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峨嵋双蝴蝶的质量标准研究

黄冲;敖琼;田宏现;朱杰

关键词:中药, 峨嵋双蝴蝶, 质量标准
摘要:目的 为峨嵋双蝴蝶的质量标准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对中药峨嵋双蝴蝶的质量控制方法进行研究,包括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水分检查、灰分检查和浸出物检查.结果 建议峨嵋双蝴蝶的质量标准为:总灰分不得超过5.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超过1.0%,水分不得超过13.0%,水溶性浸出物不得低于14.0%,醇溶性浸出物不得低于4.0%.结论 该建议可以为峨嵋双蝴蝶质量标准制定提供重要参考.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影响脑出血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成功率的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脑出血的发病机制、原因等,分析影响脑出血颅内血肿抽吸引流的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枣庄矿业集团公司中心医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326例,采用Logistic回归对影响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的患者内在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分析手术操作过程中,影响血肿抽吸引流术的外在因素,月确定影响血肿抽吸引流成功率的因素.结果 术后疗效Ⅰ41例;Ⅱ139例;Ⅲ78;Ⅳ43例;Ⅴ16例;死亡9例.治愈好转例数为301例,占92.33%.内在因素分析,当α=0.05时,影响血肿抽吸引流成功率的内在因素有3个独立因素,依次为出血时间、出血量和出血部位;外在因素主要为手术过程中的无菌操作、CT成像的清晰度和质量、进针的深度、血肿抽吸量、术中和术后的血压控制均对血肿抽吸引流成功率有影响.结论 结合影响脑出血颅内血肿的抽吸引流术成功的关键就是注意患者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影响,早诊断,早治疗,就能确保手术的成功率和提高患者的预后.

    作者:袁常欣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酮内酯类抗生素噻霉素研究进展

    噻霉素作为酮内酯类的第二个药物,其对于多种常见的呼吸道病原菌,包括对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类耐药的菌株均具有良好的的抗菌活性,因而受到广泛的关注.

    作者:杨明;周玥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45例效果分析

    目的 探索奥扎格雷钠联合依逸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新野卫生职业中专附院2008至2010年收治的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应用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对照组(47例)应用血栓通,比较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及血液流变学参数的改变.结果 治疗组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参数均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安全.

    作者:汪瑞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艾迪注射液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艾迪注射液联合vAD(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方法 将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分成两组.一组用VAD方案化疗,一组用艾迪注射液联合VAD方案化疗,观察两组2个疗程结束疗效(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进步及未缓解率),骨髓幼稚浆细胞的比例、感染发生率、免疫球蛋白降低幅度及白细胞低值持续时间.结果 艾迪组骨髓幼稚细胞的比例低于VAD组,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2个疗程后疗效则无显著性差异;艾迪组白细胞低值持续时间短于VAD组,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艾迪组免疫球蛋白下降幅度大于VAD组,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非粒细胞缺乏患者,艾迪组医院感染率明显低于VAD组,但对粒细胞缺乏患者,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艾迪注射液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明显高于VAD方案化疗,且对非粒细胞缺乏患者,艾迪组医院感染率明显低于VAD组.

    作者:石希均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对院前急救工作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MEWS)对院前急救工作的影响.方法 在院前急救工作中应用MEWS系统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对比其应用前后急救人员到达现场至回到医院所耗费的急救时间、患方满意度及抢救成功率的变化.结果 急救人页到达现场至回到医院所耗费的急救时间方面,应用前为(14.8±3.3)min,应用后为(14.6士3.5)min,二者间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满意度方面由应用前的92.3%明显提高至应用后的99.9%;抢救成功率方面,由应用前的86.7%提高至应用后的97.8%,二者间相比较有明显提高.结论 院前急救中应用MEWS系统进行病情评估不仅不会额外增加急救的时间,而且能客观、准确的评估病情,还能提高院前急救的满意度和抢救成功率,值得在院前急救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承辉;阮海林;陈维芊;陆仁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峨嵋双蝴蝶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为峨嵋双蝴蝶的质量标准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对中药峨嵋双蝴蝶的质量控制方法进行研究,包括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水分检查、灰分检查和浸出物检查.结果 建议峨嵋双蝴蝶的质量标准为:总灰分不得超过5.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超过1.0%,水分不得超过13.0%,水溶性浸出物不得低于14.0%,醇溶性浸出物不得低于4.0%.结论 该建议可以为峨嵋双蝴蝶质量标准制定提供重要参考.

    作者:黄冲;敖琼;田宏现;朱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手汗症临床治疗进展

    手汗症是指不受外界温度影响的手部汗腺过度分泌引起出汗,同时可伴有足、腋窝、和腹股沟部出汗为主的一组疾病.发病不分男女,总发病率约为1%,一般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20~30岁时症状趋于明显.以欧美地区、亚热带地区偏多.美国人群发病率达2.8%,以色列为0.6%~1%,我国台湾地区为1.6%~2.2%.约有12%的患者有家庭史.该病虽对身体无大碍,但常因手部大量出汗而影响生活、工作和社交,同时也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

    作者:胡振凯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835例孕妇24h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分析

    目的 研究在常规静态心电图检查中发现有房早、室早、一、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等心律失常的孕妇,做动态心电图检查是否有更进一步发现.方法 记录和分析835例孕妇动态心电资料,分析24h 心律和心率,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妊娠早期检出心律失常79阵次;中期检出心律失常84阵次;晚期130阵次.835例孕妇均为窦性心律,24h平均心率为87,心率范围为:56~163次/分,心律失常检出达100%;100%检出有窦性心动过速,18%检出房早,室早检出律7%,成对室早检出1%.结论 随着孕周增加,孕妇心律失常检出律增加.

