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二级医院血液透析室质量安全存在问题及对策

张春娥;郭晨霞

关键词:血液净化室, 质量安全, 问题, 对策
摘要:目的 为了解荆门市二级医院血液透析室质量安全管理情况,对二级医院血液透析室在质量安全管理方面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高改进对策,强化二级医院血液透析室的质量安全管理.方法 按<湖北省血液净化室质量评价标准细则>,对9家二级医院的血液净化室进行了专项检查,对查出的缺陷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9家医院血液透析室在质量安全管理中存在实质性问题5条,缺陷17处.结论 二级医院应高度重视血液净化室的质量安全管理,应严格执行卫生部血液净化中心(室)规范要求,防止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确保透析患者的透析安全.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CT架下定位锥颅钻孔引流术治疗脑出血36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CT架下定位锥颅钻孔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9年1月至2010年7月间梅州市人民医院CT架下定位锥颅钻孔引流术治疗脑出血患者36例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脑出血在床旁行锥颅钻孔治疗3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术后主要并发症情况,总结CT架下定位锥颅钻孔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结果 ①术后随访8个月,观察组36例患者治疗后存活30例,死亡6例,病死率16.7%;对照组36例患者治疗后存活21例,死亡15例,病死率41.7%,两种方法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照组出现并发症15例,其中肾功能衰竭3例,肺感染7例,消化道出血5例;观察组出现并发症9例,其中肺部感染5例,消化道出血4例.③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分级,Ⅰ级5例,Ⅱ级14例,Ⅲ级7例,Ⅳ级4例,Ⅴ级6例;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分级.Ⅰ级1例,Ⅱ级5例,Ⅲ级11例,Ⅳ级4例,Ⅴ级15例,两组数据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架下定位锥颅钻孔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较好,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作者:陈湘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中药配合艾条灸治疗妊娠剧吐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中药配合艾条灸治疗妊娠剧吐36例的疗效.方法 以中药煎服配合艾条灸治疗36例妊娠剧吐患者.结果 痊愈26例.显效4例,有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67%.结论 中药配合艾条灸治疗妊娠剧吐安全有效.

    作者:梁惠珍;尤昭玲;许永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和谐的护患关系与医疗纠纷

    随着社会事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大幅上升,人们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群众利益多元的情况下,社会矛盾纠纷呈上升趋势.医患纠纷涉及人的生命权、健康权,具有事发突然、社会影响大、对抗性强的特点,是上升速度快、协调难度大的纠纷之一.

    作者:史孟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ADMA与颈动脉狭窄高危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血浆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水平与颈动脉狭窄高危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均经颈部彩超证实为颈动脉狭窄者90例.其年龄在40~80岁之间.入选者均排除心、肝、肾慢性疾病.入院前2周内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抗氧化剂、降血脂药物等可能影响血浆ADMA水平等药物者均未纳入研究范围.受检者采用ELISA法定量测定血浆ADMA含量,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醉(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袖带加压法测量各研究对象血压,并测量身高体质量.结果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DMA与SBP、FBS、TC和LDL-C正相关.结论 ADMA与血压、血糖、血脂已经证实的颈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正相关,一起参与了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作者:王俐滢;周光;毕建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凯纷联合多瑞吉治疗癌痛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凯纷)联合芬太尼透皮贴剂(多瑞吉)治疗癌痛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6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0例给予凯纷联合多瑞吉治疗;对照组32例单用多瑞吉治疗.治疗1周后分别就其疗效、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组治疗癌痛有效率86.7%;对照组有效率59.4%,两组间显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便秘发生率分别为36.7%和62.5%,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53.3%和75%,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之间在生活质量改善方面分别为63.3%和37.5%,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凯纷联合多瑞吉治疗癌痛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较单独使用阿片类止痛药要明显减少,可以在临床上联合阿片类药物控制癌痛.

