月至4 月本站实施优质护理前90 例接受宫内节育器放置术的对象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对象术后阴道流血情况、疼痛程度以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出血量、月经延长天数、72h 内大疼痛评分、72h 后至1 周大疼痛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疼痛程度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 < 0.05;通过术后随访,观察组对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 < 0.05.结论 优质护理可以有效防止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术后康复,提高对象满意度.
作者:温小鲜;陈惠初;黄秋萍 刊期: 2012年第21期
药物的自身性质决定了其服用后起效时间不同,因此临床用药时间与临床疗效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本研究根据临床药物的特点,在抗心绞痛药、强心苷类药、他汀类调脂药、降压药、降糖药、皮质激素类药物、阿司匹林肠溶片、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平喘药氨茶碱与茶碱、抗肿瘤药、H2 受体拮抗剂进行分析,比较用药时间与疗效的相关性,指导患者按时间用药,使药物达到佳疗效,同时减少药品带来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秋荣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探索高职护理实训教学的方法.方法 通过对全国高职院校护理实训现状的调查,结合本院护理实训的实际,在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实训学时安排、实践技能考核方式、实训中心的建设和管理、实训教师队伍的建设等多方面做了大胆的改革.结果 高职护生的实践技能水平普遍提高,综合素质明显增强.结论 通过改革实训教学内容,增加实训比重,对实训教学内容和设备进行整合;强化实训中心的建设和管理,使实习、实训教学基地不断延伸,与陆军总院、铁岭市中心医院等多家医院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使实训教学和临床见习同步进行;采用多种渠道招聘和培养优秀护理实训人才,提升实训人员整体素质;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道德品质;加强考核力度,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
作者:宛淑辉 刊期: 2012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