    作者:王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脑损伤性癫痫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总结脑损伤后早期癫痫的护理经验,提高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神经外科近两年收治的48例脑损伤后发生癫痫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 全组48例,46例经治疗和合理的观察及护理出院后,遵医嘱科学合理的口服用药,均有显著的疗效.死亡2例,占4.2%.结论 加强颅脑损伤后继发性癫痫的护理是预防控制并发症发生的重要环节,合理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有利于脑损伤后癫痫发作的控制.

    作者:景素姣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新生儿胃肠功能紊乱药物联合按摩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药物联合按摩治疗新生儿胃肠功能紊乱的效果.方法 选取耒阳市人民医院近2年来收治的98例新生儿胃肠功能紊乱的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给予相应的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按摩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6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愈时间、达到全胃肠喂养时间、胎粪排净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物联合按摩法治疗新生儿胃肠功能紊乱效果明显,能够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席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临床上发生输液反应后的护理与预防措施

    目的 了解输液反应发生的原因,寻找预防措施,杜绝因输液而引起的医疗事故.方法 通过对输液反应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方法预防.结果 了解输液反应的类型,降低输液反应的发生率.结论 通过查找输液反应的原因,能够有效的预防输液反应的发生,使患者能愉快轻松的输液.

    作者:陈颖超;盘英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交叉配血试验中纤维蛋白原的干扰原因分析和去除方法的探讨

    目的 分析交叉配血试验过程中存在纤维蛋白原干扰的原因,寻找去除的方法.方法 采用细玻璃棒碾压、交叉配血标本恒温孵育等方法,将交叉配血过程中疑似存在纤维蛋白原干扰结果判断的情况进行处理.结果 通过采用上述方法,基本可以去除交叉配血试验过程中纤维蛋白原的干扰.结论 应避免使用血浆或部分抗凝标本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应尽可能采用血清.如存在纤维蛋白原的干扰,可采用上述方法去除.

    作者:王晶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量化管理在护理绩效考核中的探索

    目的 探索一套比较切实可行的考核方法,对不同科室、不同时段、不同工种的护士实施量化考核,以达到护理人员的动态调配,优化护理人力资源的管理,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方法 挑选6个临床科室,筛选能体现护理工作量的主要护理操作100项,通过计时法确定每个护理项目的 护理实数并进行量化对比.设立护理工作量评分表及护理综合奖惩评分细则,每月考核,统计结果实行二级分配.结果 量化管理界定了能体现工作量的护理内容,设计了以标准量的方式对其进行统一的方法,经检验具有校标关联度;同时运用量化考核实施二级分配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提升,患者满意度显著提升.结论 护理工作量标准化指标可对护理工作量进行准确测量,为量化管理提供了准确的参考依据,同时证明量化管理可显著提高护理综合质量.

    作者:周红慧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子宫发育异常妊娠结局94例分析

    目的 探讨子宫发育异常妊娠对围生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福建医科大学教学医院莆田市第一医院2006年10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子宫发育异常晚期妊娠孕妇9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资料显示94例子宫畸形组,流产率33%,早产率20.7%,均显著高于正常子宫组.胎位异常率迭50%,剖宫产率达86.2%.结论 子宫发育异常患者妊娠为妊娠高危因素,应提高产前诊断率,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以减少母婴的不利影响,提高围生质量.

    作者:陈沂;陈仙黔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常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一般为不可逆病变,病程长远数年,给患者精神和生活带来很大的痛苦.通过针对性护理,能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田素侠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清咽灵颗粒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目的 建立清咽灵颗粒中哈巴俄苷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 RP-HPLC法.色谱柱为eclipse XDB-C18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0.03%磷酸溶液(25:75).柱温:3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78nm.结果 哈巴俄苷在0.09104~0.9104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0004X+0.0031,r=0.9999(n=5).平均回收率为101.75%,RSD=1.46%(n=9).结论 本方法快速、简便、准确,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清咽灵颗拉中哈巴俄苷的含量.

    作者:王霞;阳建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73例分析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在治疗上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将7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硝酸甘油5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mL中3h内静脉滴注,阿司匹林及倍他乐克口服),治疗组3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3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检测两组在治疗前后心绞痛疗效、常规心电图ST-T改变,同时观察药物过敏及其他副作用.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能显著改善心绞痛患者的症状(P<0.05),改善心绞痛患者的缺血心电图(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安全和有效的.

    作者:龚立斌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新生儿颅内出血CT诊断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颅内出血的CT表现.方法 对2000年8月至2010年8月期间收治的64例新生儿颅内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4例患儿颅脑CT检查显示单纯性蛛网膜下出血47例,占73.44%;硬脑膜下出血7例,占10.94%;脑室内及室管膜下出血6例,占9.38%脑实质出血4例,占6.25%.结论 新生儿颅内出血中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率高,占73.44%.CT检查可准确显示颅内出血部位、范围及程度,可以为新生儿颅内出血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作者:殷文良;李书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

    目的 通过探讨胃癌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加强手术配合,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方法 对32例胃癌根治术的患者实行临床整体护理.结果 32例患者的切口都1期愈合,顺利康复出院.结论 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对患者手术及术后康复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莉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浅谈初次反应性标本的复检问题

    <献血法>实施以来,本血站采集的血液均来自无偿献血者,<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明确要求对初次反应性标本需要进一步复检,目的是减少血液浪费,使献血者的利益得到保护.血液初次检测往往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对初次反应性标本复检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去除操作和标本因素的影响,如孔间相互污染、洗板不彻底、标本分离不完全,标本溶血等,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笔者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进行如下探讨.

    作者:李燕红;王敏;李志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