    作者:汤锐明;宋慧胜;何耀武;潘辉林;冯正富;刘殷红;黄岩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如何避免血液报废的几点体会

    血液是一种十分宝贵的资源,正确管理使用血液,保证输血安全,减少血液浪费,是血站血液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以来,焦作市无偿献血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临床用血已全部来自无偿献血.如何加强血液的管理和利用,降低血液报废率,对于保证血液质量、节约血液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燕红;王敏;李志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浅谈如何保证成分血输注的质量

    随着临床输血的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保证能将高效优质的成分血输注给临床患者,护理工作人员必须坚决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熟练掌握各类成份血技术操作要求和注意事项,以达到预期临床疗效.

    作者:高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围手术期浅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

    留置针通过穿刺针将外套塑料管送人静脉,于1958年介绍到临床已成功地应用至今,30年前欧美国家普遍使用,10年前在亚洲一些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也已取代了头皮针,现在各地市级医院均已普及使用,并成为临床输液的主要工具.

    作者:赖静;唐迎春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如何优化我国卫生资源配置

    卫生资源是指卫生部门、医疗单位所拥有的人、财、物、技术以及信息和时间等多种要素的总和.为了达到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必须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有资源配置的科学管理.

    作者:曾燕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紫外线导致皮肤损伤的临床研究

    目的 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开展紫外线导致的皮肤损伤临床研究.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选取东莞市石龙人民医院收治的紫外线导致皮肤损伤患者31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总结回顾分析法,将研究对象的病例资料、临床治疗资料等搜集整理,并与经治医师、责任护士共同探讨病例,探讨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类型及相关机制.结果 紫外线所致皮肤损伤有皮肤红斑、皮肤光老化、皮肤色素沉着、皮肤光毒性反应、皮肤光敏反应皮肤肿瘤.结论 在了解紫外线导致皮肤损伤知识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保养方式,尽量使皮肤避免受到伤害.

    作者:欧健梅;孙澎彬;赖惠雯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脾破裂损伤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脾破裂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急诊科抢救、急诊留观、包括收住普外的脾破裂损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临床特点分别实施保宁治疗和手术治疗.结果 保守治疗15例,15例均治愈,治愈率100%;手术治疗45例:全脾切除术23例、其中12例进行自体脾片移植,脾功能恢复较好;脾脏修补术12例;脾部分切除术10例.手术效果良好,死亡1例为合并严重颅脑、胸部复合伤.结论 在处理外伤性脾破裂时可以酌情采取手术治疗保留脾脏,以尽量保留脾脏的正常功能.

    作者:范利;严希宽;温新如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对冠心病上腹部手术患者循环功能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上腹部手术患者循环功能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62例冠心病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全麻组(A组,n=31)和全麻复合硬膜外组(B组,n=31),利用心率变异功率谱分析法对麻醉前、插管时、切皮时及拔管时循环功能及心率变异性改变进行分析.结果 银屑病患者皮损处GF-α、VEGF的表达及MVD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银屑病患者皮损中的TGF-α、VEGF表达与MVD呈正相关(r=0.672,r=0.735,均P<0.01),TGF- α与VEGF的表达也呈正相关(r=0.821,P<0.05).结论 银屑病患者皮损中TGF-α、VEGF及MVD的表达水平均增高,表明TGF- α及VEGF可能引起银屑病患者皮损处血管增生,三者在银屑病皮损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可能发挥协同促进调节作用.

    作者:姚胜昔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自拟补肾活血汤治疗血管性痴呆79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补肾活血汤(熟地黄、枸杞子、山茱萸、怀山药、牛膝、杜仲等)在治疗血管性痴呆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观察组(39例)采用口服补肾活血汤的治疗方案;对照组(40例)采用口服脑通的治疗方案,两组患者的治疗疗程均为2个月.于观察治疗的前后均统一按照长谷川痴呆评定量表进行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5.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1.3%.结论 提示中药补肾活血汤在治疗临床血管性痴呆中有着一定的治疗效果.

    作者:粟文海;罗玉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的产生原因和表现形式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内科常见疾病之一,心电图检查是AMI诊断的重要而基本的方法之一,但有一部分的AMI患者缺乏典型的心电图改变,容易造成漏诊或误诊,从而发生不良心脏事件.因此,本文对不典型AMI心电图的特征和产生原因加以总结和分析,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不典型AMI患者心电图的重视,及时作出诊断.

    作者:何静;李炎华;郭艳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银杏达英注射液治疗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0例脑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银杏达英注射液.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每天1次,连用14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药物起效时间比较,治疗组起效时间也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银杏达英注射液治疗脑供血不足疗效明显,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菅朝丽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心脏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拔鞘致迷走神经反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心脏冠状劝脉介入术后拔鞘致迷走神经反射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 广西医科大学四附院接受择期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腔内成形及冠状动脉支架术共3518例.分为单纯冠状动脉造影组,PCI介入组,高龄组、低龄组,男性组及女性组,再根据不同穿刺途径分为股动脉途径组及桡动脉途径组.术后拔鞘过程中发生血管迷走反射52例.其中有48例发生于拔股动脉鞘时,有4例发生在拔桡动脉鞘时,比较各组的迷走反射发生率.结果 所有病例迷走反射总发生率为1.48%,经股动脉途径发生率为3.82%,经桡动脉途径为0.18%,经股动脉途径发生率明显高于桡动脉.经桡动脉途径血管迷走反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CI介入组血管迷走反射发生率高于单纯造影组.高龄组血管迷走反射发生率高于低龄组.结论 股动脉穿刺途径、PCI手术治疗、高龄能增加迷走反封发生率.股动脉途径可能是主要的因素.

    作者:谭保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二级医院血液透析室质量安全存在问题及对策

    目的 为了解荆门市二级医院血液透析室质量安全管理情况,对二级医院血液透析室在质量安全管理方面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高改进对策,强化二级医院血液透析室的质量安全管理.方法 按<湖北省血液净化室质量评价标准细则>,对9家二级医院的血液净化室进行了专项检查,对查出的缺陷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9家医院血液透析室在质量安全管理中存在实质性问题5条,缺陷17处.结论 二级医院应高度重视血液净化室的质量安全管理,应严格执行卫生部血液净化中心(室)规范要求,防止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确保透析患者的透析安全.

    作者:张春娥;郭晨霞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如何选择颈动脉狭窄支架治疗的佳时机

    近年来,随着更加柔顺的介入器材的发展,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已经成为了治疗颈动脉狭窄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在我国的迅速开展,已经给广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带来了福音,但是,随着这项技术的进一步深人开展,如何选择颈动脉支架治疗的佳时机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医师的思考,下面,就我们一些工作中的经验,与各位交流.

    作者:陈军;周鸿飞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紫丁香叶三萜类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 研究木犀科丁香属植物紫丁香(Syringa oblata Lindl.)叶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法、中压柱层析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谱、质谱等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8个三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Maslinic acid(1),3β-O-traps-p-coumaroyl maslinic acid(2),3β-O-cis-p-coumaroyl maslinic acid(3),2a-Hydroxy ursolic acid(4),3β-O-traps-p-coumaroyloxy-2 a -hydroxyurs-12-en-28-oic acid(5),3β-O-cis-p-coumaroyloxy-2 a -hydroxyurs-12-en-28-oic acid(6),3β-O-traps-p-coumaroyl tormentic acid(7),3β-O-cis-p-coumaroyl tormentic acid(8).结论 化合物1~8均为首次从丁香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张道旭;陈重;李笑然;杨世林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浅析基层医院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防治措施

    近年来,介入性诊断、治疗技术在临床广泛应用,放疗和化疗手段的普及,免疫控制的使用,特别是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消毒灭菌技术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使得医院感染不断出现,其中外科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日益突出,约占医院感染的15%,它直接影响到手术成功与否,增加患者的住院时间,加大患者的经济负担和承受的痛苦.

    作者:谌道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